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的:分析中药药性这一基本理论,阐述了药性理论是中药处方药的核心依据。本文通过药性的特征探讨了药性配伍规律,并分析了其在处方药设计中的作用,旨在让药性理论更好的在归肺经药理中发挥作用。方法:以归肺经为例,通过收集分析我国药典中的归肺经中药药性组合,利用已知文件中提出的关联规律方法分析了归肺经药理作用及药性之间的关系。结论:不同性味的归肺经中药在药理、药性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同时这些归肺经中药也存在一定的相似性。结论:不同性味的归肺经中药的药理作用看似不同,但其本质一样,通过对传统中药理论与现代中药理论进行研究,从而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符的中药药性组方体系。
关键词:药性;中药;药理;归肺经;关联关系
肺系疾病是当今临床诊疗工作中的常见疾病。伴随中医研究的不断深入,归肺经中药逐渐成为肺系疾病诊疗的主要方法,它与西药诊疗相比具有疗效好、治本等显著优势。自古以来,我国中医学就提出肺为华盖、为娇脏、五行属金的说法,因此肺脏的生理特性主要表现在宜发和肃降两个方面。通过肺脏的宜发作用,使得津液与卫气遍布人体全身,抵抗外部疾病,一旦出现肺气虚弱,必然因此而产生感冒、恶寒等疾病。因此,在当今临床诊疗中我们比西药重视肺部疾病的诊疗和分析,科学、有效的认识肺部疾病的发生原因,有针对的进行治疗,从而确保人体健康。本文就以肺经药的药性为研究对象,根据过去给出的药性研究成果来分析了药性组合的归肺经药理作用。
一、药性组合概述
药性组合是一个新型课题,它是以药物的药性、气味、归经三个概念为一体的综合理念,它是人们对药物药性、药效认识到一定层次所产生的概念,并且在目前逐渐按照一定规律应用到药物生产和临床诊疗中。在具体的组方中,很多药物的化学成分并不存在药性,但是却存在一定的药理,如果我们不能将药物的药性与药理结合,那么必然会造成药物在一定方面存在欠缺。
我国中药学自古以来就有君臣辅佐的说法,药性与药理则就如同我们常说的君臣,两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对于中药而言,药性和药理的最终目的都是更好的让药物发挥作用,因此来说两者之间处于密切关联的状态。药性作为药物药理的外在体现,是中西医理论的相互沟通、配合的桥梁,是传统医药与现代科学技术结合生成的产物,是中药临床诊疗的基础原理。
二、归肺经药理中药性组合实践分析
我国对归肺经药物相关的药理研究很多,但大量的药理实践都彼此独立,并没有联系规律,因此探寻药性、药理关系全貌还需要我们更进一步的分析与研究。根据近几年的研究数据分析得出,以药性组合、药理作用为切入点,以中药药性问题为核心对归肺经中药药理进行研究作用突出,我们可以利用关联规律方法、药性组合挖掘等技術来进行研究,从而获取一定的药理结果,为日后呼吸外科临床诊疗工作的进一步开展提供指导。
1、数据来源
《中国药典》中共收藏中药526味,这些中药中包含了人工牛黄、九里香、广枣、小叶莲、华山参、黑种草籽、蜂胶、毛柯子、草乌叶等27味功效数据不完整的药物,这些药物在目前药性、药理研究中不予分析,我们就其他的药物进行研究分析。
2、药性组合整理方法
《中国药典》中对药物进行了明确的划分,将大寒、微寒、大热、微热、微苦、微辛等程度作为中药的等级划分依据,且将药物统一整理成为寒、热、苦、辛等基本药理。药性组合通常指的是对药物的药性、气味、归经各提取一个元素组成复合体,作为药性的基本单元结构。
3归肺经中药药理作用整理方法
本文基于前期四性与药理作用相关性研究的药理数据,利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CNKI)检索,收集1980年以来国内公开发表的有关这些中药药理研究的全部文献,并参考《中药学》、《临床中药学》对其药理信息进行补充。为提高数据质量,去掉缺失值较多的样本,整理后共377味中药,并对药理指标进行归纳、提炼和整理,得到39个药理指标。
其中,141味中药在药典记载中既归肺经又具有药理作用数据,统计发现有9个归肺经药性组合对应5个或5个以上的中药,分别为寒甘肺、凉甘肺、寒苦肺、温辛肺、温苦肺、温甘肺、平涩肺、平苦肺、平甘肺。由于关联规则的特点是从大量数据中寻找共性规律,因此将包含小于或等于4个单味药的药性组合,暂时不子讨论。
4药性组合与药理作用关系的确定
对于一个药性组合,收集包含此药性组合的相关中药,根据中药的药理作用数据,利用关联规则方法对每个药性组合相关中药的药理作用进行挖掘,结果可以确定与某个药性组合关系最密切的2个或以上药理作用,称为一条规则。本文对包含气味数大于或等于5的9个药性组合进行了9次相应关联规则计算。得到结果,以支持度和计数2个参数进行约束得到相关一系列规则。
三、结果与讨论
以支持度大于等于50%,计数)2为参数条件,得到结果109条。本文只研究药性和药理作用之间的关系,不考虑药理与药理之间关系。因此,对于同一支持度的规则,结果会出现某些规则的药理作用组成包括了其他规则的药理组成,这种情况下保留较大规则,被包含的小规则删除。不同药性组合可能对应相同的规则,也可能对应不同规则。不同药性组合有不同的药理作用规则,说明了他们在功能上的差异。不同药性具有相同规则,说明他们在功能上具有相似性。
肺主气,外合皮毛,主要生理功能是宣发肃降。外邪人侵,常由皮毛而犯肺,出现恶寒、发热、咳嗽、气喘等肺气不宣之证。肺气虚弱,卫外功能不足而易患感冒。外邪不解,内传于里,郁而化热,形成肺热实证。对于单纯肺气不足需要补肺,外感风寒则要宣散风寒,外感风热宣散风热,发展到肺热实证则要清肺热。这是中医肺系病的常见发病机制。
本文从中医角度研究归肺经疚病,不等同于现代解剖学的肺器官,因此有可能出现与器官肺没有直接关系的药理作用。
结果中前3个药性组合,平苦肺、温苦肺、寒苦肺都属于苦味归肺经的药性组合,寒苦肺和平苦肺的相关药理作用区别不大,都是以抗菌、降压为主。但温苦肺,主要的药理作用是镇痛、镇咳、祛痰。
四、结束语
本研究以归肺经药“药性组合一药理作用”关系为主线,进行了中药药性的药理作用数据挖掘,得到结果与中医药理论相一致。本文初步证明了通过药性组合形式研究药性一药理关系,具有可行性与合理性,将中药传统理论与现代研究成果联系起来,对解析归肺经中药的作用机制具有一定意义,为建立符合中医药思想的中药药性组方体系打下基础。由于药理作用名称缺乏统一标准,因此本文只能选取分类层次较高的、公认程度大的药理作用名称作为研究对象。随着研究的加深,和详细药理作用描述的实验数据不断的丰富,挖掘的结果会更有特异性和指导性。
参考文献
[1] 肖斌,王耘,郭维嘉,等.中药药性组合及其与功效的关系研究[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10,12(6):902.
[2] 王耘,张燕玲,史新元,等.基于药性组合的中药性效规律研究框架[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12,14(4):1798.
[3] 苗明三,张玉林,杨亚蕾,等.基于中药药理作用的中药药性理论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14,20(8):2013.
关键词:药性;中药;药理;归肺经;关联关系
肺系疾病是当今临床诊疗工作中的常见疾病。伴随中医研究的不断深入,归肺经中药逐渐成为肺系疾病诊疗的主要方法,它与西药诊疗相比具有疗效好、治本等显著优势。自古以来,我国中医学就提出肺为华盖、为娇脏、五行属金的说法,因此肺脏的生理特性主要表现在宜发和肃降两个方面。通过肺脏的宜发作用,使得津液与卫气遍布人体全身,抵抗外部疾病,一旦出现肺气虚弱,必然因此而产生感冒、恶寒等疾病。因此,在当今临床诊疗中我们比西药重视肺部疾病的诊疗和分析,科学、有效的认识肺部疾病的发生原因,有针对的进行治疗,从而确保人体健康。本文就以肺经药的药性为研究对象,根据过去给出的药性研究成果来分析了药性组合的归肺经药理作用。
一、药性组合概述
药性组合是一个新型课题,它是以药物的药性、气味、归经三个概念为一体的综合理念,它是人们对药物药性、药效认识到一定层次所产生的概念,并且在目前逐渐按照一定规律应用到药物生产和临床诊疗中。在具体的组方中,很多药物的化学成分并不存在药性,但是却存在一定的药理,如果我们不能将药物的药性与药理结合,那么必然会造成药物在一定方面存在欠缺。
我国中药学自古以来就有君臣辅佐的说法,药性与药理则就如同我们常说的君臣,两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对于中药而言,药性和药理的最终目的都是更好的让药物发挥作用,因此来说两者之间处于密切关联的状态。药性作为药物药理的外在体现,是中西医理论的相互沟通、配合的桥梁,是传统医药与现代科学技术结合生成的产物,是中药临床诊疗的基础原理。
二、归肺经药理中药性组合实践分析
我国对归肺经药物相关的药理研究很多,但大量的药理实践都彼此独立,并没有联系规律,因此探寻药性、药理关系全貌还需要我们更进一步的分析与研究。根据近几年的研究数据分析得出,以药性组合、药理作用为切入点,以中药药性问题为核心对归肺经中药药理进行研究作用突出,我们可以利用关联规律方法、药性组合挖掘等技術来进行研究,从而获取一定的药理结果,为日后呼吸外科临床诊疗工作的进一步开展提供指导。
1、数据来源
《中国药典》中共收藏中药526味,这些中药中包含了人工牛黄、九里香、广枣、小叶莲、华山参、黑种草籽、蜂胶、毛柯子、草乌叶等27味功效数据不完整的药物,这些药物在目前药性、药理研究中不予分析,我们就其他的药物进行研究分析。
2、药性组合整理方法
《中国药典》中对药物进行了明确的划分,将大寒、微寒、大热、微热、微苦、微辛等程度作为中药的等级划分依据,且将药物统一整理成为寒、热、苦、辛等基本药理。药性组合通常指的是对药物的药性、气味、归经各提取一个元素组成复合体,作为药性的基本单元结构。
3归肺经中药药理作用整理方法
本文基于前期四性与药理作用相关性研究的药理数据,利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CNKI)检索,收集1980年以来国内公开发表的有关这些中药药理研究的全部文献,并参考《中药学》、《临床中药学》对其药理信息进行补充。为提高数据质量,去掉缺失值较多的样本,整理后共377味中药,并对药理指标进行归纳、提炼和整理,得到39个药理指标。
其中,141味中药在药典记载中既归肺经又具有药理作用数据,统计发现有9个归肺经药性组合对应5个或5个以上的中药,分别为寒甘肺、凉甘肺、寒苦肺、温辛肺、温苦肺、温甘肺、平涩肺、平苦肺、平甘肺。由于关联规则的特点是从大量数据中寻找共性规律,因此将包含小于或等于4个单味药的药性组合,暂时不子讨论。
4药性组合与药理作用关系的确定
对于一个药性组合,收集包含此药性组合的相关中药,根据中药的药理作用数据,利用关联规则方法对每个药性组合相关中药的药理作用进行挖掘,结果可以确定与某个药性组合关系最密切的2个或以上药理作用,称为一条规则。本文对包含气味数大于或等于5的9个药性组合进行了9次相应关联规则计算。得到结果,以支持度和计数2个参数进行约束得到相关一系列规则。
三、结果与讨论
以支持度大于等于50%,计数)2为参数条件,得到结果109条。本文只研究药性和药理作用之间的关系,不考虑药理与药理之间关系。因此,对于同一支持度的规则,结果会出现某些规则的药理作用组成包括了其他规则的药理组成,这种情况下保留较大规则,被包含的小规则删除。不同药性组合可能对应相同的规则,也可能对应不同规则。不同药性组合有不同的药理作用规则,说明了他们在功能上的差异。不同药性具有相同规则,说明他们在功能上具有相似性。
肺主气,外合皮毛,主要生理功能是宣发肃降。外邪人侵,常由皮毛而犯肺,出现恶寒、发热、咳嗽、气喘等肺气不宣之证。肺气虚弱,卫外功能不足而易患感冒。外邪不解,内传于里,郁而化热,形成肺热实证。对于单纯肺气不足需要补肺,外感风寒则要宣散风寒,外感风热宣散风热,发展到肺热实证则要清肺热。这是中医肺系病的常见发病机制。
本文从中医角度研究归肺经疚病,不等同于现代解剖学的肺器官,因此有可能出现与器官肺没有直接关系的药理作用。
结果中前3个药性组合,平苦肺、温苦肺、寒苦肺都属于苦味归肺经的药性组合,寒苦肺和平苦肺的相关药理作用区别不大,都是以抗菌、降压为主。但温苦肺,主要的药理作用是镇痛、镇咳、祛痰。
四、结束语
本研究以归肺经药“药性组合一药理作用”关系为主线,进行了中药药性的药理作用数据挖掘,得到结果与中医药理论相一致。本文初步证明了通过药性组合形式研究药性一药理关系,具有可行性与合理性,将中药传统理论与现代研究成果联系起来,对解析归肺经中药的作用机制具有一定意义,为建立符合中医药思想的中药药性组方体系打下基础。由于药理作用名称缺乏统一标准,因此本文只能选取分类层次较高的、公认程度大的药理作用名称作为研究对象。随着研究的加深,和详细药理作用描述的实验数据不断的丰富,挖掘的结果会更有特异性和指导性。
参考文献
[1] 肖斌,王耘,郭维嘉,等.中药药性组合及其与功效的关系研究[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10,12(6):902.
[2] 王耘,张燕玲,史新元,等.基于药性组合的中药性效规律研究框架[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12,14(4):1798.
[3] 苗明三,张玉林,杨亚蕾,等.基于中药药理作用的中药药性理论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14,20(8):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