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教学创新性教法探讨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y7824068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历史学科作为高中教育的主要课程之一,在高中教育中的重要性也日益突出。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是教学工作的主导者,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提升教学效果需要多方面考虑、综合把握,包括师生关系和课内外关系等。笔者主要通过对高中历史教学特点进行重点分析研究,为众多同行提供一些高中历史教学的创新性教法。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 创新性教法 探讨
  高中历史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活动中不仅要根据教学大纲布置教学任务和目标,还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与兴趣爱好,创新性地实现教学模式多样化。而创新性的高中历史教学方法不仅能够提升高中历史的教学质量,还能够拓展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与创新思维能力,对学生将来的成长与发展都十分有利。
  一、高中历史教学创新性原因分析
  目前,高中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教学目标不明确。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比较重视学生的考试成绩,以提高学生考试成绩为主要教学目标。这样就导致学生学习历史知识是为了提高成绩而不是为了兴趣爱好,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与情操,还导致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无法主动学习历史知识。其次,教学方法不科学,高中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理论知识灌输的教学方式,导致高中历史课堂枯燥乏味,学生不喜欢主动思考和学习,从而降低了教学效果。再次,教学模式落后。目前,在不少高中历史教学模式中都以教师为中心,忽视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从而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与提升。
  二、高中历史教学创新性教法策略
  1.创设良好的课堂交流氛围
  高中历史课堂是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主要场所之一,教学质量的高低取决于课堂学习氛围是否良好。高中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创设和谐、活跃、平等、开放的课堂教学模式,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和学生之间的交流,有利于高中历史教师与学生及时发现学习中的缺点与难点,进行有效补充和重点学习。例如,高中历史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可以选择彰显历史特殊性或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历史材料,使用多媒体技术给学生展示多种历史资料,包括文字、图片、视频等,并且及时地提出问题让学生之间进行开放式交流,互相学习探讨,一起了解和感受历史,全面提升学生的历史素养与情操。
  2.历史课堂与学生生活贴近
  高中历史教育要想取得成功,仅仅依靠历史课堂是远远不够的,也应该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发现和学习历史知识,延伸历史课堂,与学生的实际相关相贴近。所以,高中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突破历史课堂与教材的现状和束缚,学习历史知识应该拓展到课堂之外,使高中历史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贴近,让历史教学与学生生活得以有机结合,实现高中历史教学的生活化与真实化。例如,高中历史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可以充分挖掘当地的历史教育资源,开展具有地域性特征的高中历史教学,然后再将当地的历史知识融入到历史教材与课堂中去,充分让学生感受到历史知识的生活化与真实性,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兴趣,能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历史知识。
  3.重视教学方式方法的创新
  传统的高中历史教学方式不利于提升教学效果,为了提升高中历史教学质量,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性格特征与历史课堂教学的需要,选择或创新教学方式和方法。因此,高中历史教师需要非常熟悉和掌握学生的性格特征与教学课程资源,合理使用教学工具与素材,使用最为有效的教学方法进行高中历史教学。例如,高中历史教师在讲到汉朝历史中对汉武帝的评价时,可以弃用传统的“讲述式”教学方法,先让学生在平常的电影、电视和文学资料中了解汉朝历史,在学生印象中汉武帝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让学生互相交流讨论,然后教师再结合历史教材,对汉武帝有一个系统性的认识和了解,充分挖掘学生的历史知识学习潜能和主观性,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
  4.构建科学的教学评价体系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构建一个科学的教学评价体系是提升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之一,高中历史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学习成果,研究和完善能够提高学生成绩和综合素质的教学评价体系。首先,要实现结果评价与过程评价的相统一,高中历史教师需要重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其次,高中历史教师要采用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原则,让学生自身也参与到对历史学习的评价活动中,提升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积极性。
  三、总结
  综上所述,在新课改和素质教育观念要求下,传统的高中历史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阶段的教学需求,这就要求高中历史教师改善和提升教学方法与方式,创新教学模式,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热情与兴趣,提高历史学习信心,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历史知识,从而提高教学效果,也能够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蔡长斌  浅谈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课堂讨论[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4,12,124。
  [2]杨静 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历史教学探讨[J].学周刊,2014,01,177。
  [3]郭金铎 新课改下对高中历史教学的探讨[J].文教资料,2015,01,173-174。
其他文献
语文是我国高中教学中的基础性学科,在高中教育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高中语文教学的基础是建立在初中语文上的,学生对它的学习兴趣以及自身所拥有的学习能力除了与高中教师的教学能力有关外,还与初中语文学习能力有一定的关系。我国当前的高中语文教学难度相对较大,且面临着新课程改革的影响,为此,教师在开展新课改高中语文教学活动时应做好重新审视,严格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来实施教学,转变高中语文教学理念,不要再单纯且
期刊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强化了数学教学的生活性、实用性,体现了“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果能够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那么在他们的眼里,数学将是一门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的学科,不再是枯燥无味的数字游戏。因此,作为教师要善于结合课堂教学内容,捕捉生活中
期刊
摘 要:《课标》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关键词:明确目的 分工合作 现代化教育技术 评价  《课标》首次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目标,并将“综合性
期刊
摘 要:创建以“优质、高效、减负”为目标的高效课堂,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减轻学生学习负担,满足学生发展需要。要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在教学实践中发挥教师教学艺术,通过创设有效教学情境、营造和谐教学氛围、突出学生主体、应用现代教育手段、联系生活实际等策略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让数学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关键词:新课程 小学数学 高效课堂 策略  所谓“高效”,是指教师在教学中用最少的时间促使学生获得
期刊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教育领域也不断顺应社会潮流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各个阶段的教学都在朝着高效课堂的目标前进。尤其是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如何建立高效课堂,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成为一线工作者关心的共同课题。小学三年级是一个承上启下的重要阶段,本文立足于小学三年级的语文教学,分析了语文高效课堂教学策略。  关键词:小学三年级 语文教学 高效课堂 情境教
期刊
高效课堂是指教育教学效率或效果能够有相当高的目标达成的课堂,具体而言是指在有效课堂的基础上,完成教学任务和达成教学目标的效率较高、效果较好并且取得教育教学较高的影响力和社会效益的课堂。高效课堂是有效课堂的最高境界,高效课堂基于高效教学。语文课也要极力打造高效的语文课堂。“语文教学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帮助他们树立主体意识,根据各自的特点和需要,调整学习心态和策略,探寻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
期刊
摘 要:本文是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自读课文。这个单元的文章都是写名人的,展示名人的生活面貌,揭示名人的内心世界,意在以名人对待生活和事业的态度引导并影响学生,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取向。可是贝多芬已经离世一百多年了,我们距离贝多芬的居住地也非常遥远,对他的精神和意志,学生们只是略有感悟。因此,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先让学生读一读《贝多芬传》或通过网络广泛查阅一些有关贝多芬的资料,或听一听贝多芬的
期刊
【教学设想】  《渡者之言》是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24课课文,作者为清代文学家周容。全文129字,叙事极其洗练,行文曲折有致,集中体现了其寓言散文“文笔流畅,语重心长,生动的故事中包含着深刻的道理,言近旨远,发人深思”的特点。本文以自己生活中的一次赶路经历引发出“躁急自败”的哲理。  文中人物,寥寥数词,便神态毕现。笔者认为,教学中若抓住人物神态刻画的三个词,便可提纲挈领,高效地组织课堂教学活动
期刊
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组织者和管理者,也是学校目标管理的具体落实者,是沟通学校、家庭、社会的桥梁,是联系教师与学生、学校与家庭的纽带。班主任对本班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学校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有着极其重要的关系,班主任工作直接关系到学校教学和德育工作的成败,关系到学生全面健康的成长。要做好班主任工作,搞好班级管理,我认为应注重以下几点:   一、班主任应具有高尚的师德和情操。  首先,班主任必须热爱自己从事
期刊
初中阶段是青少年形成良好品德行为、树立正确理想信念和人生观、价值观的关键时期。但在这个时期,由于多种原因使青少年形成了不良品德,对以后的良好发展产生了阻碍。对此,我进行了以下思考:  一、学生形成不良品德行为的三大影响因素  1.家庭影响。父母与孩子朝夕相处,是孩子的抚养者、监护者又是教育者,父母的言行对孩子具有权威性的影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如何教育孩子,如何从小培养他们的团结、协作、爱国主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