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的灵魂,于死亡中燃烧的永生之火

来源 :群文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halista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艾米莉·狄金森是孤独的,终其一生也是默默无闻,生活在美国艾默斯特的小镇上,生前与世隔绝的她,用诗歌向世人述说着她的情感,用心灵编织着永生的梦幻,用顽强的意志谱写着一首与死亡搏斗的生命之曲。她的心理死亡诗,观察敏锐、意象奇特、风格独特、思想深刻,跨越了死亡的低调,上升到了永生的高度,并由此及彼,再从永生联想到上帝。她认为死亡是永生的必经之路,上帝则是带领人们走向永生的引路人。上帝、死亡、永生,这三者总是难以分割地结合在一起,奏响了一首战胜死亡、歌唱生命、向往永生的交响曲。
  
  一、孤独的灵魂
  
  艾米莉的孤独源于生活中的很多因素。在生命的最初生活的马萨诸塞州的小城阿默斯特,是一个宗教气氛非常浓厚的地方。狄金森全家都是上帝虔诚的信徒,唯她一人例外。后来她不仅渐渐远离教堂,在给朋友的信中,她还以超然的态度来评判上帝的虚伪和残忍。在当时,她这一离经叛道的行为无疑将自己和世人分割开来。17岁时,狄金森被送到后来成为美国第一所女子学院的Mount Holyoke FemaleSeminary。由于不肯放弃自己的信念去顺从信仰的大潮,只在学校呆了一年便打道回府,害怕在社会的汹涌波涛里倾覆,最终还是躲进家这个无风的港湾,尽享一个人的安宁世界,终其一生未再离开,她甚至不肯离家做短暂的旅行。甜蜜的爱情也曾拜访过她,二十三岁时,她第一次随父亲远游到华盛顿,在费城邂逅华兹华斯,并深深爱上了他,但华兹华斯已有妻室,这份感情注定是无望的。爱情的无望,后又患上她奇怪的眼疾,使其变得更加孤僻,狄金森闭门谢客,终生未嫁。邻居偶尔瞥见她身穿的一袭白袍,称之为“白衣女尼”。在经历的家人先后离去之后,狄金森把生命中的热情和思想都投入到诗歌创作中去,在漫长的一生中,狄金森用极其丰富的想象和深刻的思想对于死亡这一主题进行了思考和探索,刻画出不同的死亡意象,向世人展示了一个神秘而又丰富的内心世界。对于死亡,狄金森从各个角度进行了思考。经她细腻笔触的点化,死亡被赋予人格,不再是某种抽象、不可触摸、无法把握的事物。有时,他是一个风度翩翩的绅士,有时他又是一个多情的求婚者,而有时他则是一个令人恐怖的恶魔、暴君。狄金森既从生者的角度观察死,又从死者的角度体验死,对于死亡的过程及死后的世界做了大胆而又出人意料的想象和推测。
  
  二、对死亡的观察和体验
  
  死亡的经验是奇妙、不可思议的,是活着的人无法了解的感觉。这种奇妙的经验令狄金森着迷,死亡意识强烈地震撼着她的审美意识,似乎死亡是一种美妙的体验,是通向永生的桥梁。她写下一组有关死亡观察和体验的诗,像这一首,临死的情景被她描绘得淋漓尽致,有如身临其境。
  我死时听到一只苍蝇的嗡嗡声——
  屋内默然沉静
  像在两场暴风雨之间
  天空中的一片宁静
  周围人们的眼泪早已哭干
  他们都屏息静气
  等待死亡的最后一次侵袭当上帝
  亲眼目睹在室内
  我立遗嘱,赠送
  我的身外之物
  只要可以赠送的——然后是
  一只苍蝇闯入室内,
  带着沮丧,踌躇,及漂浮不定的嗡嗡声,
  盘旋在我和光亮之间。
  逐渐窗子不见了,逐渐
  我失去视力去看!
  叙述者既是病人又是观察者,既是主体又是客体。将死的病人躺在病床上叙说她的状态,编写着死亡体验诗歌。诗人在这首诗里选择了一个重要的意象,那就是一只苍蝇。这首诗是用过去式写的,表明死者早已离去。第一节描绘了两个形成对立的意象:一是苍蝇的生灵之迹和叙述者的死亡阴影;二是屋内的默然沉静和苍蝇的嗡嗡声。诗人在此用了一个意象独特、极其精妙的比喻:像在两场暴风雨之间的宁静。这一比喻充满无限含义,短短两行字就把整个死亡发生过程中亲友们的精神状态全部记录在诗行里。“两场暴风雨”指的是死亡发生之前和之后人们丧亲失友的巨大悲痛。第二节聚焦点转向了前来吊丧的人们。人们精神紧张地注视着死亡的发生,他们的眼泪哭干了,精力也耗尽了。难道他们已经从死亡中有所发现才停止了哭泣?他们好像在室内看到了上帝。在这最后的“袭击”之后,他会不会把死者引向通向天堂的桥梁?最后诗人再次写苍蝇。在那寂静濒临死亡的世界里,它是惟一的生灵之迹。不知它是否是细心的上帝派来的使者,为亡魂哀悼,还是一位冷漠的通报死者已经死亡的报信者?窗子具有双层意象:叙述者再也看不见周围的世界,有可能表示死者生命消失时,视力也逐渐失去。或者相反。是窗子在眼中消失了,死者已经进入天堂,所以窗子再也看不见。诗里的“光亮”,是天堂之光,上帝之光,诗人想通过死亡回到上帝的身边,从而走向永生的道路。虽然在这首诗里我们不知死者是否进入天堂,可在她的另一组死亡主题诗歌里,我们就明显感觉到,死者已经和上帝在一起,正奔向“永生”。在这首诗里,叙述者总是保持客观冷静,不动声色的态度,叙述死亡发生的全过程。像280首仿佛感觉葬礼在我脑中举行”,叙述者也是以平静的态度叙说死亡那种艰难过程的体会,接受这一不可更改的事实,而在#528首“一条幽幽的光束”中,叙述者的情绪却截然不同,表露出她直视死亡幻像时所产生的恐惧与茫然感,这首诗从另一角度表明,只有对生命的热爱,才会产生对死亡的恐惧。有时诗会以旁观者的身分,记录死者谢世的情景,如187首“多少次那双沉重的脚蹒跚而行”;有时诗人是死亡的接受者。如前面提到过的那两首“我死时听见一只苍蝇的嗡嗡声”和”“我仿佛感觉葬礼在我脑中举行”。
  
  三、死亡与永生
  
  狄金森对美国文学独特贡献之一是她对死亡本质具有诗人的洞察力。她将死亡与对痛苦的感受以及对永生的向往紧密联系起来,这种对死亡的独特理解体现在她500多首诗(Dickemon,1985:102)。然而,狄金森并不是单纯地描写死亡,而是着力描写死与生的关系,死亡与爱情的关系,死亡与永恒的关系。虽然狄金森始终怀疑人死后是否真能进入天堂,达到永生,但她总希望死亡是通向永生的捷径,所以她的诗歌中也常让人感觉到死就是生的另一种形式。她。热爱生命乃人之天性,死亡意识触发激活生命意识,死后的永生,人皆向往之。让我们重新回到狄金森的世界,与诗人一道跨越死亡的沟壑,踏上永生的征程。
  因为我不能停步等候死神
  他便停车接我——
  四轮马车里只有我们俩——
  还有“永生”伴征程。
  我们缓缓而行,他显得格外从容——
  我也抛开
  劳作和闲暇,因为
  他是如此殷情陪送——
  我们经过学校,那是课间休息时刻——
  在操场上——孩子们正玩着竞争游戏——
  我们经过注目凝视的稻谷的田地——
  我们经过正在西沉的太阳——
  或者该说,是太阳经我们而过——
  露珠颤抖令我感到冰凉——
  那薄纱的长外衣。是我唯一的衣裳——
  那披肩,只是绢网——
  我们停在一幢屋前,它好像
  是隆起的地面——
  屋顶,只稍稍能见——   屋檐,紧连着地面——
  从那时起,几个世纪已经过去——
  却仿佛比那天还短——
  我这才意识到,四轮马车
  正在永生路上不还——!
  Allen Tare称赞这首诗是“用英语写的最好的诗歌之一”。二十世纪美国诗人兼评论家Yver Winters也评论这是一首“令人难以理解的、美妙诗作”,这首诗显然是在描述人死后的事,在传统送葬的仪式中,叙述者叙述她一路到达埋葬地的情形。诗中好像叙述者并未死亡,而只是从人世间的“生”转向天堂永恒的“生”。在这首诗中我们不难发现死亡、上帝、永生的三角关系。在第一节的四句诗中,我们看到叙述者被殷勤的死亡之神邀请跨进了他的四轮马车(柩车),车里坐着他俩,还有“永生”。“永生”一词表现了无尽的生命和诗人对生命的无限热爱。接着他们慢慢地驱车前行,他(指死亡之神),不慌不忙的,灵车经过学校,叙述者看到“课间休息的孩子们”在“操场上玩着竞争的游戏”。诗人在此用了“strove”一词,它的原意表“奋斗、努力”之意。狄金森生前是“一位被疏忽的天才”,她的一生也是奋斗的一生。这里“strove”就隐含着“生命就是奋斗”之意,即使是该休息、玩耍的孩子们也在竞争、努力。循环的意象(操场)象征着生命的永恒。诗人利用象征手法,概述人一生中由幼小至老死的经历。“学校”象征童年生活,“注目凝视的稻谷”——成年生活,“沉落的太阳”——老年生活。“我们经过沉落的太阳”还意味着“生”即“死”,成长孕育着衰落,生命蕴含着消亡。最后灵车停下来了,来到那座形同坟墓的房屋,亦即人生的最终归宿。最后全诗的结尾是一个破折号,这个破折号含义深刻,表明诗歌虽然结束,可意义却未完结,诗人似乎在感叹生命的短暂与死亡的恒久无边。这一组诗虽对死亡和永生有一种无限迷惘的感觉,却表达了诗人向往永生的愿望。“与其说这组诗是写死亡,还不如说是写永生。”在1078首“在这人世间”里,诗人也是平心静气描述死亡片刻的事,对死亡的来临全无嫌恶、畏惧之感,她认为人在度过死亡后,便会进入永生。像这一组诗162首“我的河向你奔来”和79首“我的天堂去”等。
  
  四、结语
  
  狄金森对死亡这一神秘的世界进行了感性探索和审美关照,将千百年来的“死亡”之谜以她自己的方式展现在世人面前。在她丰富的想象世界里,死亡不再只是一个可怕的恶魔,而是有了自己的个性和特点。在对死亡及永生的反复思考及质疑后,找出了对生命思考的新视角,进而揭示出生命的真谛。诗人的死亡诗及其死亡意识已经超越了死亡本身,更多表达的是世人对生命意义深刻而又积极的思考。
其他文献
和谐,能产生美,作为教师应致力于“创建和谐的课堂”。因此,积极建设中专和谐政治课堂,正是“以生为本”的新理念在政治课的具体体现,中专政治教学必须营造宽松、自由的学习氛围,构建和谐课堂,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使之产生良好的兴趣,有利于师生共识的达成,提高教学效率,增强教学效果。我们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    一、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构建和谐课堂的前提    新课程理念下的师生关系应该是和谐、融洽
期刊
早从上世纪末英国娱乐节目Pop Idol走红以来,全球便掀起了一股平民选秀热潮,诞生了一批批“草根偶像”。近年来,中国大陆选秀节目也层出不穷,不少平民偶像脱颖而出,选秀也成为一种社会现象,像镜子一样反映出一些中国独有文化。由于发达的网络技术,现在人们也可以同时观看到美国的娱乐节目。此文中笔者将要对中美两国最热的两个选秀节目——《快乐女声》和《美国偶像》(American Ido1)进行比较,试图从
期刊
众所周知,高职酒店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是高素质,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能够胜任酒店的中基层管理岗位。要使学生能够与行业无缝接轨,就必须重视职业养成教育。本文从酒店专业教学的角度,探讨了高等职业教育中酒店专业课教学与养成教育相结合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专业课教师进行专业授课的同时渗透养成教育的内容。可以收到双赢的效果,并提出了专业课教学与养成教育相结合的途径。    一、养成教育的内涵    关于养成教育,
期刊
福柯曾将话语权与权力意志联系在一起,他认为在任何时代,掌握了话语权,也就掌握了统治权。然而,自文字产生,似乎都是男性把持着主流的话语权,即便是在以自由与民主著称的古希腊时期,虽然拥有被柏拉图誉为“第十位缪斯女神”的女诗人萨福,但在叙事的历史经纬中却始终难觅女性的踪迹。(M,102)”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女性视角的缺失。黑人妇女受到种族和性别的双重歧视,处于社会的最底层。这样的一群妇女是失语的。艾丽丝·
期刊
随着不同学科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改变,人文和科学两大阵营开始对话,科学的观点和思想开始向人文领域渗透,稳定性和客观性受到人文学者的重视。人类学家列维—斯特劳斯就是一个在相对性中寻求稳定性的典型代表。他认为现象世界尽管千差万别,但也可以运用一种图示或结构把它们组织起来,这种图示是一种单纯的二项对立,它是一个完整的系统,他说:“当分类意向似乎上升到最广泛的一般性和最极端的抽象性时,尽管千差万别也不能阻碍
期刊
老舍先生是满族人,少年时代的他,既在私塾中接受了“人之初,性本善”的传统文化教育,又在贫穷的生活中接受了人生的教育。1924年,老舍到英国伦教大学东方学院教中文。在英国期间,他开始创作生涯,并深刻感受到中西文化的差异,深受西方文化尤其是英国文学的影响。    一、老舍小说与中国古典文学    老舍读过像《儒林外史》这样的中国古典小说,但是中国古典小说的风格和语言并未引起他的兴趣,因此,他创作小说的
期刊
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我国资源总量不少.但人均占有量匮乏。加上经济高速发展,资源的总需求量迅速扩大。同时,资源利用过程中存在的粗放经营,高消耗甚至浪费,使资源成为经济进一步发展的瓶颈。经济发展离不开资源的支撑,资源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经济的发展要考虑资源承载能力。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强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之后的四中全会、五中全会及六中全会,主题都离不
期刊
当前,一些基层部队思想政治教育形式主义的主要表现如下:  一、功能泛化。思想政治工作需要继承和发扬,但也不能故意拔高其地位作用。可目前,不少单位仍把教育作为“包治百病的良药”,思想问题靠教育,非思想领域的问题,如一些心理问题、管理问题等也赶鸭子上架,结果适得其反。还有,部队各级各类表彰、典型宣传和事故案件通报也明显地打上了教育万能的烙印。  二、内容滥化。《大纲(试行)》明确指出教育归口政治机关管
期刊
司马光是我国古代一名非常伟大的历史学家,由他主持编撰的《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全书编撰历时十九年,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中国古代历史学家一向注重当代史的研究,“《涑水记闻》一书,便是他记载宋朝开国以来所见所闻的一些军政大事、历代皇帝、文武大臣、朝章政典、契丹、西夏等有关事项,并随手记录下来,以备将来撰写《通鉴后纪》之用。”  “经过中华书局校点辑补后的《涑水纪闻》,其
期刊
我校学生毕业后,多数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各单位对人才素质需求也逐渐提高,除了要求学生在专业方面有突出的表现,对学生个人自身修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学生要从各方面锻炼自己,才能在社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其中适当的参与健美操的训练将有助于增强个人身体素质,增进形体美、健康美和心灵美。    一、增进健康美的作用    健康是人体最基础、最本质的表现。长期坚持健美操锻炼,对促进儿童、少年健康的生长发育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