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集体认同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发展阶段

来源 :社会主义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etchupbi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以主权国家为基本构成单位的命运共同体。鉴于认同与共同体之间存在着天然联系且共享着核心内涵,本文认为,国家集体认同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有着重要影响。因为无论处于何种分析层次,认同与共同体的本质以及它们之间的紧密联系都不会发生改变。考虑到集体认同最终表现在行为层面,若以国家的行为动机作为衡量标准,便可对国家集体认同进行类型辨析,进而能够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发展阶段进行划分。本文假设"欲望"、"精神"和"理智"是国家的基本行为动机,分别决定着国家对其所属共同体所持的三种集体认同,即功利性认同、规范性认同和类主体认同。这三种集体认同分别决定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三大发展阶段,即利益共同体、规范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
其他文献
新经济政策是列宁留下来的重要理论遗产,是社会主义改革论的最初思想资源,必须在列宁主义的理论逻辑下把握新经济政策思想。对战时共产主义的反思是列宁实行新经济政策的缘起。战时共产主义的教训在于,执政的共产党对落后的国情与社会主义目标之间存在着的矛盾必须始终保持清醒的认识。新经济政策是列宁的世界革命战略退却部署在国内政策上的体现。新经济政策的第一要务在于经济上退却以防政治上失权;根本任务在于引领俄国一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目标在于坚守革命策源地,等待世界革命高潮的重新到来。必须明确新经济政策中利用商品市场原则的限度,
习近平将国民健康问题置于现代化建设与民族复兴的价值视野,其人民健康观建构是对经典作家健康理念、传统中医诊疗智慧、共产党卫生建设经验的精神传续,以及对新时代健康治理形态中生命秩序的风险性因素、医疗供需的结构性矛盾、健康合作的全球性格局的深刻观照。习近平人民健康观体现着敬佑生命价值、维护健康权益、统筹健康谱系的人民伦理旨向,彰显着纾解医改难题、完善疾控管理、健全政策体系的改革创新智慧,表征着科学协调健康要素关系、完善健康治理格局的辩证思维。作为新时代健康利益平衡和健康事业发展的指导理念,正推动着国家健康制度、
新型政党制度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新定位,这一概念的正式提出及有关论述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第一,完善了马克思主义政党领导权思想,进一步阐明"党的领导"和"伟大政治创造"的深刻内涵;第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党民主观,从比较视野论证"基本政治制度"的制度优势、基本原则与发展方向;第三,创新了马克思主义政党领导方法学说,在贯彻党的群众路线与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相统一的实践指向下优化多党合作的具体举措;第四,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政党政策和策略原理
列宁坚持党对国家生活领导的理论和实践探索,是列宁新型无产阶级政党学说、特别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列宁明确提出布尔什维克党是直接执政的无产阶级先锋队,是领导者。针对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和一切机会主义者反对党对国家生活领导的谬论,列宁论述了坚持和正确实现党对国家生活的领导是不可动摇的原则;列宁认为,在党执政的条件下,要把从事国家经济建设的政治作为党领导国家生活首要的根本的政治任务;党领导国家生活的任务是实行总的领导,要处理好坚持党对国家政权的领导与发挥党组织、苏维埃国家机关各自职能作用的关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尽管我们所处的时代同马克思所处的时代相比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但从世界社会主义500年的大视野来看,我们依然处在马克思主义所指明的历史时代。这一论断揭示了当今世界所处的历史方位。冷战结束以后西方世界凭借全球性霸权力量实现了前所未有的全球市场的扩张,取得了空前繁荣但也埋下了深刻的祸根。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西方世界普遍出现的困境,是资本逻辑驱动的必然结果,尽管在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等方面的困境具体表现有所不同,但根源都在于西方的经济社会发展与国际扩张本质上是一种资本主导的过程,而资
历史意识是人们自我意识觉醒、自我认知深化的体现,对夯实当代中国话语体系创新发展的根基、拓展当代中国话语体系的构建视野,增强文化自信具有重要价值。历史观和历史思维是历史意识的根本,历史情感、历史智慧汲取意识和历史批判意识是历史意识的现实表征。推动当代中国话语体系的创新发展,需要坚持唯物史观的核心指导地位,重视历史思维能力的提升,培育历史情感,增强历史智慧汲取和历史批判意识的自觉。
习近平经济发展"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指引我国经济在高质量发展轨道上行稳致远的行动指南。这一论述的核心内容是: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激发全社会创造力和发展活力,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
随着中国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城市运行系统也愈发复杂。规模庞大的交通、通信、供水和供电等城市生命线相互交织在一起,其内生复杂性和外部环境不确定性的相互作用使得城市生命线的复杂风险日益呈现出高度不确定性、复杂演化性和严重危害性等特征。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使得城市运行系统积累了海量的数据资源,同时也使得多领域、跨模态的数据采集和融合分析成为了可能,这为城市生命线复杂系统的全面感知、风险要素的融合分析、风险演化的精准预测以及风险情况的及时预警提供了宝贵的数据资源和技术支撑。与此同时,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发生了深层次、全方位的历史嬗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的历史纬度。习近平总书记基于新时代历史条件新变化和基层实践新需求,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提出了一系列关于社区治理的新观点新论断新理念,这些重要论述指明了新时代社区治理的价值内涵,规划了新时代社区治理结构,指出了新时代社区治理的行动策略。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区治理的重要论述开辟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新的理论和实践范式,成为新时代社区治理
近年来,在一些地区开展了以村民自治的治理单元调整为突破口的实践探索。这些探索引起了学界的高度关注,也引发了学界持续的争论。通过对既有的实践探索和理论争论的梳理和总结,笔者认为村民自治的治理单元,仍将以行政村作为基本单元,但其在类型上、层次上、抑或形式上会从单一化走向多样化。治理单元的调整,应遵循以"因地制宜"为原则,以"治理有效"为标准,以"自治落地"为目的,在坚持以"行政村"为基本治理单元的前提下,构建类型多样、层次分明和形式丰富的村民自治治理单元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