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所待”与“善假于物”辨

来源 :名作欣赏·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no11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庄子的《逍遥游》将“无所待”的绝对精神自由作为人生的最高境界,引导人们摆脱外界的束缚,真正进入“无所待”的精神境界。然而,学生很容易认为荀子“借助外在力量”的“善假于物”与庄子“有所待”则“不逍遥”对立起来。本文从至人、神人、圣人的定义,逍遥游的价值标准,“无所待”与“善假于物”的内在逻辑三个维度探究了“逍遥游”的境界,并提出“无所待”与“善假于物”内涵一致的儒道互补的结论。
  关键词:无所待 逍遥 善假于物 内在逻辑 儒道互补
  《逍遥游》是庄子阐发其追求绝对精神自由,以“无所待”作为人生最高境界的名篇。它既是一篇阐发庄子人生哲学的思辨雄文,又是一篇展示庄子艺术风格的雄放奇幻的文学作品。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节选《逍遥游》第一部分,着重阐释“无所依赖、绝对自由地遨游于永恒的精神世界”的“逍遥”境界。
  新课程标准提倡,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了解庄子“无所待”的精神追求。但其难点在于:庄子通过鲲鹏、学鸠、斥、朝菌、冥灵等意象,以及宋荣子、列子等人的精神境界证明了一个相反的观点——“万物皆有所待”!虽然庄子在第一部分最后的表述中正面描述了“逍遥游”的精神境界,即“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但学生还是不能理解这种境界,甚至有学生怀疑庄子“无所待”的人生哲学,是对荀子《劝学》中“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观点的彻底否定。这就需要我们正确地引导学生认识这一问题,探讨庄子“逍遥”思想的真谛。
  一、何谓“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我们需要辩证地理解庄子所谓“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的论断。庄子根据修炼道术的程度深浅, 将修道者分为四种人:第一,“不离于精,谓之神人”;第二“不离于真,谓之至人”;第三,“以天为宗, 以德为本,以道为门,兆于变化,谓之圣人”;第四,“以义为理,以礼为行,以乐为和,熏然慈仁,谓之君子”①。在庄子的分类中,神人、至人、圣人三类均以天地间的根本规律为准绳,崇尚自然,不悖于道,能够做到“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可谓“无所待”的逍遥境界。然而,我们不难看出,神人、至人、圣人也并非绝对的“无所待”,而是能够顺应最根本的天道,而不被根本规律、根本道德之外的其他功名利禄所缚,在绝对精神自由的境界中,回归逍遥的本源。
  在此三类人之外,庄子还为“君子”下了定义,而其对君子的定义,与儒家意义上的君子标准基本一致。换言之,道家的“圣人”为儒家的“君子”提供了“超凡入圣”的可能。正因如此,我们不能将道家与儒家的价值观完全割裂,而认为庄子的逍遥思想正是对儒家经世致用思想的否定与批判。道家的“无所待”思想并非仅仅针对“圣人”以上的“神人”和“至人”,它也为“圣人”以下的“君子”提供了超凡入圣的标准与途径。其最根本的一条准则便是尽其本性,不受外物的束缚。
  我们纵观庄子的思想,则不难发现“无所待”的逍遥境界,始终是针对天地之间的“人”(即修道者)而提出的。至人、神人、圣人、君子都是在“人”的意义上呈现出绝对精神自由的魅力。庄子所谓的“神人”,绝非另外一个层面上的“天人”,而是指“能谨守自身的纯和之气,神全而不亏,精一而不杂,因此而具有神奇功能的人”。所以,我们在理解庄子对“逍遥”境界下定义的三类人时,便应该明白,“逍遥”的状态是每个人在理论上都应该能达到的精神境界,是针对所有“修道者”而言的。所以,庄子的“无所待”思想绝对不能狭仄地理解为对儒家“善假于物”的否定与批判,而是修为与境界的不同。
  二、“逍遥游”绝对精神自由的价值标准
  我们需要辩证地理解绝对精神自由的“逍遥游”的价值标准。在《逍遥游》中,庄子将“至人”作为逍遥的最高境界,因此我们需要探讨“至人”所承载的道德准则与精神追求。清代宣颖在《南华经解·逍遥游》中指出:“《逍遥游》主意,只在‘至人无己’。无己所以为逍遥也。”他认为“无所待”的精神本质上是对自我功利观的鄙弃,准确地说是“至人”境界的反向界定。在庄子看来,人的最高境界是无法以外物作为参照系来界定的,所以采用否定性的论述,也最为方便。庄子用“无己”界定了“至人”,却无法再次对“无己”进行界定。所以“无所待”的逍遥境界就是“无己”的境界。而所谓的“无己”也指的是精神上的自我消解。“我”便是唯一的目的,除此之外,再无其他。循着这一逻辑,我们发现,庄子以某种自我放逐式的价值观对生长在“我”之上的所有功利性的附着物,如功名、荣誉、地位、学说等儒家人生观予以否定。值得注意的是,庄子“逍遥游”的着眼点是精神上的绝对自由,是目的上的绝对无我,而非手段上解构一切的虚妄与虚无。
  晋代郭象在评价庄子“小大之辩”时指出“夫小大虽殊,而放于自得之场,则物任其性,事称其能,各当其分,逍遥一也,岂荣胜负于其间哉!”“人之生也,可不服牛乘马乎?服牛乘马,可不穿落之乎?牛马不辞穿落者,天命之固当也。苟当乎天命,则虽寄之人事,而本乎天也。”郭象认为,所谓逍遥,一个基本的判断就是“物任其性,事称其能,各当其分”。因为牛马的本性是为人所乘服,穿落牛马,虽然是人为的,但也是牛马本性中的必然,不过是借助人为来表现而已。这便说明在庄子思想中万物的逍遥并非外在形式的统一,而是内在精神的统一。逍遥的境界并非只有一种固定的形式,而是因人而异,因事而殊,各有各的表现形式。因此,需要辩证地看待庄子所谓的“逍遥”境界,而“无所待”也不能当作具体的评判标准,用来衡量万事万物是否逍遥。
  因此,我们在理解逍遥的最高境界时,就需要明白精神上的绝对自由既是评判标准,也是追求目标。由“圣人”到“至人”的过程,是“无所待”的程度逐渐上升的过程,是“逍遥游”的境界逐渐圆满的过程。处于动态平衡中的人,应该首先判断自身所处的地位,所追求的目标,所肩负的使命,进而最大限度地遵循自然规律,来实现精神世界的“逍遥”追求,而非盲目的“无所待”,更不应该以现实中“无所待”的不可实现来否定“逍遥”境界的存在。   三、“无所待”与“善假于物”内在逻辑一致
  我们需要辩证地理解“无所待”与“善假于物”的关系。《逍遥游》中,庄子以“无所待”作为世间万物绝对精神自由的标准,以“有所待”作为立论的反面被鄙弃与批判。这很容易给读者建构一种简单的价值体系与判断标准,即“有所待则不逍遥”。更有甚者,简单地将“无所待”与“善假于物”对立起来,认为庄子过分地夸大了人的精神追求,进而陷入了虚无的境地。然而,需要澄清的是,庄子在一篇艺术风格独特的汪洋恣肆的散文中传达自己的生命哲学,建构道家的思想体系,是不能一一对应,简单地理解的。古往今来,许多读庄子的人都注意到庄子散文的这一特征,而力求更加宏观,更加具体地理解庄子的逍遥思想。
  明代陆长庚在《南华真经副墨·逍遥游》中提及庄子散文有“意中生意,言外立言”的艺术特点。清代学者胡文英也曾提醒后人,“善读者要须拨开枝叶,方见本根”。那么,关于“无所待”与“善假于物”的是非之辨,其根本症结又在何处呢?庄子是否以道家的逍遥立场来全盘否定儒家的“君子”品性呢?显然不是。前文已经指出,庄子对“君子”的定义与儒家基本一致。因此,我们不能狭义地采取对立说的观点。
  《庄子·外篇·山木第二十》中有这样的陈述:“若夫乘道德而浮游则不然,无誉无訾,一龙一蛇,与时俱化,而无肯专为。一上一下,以和为量,浮游乎万物之祖。物物而不物于物,则胡可得而累邪!此神农、黄帝之法则也。”庄子“物物而不物于物”的论述,正好能够说明这一问题。“物物而不物于物”即“利用物而不受制于物”的核心思想是顺应自然,崇尚自然,不在主观上与万物的品性相背离。《荀子·劝学篇》中说“君子生(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即“品德高尚的人,并不是有非凡的才能,只是善于利用外物罢了”,其核心思想也正是借物之性,顺己之心。“善假于物”是儒家君子内在品性与外在修为的综合表现,是以“物物”为尺度的自我道德修炼,君子“善假于物”的本质并非着眼于物,而是着眼于自身,顺应自然和规律,遵循“物”的本性,成就君子的品性。可见,儒家君子在“物物”的过程中,在“善假于物”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不仅使自身的品德修为走向更高的境界,并且在客观上也顺应了“物”的本性,使“物”也得到了顺应天道的升华。这正式郭象所谓的“物任其性,事称其能,各当其分”。只有做到了这样的“物物”才是真正的“君子”,否则表面上是“物物”,实质上却是“物于物”,这便有落入“有所待”的藩篱,而不能真正追求逍遥的境界了。
  综上所述,庄子在《逍遥游》一文中提出的“有所待”指的是人在修道过程中遭遇的种种有形无形的束缚,而摆脱这些束缚的过程正是人追求绝对精神自由的“逍遥”境界的过程,是从君子到圣人、神人、至人的过程。这些束缚既有客观的、外在的“不自由”,如生命之限、能力之限等,更有主观的、内在的“不愿自由”,如一己之私、功名利禄等。庄子提醒人们真正使自己无法进入“逍遥”境界的,恰是我们自身向外追求的“外在因素”,如外界的眼光、外界的评价、外界的荣誉,等等。如果我们被这些本不是天道自然所赋予的价值观主导,便成了“物于物”,只能被外在事物所驱使,与逍遥的境界背道而驰。相反,人们能够正视现实生活中的不足与短处,顺应自身与外物的自然品性,采用“物物”的方法度过修道的某个困难阶段,便能进入下一个更高的境界。这也正是荀子“君子生(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这一论断的出发点与终极归宿。如果一个人不懂得“物物”,便没有顺应天道,被自身的客观缺陷所限,难以成为“君子”,如果一个君子不能摆脱“物于物”的困境,则难以超凡入圣,成为圣人、神人、至人。由此可见,“无所待”与“善假于物”并非根本上的背离,而是内在逻辑上的一致。
  《庄子·齐物论》中有“故有儒墨之是非,以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欲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则莫若以明”。楼宇烈曾在《“莫若以明”释——读《齐物论》杂记一则》中认为:“不如不用智慧(认识活动)”来训释“莫若以明”。这正说明,用对抗型的思维来解读庄子是不能真正领会庄子思想的。儒家与道家即便在价值观上有一定的差异,也不能简单地判断为孰是孰非之争,而应该着眼于内在的互补性。正如有学者指出:庄子并不否认各家学派自身所认定的是非观,而且认为这些是非各自都有着无穷的发展趋向。庄子不能认同的是非,是那些从道的某一局部对道的另一局部进行否定性攻击的所谓是非。庄子的“莫若以明”说,是倡导各家学派都应当彰显自己的是非观,但又要防止那种互相排斥的“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的现象的发生。这就是庄子的“和是非”,或云“是非两行”的本意。这也应当是我们汲取传统文化精华的积极手段和有效方法。
  参考文献:
  [1] 庄周.庄子[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2] 萧汉明.论庄子的内圣外王之道[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3(1).
  [3] 包兆会.论庄子之游[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03(4).
  [4] 贾宗普.论前人对庄子“逍遥”的不同阐释[J].南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1).
  作 者:宋杰,重庆巴蜀中学教师,主要从事语文教学与研究。
  编 辑:赵红玉 E-mail:zhaohongyu69@126.com
其他文献
微风轻拂着我的发梢,带着醉人的芳草香送走了我的烦躁。我轻轻闭上眼睛,嘴角勾起一个灿烂的微笑,回想起这让我重拾斗志的一天。   假期生活开始了。清晨,我独自坐在书桌旁为初中生涯第一次大型考试中那难看的成绩而恼火不已,明明我已经努力了,我也想通过这次考试来证明自己,却没想到会是这样的结局。与小学生活相比,巨大的落差感让我的心情异常烦躁。   我走出家门,骑上自行车,在乡村中漫无目的的游荡。自行车在曲折
摘要:赵思运是“60后”走出朦胧诗意象诗歌范式而确立口语诗歌范式的代表性诗人之一,赵思运对具自由意识的口语诗歌的探索和创作实践日渐成熟。叙述手法的凸显使得赵思运的诗歌在“抒情”功能方面下潜更深,文本的进一步精进和岁月的沉积都促进诗歌往深度里走,看似内敛,实在锋芒暗藏。赵思运的口语诗歌所彰显出的心灵史,勾画出—个当代知识分子的理想主义者的精神肖像。  关键词:赵思运 先锋诗歌 口语诗歌  口语诗歌在
2003年,16岁的王宝强以《盲井》获得第40届台湾金马奖最佳新人奖。当时,王宝强初次到台湾参加颁奖,在颁奖典礼途中,王宝强去台后卫生间方便,当他从卫生间出来准备洗手时,由于以前没用过自动水龙头,他不知如何操作,就到处找水龙头开关,可怎么也找不到。于是,王宝强就用手使劲拍打水龙头,但是拍了半天也没出水,王宝强以为是水龙头坏了,只能站在那里干着急。   王宝强的举动正巧被刘德华看到了。因为以前
摘 要:活跃于20世纪中期的英美新批评,是在文学理论发展的转折时期出现的一种重要的理论,区别于之前的实证主义与浪漫主义,对文学作品本身表现出一种深刻的、近乎虔诚的关注,其中尤以诗歌作为关注的焦点,后来的实践亦表明,新批评在诗歌分析方面拥有独特的优势。本文摘选20世纪中国现代诗歌的经典作品《再别康桥》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新批评的“细读”方式解读诗歌意象、突出语词之间形成的张力对诗歌语言表现力的作用,并
两个人透过监牢的铁窗向外望去,一个看到了泥土,一个看到了星星。看待事物的角度决定你的心情,也决定你的境界,更决定你的心灵高度。  同样是面对夕阳,有人吟出“夕阳一片寒鸦外,日断东南四百州”的凄涼,有人吟出“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感慨。换一个角度,心情豁然开朗。从美好的角度去发现问题,观察事物,是一种生存智慧,是美好心情的开始。  同样是考试不中,无数落榜童生埋头书山,为了点滴功名“苦战”一生,
摘要:生态女性主义批评作为一个新兴的批评视角,倡导人类对自然与女性进行更多的关注,反对人类中心主义和男权中心主义造成的压迫与不平等的关系。而川端康成的代表作《古都》则是以一对处在社会转型期的孪生姐妹为书写的主体,折射出当时社会的女性生存的境况,并以其富有生命律动的自然景物来唤起人们对美好自然的追求,唤起人类对自身的批判与思考,倡导人类与自然、男性与女性之间的和谐共处,以谋求社会更好的发展。  关键
摘 要:辛夷坞以描写青春为主题,创作了一系列“暖伤青春”小说,引起了读者的强烈共鸣,备受青年读者的青睐。近年来,辛夷坞小说逐渐被改编成电影、电视剧,引起了广泛的文学影响,辛夷坞也成为青春文学创作园地的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关键词:辛夷坞小说 “暖伤青春” 影视改编 影响  辛夷坞是当下炙手可热的“80后”女性作家的代表人物之一,青春文学领军人物。其小说以描写青春为主题,著有《原来你还在这里》《致我
我是一个很反感甚至是讨厌别人碰我东西的人。  那一天,我的表妹到我家来做客。一开始,我很热情的招待她,陪她玩。我书柜上的东西,一般人是不给别人碰的。那都是好朋友送给我,我很珍惜的礼物。  “姐姐,把那个漂亮的水晶球给我玩一下好不好?”表妹向我请求。  还记得这个水晶球是我曾经最好的朋友送的。三年前,她由于父母工作的原因,转到了外地读书。临走之前,她送给我这个水晶球,说是她最喜欢的宝贝。想起我与她分
【摘要】优秀的传统文化一般都蕴含着较强的道德思想和法治思想,因此,在初中阶段想要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需要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之中进行,需要教师利用一定的案例和社会中现存的问题对学生进行道德与法治知识普及的同时培养他们文化自信。而探究如何在道德与法治课中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不仅可以帮助教师提升实际教学效率,还可以对中国的历史文化和传统美德进行传承和弘扬。  【关键词】文化自信;初中课堂;道德与法治教
小路泥泞,野草萧瑟。雨帘刚刚落下,孤雁划过天空,路旁水田浑浊泥泞。行走在乡间小路,草上的雨水将我的裤脚沾湿,一片凉风吹来,刺痛深入体肤,也刺进了我的心。  进入初中,学习压力倍增,好不容易有时间到外婆家放松放松,却被妈妈一个电话叫回城里,让我去补课,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准备,这实在让人泄气。本想好好休息几天,如今却要提前面对学习的压力,心情也是逐渐阴沉。  我想,补课学习做课外习题到底是为了什么?我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