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Q 我一不留神被臭鼬“臭弹攻击”了,味道持续了一个礼拜!它为什么要攻击我,那臭味到底是什么?
A:攻击其实是自我保护。
臭鼬放臭屁,其实是它们用来自我保护的一种方式,一定是你不小心踏入了臭鼬的领地,或是让臭鼬觉得自己的安全被威胁了。臭鼬的栖息地多种多样,包括树林、平原和沙漠地区,它们白天在地洞中休息,黄昏和夜晚出来活动。臭鼬一身醒目的黑白相间毛皮,就是为了警告掠食者不要随便靠近。一旦遇到敌人,臭鼬就会翘起尾巴,举起后肢,用前肢支撑身体,踩踏地面,作出炫耀的举动。假如进一步受到威胁,臭鼬就会喷出臭液,喷射的距离甚至能够达到四米之远。掠食者闻到这种臭气,马上就会涕泪交流,丧失追捕的勇气。因此,绝大部分掠食者若非饥饿难忍,一般是不会去招惹臭鼬的。
科学家研究发现,在臭鼬的尾巴旁边有一个臭腺,能够分泌一种叫作丁硫醇的物质。这种极臭的液体,呈琥珀色,刺激性非常强。被它击中眼睛,还会导致短时间的失明。喷到鼻孔里,就会引起麻痹。如果这种臭液不小心沾到身上,很长时间都不会消散。而丁硫醇,这种散发着臭鼬气味的恶臭液体,也可以人工合成,它被运用在橡胶工业之中,造福人类社会。
Q 是不是只有臭鼬自带“生化武器”的属性呢?
A:“生化武器”多到让你想不到。
其实除了臭鼬,许多动物体内都有臭腺。比如与臭鼬同属鼬科动物的黄鼠狼。黄鼠狼一旦被掠食动物逼得无法逃脱,就会装死,同时放出一股臭气,吓退敌人。生活在南美洲南部的小食蚁兽,白天的时候躲在树洞里呼呼睡大觉,到晚上就出来挖蚁穴、掏蜂巢。同臭鼬和黄鼠狼一样,小食蚁兽也具有由肛门腺分泌的臭液。遇到危险的时候,小食蚁兽会发出“嘶嘶”的警告声,如果警告没起到作用,它就会竖起尾巴,放出非常强烈的“臭弹”。有人甚至认为它比臭鼬还臭!小食蚁兽不光会用臭液吓退敌人,还会把臭液喷在路过的石头或树上面,标记领土范围。
很多昆虫也有类似的“生化武器”,最常见的就是放屁虫。放屁虫是鞘翅目布甲属的一种小昆虫。在受到威胁时,它会低下头,拼命抬高后肢,只听得“噗”的一声,从放屁虫的屁股里,就会喷出一股强烈刺激性的热雾。喷雾中含有对苯醌,对苯醌具有刺激性臭味,有毒,而且能腐蚀皮肤。无论是蚂蚁之类的入侵者,还是鸟类这样的掠食者,都会被吓跑。还有一种昆虫被我们称为“臭大姐”,也是运用“生化武器”的专家。在被攻击时,“臭大姐”就会放出一股有苦杏仁味儿的臭味来。这种臭屁的攻击性其实并不强,主要目的是为了威慑捕食者,“臭大姐”再趁机逃之夭夭。
Q 如果我不小心被攻击了,要怎么处理这些味道呢?
A:避免被攻击才是“王道”。
一旦沾染上了这些臭臭的气味,就真的很难清洗干净。你就算把衣服泡透,用大量洗衣液清洗,再通风晾晒,往往还会有残存的气味。不过,科学家也提供了若干清洗气味的妙方。有一个配方是:用浓度为百分之三的双氧水一升,加四分之一杯小苏打,一汤匙洗碟清洁剂,彻底清洗后,用尽量多的清水冲干净。这个原理是让动物分泌物中的硫和氧起中和反应,从而让臭味消失。
有办法洗衣服,当然很好,不过最重要的还是尽量避免被这些“生化武器”所攻击。例如,臭鼬并不是一见到敌人,就马上释放臭气的。见到臭鼬,最好是能躲得远远的。在攻击前,它有一整套炫耀式的警告动作。一旦臭鼬抬起后肢,翘起尾巴,我们就知道它真的要攻击了。而对于其他自带武器的动物,也要小心注意,别侵入它们的领地。如果你要是引起了它们的注意还不跑,就真有得受了!
Q 为什么这些动物会让自己变成臭臭的“生化武器”?
A:一切都是为了进化。
无论是臭鼬还是黄鼠狼,或者小食蚁兽,它们的臭腺其实都是由汗腺或皮脂腺进化而来的。对于哺乳动物而言,臭腺是一种信息素分泌腺,这些腺体主要起着个体辨识的作用。两个陌生的动物在野外相遇,都会相互闻一闻,尤其是散发强烈气味的地方。鼬科动物和犬科动物在肛门附近有肛门腺,雄麝的腹股沟处有麝香腺。啮齿目的海狸鼠和麝鼠,在尾巴基部也有香腺。就连山羊等有蹄类动物,在蹄子上也有蹄腺。在发情的季节,这些腺体会分泌的强烈气味,有吸引异性的重要功能。
绝大多数哺乳动物,尤其是食肉类和啮齿类的动物,都具有肛门腺。在进化的历程中,某些动物的信息素分泌腺产生了变异,能够分泌出更为强烈的气味。在鼬科动物中,表现得特别明显。这些特异化了的臭腺,摇身一变,成为可以自我防卫的“生化武器”。对于这些动物而言,不仅是分泌液有了化学变化,而且就连臭腺的解剖结构也相应产生了变异。比如臭鼬的臭腺外侧,由强有力的肌肉包围。在受威胁时,围绕臭腺的肌肉剧烈收缩,可以瞬间把液体喷出很远。
用臭味保护自己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式。有些生活在严寒地带的海鸟,比如信天翁和一些鸥类的胃油就非常臭。当这些海鸟感到威胁时,就会喷吐出大块胃油作为生化武器攻击对方。这种臭乎乎的胃油,会破坏捕食者羽毛或毛皮上的防水层,使它们在寒冷的北方因无法保暖而死亡。
A:攻击其实是自我保护。
臭鼬放臭屁,其实是它们用来自我保护的一种方式,一定是你不小心踏入了臭鼬的领地,或是让臭鼬觉得自己的安全被威胁了。臭鼬的栖息地多种多样,包括树林、平原和沙漠地区,它们白天在地洞中休息,黄昏和夜晚出来活动。臭鼬一身醒目的黑白相间毛皮,就是为了警告掠食者不要随便靠近。一旦遇到敌人,臭鼬就会翘起尾巴,举起后肢,用前肢支撑身体,踩踏地面,作出炫耀的举动。假如进一步受到威胁,臭鼬就会喷出臭液,喷射的距离甚至能够达到四米之远。掠食者闻到这种臭气,马上就会涕泪交流,丧失追捕的勇气。因此,绝大部分掠食者若非饥饿难忍,一般是不会去招惹臭鼬的。
科学家研究发现,在臭鼬的尾巴旁边有一个臭腺,能够分泌一种叫作丁硫醇的物质。这种极臭的液体,呈琥珀色,刺激性非常强。被它击中眼睛,还会导致短时间的失明。喷到鼻孔里,就会引起麻痹。如果这种臭液不小心沾到身上,很长时间都不会消散。而丁硫醇,这种散发着臭鼬气味的恶臭液体,也可以人工合成,它被运用在橡胶工业之中,造福人类社会。
Q 是不是只有臭鼬自带“生化武器”的属性呢?
A:“生化武器”多到让你想不到。
其实除了臭鼬,许多动物体内都有臭腺。比如与臭鼬同属鼬科动物的黄鼠狼。黄鼠狼一旦被掠食动物逼得无法逃脱,就会装死,同时放出一股臭气,吓退敌人。生活在南美洲南部的小食蚁兽,白天的时候躲在树洞里呼呼睡大觉,到晚上就出来挖蚁穴、掏蜂巢。同臭鼬和黄鼠狼一样,小食蚁兽也具有由肛门腺分泌的臭液。遇到危险的时候,小食蚁兽会发出“嘶嘶”的警告声,如果警告没起到作用,它就会竖起尾巴,放出非常强烈的“臭弹”。有人甚至认为它比臭鼬还臭!小食蚁兽不光会用臭液吓退敌人,还会把臭液喷在路过的石头或树上面,标记领土范围。
很多昆虫也有类似的“生化武器”,最常见的就是放屁虫。放屁虫是鞘翅目布甲属的一种小昆虫。在受到威胁时,它会低下头,拼命抬高后肢,只听得“噗”的一声,从放屁虫的屁股里,就会喷出一股强烈刺激性的热雾。喷雾中含有对苯醌,对苯醌具有刺激性臭味,有毒,而且能腐蚀皮肤。无论是蚂蚁之类的入侵者,还是鸟类这样的掠食者,都会被吓跑。还有一种昆虫被我们称为“臭大姐”,也是运用“生化武器”的专家。在被攻击时,“臭大姐”就会放出一股有苦杏仁味儿的臭味来。这种臭屁的攻击性其实并不强,主要目的是为了威慑捕食者,“臭大姐”再趁机逃之夭夭。
Q 如果我不小心被攻击了,要怎么处理这些味道呢?
A:避免被攻击才是“王道”。
一旦沾染上了这些臭臭的气味,就真的很难清洗干净。你就算把衣服泡透,用大量洗衣液清洗,再通风晾晒,往往还会有残存的气味。不过,科学家也提供了若干清洗气味的妙方。有一个配方是:用浓度为百分之三的双氧水一升,加四分之一杯小苏打,一汤匙洗碟清洁剂,彻底清洗后,用尽量多的清水冲干净。这个原理是让动物分泌物中的硫和氧起中和反应,从而让臭味消失。
有办法洗衣服,当然很好,不过最重要的还是尽量避免被这些“生化武器”所攻击。例如,臭鼬并不是一见到敌人,就马上释放臭气的。见到臭鼬,最好是能躲得远远的。在攻击前,它有一整套炫耀式的警告动作。一旦臭鼬抬起后肢,翘起尾巴,我们就知道它真的要攻击了。而对于其他自带武器的动物,也要小心注意,别侵入它们的领地。如果你要是引起了它们的注意还不跑,就真有得受了!
Q 为什么这些动物会让自己变成臭臭的“生化武器”?
A:一切都是为了进化。
无论是臭鼬还是黄鼠狼,或者小食蚁兽,它们的臭腺其实都是由汗腺或皮脂腺进化而来的。对于哺乳动物而言,臭腺是一种信息素分泌腺,这些腺体主要起着个体辨识的作用。两个陌生的动物在野外相遇,都会相互闻一闻,尤其是散发强烈气味的地方。鼬科动物和犬科动物在肛门附近有肛门腺,雄麝的腹股沟处有麝香腺。啮齿目的海狸鼠和麝鼠,在尾巴基部也有香腺。就连山羊等有蹄类动物,在蹄子上也有蹄腺。在发情的季节,这些腺体会分泌的强烈气味,有吸引异性的重要功能。
绝大多数哺乳动物,尤其是食肉类和啮齿类的动物,都具有肛门腺。在进化的历程中,某些动物的信息素分泌腺产生了变异,能够分泌出更为强烈的气味。在鼬科动物中,表现得特别明显。这些特异化了的臭腺,摇身一变,成为可以自我防卫的“生化武器”。对于这些动物而言,不仅是分泌液有了化学变化,而且就连臭腺的解剖结构也相应产生了变异。比如臭鼬的臭腺外侧,由强有力的肌肉包围。在受威胁时,围绕臭腺的肌肉剧烈收缩,可以瞬间把液体喷出很远。
用臭味保护自己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式。有些生活在严寒地带的海鸟,比如信天翁和一些鸥类的胃油就非常臭。当这些海鸟感到威胁时,就会喷吐出大块胃油作为生化武器攻击对方。这种臭乎乎的胃油,会破坏捕食者羽毛或毛皮上的防水层,使它们在寒冷的北方因无法保暖而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