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血管内皮损伤探讨是否存在健康的肥胖人群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yen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肥胖人群是否存在健康肥胖亚型。

方法

受试者分为体重正常代谢正常(NMN)组40例、肥胖代谢正常(OMN)组36例及肥胖代谢紊乱(OMA)组40例。测量身高、体重、腰围、臀围和血压等人体学参数;检测血糖、血脂、胰岛素、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等生化指标;用双能X线吸收法(DXA)测量体脂分布;用ELISA测量内皮细胞损伤标志物血清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on Willebrand Factor,vWF),比较NMN、OMN及OMA组之间血管内皮损伤的差异。

结果

血清vWF浓度,OMN和OMA组分别为(733.6±86.2)U/L和(809.2±46.3)U/L,均高于NMN组的(466.9±65.3)U/L,P<0.05;OMA组高于OMN组,P<0.05。腰部脂肪含量百分比(AFM%)、BMI、腰围身高比(WHtR)、腰围、hs-CRP、体重、臀围及躯干脂肪含量占躯干重量的百分比(TFM%)几个因素中,血清vWF的主要影响因素为AFM%、BMI和hs-CRP。

结论

(1)成人肥胖人群即使无代谢紊乱,其内皮细胞也已出现损伤,不存在健康的肥胖人群;(2)成人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影响因素为AFM%、BMI和hs-CRP。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期刊
目的认识TDP-43蛋白在运动神经元病中枢神经系统的病理性表达特征。方法对4例经尸检病理证实的运动神经元病的临床及病理组织学特征进行总结;并对其脑和脊髓切片进行泛素、磷酸化TDP-43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其阳性表达情况,并与同年龄、无神经疾病病史的3例病例的脑和脊髓组织进行对照。结果4例病例具有运动神经元病典型的临床与组织学特征,其脑和脊髓组织中,3例存在神经元泛素阳性包涵体结构,主要表现为丝团样包
期刊
期刊
目的在社区人群中进行跟骨定量超声法(QUS)骨强度(STI)与双能X线吸收法(DXA)腰椎和髋部骨密度(BMD)测量的临床对比,探讨QUS在骨质疏松筛查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在上海长风社区对6 105例45岁以上常住户籍居民,采用DXA测定腰椎1~4、双侧髋部BMD值,同时采用QUS测定右侧跟骨STI值,分析两者的相关性,以DXA为金标准评价QUS测定STI在骨质疏松筛查和诊断中的灵敏度、特
目的总结免疫介导性坏死性肌肉病(IMNM)患者的临床、电生理和骨骼肌病理改变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第三医院2011年1月—2014年1月的4例IMNM患者的临床、电生理特点及肌肉、皮肤活检的病理特点和治疗、随访情况。结果4例患者中男女各2例,发病年龄37~58岁(平均47.5岁),病程1~60个月(平均17.8个月),急性或亚急性起病者2例,慢性起病者2例。4例患者均出现四肢近端力弱,3例颈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