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文成公主合亲路

来源 :旅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yfand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倒淌河随文成公主而行
  去青海玉树,需经西宁。
  文成公主向着拉萨由此踏上了合亲之路。我随之前行。
  日月山多有文成公主传说,我更愿意相信思乡。
  石镜触地,一只黑色的大乌从碎片中腾空飞去,又一只白色的兔子向着山顶的白云深处跑去。原来是金乌和玉兔,日精和月精永住。此后,赤岭改名为日月山。看着两座山顶上的日亭和月亭,脚步又增加了几分沉重。有谁想过唐朝宗室的少女,远嫁吐蕃时的感受,困惑?沉重?苍凉?悲怆?《红楼梦》中的探春在贾氏姐妹中结局最好,远嫁他乡时还是泣不成声,而文成公主的路途更为遥远,且多了高原不适。
  此时的文成公主定处于极度痛苦中,远在荒原,举目无亲,不禁失声痛哭,泪水惊动了河神。妩媚的女神为之感动,原本东流的小河也要陪伴公主西去。天亮了,奇迹出现,公主面前的小河,真的改变了流向,随公主而行,成了倒淌河。站在山上向远处望,那条小河哗哗作响,仿佛传唱着那首动人的民歌:倒淌河啊,女人的河,仪态纤纤勇气多。春夏细水涓涓流,入秋阴雨起浊波。河神当年义气高,掉头西去随皇娥。劝君莫嫌流量小,河水倒淌有几条?
  故事感人至深,更符合女孩子行为举止。人在唐蕃、农牧、内流外流、黄土与青藏高原的分界线上,心理控制也到了极限,“西出阳关无故人”……
  转机出现。松赞干布率兵,自逻些就是现在的拉萨远道而来,迎娶文成公主。与这位“性骁武、多英略”的吐蕃王相见伊始,李道宗以皇叔身份主持婚礼。史载:“贞观十五年,太宗以文成公主妻之,令礼部尚书、江夏郡王道宗主婚,持节送公主于吐蕃。弄赞率其部兵次柏海,亲迎于河源。见道宗,执子婿之礼甚恭。”婚后,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继续前行,向着拉萨。
  这以后没了思乡传说。我想,文成公主见到这位25岁的小伙子,英俊潇洒,精明强干,威震四方,一定赢得了芳心。她没有了担心,没有了未知,虽然前行的路途更遥远,更艰辛,也愿意与君同行。这里留下了她的足迹
  向南,海拔更高,穿越巴颜喀拉山,那里的海拔5000多米。山顶一片深褐色,寸草不生,或有峰顶覆盖着皑皑白雪,山势峻峭,惊险不已。山壑间,偶见如丝般的细线,那是否就是唐蕃古道?在云雾的遮掩下,仿佛看到了蜿蜓蠕动的长队,车轮滚滚,浩浩荡荡,华盖如云,旌旗蔽日,大批的卫队、侍女、工匠、艺人在行走,行囊中带着大量绸缎、典籍、医书、粮食等嫁妆,给吐蕃社会、经济、文化、科学带来深刻影响。
  翻过高山,巨型长队辗转来到玉树。这里山清水秀,气候宜人,以至过去千年,优美依旧。长江从它身边流过,人口密集,是历史文化类、人文风景旅游区,水草丰美,供养出羊的美味,当地人引以自豪,编出俗语:吃的是冬虫夏草,喝的是矿泉水,拉的是六味地黄丸,尿的是太太口服液。
  玉树以前叫“玉许”,是格萨尔王的居住地,新中国成立后,当地根据谐音更名为“玉树”。玉树州的文物众多,古建筑、古遗址、古墓葬、石窟寺及石刻应有尽有。到玉树,必到结古。结古是结古市下辖的镇,也是市政府、州政府驻地。结古成为青海省南部的重镇。
  结古在藏语中是“货物集散地”之意,自古以来是连接青海、西藏、四川及内地的交通要道,使者来往,宗教传播,文化贸易交流,为必经之地。每年大批的茶叶到结古后,再分别发往西藏拉萨和青海南部各藏区。经过拉萨进口的英、德、印等国的货物,也从结古发往西宁、青南藏区、西藏东部和四川西部的藏区。直到现在,作用依旧,范围更广。
  我想,结古发展今天,潜移默化中,会有文成公主的因素。这里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可以一览雪山、森林、草原、丹霞地貌、大峡谷的壮丽。最艰险的路段已经翻越,此地离拉萨不远,可以住下来,休养生息。经过此地,文成公主的心安了。扎曲河、巴曲河清澈见底,长流不息,正可帮助当地藏民垦田种植,发展生产,因此留下了历史遗迹。
  如此好的美景,当我看时,时空已过去1300多年,2010年4月14日7时49分,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发生7.1级地震,震中就在结古,余震不断,震感剧烈,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土木结构房屋几乎全部倒塌。举国哀悼。行走在街上,能看到倒塌的楼房。不用说土木结构,就是钢筋水泥的建筑也七拧八歪,倒塌得不成样子,可以想到地震的威力之大,场面之惨烈。   现在结古镇治曲路已辟为大地震旅游纪念地,建有用毛石建造的玉树抗震救灾纪念馆。这里倒塌建筑没有拆,并用钢架和玻璃钢保护起来,作为现场实物。广场上立有雕像,众多人物组成了抗震救灾的感人场面,背景为党旗下两只巨手相握,下面的文字是最好的注释:大爱同心,坚忍不拔,挑战极限,感恩奋进。雕像后面有文字《玉树参天赋》,赞颂了玉树及全国人民抗震救灾的壮举。纪念地立有石碑,上写:玉树不倒,青海常青。人们记住这一时刻。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全国各地的集体个人踊跃捐款,国家立刻组织了灾后重建工作。目中看到了全新的结古镇,街道两旁种着美丽的树木花草,新房成片,风格独特,十分漂亮,建筑颇具民族特色。商场和商店注入了现代元素,里面有各种旅游纪念品,还有地域特色的藏刀、唐卡、藏传佛教的工艺品等,琳琅满目。虫草和藏獒是这里的特产。中心广场又名格萨尔广场,是结古的标志性建筑。广场中央屹立着高24米的格萨尔王骑驹驰骋的铜铸巨像。格萨尔王生于公元1038年,殁于公元1119年。一生戎马,除暴安良,南征北战,统一了大小150多个部落。藏族传说里的格萨尔王更是传奇,降妖伏魔,扬善抑恶,弘扬佛法,传播文化,成为藏族人民引以自豪的旷世英雄。
  文物古迹众多的结古镇
  玉树发生的强烈地震,许多文物古迹建筑遭受严重损毁,而文成公主庙幸免于难,仅有轻微损坏。文成公主庙属于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也是青海省著名旅游景点,距玉树结古镇约十几公里。那里有山称贝纳沟,峡谷两旁的山上生长着碧绿的松柏。远远望去,门外清清溪流,文成公主庙紧贴百丈悬崖,坐北朝南,依山面水,设计巧妙,形制讲究,既有唐代艺术风格,又有藏式建筑特点。据说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经过此地,曾受到这里藏族首领和群众的隆重欢迎。文成公主深受感动。她笃信佛教,命工匠在山问岩壁上,雕刻出9尊浮雕佛像,中间一尊7.3米高,端庄慈祥,栩栩如生,坐于狮子莲花座上,这就是大日如来佛像。身后有普贤、文殊、金刚手、除盖障、虚空藏、观世音、弥勒、地藏等菩萨,上下两层,分立左右,每尊佛像高3米。她走后,有人在佛像外,依崖建起庙宇,金色的瓦顶,红色的围墙,掩映在葱翠的苍松之间,浑然天成,壮丽非凡,令人赞叹。庙四周悬崖和面积较大的石头上刻着数不清的藏经,山问飘动着经幡,这是对佛的敬仰,也是传递出文成公主为藏民的祈福。
  文成公主进藏终极在拉萨,而她跋涉的旅途,也是一幅动人的画卷,途中留下了许多动人的传说,玉树的故事便是流传最广的之一。外界的传说中,文成公主与藏王松赞干布在扎陵湖会面之后,一路上翻过巴颜喀拉山,跨过通天河,来到玉树境内。文成公主觉得,平安地通过这些天险,有神的帮助,于是雕刻佛像以示纪念,而在玉树却有不同的传说:据说文成公主在贝纳沟生下一子,出生后不久便去世了。公主便在此地建寺,超度亡灵。殿堂内的佛像,有人说是文成公主像,而玉树人认为是大日如来像,身边的8个小像是佛陀的8大弟子,而且这些佛像是山上的石头天然随形而成。
  无论怎样传说,文成公主感受到了当地藏族人民的友好,得以在玉树贝纳沟长时间停留,亲笔在佛像右侧的岩石壁上,用汉字书写了16行《普贤菩萨行愿品》颂词,而左侧也有同样内容的藏文。于是,后人照此方法,在岩崖上凿刻佛像和經文,久而久之,越刻越多。
  传说还有:文成公主帮助当地藏族人民学会驾牛开荒、耕耘播种,学会垒石砌墙、伐木盖房,学会纺纱织毯,凿石打磨,唱歌跳舞等。时至今日,贝纳沟对面的山坡上,还有文成公主教人们开荒种地的田埂。因此,在当地藏族人民的心目中,文成公主是真正的菩萨,被认为是白度母的化身。1300多年以来,文成公主庙香火从不间断,酥油灯昼夜常明。
  我不相信宫闱中长大的文成公主懂农桑、会医术,而她所率领的团队不乏这样的专家。她本人的服饰装束,一行人的生活习俗,代表了大唐帝国的文明。松赞干布印象极深,颇为感叹:“大国服饰礼仪之美,俯仰有愧沮之色。”华丽的服饰,优美的仪态,高贵的气质,英雄美女可谓一见钟情。二人感情渐为笃厚,也带来了吐蕃习俗的改变,毡裘换成纨绮。
  结古镇居民绝大部分是康巴藏族,在衣食住行、语言发音、生活习惯方面都有着自己的特点。驰名中外的康巴歌舞,多姿多彩的康巴服饰,神秘博大的藏传佛教文化,构成了康巴藏文化的特色。忽想起湟源县出美女的传说:据说,当年此地男子娶不到媳妇,文成公主行至此地,让随行的侍女下嫁,繁衍出后代。我没去刻意验证,却对康巴汉子早有所闻,及至见到,让人震撼:大眼睛,双眼皮,唇边线条分明,身体结实强壮。这是否也有唐朝人的体态,连魁梧的德国人也认同他们的基因,当地人常引以自豪。
  结古镇古迹众多,当卡寺也很古老,位于结古镇约10公里东风大队的山腰中。一路上山,能看到因地震倒塌的建筑。路上还看到当卡寺旧址的石碑,为青海省人民政府于2012年6月6日立。及至见到当卡寺,感到了不凡,依山而建,气势宏伟,颇为壮观。高山之上,建此寺庙,着实不易,可以想到创建之艰。
  当卡寺历史悠久、文物丰富,迄今已有800多年历史。据当地人介绍,1958年至文革期间,当卡寺被严重破坏,寺院房舍全毁。1981年开始重建,初期无任何经费,经过多年才建成第一座经堂。之后完成了上师院、护法院、闭关所的修建,成为玉树地区最具规模的噶玛噶举寺院之一。2003年又着手修建佛学院,并于2005年正式开学。随着寺院重建的完成,佛学院的创立,当卡寺每年有定期法会,并陆续举办不定期的灌顶传法等各类型的法会,参加信众可祈福解厄、增福延寿。当卡寺有两个闭关所:一为大圆满闭关所,闭关期限是两年;一为大手印闭关所,闭关期限则是三年多。非常严格的闭关,绝对不可以出来。卡寺里有上百个木雕造型,分为两层,上面一层多是菩萨雕像,下面一层则表现人间的因果报应的木雕。
  玛尼经石是指刻有佛教经文的石头,有的涂有各种颜色。堆放玛尼经石是一种宗教习惯。藏族地区把佛教的经文、咒语、符号、佛像等雕刻在石块上,使其达到佛法永存、坚固不毁、视物思义的作用,是一种独特的表现形式,据说早在松赞干布之前的时代就已经出现了。藏族人认为,山是神的化身,有超人的威力,构成山的石头是神灵的一部分,再刻上经文,是一种很神圣的事情,以此当作寻求佛祖保佑、追求精神敬仰和消灾灭疾的神圣功德之举。信徒每许愿一次,便添加几片玛尼石,致使堆积成巨大的佛经山,成为世界最大的祈福许愿圣地。玛尼石是藏族雕刻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石堆上雕刻的经文大概有几百亿字,有人把它称为世界第一石刻图书馆。的确,这里的文化太深厚了。
  大昭寺前种着公主柳
  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一路向南来到拉萨。
  入夜,临睡前,心中总想着什么,已是晚上十点了,还是起身,又去了大昭寺。街上的商店已关门,街灯明亮,新搭建的跨街彩灯还在闪烁,很是美妙。大昭寺广场两边商店业已宁静,广场上还有人走动,个别商贩在推车做生意。寺门已关,灯光已闭,门前依然还有朝拜者,有的在磕长头,虔诚之心,令人感动。
  寺外墙下,极暗处,忽然发现一女子在拍摄。顺着相机镜头所指,东方升起的那颗大星正在寺顶法轮之上,在此地,木星特别亮,似乎照耀着寺院。猛然想到,此法轮正是白天在金顶上所见,两边神鹿拱卫。于是,也拿出相机,拍下了这一精彩瞬间。光线极暗,仅靠广场折射过来的光投向寺门,亮度与那颗星光相近,不知是否拍实。两人都为没带三角架而遗憾。
  不觉奇怪,东方大星怎会在寺的正门之上?这才回想寺的方位。大昭寺的布局方位与内地佛教的寺院有所不同,寺门与主殿是坐东面西。两去大昭寺,看到了昼与夜,应该说去过拉萨了。我想,文成公主看到这颗大星升起,也会被吸引。   朝圣者踏出了八廓街
  大昭寺的四周是八廓街。八廓街从字面上理解,似与“八”有关,好像有八条街道或有八个角,因为另有名字就叫八角街。其实,街与“八”并无联系。街只有四条:八廓东街、八廓西街、八廓南街和八廓北街,四条街不是笔直的,街与街相连处不是90°直角,也非45°斜角而成八个角,有的位置甚至自然地弧形转过去,准确地说应是多边形环状街道。
  街与大昭寺直接相关处是环绕寺外墙的大街,当年文成公主不会看到现在这样繁华。墙外排起紧密的店铺,与对面的店铺相对,形成拉萨最为繁华的商业街。四条街又向外辐射出多条街道,也是熙熙攘攘的人流和密密麻麻的店铺,逛八廓街当然也包括这一带。为何出现“八角街”,据说,拉萨的四川人比例很大,四川话中,“廓”与“角”的发音相近,所以就把八廓街读成“八角街”了。
  八廓街是藏语“帕廓”的音译,意思是围绕大昭寺的街道。八廓街与建造大昭寺有关,距今有上干年历史。大昭寺建成后,引来众多朝圣者,日积月累,逐渐踏出一条环绕大昭寺的小径,形成最初的八廓街。寺院周围陆续修建了许多家族式建筑,为远道朝圣的信徒或商人提供住宿之地,相繼出现了僧人宿舍、宗教学校、小寺庙等。众多信佛者迁居大昭寺周围生活,街上逐渐出现了大量民居、店铺、旅馆、手工作坊等设施。后来,八廓街还出现了来自蒙古、克什米尔、尼泊尔、不丹、印度等地区和国家的众多商贩、香客、游民,而逐渐发展成为集宗教、观光、民俗、文化和商业购物于一身的街区。
  八廓街若是一座时钟,大昭寺是轴心,朝拜者就是永动的指针。大昭寺宗教地位不断提高,藏传佛教认为,以大昭寺为中心,顺时针绕行称“转经”,表示对供奉在大昭寺内释迦牟尼佛的朝拜,从内到外有三个环型:沿大昭寺内的干佛廊绕释迦牟尼佛殿转一圈称为内圈,又称为“囊廓”;围绕八廓街转一圈称为中圈,又称“八廓”;围绕大昭寺、药王山、布达拉宫、小昭寺转一圈称为外国,又称为“林廓”,此圈很大,已绕大半拉萨城。
  中午时分的八廓街,阳光灿烂,行人如潮,转经的、购物的、逛街的、摩肩接踵,顺时针沿着转经的线路进了八廓街。此时,到大昭寺朝拜的人还在排队,队伍已经排出寺外拐到八廓北街上。街旁摆放着巨型香炉,人们持香争相投入,烟火弥漫。
  街道两侧店铺林立,多是二三层的楼房,店铺前又排满手推车类的移动摊位,更显出街市繁华和商品丰富:铜佛、转经筒、酥油灯、经幡旗、经文、念珠、贡香、松柏枝等宗教用品,卡垫、氆氇、围裙、皮囊、马具、鼻烟壶、火镰、藏被、藏鞋、藏刀、藏帽、酥油、酥油桶、木碗、青稞酒、甜茶、奶渣、风干肉等生活日用品,手绢、藏毯、古玩等西藏各地土特产品,还有来自周边国家的商品。繁多商品压向视线,让你无所适从。在一卖铜制品的摊儿前停下来,摊主看出我的意图,很热情,拿下挂在车上的勺,红铜的,把儿很长,带有一环,绝对是手工打造,还有锤子锻凿的痕迹,只是觉得上餐桌有点儿粗糙。
  八廓街有很多有名的店铺,看门脸儿能知有老店。在八廓南街,我随意进了一家宝石手饰店,印象中,觉得藏民喜欢绿松石和红玛瑙。店主是位女老板,见我专心看绿松石,便让我在柜台前坐下,做了详细介绍,说了许多挑选的方法,然后又说,藏族人更喜欢这种蓝色的,顺手从柜台里拿出一块,整块石头,竟无一点绿,依然是绿松石,蓝得绚目。
  雪域唐卡手工艺店吸引了视线,里面挂满大大小小各种唐卡。店主坐在门口一角,拿着狼毫,正专心画着。有人进门,他并没分神,可能习惯了。我站在旁边看了一会儿,画幅很大,面积近于整张宣纸,画工很不错,看来店里挂的唐卡出自他之手,自画自卖,生意很好,远销国外,不然怎能在这寸金之地开店。趁他舔笔的瞬间问:这幅要画多长时间?他说要半个月。技艺所至,有人真求。
  八廓街上遗存着许多名胜古迹,有下密院、印经院、席德寺废墟等,能看到保留有老式藏房建筑。拐进八廓北街的一所院子,有一幢看起来普通的两层小楼,名叫曲结颇章,这就是赫赫有名的法王宫。它是在修建大昭寺之前,松赞干布为自己建造的简朴“行宫”,古老而珍贵。还有一幢三层楼房,顶层为红色草墙,这是当年清朝驻藏大臣衙门。雍正年间,开始向西藏派遣驻藏大臣,之后清朝的100多年间,共派遣了84任,可见藏汉关系久远而紧密。
  八廓街转一周,又回到大昭寺门前。街面开阔,是个小广场,进出八廓街的人流汇集于此。两边依然是店铺,前面的活动摊位整齐地排列开来。八廓街里传统商品居多,而这里以藏族特色的饰品、纪念品、现代工艺品见长,分类整齐。丝绳编织物鲜艳的色彩吸引了我的视线,有中国结、动物、花卉等,品种繁多,不知如何是好。忽见一种,上面呈现出点点鲜艳色彩,很别致,主人热情地介绍说,这叫格桑花。多好的名字,太形象了!这是西藏最美的花,也是最好的纪念,何况在八廓街上。
  布达拉宫伴着文成公主终生
  布达拉宫雄伟。许多时候,雄伟总会与高大联在一起。藏族人也崇尚高大,建起这样宏伟的建筑。
  汉式建筑喜欢高大,许多著名建筑都要有亭台楼阁,琼楼玉宇。古代,仅凭砖木结构,很难建起摩天大楼,三五层不算矮。塔修得高些,却不为居住。古有“危楼高百尺”,是诗人的夸张,“危”在说其高,“百尺”是泛指。尽管尽其想像,却也仅“尺”而已。布达拉宫同是砖木结构,楼高13层,据测量有百“米”多高,这在平原难以想像。布达拉宫构思格外巧妙,利用山势作为依托,有了那座神圣的红山,才有了壮丽巍峨的建筑。面对杰作,心中袭来两个字:震撼。
  布达拉是梵语普陀的音译,指观世音菩萨所居之岛。吐蕃王松赞干布把观世音菩萨作为本尊佛,公元7世纪,为迎娶文成公主而建,称作“布达拉宫”,因山名也称红山宫,后来宫殿遭雷击引起火灾,并随着吐蕃王朝的没落和战乱逐渐毁弃。至17世纪,五世达赖喇嘛在旧址上重建,布达拉宫初具规模,再经后世达赖喇嘛补建,形成现在看到的格局。   远远望去,红白两色,很少有用这样鲜明的色调来安排建筑,也就是这种强烈对比,才有了独特效果。布达拉宫下面是白宫,分达赖喇嘛的寝宫及其他人员的僧舍。白宫里有各种殿堂长廊,摆设精美,布置华丽,墙上有佛教绘画,多出自名家之手。
  白宫上面居中位置是红宫,外墙呈特有的暗红色。五世达赖去世后,为安放灵塔,继续扩建宫殿,形成红宫。里面供奉佛像数千尊,还有历代达赖喇嘛灵塔。围绕灵塔殿建造了许多经堂、佛殿。红宫前还有一片白色的墙面为晒佛台,每当佛教节庆之日,用以悬挂大幅佛像。红宫与白宫联结为有机整体。
  登布达拉宫并不容易。海拔高而坡陡,走不了几步就气喘嘘嘘,当地藏民也要停下来休息一下。沿“之”字型斜坡而上,没有台阶,很像城墙马道。登道由石块铺就,道面时有凸起斜向的石頭,排成一溜儿,延至道边的石槽,可拦截雨水。宫殿的设计和建造借地势,又根据高原地区阳光照射的规律,墙基宽而坚固,下有四通八达的地道和通风口。布达拉宫有干座宫室,各大厅和寝室的顶部有天窗,便于采光,通风换气。每个宫殿都很明亮,闻不到老旧气味,适宜居住,一直作为达赖喇嘛的冬宫。殿内有柱、梁、椽、斗拱、雀替等组成撑架,再加上供奉及陈设,堪称是一座建筑艺术与佛教艺术的博物馆。
  红宫中的法王殿,相传是吐蕃时期遗留下来的建筑,尚有当年遗物,如炉灶、石锅、石臼等。法王殿处在布达拉宫的中央,下面就是红山顶。殿前敞亮,上开“天井”,采光很好,有阳光射入。地下还有排雨水的石槽,已踩磨光亮。据说这里曾经是松赞干布的静修之所,现供奉着松赞干布、文成公主、尺尊公主以及大臣们的塑像。圣者殿,也称观音殿,供奉着观世音菩萨像,佛像不大,却是檀香木天然形成,十分珍贵,属布达拉宫的稀世珍品。门楣上方悬挂大匾,上书“福田妙果”四个字,为清同治皇帝御笔。
  五世达赖灵塔殿在红宫中最大。殿内悬挂乾隆帝亲书的“涌莲初地”匾额,还保存有康熙皇帝所赐大型锦绣幔帐一对,为布达拉宫内的珍贵文物。传说康熙皇帝为了织造这对儿幔,专门设立了工场,费工一年才得以织成。整个殿堂雕梁画栋,有壁画几百幅,内容多与五世达赖的生平有关。殿内共有灵塔8座,五世达赖是最大的一座。据说镶包灵塔所用黄金达11.9万两之多。塔上还有众多珍贵玛瑙玉石,上方镶有一颗巨大珍珠,更是稀世珍宝。
  五世达赖喇嘛罗桑嘉措,是西藏历史上一位功勋卓著、业绩辉煌的人物,所在时期,建立了政教合一政权,是西藏封建农奴制社会的发展繁荣时期。1652年,他赴京觐见顺治皇帝,驻锡北京西黄寺,受到清朝中央正式册封和大力扶持,并赐满汉蒙藏四体合璧的金册和金印,达赖喇嘛活佛转世系统的地位从此得以确立。他还是才华横溢、著述颇丰的学者,佛学精深。
  走出布达拉宫已近中午,人明显比早晨增多,围绕布达拉宫在顺时针转经。人流前,看到三个小伙子,穿着运动服,戴着头盔,自行车后架上捆着行李装备。他们个子都不高,来自大城市。问起,原来是从广东来的,本是单骑,在路上相遇结伴,准备用一年的时间走遍西藏。他们随身只带着一张西藏地图,没有再细的图纸,走到哪儿,睡在哪儿,补给两三天的干粮就往前行,正准备去珠峰,之前要看布达拉宫。
  他们放弃优越的生活,奔往人迹罕至的路途,我知道一路上的艰辛,比步行略强,若是崎岖的山路还不如只身灵活轻便。到了珠峰,更不知有多大的付出。从平静微笑着的面容看,他们没有畏惧,执意前行,义无反顾。这是多么大的动力:探索未知,追寻纯真,回归自然,或是弥补心灵的缺失,甚至是在躲避、逃离,也未可知。结实的身体里,也有着久居城市的郁积。
  看着小伙子,让我想到了文成公主的体态,唐代女子不一定娇小瘦弱,但身体肯定不如他们健壮,入藏之初会遇到各种困难。藏族民间传说,她遇到过语言不通、高原反应、饮食不同、水土不服、风俗不适等,这些是能够想象得到的,也是我行走这条合亲之路切身体会到的,而她以民族大局为重,发挥女人的坚韧和包容,不耻下问,虚心学习,既教育藏族人民,又吸收高原文化的精髓,越过重重难关,适应了藏族社会的环境,成为万民敬仰的良师益友。她的努力,使唐与蕃难分了,以至松赞干布去世,这位年仅25岁的文成公主并没返回唐蕃古道,而是伴着布达拉宫,度过了一生。
其他文献
近日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就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接受了新华社记者的专访。  主动适应新常态,农业农村经济才能持续健康发展  问:会议指出,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对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意义重大。新时期应如何推进现代农业发展?  答: 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改革进入深水区、经济社会发
多年来,林木勤养成了一个习惯,每次开车经过高速公路服务区时,都会习惯性地看一眼那里的垃圾桶,数一数其中有多少空饮料瓶是自家的产品。这个举动,让他时刻保持一种警醒,不敢懈怠。  截至2017年,东鹏饮料从一个濒临倒闭的国有小厂,发展为年销售额逾40亿元的功能饮料知名企业。使其“草根逆袭”的操盘手,便是东鹏饮料现任董事长林木勤。2月27日,记者在北京见到了这位质朴而低调的潮汕商人。2018年2月27日
多媒体投屏上,水波粼粼船影绰绰,而舞台亦被装饰成一艘乘风远航的漕船,一场关于千年大运河的穿越之旅由此开启……由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出品,北京交响乐团、北京京剧院联合制作的大型京剧交响套曲《京城大运河》日前在国家大剧院音乐厅首演。  不同于以往的大运河题材艺术创作,《京城大运河》聚焦于大运河北京段,并且经过了前期长达一年的细致采风,深度挖掘京城大运河历史文化内涵,彰显北京城独树一帜的历史文化风貌。《京
记叙文, 指以叙事、记人、写景或状物为主要内容,以叙述、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一种文体。而记叙文写作教学,就是教会学生如何把人物描写得形象生动,如何把事情的经过描述得清楚有吸引力,如何把景、物写得如在眼前,并能寄托自己的情感或志趣。写好记叙文是中学生必须具备的能力。但是,就记叙文写作现状而言,初、高中存在着不同的困境:初中记叙文写作是“一枝不秀”, 内容空洞、条理不清、中心不明确等突出问题成为学生和
2018年12月的一天清晨,石柱县中益乡黑虎寨山脚下,风寒料峭。  天还未亮,丛生的杂草还萦绕着昨夜的寒气,残疾人陈益生已经在中药材田地里撒下前胡种子。  为保证种子顺利发芽,他还用竹扫帚轻轻扫平了畦面。  2018年初,因为村里修公路,要占陈益生家两亩地。他主动将地里已经发芽的前胡刨出来移栽,无偿将修路需要的土地腾了出来。  “只要路修好了,我们的山货就能卖到山外,还愁没有好日子过?”陈益生信心
2014年,河北省宽城县农广校以农业产业为中心,以农民需求为导向,以实践为目的,以引导为手段,对职业农民培育采取幼教保姆式教学培训模式。幼教保姆式教学培训模式即在课堂教学中,针对学员普遍听不懂的专业术语,对理解能力差、见识面较窄的学员采取幼儿园的教学方式,像对待幼儿园小朋友一般不断进行面对面反复传授,用农民听得懂的大白话、土话来解释或者用打比喻、举例子、引导的方法,耐心地一字一句地教,并让学员亲自
明媚春光下,无人机从水雾弥漫的农田低空掠过。“提供一站式服务,让农民种地更轻松。”“无人机飞两个小时,相当于40多人干一天!”这是山东省郯城县的农大家庭农场负责人、高素质农民陈龙的心里话。他带头成立的无人机植保组,能为周边农户小麦一喷三防3千多亩。像陈龙这样经过系统化培训的高素质农民,正在乡村振兴的舞台上大展风采。  农民教育培训经过多年发展,走过了爬坡上坎阶段,进入了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新时代。乡
正是盛夏时节,置身河南省唐河县桐寨铺镇“皓月”棉业集团公司,大型中央空调使偌大的生产车间凉爽如春。整洁敞亮的万锭气流环流混纺车间里,寂无声息,只见一排排细纱如雨似雾、不绝如缕……据悉,像这样现代化的大型气流环流混纺企业,即便在全省也是首屈一指。有谁能想到,这个拥有众多子公司的“皓月”集团董事长张春阳,前身竟然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打工仔。从一名普通打工仔成长为身价逾千万的纺织业巨头,并且当选为县政协委员
据中国气象局不完全统计,最近10年,全国每年因雷击造成人员伤亡上千人,其中死亡人数90%发生在农村。农民朋友的防雷观念相对淡薄,遇到雷雨天气不能采取有效的措施防雷。因此,提高农民朋友自身室内外防雷技能显得十分重要。    一、农家室内防雷     雷雨天气要紧闭门窗,防止球形雷侵入室内;不要接触天线、水管、铁丝网、金属门窗、建筑物外墙,远离电线等带电设备或其它类似金属装置;不宜使用无防雷措施或防雷
在河南省滑县八里营乡刘苑村有一个大名鼎鼎的洋香瓜种植能手— —刘树民, 他靠种植洋香瓜致了富, 还把种植技术传授给乡邻, 使刘苑村成了远近闻名的洋香瓜专业村。在谈到刘树民的事迹时, 乡亲们都说他的心比瓜都甜。  2002 年毕业于滑县农广校的刘树民, 勤奋好学,善于钻研。在一次外出时, 他看到当地集市上卖的“黄金瓜”( 即厚皮甜瓜, 又名洋香瓜) 非常畅销, 价钱也非常好, 就决定自己试着种种这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