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豆状核变性的治疗(附12例报告)

来源 :浙江实用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8883323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肝豆状核变性是一种铜代谢障碍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其基因已被精确定位于D13q14.2-3,又称Wilson’s病(WD)。本病铜与蛋白结合能力下降,肝脏等器官排铜能力降低,以致铜在肝脏、大脑基底节、肾脏等部位沉积致相应脏器功能受损。角膜K-F环、血清铜蓝蛋白、铜氧化酶活性测定仍是目前临床诊断的可靠依据。该遗传病可以治
其他文献
1 病例介绍患者女,18岁,住院号43946。1年前自觉上腹部胀痛,餐后尤甚,曾在当地卫生院服中药后好转。半年后上腹部疼痛加重,并出现呕血、黑便,量约800ml,X线钡餐检查示十二指肠
<正>肝硬化病程中并发的胸腔积液称为肝性胸水(Hepatic hydrothorax)。作者自1993年7月~1996年12月间共收治肝性胸水患者42例,现将有关资料总结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
经腹行贲门癌根治性切除,由于胸段食管暴露困难,食管切除长度受限,消化道重建膈下吻合困难等原因,许多病人需要开胸才能完成手术。我科从1993年5月至1996年10月,改进进腹手术
<正>文献报道,氯氮平治疗过程中脑电图(EEG)异常的发生率为51.1~100%,且与剂量高低密切相关。本文对单一接受氯氮平治疗4周后的精神分裂症285例患者复查EEG,并同时测定氯氮平血
<正>病毒性肝炎演变成肝硬化的过程与纤维结缔组织异常增生肝细胞外基质异常沉积密切相关,轻者称为肝纤维化,重进使肝小叶结构改建。假小叶形成导致肝硬化。近年来文献报告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