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生“原始问题”的“叙事型”课堂教学实践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理科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o198207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通过《乙醇》教学设计,呈现了基于学生“原始问题”的“叙事型”课堂教学模式,并分析了此教学模式对提高课堂效率、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意义。
  [关键词]原始问题;叙事型;核心素養;乙醇
  [中图分类号] G633.8[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6058(2018)11-0064-02
  一、设计思想
  教师在课堂上应该讲授哪些知识?江苏省化学教研员赵华老师曾经在讲座中指出:
  要把教学活动类比商业活动,要把学生当作“亲爱的用户”,教师应该了解“用户”的需求,并且把这些需求反馈到课堂中。课堂迫切需要解决的是学生关心的并且能用于指导学生实践的化学问题。
  “原始问题”是指生产、生活中真实存在且未被人为加工的问题。笔者认为,高中生在原有知识基础上提出的问题通常都是原始问题,它们更多地源于生活,而教师则倾向于关注原始问题背后所蕴藏的化学原理。教师如果依据学生提出的原始问题组织课堂讨论,学生更易投入到课堂中,这样的化学课堂的效率相对较高,尤其涉及学生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物质时。如,在教学《乙醇》时,笔者收集了学生对于“酒”的一些原始问题,并进行了《乙醇》课堂教学实践。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乙醇》源自苏教版选修教材《有机化学基础》专题四《烃的衍生物》中的第二单元。学生已经掌握了烃的衍生物卤代烃的性质和用途,并且已经通过必修2教材的学习对乙醇的性质有了一定程度的认识。但是乙醇是有机物中醇类物质的代表,它的学习对后续的醇类、酸类等有机物性质的学习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本节课不能只是简单意义上的重复,应对教材提供的探究材料、学生的生活经验加以充分利用和创新,设计“叙事型”教学引导学生探究乙醇的性质,让学生获取对醇类性质的认识以及对探究过程的体验。
  二、教学过程
  环节一:
  [引入]自制鸡尾酒。(材料:红糖水、橙汁、二锅头、柠檬或者橙子片)
  [设计意图]鸡尾酒含有酒精成分,色彩鲜艳,极易吸引眼球,适合用来引出课题。其又属于常见饮品,学生在咖啡店、甜品店等地都有见过。
  环节二:
  [问题讨论阶段]分析讨论7个原始问题,并逐个提炼出化学习题,剖析其中的化学原理。过程如图1所示。
  [设计意图]
  1.课堂中设计了一些学生活动(如下表所示),提高了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2.课堂中整合了大量的资料卡,拓宽了学生的思维,同时提倡学生利用网络、新闻等途径合理地进行学习,了解化学的前沿动态,认识科学探究的意义,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如资料《本草纲目》记载:灵芝可以帮助人体快速分解出乙醇脱氢酶和乙醛脱氢酶从而解酒;资料《千金药方》《中药大辞典》中写道:葛根或者葛花中的异黄酮类具有氧化还原作用,可加速酒精的氧化。以上资料真实地展现了生活中化学知识的指导作用。这样的课堂真实展现了化学知识指导生活的实际意义。同时,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媒体呈现的大量资料,给学生展现了研究的榜样示范,引导学生积极进行科学探究。
  3.设计中利用了原始问题之一的“车为
  什么也会喝酒?”引出了国际关注的能源问题,旨在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树立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和绿色化学观念。
  环节三:
  [课堂总结]画出乙醇转化为其他有机物的思维导图,并标注有机反应条件。
  [设计意图]通过这种形式的课堂总结使本课堂的化学知识系统化、网络化,并为后续的有机化学的学习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将醇类的思维导图拓展到酸、酯等的性质学习,使所有的有机知识整合在一起。另外,强调有机物之间的转化需要必备的反应条件,为后续解决有机合成的设计问题做好铺垫。
  三、教学反思
  1.本节课实践了“叙事型”化学课堂,讲述了人“买酒→喝酒→醉酒→解酒”的故事,循序渐进地呈现化学知识,并通过讲述“车喝酒”的片段,拓宽了乙醇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使学生更容易靠近课堂、走进故事、学习知识,顺理成章地学习课堂涉及的化学知识。“叙事型”课堂是课堂包装的一种常用的形式,如运用“化学的发展史”包装的课堂等,这些课堂完整度很高,学生的精力更为集中,也更利于学生的复习。
  2.课堂按照两条线展开教学,一条是基于学生关于酒的原始问题线,另一条是课堂关注的醇类物质的知识线,两条线有机结合,抽丝剥茧,逐步展开。教学过程中教师不断引导学生挖掘生活中的化学知识,运用化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解决生活中与化学相关的问题,从而提高学生从化学视角认识客观事物的能力与水平,真实体验化学学科的实用性。
  3.这堂课从知识点的内容上来看还是比较完整的。如果去掉乙醇结构中氢键的内容,删除乙醇与氢卤酸的反应、乙醇制备方法中卤代烃的取代反应等知识点的讨论,则这样的教学设计会适用于必修2中《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乙醇》的教学。而笔者在实践有机化学基础中的乙醇教学时,如果能从理论上更加深入地探讨,如从乙醇分子中O原子的电负性角度深入分析其对乙醇性质的影响,这样的课堂更能提升学生的化学思维高度,这在以后的课堂实践中将予以改进。
  (责任编辑 罗 艳)
其他文献
周末,王輝的微信朋友圈“炸锅”了,只因晒了一张他与省政府大门的合影图,点赞人数便直线攀升。  晒图时间不长,便有不少朋友留言,问题大同小异,大致是周末不休息跑省政府干什么去了。看着一条条留言跟“俄罗斯方块”一样越叠越多,王辉斟酌半天,统一回复:感谢关心,办点私事。  简简单单的8个字,让点赞的朋友更多了,就连平日在工作上与自己不对付的郑刚都点了一颗小小的爱心。当天晚上,王辉就接到郑刚的聚会邀请,听
果蝇自身的生命力很强,体型较小,繁殖能力极强,这些特有的优势使它成为生物课上教师和学生研究生物遗传与变异的宠儿。果蝇这种小昆虫在新课标的生物教科书上频繁出现,说明了新教材对生物遗传和变异研究的重视。但是,这种微小的生物在高中生物教学中起到了什么样的重要作用呢?  一、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直接证据源于果蝇伴性遗传特性的研究  在孟德尔遗传规律被证实和广为熟知后,全球科学家都迫切地想知道基因存在于哪个位
[摘 要]物理探究要避免在常态课上无踪影,却在观摩课上“秀”的尴尬处境。要让物理探究落到实处,使课堂探索不是为了探究而探究,而是为了让学生获得或体验结论背后所隐藏的智慧与文化。只有当知识、技术服务于学生的人格建构和生命完善时,相应的知识、技术才具有真正的价值,这样的教学才能回归教育的本源。  [关键词]教育本源;有效探究;初中物理  [中图分类号] G63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新课程改革倡导学生自主探究,教师适当引导的探究性教学方式,实践证明,这样的教学方式有助于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使其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解决问题,形成有意义的学习.因此,在课改实践过程中,涌现出了大量的有关探究性教学的教学理论,同时,“探究”的实践操作也越来越受到研究者和一线教师的关注.通过多次对一线教师的访谈、座谈和对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听课、评课,笔者获得了关于探究性教学开展情况
未来机器人会让人类职业发生怎样的变化?未来科技在职业领域的突破不可知,但我们必须为即将可能到来的变化做好充分的准备,在择业上不犯错。    世界经济论坛报告称,据最保守估计,截至2020年底,机器人将在15个发达国家占据500万个工作岗位。2013年,牛津研究所的未来学家称:“人工智能在未来20年将占据美国近47%的岗位,机器人将成为人类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它们将在大街上与人类擦肩而过,在公寓里与人
在路上移动的小屋会引得行人回头张望。利用废料制作的抽屉2.5 平米的loft,上层可以用来睡觉。小屋靠太阳能供电。19 世纪80 年代英国产的门小屋建造师 竹内友一1974 年出生于东京,20 岁前往欧洲留学,在英国和荷兰学习产品设计;28 岁回到日本,投身于“人与自然”的活动企划、树屋和小房子的建筑工作中。2010 年成立Treeheads 艺术集团。建造小屋时,竹内表示自己不会提前做精确的设计
曼哈顿工作人员向选举志愿者展示邮寄选票。担心快递延误将影响邮寄投票的选民聚集在邮政局长路易斯·德乔伊的家门口抗议。  美国国务院曾提醒全世界:在一个制度薄弱的民主国家,当权者将通过质疑一场本应让他下台的选举来保住权力。讽刺的是,他们现在该担心的正是美国。这得归功于不断加深的新冠危机、大众对政府创新低的信任度和过时的选举制度,以及最重要的——一位想要打破规则的总统。危机一触即发  多个电视台预测,来
  反馈与矫正是优化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必需手段。“反馈”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随时注意学生的外在表现,并获取其学习过程中尽可能多的信息,比如学习中的困难、缺陷、进度、理解程度等。“矫正”是指针对从学生中反馈回来的信息及时诊断,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活动,纠正教学中出现的偏差,实施补救措施,也就是给学生第二次学习的机会,使他们正确全面地理解、掌握所学内容。显然,二者相辅相成,反馈为
◆ 女友问我:“你是不是烦我了?”我笑着说:“我就是烦全世界,都不会烦你啊!”  女友问:“你不是说我就是你的全世界吗?”  ◆ 女友哭得泪流满面,对我说:“你太自私了,从来不在乎我的感受。”我赶紧安慰她:“别哭好不好?看你流泪我心好痛。”  女友一把甩开我:“你看,你还是只想着自己心会痛!”  ◆ 外面下著暴雨,我们只有一把伞。女友对我说:“雨伞给你,你打着,别感冒了。”  我感动地说:“那你呢
[摘 要]在《祖暅原理及其应用》教学中,采用启发引导式教学法,通过构建环环相扣的问题体系,运用多媒体课件、微课、3D动画演示、模具展示、动手实验等教学手段,引导学生探究新知、突破难点、解决问题,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在完成猜想、实验、观察、分析、总结等活动中培养数学素养.  [关键词]祖暅原理及其应用;问题体系;实验探究;小组合作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