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见小学语文课前有效预习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zhah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提要:“磨刀不误砍柴工”——重视课前预习是提高语文学习效率、养成良
  好学习习惯、培养自学能力、强化自主学习的最优化的学习方法。预习要有长劲,不能半途而废。预习要做到思想行动上重视,方法措施上有效。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尽量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前预习的好习惯,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关键词:有效 预习 方法
  
  一、预习的重要性
  《语文课程标准》中有一条鲜明的教学理论:以学定教。这一基本理念将教学活动牢牢定位于学,学生学先于教,即以学生的预习活动启动教师的教学活动。每一教学过程都是从学生的自学开始的,教师则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施教,有学有教,不学则不教。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教师“注入式”教学为“启发式”教学。可见,预习是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激发学生求知欲推动学生不断进取的“前奏曲”。那么什么是预习呢?预习,顾名思义就是学生在课前的自主学习。预习的过程就是学生自读自悟的自主学习过程。预习的深入与否,效果好坏,直接影响着学习课文的效率,而学生一旦养成了课前预习的良好习惯则会事半功倍。同时,指导预习又是学法指导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预习中的学法指导与训练,可以使学生逐步形成“展卷而自能通解,执笔而自能合度”的能力,对学生来说,是终身收益的。
  二、预习的方法
  一个会主动预习、深入预习的学生,学习和掌握新知识的能力也较强。那么,怎样指导学生进行正确而有效的预习呢?我结合自己平时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一点看法。
   首先,必须在思想上重视预习。因为思想是行动的基础,在心理上重视了以后,行动就会自觉得多。我经常对学生说预习的好处,提前预习了下堂要上的课,就能让自己对即将学习的内容有个初步的认识和了解,课堂上就会显得轻松,也能很好地展示自我,而且也会有多一点的时间交流和探讨。
  其次,必须在行动上重视预习。每次授新课前,我都会给学生布置预习作业。把预习当作一次硬性作业,一般都要规定用文字记录下来。有时候,为了引起学生的足够重视,我不布置其他的语文家庭作业,只有一项预习作业。并且告知第二天要认真检查,记录预习态度。让他们知道,预习是一项和其他作业一样重要的作业,必须认真地完成。
  最后,就是老师要明确预习的具体要求。不能简单地说今天你们去预习第几课,明天检查。具体预习什么呢?必须明确地告知,让学生明白在预习过程中需要做些什么。比如说预习哪些内容,查阅什么资料,准备什么材料,思考什么问题等等。明确了解具体的要求,学生的预习就有了方向、有了重点,这样才能让预习这项作业更有可实施性,而不是可有可无了。
  语文课应该怎样教给学生行之有效的预习方法呢?本人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根据不同类课文总结了一些方法。下面就讲读课文谈一点自己的做法,对于讲读课文,通过预习可以来培养学生在自读中善于察疑、质疑、搜集、整理的意识。
  一是了解背景、搜集整理资料。学生在课前就应该做好充分的预习准备,上网搜集相关信息,提前查阅课外资料,并进行细致整理,提前浏览,初步掌握。待到课上,可借此搜集整理的资料与同学、老师一起交流。这样的学习才会使课堂更加丰富多彩,既锻炼了学生搜集整理知识的能力又培养其动手查找资料的习惯,有利于学生深入地了解课文内容以及作者写作的意图,为学好课文打下基础。
  二是分步朗读。不同文体的文章,它的朗读要求是不相同的。记叙文的朗读要求,我们必须做到能从整体上感知文章内容或语段,能理清文章的结构脉络,能初步把握住文章中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能初步感受到文章的语言特色。而议论文和说明文的朗读要求就不同了,在做这两种文体阅读时,就必须先理解掌握它们的文体知识,这样才能更好地把握文章内容和表现特色。
  课文一定要朗读,而且应该放声朗读。朗读不仅训练自己的发音,还可以通过语气的变换,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在朗读课文时,可分为三步来进行,第一步为初读,对课文内容进行一个整体了解,读准生字、新词;第二步有感情地读,加深对课文的理解,理清课文脉络;第三步则是精读,通过细致地朗读、思考,解决课文中的问题。
  三是解决文章中的生字、新词、重点语句和对文章层次段落作批注。预习一篇阅读课文,字词句篇是基础,课前的预习可以从读、圈、查、划、抄入手,循序渐进。
  (1)读。反复读课文,了解课文大致内容,体会语言美,品味句式美,把优美的词句储备在自己的口语语库中,丰富自己的词汇。
  (2)圈。课前预习课文时,找出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句,用醒目的符号圈出来,以备老师讲课时认真听、仔细记,做到难点突出。
  (3)查。运用字典、词典等工具书,弄清圈出字、词的音、形、义,并将注释写在该字、词的附近,便于在阅读中理解词语,加深印象。
  (4)划。划出课文的重点词、重点句、重点段,做到重点突出。
  (5)抄。对于课文要求掌握的生字、新词或者优美的语句等抄写在积累本上,巩固记忆。抄写的过程中数量可以自己决定。
  四是提出自己的见解,解决课后思考习题。这一步是较高层次的要求。要求我们根据课文及练习题进行思考。如课文的内容是否真懂了,文章主题的概括、层次的划分、段意的归纳、句子的理解、写作特色的分析等问题能否解决,课后习题是否能够回答等。当同学们朗读课文的时候,可以带着问题(课文后面的练习题)进行阅读,看到课文中有问题的答案就直接在书上划出来。古人有“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说法,强调的就是动笔对读书的重要性。而实践证明,做读书笔记,对自学的情况进行整理,对语文预习的作用是非常大的。当读文时,遇到写得好的地方或者自己有独特见解的地方,或是自己不理解的语句、词语,或你认为有疑问的地方,即可在课文边进行批注或是注上标记,如,不懂之处用“?”,重点之处用“△”等符号。这样,当老师在讲解课文的时候,同学们也就容易心领神会了。
  预习要有长劲,不能半途而废。要注意不断改进预习方法,并从课前预习入手,逐渐发展到单元预习和学期预习。因此,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尽量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前预习的好习惯,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其他文献
阅读作为传承文化的桥梁,作为读者从语言大师那里获取信息的渠道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学生作为人类文化的继承者尽可能多的接触经过历史选择和祖辈筛选的文化精华,对他们的发展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将使他们受益终身。做为“授业解惑”的教师又将如何帮助学生“品读”这些大师的作品呢?社会的飞速发展,科技的不断进步,人类生活方式、生活理念的急剧更新,促使人们对精神生活需求的层次不断提高,文化品位、素质修养不断提
期刊
高效教学的特征指高效教学的独特征象、标志等,即高效教学区别于低效、负效、无效教学的方面。关于课堂的高效性教学研究,国内外的教育心理学者已经分析出了各种影响课堂教学高效性的因素及相关策略,如教师特征、教学活动、教学环境、教学媒体等。因此课堂的高效性教学会是教学理论和实践长期研究的一个永恒主题。现从一线教师的角度对小学语文课堂中高效性教学的实践,谈谈我的做法与思考。    一、 语文教师必须转
期刊
深部脑刺激(Deep brain st imulation,DBS)又称为脑起搏器治疗,是利用立体定向手术将刺激电极植入到脑深部核团,与心脏起搏器功能相似神经刺激器通过持续性释放高频电信号至刺激
每当到了求职的黄金季节,看着应届毕业生在学校窜进窜出,脸上写满焦虑,不禁窃喜自己毕业时求职之易,又疑惑当下研究生求职真的难于上青天吗?
摘要:新时期、新形势下语文教学要减负增效两手抓,面向全体促提质。首先要转变教师陈旧落后的教学观念,提高师资队伍的素质;其次要改革教学方法,优化课堂教学;坚决执行市教委“十项规定”,让减负不再是口号,让学生的素质和能力提高不再是梦想。  关键字:语文教学;优化课堂;减负提质    减负增效两手抓,面向全体促提质。当“十项规定”解决五大问题口号奏响时,我们要以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规范中小学
摘要:随着我国教学制度的不断完善,多数学生在语文阅读中,缺乏阅读兴趣,甚至一些学生认识不到阅读的重要性,在影响自己语文学习成绩的同时,还直接影响着教师的教学质量。在此,本文针对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做以下论述。  关键词:教学观念;优化教案;学习兴趣;续想    一.转变观念,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   受我国传统思想的影响,多数教师在日常教学的过程中,往往以“主导”地位自居,而学生
关于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自主学习是篇“大文章”,也可以说是当前国内外教育界瞩目的热门课题。素质教育要求教师把学生从传统的被动的受教育地位转变到主动的求知地位上来,在教学活动中,做到“教学做”合一,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更要引导学生养成自觉地寻求知识,获取知识的能力。为此,我选择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为课题,本文只是在平时语文教学时的几点体会。  一、 更新理念,转变角色。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发挥
期刊
[摘要]吟诵优秀古诗词,感悟诗歌意境,不仅能让学生继承祖国优秀的文化遗产,丰富学生语言知识的积累,提高文学艺术素养,而且能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提高审美能力,对塑造健康向上的人格起到积极作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感悟诗境,活化其丰富意蕴,让古诗词焕发时代的活力和人文精神。  [关键词]感悟 意境 焕发 活力    小学语文教材每册都会安排一定数量的古诗词名篇,学习、吟诵这些优秀
[摘要]:语文阅读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具有独特的优势,文章试从创设形象、领略内涵、彰显个性化解读等方面,对培养学生的想像力进行一些探讨。  [关键词]:创新思维;语文阅读;想像力     “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提高是教育的最终目标。”《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要求语文教学“应在继续提高学生观察、感受、分析、判断能力的同时,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培养思维能力、创新能
《初中语文课程标准》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语文素质的整体提高,在“语文课程目标解析”中,它要求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自己,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应如何去身体力行新课程理念呢?方法有多种多样,笔者认为,尤其要念好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三读经”。  一、初读课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