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标下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探究能力培养

来源 :中国教育创新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vi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实施,新课程理念已经被广大师生接受,并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不断深化。提倡“以学生发展为本”、“强调科学探究过程”的课程理念教学既要重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又要重视知识、技能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敢于创新的探索精神。
  关键词:物理教学; 探究能力; 教育观念; 兴趣; 实验
  新的中学物理课程标准对物理课程的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初中物理新课程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科学探究能力和增强适应现代生活能力为目标,倡导学生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发挥学科优势,把科学探究能力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从而使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成为物理教学中的重要环节,科学探究教学对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本人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从而得到以下体会:
  一、转变教育观念和教学思想
  传统教学观念法则关注得较少或落实不够,强调接受式学习,讲授往往是“满堂灌”,忽略科学探究方法的培养;作业训练又是“题海战术”使本来有趣实用的初中物理,变成多数学生负担过重的课程。新课标在内容上既传授科学知识和方法,又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注重兴趣、动机、意志的培养。又要求教师以人为本,呼唤人的主体精神,因此教学的重点要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能力培养转变;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学习,既是学习“知识和技能”、掌握“过程和方法”的过程,又是升华“情感态度、价值观”促进身心发展的过程。通过让学生观察身边熟悉的现象,探究其内在的本质的物理规律,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落实新课标中探究式教学的目标,才能使学生真正的领悟物理科学的真谛。
  二、课堂教学坚持以学生为主体
  在新课标下,课堂教学不再以老师的教为核心展开,而主要是围绕学生的学来进行,关注学生是否获得了知识和技能,是否通过物理教学而具备了一定的探究能力。教师在堂课上,应选好着力点,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师在教学中要敢于让学生亲自动手,让学生动脑、动手、动口、主动积极的去探究、去实践、去摸索,例如:在学摩擦力时提出“生产生活中如果没有摩擦力将会怎样?”在学惯性时提出“假如失去惯性世界将怎样?”这些没有标准答案的开放性问题,全凭学生细心观察、搜集资料、生活经验等平时的积累。而不是像原来的传统教学那样,这些问题全部由教师们自己承担演示的任务,“唱了主角”,而学生则在课堂下成了“观众”这样的教学模式必须转变,才能真正鼓励学生自由想象,培养出学生的创造性和探究能力。
  三、发挥学科优势,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爱好是最好的老师。”能否调动学生的学习爱好,关系到教学的成功与否,只有当学生对其学习内容产生爱好,才会乐意去学,才会去积极思维,这对提高教学质量,都是行之有效的。引导学生观察、感知、思考、探索。通过学生动手、动脑的学习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上《大气压强》一课时,做个实验导入课堂,两瓶可口可乐汽水,一瓶开盖,另一瓶只在盖子上开一个小孔,正好能把吸管插入。请两位同学上讲台,分别用吸管吸取,比一比谁先喝到水。结果开盖瓶内的汽水很容易吸出来,而未开盖的汽水费很大劲也吸不出来,这个实验现象令学生很惊诧急于想知道其中的奥秘,这样就为上课开了个好头!因此,教学设计要充分考虑学生主动发展的需要,要有艺术性,做到既能激发积极性,又能起到教学活动指挥棒的作用,每个问题都应该新颖、明了,才能启迪智慧,发现规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地参与探究。
  四、重视实验教学,培养学生探究的能力
  物理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自然科学,实验作为帮助学生获得科学知识的重要手段,在教学中占有较大的比例。在新课改初中物理教材中,开辟了探究性学习,强调了实验在教学中的重要地位。我们结合物理学科的特点,以教材为载体,以实验探究为核心,推出探究性的课堂教学模式: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
  1.做好演示实验,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兴趣是人们从事一项活动的内驱力,是入门的先导。要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必须使学生对所学的内容感兴趣。为使学生对科学探究感兴趣,就需要老师在课前认真备课,设计一些演示实验,创设问题情景,利用实验来演示学生意想不到的奇特现象,使学生感到新鲜有趣、有吸引力,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探求知识的情境中去。如演示纸片托水杯的实验:将一只玻璃杯灌满水,用厚纸片盖在杯口上,再按住纸片把水杯倒过来,松手后厚纸片不会掉下来,学生惊讶不已,继而发出疑问:“厚纸片为什么不会掉下来呢?是不是纸片粘住了杯口?”接着再做一个实验:把一个煮熟去壳比瓶口略大的鸡蛋放在广口瓶的瓶口上,让学生走上讲台试着把鸡蛋往瓶里压,结果鸡蛋进不了瓶。然后教师将鸡蛋拿下,把沾有酒精的棉花点燃后放入瓶中,再把鸡蛋放在瓶口上,鸡蛋就很顺利地掉进了瓶中。这时就把所有学生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了,学生既感到新鲜又感到困惑,急需想弄个明白。从而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了学生探究的兴趣。
  2.注重观察实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观察是有目的的综合知觉活动,是探究思维的前提。只有多观察才能积累丰富的感性材料,最后上升为理性认识,进而形成良好的探究习惯,为探究能力奠定基础。由于初中学生观察事物缺乏条理顺序,所以在实验教学中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引导学生从表到里、由粗到细有顺序地观察事物。比如观察水的沸腾,用酒精灯给烧杯中的水加热,让学生观察杯底和杯子的壁,问他们看到了什么现象?学生会观察到有小气泡附着在器壁上。接着让学生继续观察,学生会发现气泡在慢慢变大,再接着会观察到有的气泡可以离开器壁上升了,再问上升的气泡大小如何变化?气泡最终又怎样了?继续观察,看温度计的示数如何变化?再观察气泡比先前又有怎样的变化?当水沸腾时,让同学们观察:温度计的示数还变不变?气泡多不多?气泡上升的速度快不快?气泡上升过程中大小又如何变化?上升的气泡跑到哪里去了?问题提出后,学生在好奇心的驱动下,会积极地进行观察,通过反复提问、观察,使学生增强了观察能力,对探究过程中的现象能够有针对性地进行观察、提问和思考。
  五、理论联系实际,将探究延伸到课外活动。
  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之事,也不是靠课堂的四十五分钟就能解决的,正如陶行知先生说过:“生活就是教育”。生活中的现象,身边的物理知识,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源泉,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观察能力、探究能力的重要途径。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可以从教学与学生实际出发,结合课堂,教师可利用灵活的形式开展课外探究活动。如:指导学生阅读科普读物,举办科普知识讲座,物理知识竞赛,由学生组合成不同的物理兴趣小组,探究制作一些小实验,如“马德堡半球实验”、“土电话”“小孔成像”“纸锅烧水”“不倒翁”和展示各种科技制作品:水果电池、土水枪、弹簧测力计、温度计、密度计、杠杆等。这样以点带面,让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物理,真正的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总之,我们的物理教学中,只要努力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创造一切条件,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增强学生主动的探究意识,定能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其他文献
在本学期学校进行的语文教学竞赛中,我执教了《两只小狮子》。《两只小狮子》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课文以小学生喜爱的童话故事形式出现,内容新颖,故事性强。通过两只狮子的不同表现,教育学生应该“从小学习生活的本领,不依赖父母生活。”本文贴近孩子们的生活,反映了当代儿童的思想实际,有趣的故事情节,不同人物之间的对话,一定能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很适合于让学生朗读。所以,本课的教学设计是以读为
期刊
摘 要:新课标下数学教学要有新的课程观;重过程,重创新,重个性,重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重合作与交流,重思想教育;强调树立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努力促进学生的发展。  关键词:新课标; 新理念; 课程观; 侧重点; 重过程; 重创新; 重个性; 师生关系  新课标无论从目标、要求还是结构、体例上都是全新的,它适应形势的发展,体现了新课改的要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蓝本。它给我们数学教学提出多方面新
期刊
什么是素质教育呢?我们先说一下素质,所谓素质,原是指个人先天具有的解剖生理特点,包括精神系统、感觉器官和运动器官的特点,其中脑的特点尤为重要。素质对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有重大影响。如神经系统的强度与人的注意力的集中和持久性有关;神经过程的灵活性与思维力的敏捷性有关;若型神经具有高度感觉性,适合于艺术能力的发展。分析器官系统的局部特点对相应的感知能力的发展有重要作用;耳聋或不能辨别音节的人,难以发展音乐
期刊
摘 要:物理课堂提问是优化课堂教学的必要手段之一。也是教师教学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提问,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回忆、对比、分析、综合和概括,达到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关键词:课堂提问; 教学艺术; 有效性  课堂提问是一种教学艺术,是课堂教学的关键所在,是知识信息反馈的重要手段,是教师开启学生心智、促进学生思维、增强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的基本控制手段,有效的课堂提问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地
期刊
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启发,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师生互教互学,实现教学相长的共同发展。学习共同体就是一个由学习者及其助学者共同完成一定任务的团体,他们之间在学习的过程中进行沟通、交流、分享各种资源,共同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而学生是教学过程的主体,所以传统意义上的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已不再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取而代之
期刊
摘 要:语言是思维的工具,离开了语言思维就无法进行,思维的结果也无法表达,思维又是语言产生和存在的基础,没有思维就没有语言,二缺一不可,在阅读教学中发展学生思维能力是阅读教学最根本的任务,更是提高语文教学有效性的关键。因此,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应切实重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阅读教学; 思维能力; 逻辑性; 创造性; 深刻性; 形象感; 想象力  语文教学中“听、说、读、写”能力的核心根本
期刊
摘 要:让习作源于生活,反映生活,服务生活,创造生活,引领学生健康成长。主要策略有:引领学生观察、体验、认识品读多彩生活,积累语言、思想、技巧等丰富素材,培养浓厚兴趣,设计再现式、交际式、感悟式、想象式、心语式和探究式等练笔形式,并优化习作的批改形式。  关键词:小学; 习作生活化; 教学策略  生活是习作的泉源,习作如溪流,只要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清新,潺潺如流。习作教学贴近学生实际,学生
期刊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学习和掌握英语已特别重要,文中笔者结合农村学校学生的英语学习现状及教学实践,重点谈谈农村小学学生英语学习习惯的培养策略,以抛砖引玉,共同提高。  关键词:英语学习习惯; 策略; 多元评价  当今世界,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标志的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社会生活的信息化和经济活动的全球化使外语,特别是英语日益成为我国对外开放和与国际交往的重要工具。学习和掌握一门外语是对21世纪公民的基本
期刊
摘 要:培养小学生的写作兴趣,不能只通过传统的教学方式,而应符合小学生的学习心理,通过激发兴趣、唤起兴趣、激励兴趣、培养兴趣、享受进步的快乐等来激发培养小学生的写作兴趣,从而提高语文修养。  关键词:培养; 小学生; 写作兴趣  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的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爱因斯坦曾言之“兴趣和爱好是最大的动力。”搞自然科学如此,写作文亦然。关键
期刊
初中化学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动手能力,为此各地陆续对初中毕业生进行了实验能力的考查,提高了对学生实验操作能力的重视。在化学教学中“初步形成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能设计和完成一些简单的实验”是《活标》的一项基本要求,也是化学教育工作者的主要任务。如何培养初中学生化学实验操作能力,谈谈在教学工作中的一些做法和经验。  一、提高教师自身实验操作技能,增强演示实验的示范性和准确性  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