乡土文化传承视域下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思考

来源 :安徽农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zuy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尽管目前我国乡土文化传承和城镇化建设单方推进的态势良好,但这仅是相对孤立的单线发展,而未能实现有效的深度融合。在深入开展的城镇化建设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乡土文化失真以及商业化气息过浓、城乡文化冲突等问题。笔者认为无论是在土地城镇化还是人口城镇化中,都要充分发挥乡土文化对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指导性作用,在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同时应高度重视乡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乡土文化;文化传承
  中图分类号S-05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7-6611(2014)24-08452-03
  The Construction of Newtype Urbanization in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al Inheritance
  LI Qian, LIU Pengling et al(School of Economic and Management, Anhu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Hefei, Anhui 230036)
  AbstractThe depth of the effective fusion has not came true between the cultural inheritance and the newtype urbanization although they both develop well singly. In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there are lots of problems, such as the distortion and being too commercial of local culture, the conflict between the local culture and the modern one. No matter in land urbanization or population urbanization, we should give full play to the guiding role of local culture in the newtype urbanization construction and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the local culture in the process of newtype urbanization.
  Key wordsNewtype urbanization; Local culture; Cultural inheritance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当今世界,文化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并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综合国力的重要影响因素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1]。《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指出,要走以人文本、四化同步、优化布局、生态文明、文化传承的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注重人文城市建设。虽然目前我国城镇化建设发展较快,2013年城镇化率已达到53%,但发展中存在着自然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不力,城乡建设缺乏特色等弊病,发展的整体效益并不协调。因此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不能一味地追求高城镇化率,不断地进行造城运动,而应走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道路即人的城镇化,应将文化因素嵌入到新型城镇化建设之中,充分保留并传承具有区域特色的优秀乡土文化。
  文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长期以来形成的人文积累,具有一定的精神向导作用。在法治形成之前,文化约束力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部落或民族居住的范围内。由于地理位置、历史发展等因素,形成了不同的地区的地域特色文化。这种文化可分为两种形式,一是具体化的地域文化,如语言(方言)、地方传统节日、戏曲、民俗等,可以通过物质等具体的媒介展示出来;另一种是抽象的文化,也是第一种文化形式的内涵化,如人们的思维方式、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这是受当地文化潜移默化影响而形成的一种文化意识,这种意识会指导着人们进行显性化的文化创作与传承。文化传承属于人文学科的研究范畴,也涉及地理学科的边缘,而城镇化拥有人文与经济的双重属性。目前关于二者结合的研究较少,研究重点偏向于少数民族文化传承或城镇化发展中的文化传承,如冯瑞(2008)以甘肃阿克塞哈萨克族为个案对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与重构进行探究,指出要帮助城镇化释放出的劳动力实现超越式转型[2];汪现义(2011)以赣南客家体育文化为例进行研究,发现文化传承中存在着商业化气息过于浓厚、传统文化失真等现象[3],研究的核心均是文化传承。该文则从乡土文化传承的视域探究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研究的核心是新型城镇化建设。新型城镇化与“三农”息息相关,乡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对推进新型城镇化的科学发展必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 我国乡土文化传承与新型城镇化发展现状
  1.1我国乡土文化传承发展简析 乡土文化即农村区域文化,依附于农业、农民、农村,具有典型的“三农”特色。乡土文化和农业一样,具有弱质性,随着时间的推移、城镇的演变,如不注重保护与传承,该种文化可能会逐渐消亡。因为在城镇化进程中,急功近利的心态使得人们过分注重物质追求和经济建设,忽略了文化传承和精神建设的重要性,由此而产生的技术泛滥、文化同化和城镇建设同质化问题,无疑使原本朴素、宁静和特色鲜明的乡土文化逐渐脱离了人们的视野,增加了乡土文化传承断裂、被逐渐解构甚至泯灭的风险[4]。
  人是文化传承与发展的主体,发挥着主观能动作用。近年来,我国乡土文化发展较快,由表1可知,群众文化机构个数及从业人员数从1990年的9 087个、70 319人增加到2012年的43 876个和156 228人,分别增长了3.8倍和1.2倍。自1996年以来,群众文化机构个数和从业人员数趋于稳定,波动幅度较小,2006年后,从业人员数开始新一轮的增长,更多的人参与到乡土文化发展与传承工作中去。另外,乡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需要借助不同的媒介或载体,举办文化展览、开展文艺演出等是弘扬乡土文化的最佳工具,2012年全国共开展各项活动80万余场,约为1990年的6倍,此举让更多的人了解到不同地区的乡土文化,达到推广普及的效果。当然文化传承与发展是一项长期有序的工作,打造和培养一只稳定的传承队伍,保证传承者和受传承者的持续性是维持文化长久不衰的重要途径[5],2012年全国共开展38.7万次乡土文化培训,不断充实、壮大农村文化工作者队伍,为乡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可持續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文化传承与发展离不开资金支持,作为公益性事业,群众文化机构收入来源有限,主要依靠国家财政拨款。我国对乡村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支持力度较大,财政拨款逐年增加,22年来平均增长速度高达18%,2012年国家财政拨款高达130亿元,占当年国家财政支出的0.1%。总体来看,乡村文化传承与发展的资金供给能够维持其正常活动运转,除1999年(-66 439万元)、2000年(-1 541万元)、2001年(-679万元)、2007年(-27 421万元)和2012年(-14 202万元)存在当期财政赤字外,其余年份收入均大于支出。而赤字年份仅是当期收入小于支出,以往年份的结余累积足以弥补当期收支亏损。
  1.2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现状简析 近年我国城镇化发展呈上升趋势。如图1所示,城镇化率由1978年的17.9%增长到2013年的53.7%,年均每年增加1%左右。简新华(2010)认为这种较快发展的趋势还会持续下去,今后将会以年均提高1个百分点左右的速度继续推进,并在2020年达到60%左右[6]。按城镇化率同比增加值的大小可划分为3个阶段:第1阶段(1978年~1995年),这一时期除1979年(1.1%)和1984年(1.4%)外,城镇化率同比增长均低于一个百分点,属于初始发展阶段;第2阶段(1996年~2005年),前8年内,城图1中国城镇化发展趋势镇化率增长值保持在1.5%和1.4%之间,较为稳定,2004年和2005年则有所放缓,分别为1.3%和1.2%,但总体处于较高的增长阶段;第3阶段(2006年~至今),城镇化率增长处于波动较大的状态,2010年同比增加3.1%,创历年最高。
  我国城镇化的较快发展是由土地城镇化和人口城镇化共同推进的。人口城镇化是显性的动力,土地城镇化则起辅助性作用。土地城镇化推动着人口城镇化的发展,间接性地体现在城镇化率波动中。陈凤桂(2010)通过对城镇化率的分解,分析得出在2002年以后我国土地城镇化速度大于人口城镇化速度,并在2007年土地城镇化指数超过人口城镇化指数[7],这种超前的土地城镇化并不符合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内涵,有悖于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发展宗旨。但随着我国对城镇化发展质量要求的提升,内涵、高效、绿色的城镇化必将成为未来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主旋律。
  2 关于土地城镇化与乡土文化传承的思考
  新型城镇化建设可以归结为土地城镇化和人口城镇化。人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主体,而土地是客体,同时土地与人又都是文化传承的载体。在我国提出新型城镇化这一概念之前,以往的城镇化建设主要以土地城镇化为主,即以城市扩张、农民进城为主要特征,强调的是量,追求是的高城镇化率.属于粗放型城镇化发展。
  在土地城镇化的过程中,村庄被整体规划、农户集体迁居新住所,有些地方出现“千城一面”、“规划混乱”、“好大喜功”、“伪造古董”等四大怪现状[8],即所谓的“统一规划”局面。不同地区、民族通过城镇化最终走向了大一统,却失去了象征区域特点的精神文脉。土地城镇化的推进不应是简单地造城运动,城镇化不仅要有具体形态,还要有文化内涵。应该根据不同的地理位置、民族风情等打造具有地方比较优势的特色城镇品牌。尤其是古文化气息浓厚的地方,要在充分保留乡土文化载体的基础上进行优秀乡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并在城镇化的进程中嵌入旅游、商业化的思想。但商业化的深度要吻合地区文化的真实性,避免过度地商业化而导致乡土文化传承走向相反的方向。总之,土地城镇化要秉承“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的原则,有保留的推进村庄整治,用科学的文化观指引新型城镇化建设。
  3 关于人口城镇化与乡土文化传承的思考
  李克强总理指出新型城镇化建设是人的城镇化,而不仅仅是土地城镇化。随着我国新型城镇化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农民由农村走向城市。2013年我国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26 955和8 896元,同比去年分别增长9.7%和12.4%,人们的经济生活水平在稳步提高,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在不断推进。在2030年之前,我国城镇化率将要达到70%,再次增加2亿农村人口的转移,实现更多的农民市民化。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我国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存在不可逆转的趋势,但被市民化的人口是否真正融入到市民群体中,市民化的质量究竟如何,是否存在“伪城市化”等问题都值得商榷。人的城市化本质就是文化重构,长期形成的价值观、财富观、职业观和生产、生活方式,往往使农民在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着更大的阻力与障碍[2],尤其是少数民族或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地区。由于受本土文化根深蒂固的影响,部分农民由农村转移到城市后可能会面临本土文化与城市文化的冲突。一方面这种冲突会带来生活上的不适与心理上的落差,阻碍其生活质量的提升;另一方面可能会导致社会不和谐因素的出现,引发民族或城乡冲突。这会使城镇化的质量大打折扣。即使乡土文化能够融入到现代文化之中,随着时间的推移,脱离农村土壤的乡土文化仍然面临着被主流文化同化、传承与发展的载体消失等危机。因此,在乡土文化融入到现代文化的过程中,一方面要搭建两种文化融合的平台,促进农民市民化角色的转换;另一方面,要积极营造乡土文化特有的载体,使二者既有交叉又各具特色,避免彼重此轻。
  4结论与讨论
  城镇化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历史需要,继承保护优秀文化传统和特色是中华民族长久发展与复兴的要求[9]。“新型城镇化”的提出是对城镇化建设的补充与修正,其宗旨是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实现城乡一体化,服务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新型城镇化发展与“三农”息息相关,而“三农”与乡土文化息息相通,因此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必须重视对乡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尽管目前我国乡土文化传承和城镇化建设单方推进的态势良好,但这仅是相对孤立的单线发展未能实现有效的深度融合。一方面,快速发展的土地城镇化导致部分乡土文化载体消失,得以保留的乡土文化也逐渐蒙上过于商业化的气息;另一方面,在人口城镇化进程中,乡土文化与现代文化存在冲突,长期融合发展的压力较大。因此,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过程中,不仅要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也要重视文化生态效益的得失;要秉承“求同存异”的思想,将科学的文化观嵌入到新型城镇化的建设理念中,充分发挥乡土文化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指导作用,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同时实现乡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安徽农业科学2014年参考文献
  [1] 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R].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2014.
  [2] 冯瑞,艾买提,马磊.城镇化发展中的少數民族文化传承与重构—以甘肃阿克塞哈萨克族为个案[J].新疆大学学报,2008,36(5):87-90.
  [3] 汪现义,卢晖.城镇化进程中地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研究——以赣南客家体育文化为例[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1,26(2):21-23.
  [4] 曹云,周冠辰.城镇化进程中乡土文化的保护困境与有效传承策略[J].现代城市研究,2013(6):31-34.
  [5] 赵安若.人口“空心化”背景下的农村文化传承:困境与出路——来自重庆市酉阳县的调查和思考[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13.
  [6] 简新华,黄锟.中国城镇化水平和速度的实证分析与前景预测[J].经济研究,2010(3):28-39.
  [7] 陈凤桂,张虹欧,吴旗韬,等.我国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协调发展研究[J].人文地理,2010(5):53-58.
  [8] 周之江.中国城市发展四大怪现状[EB/OL].(2003-12-11)http://www.gz.xinhuanet.com/xwpd/2003-12/11/content_1327368.htm.
  [9] 张建昌.城镇化建设中的文化保护与传承[J].先驱论坛,2006(30):5-6.
其他文献
摘要貴州省马铃薯栽种面积比较大,研究机构较多,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统计分析了贵州省马铃薯研究文献的分布情况,并提出有关建议。  关键词贵州省;马铃薯文献;统计分析  中图分类号S-05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7-6611(2014)24-08450-02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Potato Literature in Guizhou Province  QIN Zho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大豆种子脂肪氧化酶(LOX)活性与种子活力及耐藏性的关系。[方法]以107个大豆品种(系)为试验材料,测定新收获种子的LOX活性和电导率;将种子常规贮藏7个月,再测定陈种子的LOX活性和电导率,对新、陈种子分别进行LOX活性与电导率的相关分析。[结果]新、陈大豆种子的LOX活性均与种子浸泡液电导率不存在相关性。[结论]研究初步认为,大豆LOX活性与种子活力及耐藏性没有明显关系。  
期刊
摘要农业科技是我国科技创新活动的重要内容,农业科研院所提升科技创新能力,需要积极发挥文化特别是创新文化的作用。文章阐述了农业科研院所创新文化的内涵,分析了制度文化在构建农科院所创新活动的基础、形成创新活动的工作制度、构建创新环境、保障创新制度的落实等方面的作用。  关键词制度文化;创新文化;基础条件;工作制度;环境氛围  中图分类号S-05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7-6611(2014)24-
期刊
摘要以国家骨干高职院校的建设为契机,从实践教学、技能鉴定与培训、实验室认证、校企合作、公众环保服务5个方面搭建环境检测中心社会服务平台进行了探索和尝试。  关键词高职院校;社会服务;环境检测;技能鉴定,协同创新  中图分类号S-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7-6611(2014)24-08443-03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the Construction o
期刊
摘要该文介绍了英国食品和环境研究中心及其下属的蜜蜂研究中心以及在英国开展的蜜蜂科研计划,可以为读者了解英国蜂业科研机构和蜂业科研计划提供参考。  关键词英国蜂业;研究机构;科研计划  中图分类号S-05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7-6611(2014)24-08470-02  Introduction of Apicultural Research Institutions and Apicul
期刊
摘要网络GIS是地理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地理信息系统专业的重要课程。结合当前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趋势,分析当前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根据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和教学任务,研究课程的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改革,以期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关键词网络GIS;教学方法;理论教学;实验教学  中图分类号S1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7-6611(2014)24-08446-02  Teaching Conte
期刊
摘要应用基于熵权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河南省煤炭资源型城市1999~2011年的土地生态承载力进行定量评价和分析,初步分析河南省煤炭资源型城土地生态承载力现状。结果表明:1999~2011年平顶山市土地综合承载力在波动中趋于下降;安阳市土地承载力处于中等水平,基本保持不变;鹤壁市土地承载力一直处于低等水平,情况较严峻;焦作市土地承载力水处于中等水平以上,在四个城市中土地资源状况较好。  关键词煤炭资
期刊
摘要发展特色农业已成为新一轮农业经济振兴的着力点,该研究在运用区位商法分析云南各地市农产品规模优势的基础上,利用SWOT分析法对云南省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的内部优势、劣势以及发展中存在的机遇、威胁进行综合分析,结合云南省农业的发展现状和高原农业的总体要求,提出了建设旅游农业,加强质量安全管理,加大资金投入和政策扶持力度,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云南优势特色农业向南亚、东南亚开放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
期刊
摘要[目的]在进行土壤重金属元素分析时,为获得准确的分析结果,器皿清洗方法的选择至关重要。[方法]聚四氟乙烯高压微波管和比色管分别采用5 ml优级纯硝酸消解、20%硝酸热浸泡处理器皿的清洗方法,并借助检测土壤标准物质重金属的含量进行验证。[结果]经多次试验,证明该清洗方法的检测结果空白值较低,稳定性好,准确度高。[结论]该方法可完全克服元素的污染问题,能很好地达到试验要求。  关键词土壤重金属;消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小豆粒色遗传规律, 能有效地通过育种途径来提高小豆商品品质。[方法]选用红色、黑色和红底黑斑籽粒颜色的小豆种质资源,组配了2个杂交组合,分析其F2和F3群体粒色性状遗传。[结果]AG118×GM285组合的F2群体粒色分离比是黑粒∶米黄粒∶红粒=12∶3∶1,F3进一步验证了F2粒色分离比,黑粒色对米黄为显性,米黄对红色为显性,且黑色对米黄色具显性上位性作用。GM276×GM633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