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来源 :中国收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ll_wy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走进位于绍兴市越城区树下王路15号的水街壹号文创园,江南园林庭院深几许的幽静之风扑面而来。穿过绿荫怀抱,一座典雅、明亮的博物馆赫然出现在眼前。这里不但展出了南宋153年间的19个种类钱币,还因为一位泉学大家的名字而令业界仰慕。它就是戴葆庭钱币文化博物馆。
  这是国内首家以钱币学家名字命名的民办博物馆。作为近代著名钱币收藏家、鉴定家与泉学家,戴葆庭堪称一位颇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不但收藏眼光精准一流,而且钱币研究著作等身。更为难得的是,他对于文化传承的情怀大爱——1949年以后,戴葆庭相继把珍藏的钱币名品捐献给中国历史博物馆(今中国国家博物馆)等文博机构,成为业界美谈。而他与其子戴志强在钱币收藏研究领域的先后建树,更是一段“子承父业”的佳话。
  今年是戴葆庭先生诞辰125周年,就在不久前,一场隆重的纪念活动在该博物馆举行。借此契机,本刊记者专访了戴葆庭钱币文化博物馆创办人陈宝祥。他的讲述会让人在不知不觉间对于浙江钱币文化这片生生不息的土壤,产生更为真切的认知与感受。




《中国收藏》:浙江有着深厚的人文历史底蕴,在钱币文化方面,您最大的感触是什么?


  陈宝祥:浙江钱币收藏大咖云集。在近代,泉界就流行“钱币文化看浙江,浙江钱币看湖州”的说法,张叔驯、沈子槎、陈达农都是从湖州走出来的大家。不仅如此,宁波有郑家相、张綗伯、陈仁涛,绍兴有陶庭耀、戴葆庭、戴葆湘,泉学大家马定祥也是杭州人。
  传承有绪,则是我对浙江泉界较为深刻的感触。比如我的师公戴葆庭与我的师傅戴志强,父子之间的文脉相传,就是非常典型的例子。


《中国收藏》:能具体给我们说明一下吗?


  陈宝祥:这里面有一个从足斋到续斋的故事。1895年,戴葆庭出生于绍兴的一个匠人之家,自小就酷爱钱币。25岁那年,他便与胞弟戴葆湘结伴出去闯荡。从25岁到35岁的十年时间里,他为了收藏钱币而走遍了大半个中国。35岁时他到了上海,开设了一家钱币商店,同时从事钱币文化研究。1936年,他以所藏钱币精品编著《足斋泉拓》原拓本共四册,赢得广泛赞誉。1940年,上海成立中国泉币学社、创办《泉币》杂志,戴葆庭是主要发起人之一,并负责学社和社刊的日常事務……数十年下来,他练就了一番过人的眼力,这也是他钱币收藏的特点所在。当时在泉界就有着“南戴(葆庭)北骆(泽民)”之称誉。
  “足斋”是戴葆庭的号,怎么来的呢?正如刚才所说,那十年当中,他挑着一副担子,四处奔波收藏钱币,风餐露宿,非常辛苦。在他看来,自己的每一枚钱币都是用脚走出来的;他又是一个心态特别好的人,每收到一枚好钱都会感到欣慰和满足,这就是足斋的寓意。
  早年间,戴葆庭曾在故乡绍兴获得一枚“续铢”古钱,断定为东汉初期所铸之币,十分稀有珍贵。他本人对此喜爱有加,不仅作为自藏之物,还特地为儿子戴志强取“续斋”为号,用意非常明显——冀望他能继承自己毕生追求的钱币事业。而事实也确实如他期待的那般,如今年过七旬的戴志强先生是当下中国钱币收藏界的领军人物。我想,这正印证了父子身上的薪火相传。


《中国收藏》:又是什么样的契机,让您创办了戴葆庭钱币文化博物馆?


  陈宝祥:我出生于工艺美术世家,父亲是浙江省第一代工艺美术大师。在匠人之家长大,让我对收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成为个人的最大爱好。1982年我考上公务员,1988年陪夫人到上海买结婚礼服,身上带了5000元,结果其中的3000元全部被我在古玩市场买了钱币。
  2004年,我放弃体制内的工作“下海”,有相当一部分原因就是为了自己的收藏梦想能够更好地实现。至今我收藏钱币已有30余年,之前收藏古泉,后来专注于民俗花钱。这一路走来,越来越觉得“独乐不如众乐”,于是就有了建立博物馆的念头。
  2015年,我选好馆址,注册了“越王钱币文化博物馆”。很巧的是,在创建的过程中,我和戴志强先生结下了师生缘。他从2014 年开始招收徒弟,当时他回乡给父亲扫墓,我当面表达了拜师的请求,第二年他同意收我为徒。因此我考虑,一方面作为戴门弟子,应该知恩报恩,另一方面也应该为钱币收藏文化留下点什么,所以就把博物馆更名为戴葆庭钱币文化博物馆。
  从2019年9月通过审批、办理证照变更,到同年10月18日,戴葆庭钱币文化博物馆正式开馆。传承师道、修行泉德、弘扬文化,对于我们泉友来说,是责任也是使命。


《中国收藏》:关于这家博物馆的亮点,您能给我们介绍一下吗?


  陈宝祥:目前博物馆馆藏近400件藏品,包括钱币、文史资料、拓片等等。陈列上分为两大部分:一个是戴葆庭纪念馆,另一个是南宋钱币文化展。众所周知,绍兴的历史与南宋有很大的关系,当年宋高祖铸币绍兴,从而有了这个地名,至今已有890年历史。绍即继承,兴为振兴,当时宋高祖改名的用意是要恢复大宋王朝,光复祖业。在我看来,这与我们今天弘扬传统收藏文化有着一脉相承的意味。
  戴葆庭纪念馆中有两件藏品尤其值得一说。一个是当时中国泉币学社创刊杂志《泉币》的大全套,市面上成套的已不多,这是戴志强先生捐赠的。从中不难看出,戴葆庭先生多年致力于钱币研究,这些珍贵的文字资料便是有力的历史见证。另外,《泉币》杂志中有一篇文章令我特别感动,它是戴葆庭先生发表在创刊号上的。我们都知道,他是一个善于学习的人,他的钱币收藏属于自学成才,同时他的治学精神又是求真务实。在这篇文章中,他自我否认,列举出一批自己之前认为是真品的钱币,表示经过考证以后发现有误,这就是一种人品和泉德的体现。

《中国收藏》:作为“戴门弟子”,戴葆庭先生给您最大的启发是什么?


  陈宝祥:是“匠心”二字。我有两点理解:一个是不忘初心,始终坚持;二是不怕吃苦,在实践过程中寻求适合自己的好平台。你想,假如戴葆庭先生当年没有从绍兴走出去,也没有在上海扎根,或许他的事业不可能做得这么大。可见,走出去看天地宽,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发现合适的平台,尽情发挥自己的才华,这很重要。
  正因如此,讲好泉学宗师薪火相传的故事,是我们办馆的特色,而当中最可贵的就是精神。钱币收藏也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先辈们树立了榜样,我们不但要延续下去,还要焕发新的生命力,这也是我对博物馆的设想和努力。
其他文献
近日,迈出羊城、北上京城的华艺国际北京首场拍卖会圆满收槌,并向各界传来了“初战告捷”的喜报。经过两天紧张激烈的拍卖,其21个专场、近2000件拍品总成交额达20.1亿元,其中7个专场百分百成交,诞生了两件亿元拍品,另有32件拍品成交价超过千万元,创造了三项成交纪录,为此次北京首秀交出了一份漂亮的成绩单。  这一串喜人的数字正是这家老牌拍卖行27年来辛勤耕耘艺术拍卖事业的丰硕成果,也为当下的艺术品市
期刊
百余件日本根付將现身伦敦拍场  11月4日,一组由法国藏家花费30余载精力于世界各国搜藏的日本根付将在伦敦邦瀚斯亮相。这152件根付囊括十二生肖等各类动物形象、珍禽猛兽、蜩螗五毒,以及东亚民间信仰所传颂的神祗英雄等题材,可谓包罗万有,尽显日本雕匠无与伦比的创意以及穷工极巧的技艺。  本场拍卖的焦点要数根付大师为隆喜多右卫门精雕细琢的15件根付精品。为隆喜多右卫门以捕捉动物形态而闻名,作品活灵活现,
期刊
湖州历来藏泉大家辈出,陈达农先生就是其中的一位。早在民国时期,他就开始了自己的集泉之路,与泉界一代宗师马定祥先生是至交好友。而我有幸能拜师陈老门下,直至2 016年先生去世。如今回忆起来,老一辈藏家的人品和泉德,让作为晚辈的我深感受益。拜师缘由  1980年,我正在读高中,因为喜欢文史,平时会四处收藏钱币、邮票等。有一天,我看到上海《青年报》刊登了一篇文章,内容是介绍沪上的余榴梁先生如何专注于钱币
期刊
到了杭州,不少泉友的第一站便选择了逸仙钱币纪念馆。其位于杭州市江干区,馆藏各类货币实物1万余件(枚、张),其中与孙中山先生相关的货币就有600余种,且自成体系。可以说,该馆是全国第一家、也是目前唯一一家钱币类主题的孙中山纪念馆。  浙江泉友会副会长顾明是逸仙钱币纪念馆馆长,也是钱币收藏领域中的佼佼者。2013年,他开始专注于筹备建立自己的博物馆,终于在2018年11月12日孙中山先生诞辰152周年
期刊
10月15日晚,北京嘉里大酒店二层宴会厅A厅里传来阵阵槌响,现场欢呼不断,热闹的气氛预示着京城十月拍卖终于正式拉开大幕。作为国内本季拍卖中最先举槌的拍卖公司之一,成立十周年的北京宝瑞盈此次拍卖中的许多艺术品,在开拍前就受到了广泛关注,而中国书画板块一直以来就是其专长。此外,本次推出的“别有洞天——丹青之夜”中国书画专场作为其重磅夜场,更是由四大明星拍品领衔。  本场重磅拍品之一的黄宾虹《花鸟草虫六
期刊
今年进入9月以来,中国文物艺术品槌声可谓不断,这不,香港的多家拍企也将陆续登场。香港邦瀚斯就将于12月1日在香港金钟太古广场举槌,非常令人期待。而这场拍卖会将推出中国瓷器及工艺精品拍卖,而备受关注的“八音克谐:中国音乐艺术片羽录”(下称“片羽录”)专题拍卖将在该场拍卖中隆重现身。  据《中国收藏》记者了解,尽管距该专题推出还有时日,但因其云集了诸如西周早期青铜云纹甬钟、明代嵌黄花梨紫檀“太古元音”
期刊
行脚又称游方、游行、“飞锡”,是禅僧为寻访名师、提升自我修持或教化他人所作的广游活动。行脚僧也称游方僧、云水僧,他们或结伴同行,或独自云游。禅僧行脚在于参禅悟道,而悟道并非易事,敦煌写本P.4660《禅和尚赞》中就感叹了悟道之难。“百行俱集,精苦住持。戒如白雪,秘法恒施。乐居林窟,车马不骑。三衣之外,分寸无丝。衣药钵主,四十年亏。……亚相之子,万里寻师。一闻法印,洞晓幽微。于此路首,貌形容仪。” 
期刊
除前面介绍的“八音克谐:中国音乐艺术片羽录”专题拍卖外,香港邦瀚斯此季推出的中国瓷器及工艺精品拍卖,又汇聚了哪些奇珍呢?  领衔中国瓷器门类的是一对极其罕有的明天顺晚期/成化早期黄釉模印暗花龙纹盘,来自欧洲私人收藏,最早于上世纪50年代获得并由家族继承。这种御用的黄釉模印器自明洪武开始出现,至永乐、宣德时发展成熟,正统至天顺时期未见烧造,虽然成化时恢复烧制,但传世数量屈指可数。不管从哪方面来看,此
期刊
10月9日,我国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谭元寿先生在北京逝世,享年92岁。  谭元寿生前头衔很多,其中最重要的是京剧谭派第五代传人。从谭派的第二代传人谭鑫培算起,谭元寿是后来的传人中时间最长的一位——从上个世纪60年代起,直到今年离世,肩扛谭派大旗整整60年。家族濃缩京剧史  谭元寿祖籍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县大东门外田家湾。谭派的创始人谭志道(1808年至1887年)是与程长庚同时期的京剧老旦艺人。他原工楚
期刊
作为一年一度的聚焦古董与经典艺术、设计与生活美学的盛会,10月28日至11月1日,第七届嘉德典亚艺术周(简称GFAA2020)如约在北京嘉德艺术中心举行。尽管受疫情的影响,2020年对于业界来说艺术周显得“不平凡”,但本届的嘉德典亚仍吸引了30余家来自海内外的优秀展商蓄力而起,共同为观众开启了一场不同凡响的艺术盛典。  据悉,今年是嘉德典亚艺术周走过的第7年。从2014年在京交会艺术板块上的首次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