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光照人影

来源 :书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jing3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做助手、秘书、学生在陈老身边三十年,把人生最宝贵、美好,精力最旺盛的青春岁月都做了此工作。”这是刘乃和先生的一句话,可以概述她与著名历史学家陈垣先生的关系。刘乃和先生生于1918年,祖父刘学谦与柯劭忞、徐世昌是同科进士;外祖父徐坊富藏书善鉴定,曾任京师图书馆(北京图书馆的前身)副监督(副馆长);父亲刘毓瑶字贡扬,长于金石书法。刘乃和于1939年考入辅仁大学历史系,1943年毕业后留校,入史学研究所跟随陈垣先生攻读硕士并兼历史系助教;1947年硕士毕业后任辅仁大学历史系专任助教,1949年晋升为讲师,1952年院系调整后改为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讲师,兼任校长办公室副主任、文书科科长、陈垣校长秘书,直至1971年陈垣先生病逝。


  抗战胜利后,陈垣先生看到日寇虽降而战事仍频,心情苦闷,隔三四天就去刘乃和家小坐,与她父亲谈书论篆,听她的母亲讲年轻时在家中听来的徐坊与柯劭忞、张之洞、缪荃孙等人的轶事趣闻。陈先生多次拒绝国民党政府请其南飞的邀约,1949年1月8日,他得知国民党政府又派人来接他去机场,他一早就到刘家躲避,一直待到晚饭后才走。1949年2月1日,在柴德赓、刘乃和的陪同下,他从辅仁大学步行十几里到西直门大街,站在人行道上和群众一起欢迎解放军进城。
  陈垣先生多次邀请从解放区归来的刘乃和的二弟刘乃崇至家中,听他讲述解放区的见闻,并找来毛泽东的《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等论著,手持放大镜一字一句认真阅读。1949年4月,受《新华日报》上刊登的蓝公武与胡适的一封信的启发,在大家的帮助下,陈垣先生决定用公开信的形式把自己所见所闻的新气象写出来。经过陈先生反复讲述,由刘乃和执笔,再经他亲笔改定而成《给胡适之一封公开信》。1949年5月11日,这封公开信在《人民日报》上发表。
  1951年5月28日,七十一岁的陈垣先生任西南土地改革工作团第二团总团长,在刘乃和等人的陪同下,带领五百三十一人分批由北京出发前往重庆,参加西南各地的土地改革工作。刚到重庆,陈垣先生即开始闹肠胃病,总团部为照顾他的身体,准备让他与刘乃和等人坐镇重庆,后经争取,同意他们到巴县参加土改。在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过程中,听刘乃和读土改材料、贫农悲惨控诉,陈垣先生多次流下热泪。9月27日,陈垣先生由重庆乘飞机回到北京。10月21日,他在西南土改工作团工作总结会上深情表示:“在实际斗争中,我认识了农民的伟大的力量与无穷的智慧,看见了青年人的忘我的工作精神,深深感到自己所不及的。”11月29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发了陈垣先生撰写的《我参加土地改革后思想上的转变》。
  1959年1月28日,七十九岁的陈垣先生加入中国共产党。3月12日,他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了《党使我获得新的生命》,回顾了自己以前的彷徨困惑,新中国成立后参加辅仁大学反帝斗争,参加土改、反右运动,参加科学院学部工作和科学规划。此时正值全国史学工作者百余人齐集北京讨论中国历史提纲,唐长孺先生即席赋诗一首:“八十争光树赤帜,频年知己效丹衷。后生翘首齐声贺,岭上花开彻骨红。”侯外庐撰写跋语,并执笔写在织锦封皮的宣纸册页上,出席会议的史学工作者一百零五人签名祝贺。


  陈垣先生自1943年开始写作《通鉴胡注表微》,至1945年7月完成,刘乃和参与校勘。1949年前陈垣先生的著作大多发表在杂志上,也曾印成“励耘书屋丛刻”,包括八种著作(共十六册),由书店代售。1954年,书店屡次前来接洽,请陈垣先生考虑加印。那时已没有地方承印木板印刷,但他仍想找人自己印。刘乃和便骑自行车满城奔走,辗转找到会印刷的老工人訾瑞恒,并计算木板数量、纸墨质量、纸张大小和数量,购买纸墨,核算定价等。自1956年4月起,至1957年、1959年共印过三次,整印“励耘书屋丛刻”五十套左右,其余是散种,有多有少,印一次两次不等,大部分赠送给高校、研究机构和图书馆,也由“通学斋”、“修绠堂”、“来薰阁”等书店代卖给读者,刘乃和还负责登记账目。
  1955年至1958年,科学出版社重印了陈垣先生的《中国佛教史籍概论》、《史讳举例》、《通鉴胡注表微》;1958年出版分工调整后,中华书局于1965年8月前重印了《南宋初河北新道教考》、《明季滇黔佛教考》、《清初僧诤记》、《二十史朔闰表》、《中西回史日历》、《校勘学释例》、《释氏疑年录》等七种旧著。刘乃和负责与出版社沟通、点校旧著、起草重印说明、出席工作会议等具体事宜。其中《史讳举例》出版于1928年,是为纪念钱大昕诞生二百周年而作,成书仓促,引文有误且未注明出处。刘乃和于1955年11月开始核校引书原文,至1956年8月校点完毕,正其谬误,补出卷数。陈垣先生在《重印后记》中称:“今本系刘君乃和校本。刘君于本书用力至深,曾将全部引文一一检对原书,正其谬误,其须加卷数及引号者并加注卷数、引号。今特用其本重印,以便读者。”在这部著作中,多次出现“乃和按”的小注,这是陈垣先生著作中未出现过的做法。其实,陈垣先生自己也曾多次校过该书,有许多“乃和按”是他起草后让刘乃和誊改在书中的。《中西回史日历》出版于1925年,从公元元年编至1940年。1960年,中华书局纠结是出版《中西回史日历》还是出版《两千年中西历对照表》,向刘乃和咨询二书不同之处,她回复了一篇《重印说明》。后经征求多方意见,中华书局决定重印《中西回史日历》,刘乃和协助陈垣先生将“中西回史日历对照表”中的时间延长至两千年。
  1965年北京师范大学开展“四清”运动时,調查陈垣先生刷印木板书之事,工作组于7月8日和8月20日两次传唤刘乃和,让她上交书面材料,承担“偷税”的责任。至1966年7月,刘乃和两次被学校组织监禁,交代陈垣先生著作的出版情况,承担“违背了党的政策,破坏国家经济制度”的罪名。
  新中国成立后,陈垣先生不仅任辅仁大学校长、北京师范大学校长(1952年院系调整后辅仁大学并入北京师范大学),还先后担任北京市政协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等。自《给胡适之一封公开信》之后,刘乃和负责起草陈垣先生的所有文稿。


  1958年中华书局开始筹划点校二十四史,1959年出版了《史记》点校本,1960年出版了《三国志》点校本。1961年,中华书局古代史编辑组成立了二十四史工作小组,确定了承担点校各史任务的有关研究单位和高等院校。1961年2月25日,陈垣先生正式承接了新、旧《五代史》的点校整理工作。其实早在1960年9月,陈垣即开始为接受新、旧《五代史》的点校任务做准备,他根据过去研究《旧五代史》的经验撰写了《标点〈旧五代史〉问题》一文,内容包括引书卷数问题、附注问题、卷末考证问题、辑佚问题等,都是针对点校《旧五代史》所特有的情况而拟定(《旧五代史》并非原本流传,而是由后世辑佚编成)。这篇整理意见陈垣先生曾四易其稿,直到1963年11月23日才考虑成熟送交中华书局编辑部。
  承担点校新、旧《五代史》的任务后,陈垣先生以柴德赓、刘乃和为助手,做了《〈新五代史〉不列传人名索引》、《〈旧五代史〉不列传人名索引》、《〈册府元龟〉部分人名索引》(唐朝末年的未包括在内)、《有关五代史论著书名录》、《五代十国年表》等工具书和索引,将《旧五代史》的熊本、刘本各与殿本对校,将刘本与熊本互校,列成各本的异同表。动手点校时,遇到疑难问题即用索引检查,利用本校、他校和对校等方法来校勘。1961年4月17日,陈垣先生在给蒙文通先生的回信中称:“敝处所标点《旧五代》,初稿虽早已完成,但尚须细细重勘数过,断不能如传说所云本年六月可以交卷。”4月28日,《文汇报》刊登了陈垣先生在刘乃和先生协助下整理新、旧《五代史》的照片,《光明日报》、《北京日报》、《北京晚报》、《人民画报》等也相继登载宣传。1964年4月26日,经北京师范大学协商,柴德赓至北京协助点校新、旧《五代史》。1966年3月17日,中华书局赵守俨拜访陈垣先生,了解新、旧《五代史》的点校进度,说中宣部正在催促,中华书局拟于1969年国庆献礼,则各史须在1967年底交稿。
  可惜,先是柴德赓于1966年6月14日被调回苏州参加“文化大革命”,接着是刘乃和于当年7月被调离陈垣先生身边,到学校集训队学习、劳动。1967年5月15日,中华书局来人要走新、旧《五代史》的材料(新、旧《五代史》各一部,张森楷、张元济新、旧《五代史》校记,校勘记四本),声称将重新开始点校工作,人选未定。12月11日,中华书局又来二人取走刘乃和整理的《五代史》材料。至此,新、旧《五代史》的点校工作彻底被搁置。1971年2月,九十一岁的陈垣先生已病重不能下床,开始鼻饲、导尿。他听到周恩来总理指示二十四史还要点校,由中华书局负责组织工作,顾颉刚先生总其成的消息后,立即让刘乃和向住在他隔壁病房的顾颉刚先生表达心意,称“他对顾老负责此事,非常高兴,但对两部《五代史》未能继续完成,表示非常遗憾”。


  刘乃和一生手勤笔勤,凡陈垣先生的字迹,她都片纸不遗地珍藏;聆听先生讲话或参加学术讲座以及出席各种会议时,她皆認真记录。
  在陈垣先生“勤笔免思”的鼓励下,刘乃和记录了先生所谈自学过程、查书办法、治史心得、史籍优劣、写作的甘苦、思想的收获、做学问的得失,以及他吟咏的诗句、购买文物的乐趣、朋友的往来等,积累了六大厚本。陈垣先生把这六大本翻阅了几天,纠正了不少错误,补充了不少内容,并亲笔题名《集腋集》,副题是“励耘书屋论学记”,说“想不到平时随便讲的零散内容,记录积累了这样多”,“将来整理后可以出版,也可以叫作《陈垣语录》罢”。不幸的是,“四人帮”肆虐时,北师大造反派战斗队在陈垣先生书库乱翻了一天,说要翻检书中有无“反革命词句”。他们看到《集腋集》是钢笔记录,以为可能有“反革命”的内容就给抄走了,后散佚。目前,仅见第七册的两页零一行。
  陈垣先生的原配夫人邓照圆久居广州,第三任夫人徐蕙龄久居天津,十一个子女中仅二子陈仲益留在北京,但并未生活在一起。北京师范大学党委决定让刘乃和负责照顾陈垣先生的日常起居,还为陈垣先生另外配备了两名护理人员。
  1966年7月,刘乃和先生被调离,到学校集训队学习、劳动。陈垣先生的二子陈仲益和保姆袁姐在家照顾他。10月17日,刘乃和从集训队出来,但被要求在校办参加“文化大革命”,被安排在大串联接待站的问讯处,不能回到陈垣先生身边工作,只得每隔几天找机会跑到陈垣先生家中,念念大字报或谈谈外边的情况。10月27日,八十六岁的陈垣先生睡觉翻身时摔到床下,摔坏了手指甲,自己挣扎着爬起来后用铅笔写了一张纸条,“从床上跌到地上,自己爬起”。刘乃和后来一直把这张纸条压在书桌的玻璃下,“每看到它,总想起他那时的苦闷和恐惧不安的情景,仍不禁心酸落泪”。直到1970年1月6日,因陈垣先生的二子陈仲益病逝,刘乃和才被调回。
  1971年6月21日,因肺炎、呼吸衰竭、心力衰竭不治,九十一岁的陈垣先生病逝于北京医院。6月24日下午,在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告别仪式。刘乃和曾回忆:开过追悼会后,她重回兴化寺街五号,院里屋里再也看不到励耘书屋主人了。她独坐在书屋外台阶上,感到异常空荡,满院满地碎纸残片,都是连日搬拉书籍什物时抛弃的。她在废物堆里捡到一些很好的字幅和残断篇页,还拾起几个小纸条。这些不起眼的小纸条是陈垣先生生前读书时随手记下夹在书里的,收拾书籍时抖落出来。小纸条上的字也可能是费多少时间才查出来的,但离开原书就一点用也没有了。她拿着拾起的废字卷、纸条等,不禁对着励耘书屋大声痛哭……
其他文献
中国翻译俄国文学作品的热潮,可以溯至上世纪二十世纪初,清朝末年与民国初年之际。从1903年普希金名著《上尉的女儿》(中译本名《花心蝶梦录》)被译介到中国开始,普希金、莱蒙托夫、高尔基等俄国作家的作品陆续进入中国读者的视野。但在俄国文学作品中,被译介持续时间最长、中译本数量最多、参与译介者最多的,乃是托尔斯泰(1828—1910)的作品。  1910年11月20日,托尔斯泰病逝,中国文化界与知识界深
郑樵自述其生平著书千卷,《宋史》本传称其“好著书,不为文章,自负不下刘向、扬雄”,然其著作多不存。福建《兴化县志》云,“先生之书凡五十八部,五百九十余卷”,所知已不全。而《四库全书总目》虽称其生平锐于著述,而记其著述才“已成者凡四十一种,未成者八种”,其所知愈少,或是疏于考证。1923年顾颉刚先生在《北京大学国学季刊》第一卷第一、二号上发表了长文《郑樵著述考》,首次系统考辨郑樵著述情况。后吴怀祺先
一  听说遽归道山的北京邵燕祥先生,曾经三次游历衡岳湘水,许多人都惊奇地“啊”了一声。作为当代著名诗人,又是杂文大家,邵燕祥履迹所及、诗风所被,不仅仅是文学地理学的书写意义,也可视为一代名流对吾乡文脉的着意加持。  根据手头现有资料可知,加上几位健在者的回忆,邵燕祥第一次来游南岳衡山,时为1979年5月中旬,并写《南岳歌》十二首。为了便于人们了解并加深印象,我特地将其转载如次:  其一:何所闻而来
在许多文学作品中,女性是家中的精灵,是安抚生活中所有伤痛的阳光,是宁静有序的平凡人生的维系者,是家族血脉的传承者。在人生的各种灾难中,家是我们的安全屏障,而把生命投入家庭的充满母性的女性,就是保护家人的四面墙壁。然而,家也是束缚女性的可怕的空间,天天围着灶头打转的女性,被乏味、单调与重复的日常生活所捆绑,女性的时间和生命在寻常生活中一点点消耗,如同水面上的倒影,不留痕迹。家给女性留下的日常碎片、无
“历史是什么?”这是英国历史学家E.H.卡尔的提问,他的代表作以此为书名,洋洋二十万字,道尽了“最好的历史学家是最有偏见的历史学家”的妙处。  按照我们传统的历史观念,“最好的历史学家是最有偏见的历史学家”这一判断可以说是最不上路子或说最搬不上台面的话。我们习惯了“史”字里的持“中”理念,因此,“剪刀加浆糊”从来不为人所诟病,至少不会树敌太多。而卡尔就不同了,他却招致了同行的嘲弄和围攻。  在某种
一  从二十世纪的中国学术史来看,徐梵澄或许是其中最奇特的一座蕴藉弘富、云烟迷离的精神高峰。如吾人所知晓的那样,徐梵澄精通多种古典与现代的语言,故得以贯通中、西、印三大文化之精神,按照其门人孙波的意见,其学术贡献大体有四:第一,中国之最早、最具规模地翻译尼采的著作;第二,系统地译介印度吠檀多一系之古今经典;第三,以英文完整地介绍中国传统学术之精华;第四,以精神哲学的进路重新诠释吾华之经典。  前两
一  1919年5月4日成为中国历史上一个关键的时间节点,五四运动载入史册。  作为五四学生运动领袖之一,罗家伦亲笔起草了当日发布的印刷传单《北京学界全体宣言》,提出“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的口号。5月26日,他在《每周评论》上发表《五四运动的精神》一文,较早提出了“五四运动”这个名词。从此,“五四运动”这一概念开始被广泛使用。罗家伦在文章中将“五四运动的精神”总结为“学生牺牲的精神”、“社会制裁的
影响社会变迁的方式有很多种,诸如政治制度、经济模式、人口结构、武力战争、种族信仰、环境气候等等。然而以图书为代表的文化产品,同样拥有巨大的能量,可以影响、乃至改变历史的路向。在社会进程的特定历史节点上,图书作为文化载体,其威力丝毫不亚于枪炮。读《作为武器的图书》,令人真正认识到图书作为精神武器,不论是在过去、现在还是未来,都具有强大的杀伤力。  本书作者约翰·B.亨奇是美国图书收藏家,他不但长期痴
杨树达(1885—1956),字遇夫,号积微,晚年更号耐林翁,湖南长沙人,是我国著名的语言文字学家、文献学家和史学家。杨树达不以诗名世,所作诗文不多,但有深厚的国学功力,偶事吟咏,风格典雅,别具韵味。周邦式曾赞曰:“胸罗雅故自超然,余事为诗亦可传。方驾杜韩追屈宋,知君原不爱坡仙。”注云:“遇翁善古体诗,初学苏,今骎骎入杜、韩之室矣。”杨氏之诗才可见一斑!  近来在1941年6月出版的《国立湖南大学
2018年4月27日,印度总理莫迪访华,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武汉与他举行了非正式会晤。作为山水相依的友好邻邦、世界上第一大与第二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印关系在最近一百年里可谓走过了各种艰辛曲折,但在合作、友好、共赢中持续健康地发展将是总方向与大趋势。就可预期的未来而言,这毕竟是服务“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基础,更是有利于增进两国人民友谊、加强亚洲区域间合作的主要动力之一。因此,这点不能改变,也不容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