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笋壳提取物对膜璞毕赤酵母及其生物膜的抑制作用

来源 :中国调味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low1223rabbi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竹笋壳为原料,分别采用打浆、水提和醇提方式制备得到3种竹笋壳提取物.测定了3种提取物的主要化学成分,分析了其对膜璞毕赤酵母的抑制率和抑菌动力学曲线,探讨了其对膜璞毕赤酵母生物膜的抑制和消除作用,并模拟测试了竹笋壳对四川泡菜发酵过程中“生花”现象的影响.结果表明,竹笋壳醇提物中黄酮和多酚含量分别达到(3.47±0.16),(3.75±0.13)mg/g,竹笋壳水提物中多酚含量达到(4.65±0.02)mg/g,显著高于竹笋壳打浆物(P<0.05).3种竹笋壳提取物均表现出一定的抑菌活性,打浆物、水提物和醇提物的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50,25,12.5 mg/mL.在此浓度下竹笋壳水提物和醇提物具有较强的生物膜抑制作用,抑制率分别为(81.76±1.31)%和(71.31±1.56)%.四川泡菜中加入竹笋壳可以有效抑制“生花”现象.
其他文献
为分析山西老陈醋大曲真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提取山西老陈醋成熟大曲样品总DNA,应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结合真菌ITS序列分析大曲真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结果表明:大曲中的真菌种类丰富,包括:子囊菌门、担子菌门和接合菌门,其中子囊菌门为优势菌门,占大曲总真菌的94.74%,担子菌门和接合菌门仅2.70%和2.51%.山西老陈醋成熟大曲在属水平上共检测到26种真菌,主要真菌为假丝酵母菌属(35.24%)、威克汉姆酵母属(11.11%)、曲霉属(27.57%)、链格孢霉属(9.34%)、酿酒
研究不同浓度的抗坏血酸(AA)处理对鲜榨莲藕汁酶促褐变和品质特征的影响.分别测定0(对照组),2,4,6,8 mmol/L AA处理后的莲藕汁中褐变度、总酚含量、可溶性醌含量、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等5个酶促褐变参数以及莲藕汁白度、可溶性固形物、黏度、pH值、蛋白质含量和VC含量等6个品质指标,并对酶促褐变指标和品质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随着AA浓度升高,莲藕汁总酚含量上升,褐变度、可溶性醌含量、PPO酶活、POD酶活下降,白度、黏度、VC含量上升,pH值
为研究苦荞金属硫蛋白(FtMT)的生物学功能,制备具有穿膜活性的重组FtMT.采用基因重组技术,分别将FtMT和融合穿膜肽的Tat-FtMT、11R-FtMT编码基因定向克隆至碱性磷酸盐启动子(phoA)分泌型原核表达载体,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通过低磷酸盐诱导重组蛋白可溶表达后,经镍柱亲和层析分离纯化,利用SDS-PAGE、Western blot和紫外光谱扫描分析、鉴定.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原子发射光谱仪(ICP-OES)和比色法分析重组FtMT蛋白金属结合特性和羟自由基清除活性.采用免疫荧光
酶可催化蛋白质分子内交联,多糖和多酚可与蛋白质发生分子间相互作用,3种添加剂均可改善蛋白质的功能性质.为提高酪蛋白(CA)可食膜的应用范围,研究了谷氨酰胺转氨酶(TG酶)、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和壳聚糖(CS)对酪蛋白可食膜结构及性能的影响.测定膜溶液的粒径和电位,对复合膜机械性能、色泽和水蒸气透过率等指标进行表征.结果表明,TG酶、EGCG和CS对膜结构均影响显著,6组样品中添加EGCG和CS的样品(CAEC组)性能最佳.添加TG酶后,膜的机械性能有所提高,而水阻隔能力下降.添加EGCG后
本文概述近年为解决食品黏附包装材料问题所做的相关研究,包括基于超疏水表面以及光滑液体灌注多孔表面(SLIPS)特征的防粘包装材料、防粘涂层,以及其它减少黏附的研究方法.重点概述不同种类食品包装材料防粘采用的功能性物质、制备方法、防粘效果,以及在制备和应用时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方向.
为改进烤鸭的包装方式,延长其货架期,以气调包装(MAP)为对照,探究牛至精油和茶树精油分别协同MAP(30%CO2/70%N2)对烤鸭保鲜效果的影响.以肉色(L*,a*,b*)、脂肪氧化值(TBARS)、微生物(菌落总数、乳酸菌及肠杆菌科)及感官品质等为评价指标,同时对比不同包装方式下贮藏期间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各处理组均可维持烤鸭贮藏期间(14 d)的肉色稳定性,减缓脂质氧化进程(0.11~0.60 MDA mg/kg),同时保持其良好的感官特性.相较于对照组,牛至和茶树精油处理抑制脂质氧化
风味是影响肉品质和消费的重要因子,主要由一些风味前体物质经过复杂的化学反应转化而来.羊肉风味与油酸(C18:1)含量有显著相关性,且硬脂酸(C18:0)含量与羊肉膻味呈正相关.本文采用可见/近红外高光谱(400~1000 nm)快速检测滩羊肉中风味前体特征脂肪酸含量.首先选取掩膜后光谱图像作为感兴趣区域,采用6种方法进行光谱预处理,对比分析后优选出最佳预处理方法;然后结合连续投影算法(SPA)、无信息变量消除算法(UVE)和变量组合集群分析法(VCPA)提取特征波长并建立回归预测模型;最后通过建立的最优预
为了解乳品中耐药微生物及耐药基因主要污染源,以乳品及对应牧场环境样品中耐药微生物为研究对象,采用三磷酸腺苷(ATP)荧光检测及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方法分析挤奶环节污染分布情况,构建分子发育树追溯blaTEM耐药基因潜在污染源.结果表明,挤奶环节中部分与外界接触较多的管路接口污染风险较高.不同牧场间微生物耐药性差别较大,其中氨苄西林抗性菌株检出率最高为61.5%,环境及乳样中β-内酰胺类抗生素blaTEM耐药基因检出率高达95.3%.挤奶是blaTEM基因潜在污染环节,饮用水可能是主要污染源.结论:牧场
炸花椒油是我国的重要调味品,以其独特的风味(香味和麻味)在食品加工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以香气和麻味物质的含量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Box-Behnken试验设计和响应面分析确定了炸花椒油中最优的酶解条件.结果表明,炸花椒油的最佳酶解条件为Viscozyme L添加量2.50%、酶解时间5.00 h、酶解温度52.50℃,在此条件下,香气和麻味物质浓度的加权平均值为76.88,与预测值相差1.27%,表明模型可靠.炸花椒油中芳樟醇、乙酸芳樟酯、4-萜烯醇的浓度相比未酶解工艺制备的炸花椒油中对应的香
依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乳酸菌检验》(GB 4789.35-2016),益生菌类保健食品中的双歧杆菌计数的样品稀释和加样过程中,既可以使用1 mL无菌吸量管也可以使用微量移液器.本研究的目是比较两种量具对双歧杆菌计数的测量不确定度产生的影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JJF 1059.1-2012),对益生菌类保健食品中双歧杆菌计数的测量不确定度进行评定.不确定度评定主要从影响较大的样品制备、样品稀释、加样和重复检测等几方面进行,样品的双歧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