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颠倒的时代”

来源 :学理论·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2009liuw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哈姆雷特》主要人物皆以悲剧收场,其原因一直是学者争论的话题。哈姆雷特的犹豫和错误判断是大家公认的答案。通过运用柏拉图的正义观来分析《哈姆雷特》,指出在《哈姆雷特》中存在新旧两个世界,两种“正义”模式。而主要人物悲剧命运也因各自破坏对方世界的“正义”最终遭到命运的惩罚。通过此分析,既可以加深对《哈姆雷特》中人物悲剧命运的理解,同时也可以对莎士比亚戏剧和希腊悲剧的命运观的联系有更深入的体会。
  关键词:柏拉图正义观;《哈姆雷特》;悲剧命运
  中图分类号:I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36-0120-02
  《哈姆雷特》是英国文豪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之一。故事讲述了一个13世纪丹麦王子哈姆雷特复仇的故事。王子的叔叔克罗狄斯谋杀了自己的兄长、哈姆雷特的父亲,老哈姆雷特国王,夺取了王权并且封哈姆雷特的母亲、老国王的妻子格特鲁德为皇后。哈姆雷特在听到自己父亲魂魄讲述了事情原委之后,决心替父亲复仇。最后,历经几番波折,哈姆雷特刺死了克罗迪斯,但自己也因中毒丧失性命。
  一直以来,学者们对剧中造成主要人物的悲剧命运的原因一直争论不休。哈姆雷特的犹豫和错误判断是比较公认的答案。本文通过运用柏拉图的正义观来分析《哈姆雷特》,发现在《哈姆雷特》中存在新旧两个世界,两种柏拉图“正义”模式:一个是由老国王哈姆雷特建立的旧世界,在这个世界中,哈姆雷特是合法继承人。而另一个是克罗迪斯通过谋杀夺取王权之后建立的新世界。这两个世界各有自己的秩序和“正义”。正因剧中主要人物逾越自己的界限(包括身份、职权、价值观等),打破对方世界的“正义”,最终落得悲剧结局。
  一、柏拉图“正义观”
  在柏拉图的《理想国》中,正义简单说来就在于人人都做自己的工作而不要做一个多管闲事的人:当商人、辅助者和卫国者各做自己的工作而不干涉别的阶级的工作时,整个城邦在柏拉图看来就是正义的[1]255。
  人人都关心自己的业务,这无疑是一条值得借鉴的训诫,但是它却很难与近代人很自然地所称之为“正义”的那种东西相符合。英国哲学家罗素指出,后人翻译出来的那个希腊字虽与希腊思想中一种非常重要的观念相符合,但是却缺乏一个能与之恰好相当的对应字。若要真正理解柏拉图的“正义”需要了解柏拉图之前的哲学家阿纳克西曼德说的话:“万物所由之而产生的东西,万物消灭后复归于它,这是运命规定了的。因为万物按照规定的时间为它们彼此间的不正义而互相补偿。”[2]115
  罗素在《西方哲学史》中说道,在哲学开始以前,希腊人早就对于宇宙有了一种理论,或者说感情,这种理论或感情可以称之为宗教的或伦理的。按照这种理论,每个人或每件事物都有着他的或它的规定地位与规定职务。但这并不取决于宙斯的谕令,因为宙斯本人也要服从这种统御着万物的法令。这种理论是和命运或必然的观念联系在一起的。但是凡有生气的地方,便有一种趋势要突破正义的界限;因此就产生了斗争。有一种非人世的、超奥林匹克的法则在惩罚着放肆,并且不断在恢复着侵犯者所要想破坏的那种永恒秩序。整个这种观点,(最初或许几乎是不知不觉地)便过渡到哲学里面来;这一点也表现在斗争的宇宙论中,以及表现在一元论的学说之中。这便是希腊人对于自然规律与认识规律信仰的根源,这显然也是而柏拉图的“正义”观念的基础[2]116。
  简而言之“正义”就在于每个人做他自己的工作。一旦逾越了自己的边界,那么将会受到超自然的“命运”的惩罚。换言之,如果你不是一个国王,也没有权利继承王位,那么你就不应该通过你杀人获取权力。一旦违反了边界,对于“正义”的违背将会导致国家的混乱,最终也会受到超自然力量的惩罚。
  二、人物命运分析
  上百年来,很多评论者都认为哈姆雷特的性格中的犹豫和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提到的harmatia(错误的判断)是造成他悲剧结局的原因。如果将《哈姆雷特》的世界按国王的不同分为两个世界,旧的世界指死去的老哈姆雷特掌权的世界,而新的世界指克罗狄斯国王掌权的世界,若用柏拉图的“正义”观来看,两个世界的崩塌都在于彼此世界本有秩序被破坏,更确切地说,在于不同人物对不同世界本有的“正义”即自身规定地位与规定职务的破坏。换言之,这个悲剧可以看作是两个世界中的“正义”的冲突:想要创造新世界的人,通过破坏旧世界的“正义”而创造了一个新世界,并且尽力维持(以克罗狄斯为代表);而相信旧有世界的“正义”(以哈姆雷特为代表),为了恢复旧有世界的“正义”,必须破坏新世界中“正义”。“正义”一旦被破坏,按照古希腊的哲学,“命运”将会使之恢复秩序,让这些破坏“正义”的人得到惩罚。
  (一)国王克罗狄斯违背的“正义”
  第一个违背“正义”的是哈姆雷特的叔叔——老国王哈姆雷特的弟弟克罗狄斯。作为国王的弟弟,他没有做国王的权利,除非国王过世并且将他列为第一继承人。同时他也没有权力将心爱的格特鲁德占为己有,因为格特鲁德是老国王的皇后、哈姆雷特的母亲。为夺取自己的王位和皇后,他在老国王哈姆雷特的耳朵中放入毒药,致其中毒身亡。然后夺取王位(因为王子哈姆雷特当时不在国内),并且成功霸占皇后格特鲁德。他的行为可从四个层面概括:弑君、弑兄、乱伦、夺权。换句话说,他的行为违背了旧有世界的四重秩序或者“正义”:旧有世界的国王被除掉;旧有世界的王位继承人被替换;旧有世界的皇后被废除,(因为成为另外一个国王的皇后);甚至连旧有世界的亲属关系也被改变。克罗狄斯由王子哈姆雷特的叔叔变为他的继父,格特鲁德不仅是哈姆雷特血缘上的母亲,还多了一层叔母的身份。对于哈姆雷特来说,旧有世界的秩序,从亲缘关系到政治关系全部崩塌。而对于克劳狄斯来说,他建立了一个新世界的秩序或者“正义”:克罗迪斯是国王,格特鲁德是皇后,哈姆雷特既是侄子又是儿子。
  剧本中在鬼魂出现之前,没有人知道克劳狄斯的罪恶行径,他的王冠和婚姻都是合法的。甚至王子哈姆雷特都宣誓自己效忠新的国王,尽管从内心上讲他对新的王国感到不满。但是当克劳迪斯觉察到哈姆雷特发现自己的秘密时,因为公众对哈姆雷特的爱戴,他无法通过公开合理的方式除掉哈姆雷特,但为了维持新世界合理的秩序或者“正义”,克劳狄斯只能用不为人知的计划来除掉哈姆雷特。而他的后续行为造成了一系列人物对于职权和身份的逾越,最后致使他们的死亡。他派了御前大臣珀洛尼厄斯来监视哈姆雷特致使珀洛尼厄斯的意外死亡。而珀洛尼厄斯的死亡又致使其女儿欧菲莉亚的疯狂和自杀。如果从旧有世界的“正义”来看,因为克劳迪斯“不正义”的行为,导致了老国王哈姆雷特、格特鲁德、王子哈姆雷特,以及珀洛尼厄斯、雷欧提斯、欧菲莉亚、罗森格兰兹和吉尔登斯吞的死亡,当然自身也未能逃脱命运的惩罚。   (二)哈姆雷特违背的“正义”
  但从新世界的“正义”角度来看,克劳狄斯的行为不仅都是为了自己新国家的稳定,同时他也有权利排除不利于新世界“正义”的一切因素。从新世界的“正义”角度来讲,哈姆雷特的行为实际上需要被惩罚。在分析他的职权和身份越界之前,需要分清楚这个剧本的两个谬误。第一个谬误“克劳狄斯是一个残暴和血腥的野兽”。事实上,在他统治的新丹麦的开端,在其谋杀行径被发现之前,他没有做任何可被称作专制或者残暴的行为。没有人反抗他,甚至哈姆雷特也没有任何理由责怪他。(对其母亲的改嫁,哈姆雷特更倾向于认为是其母亲的过错)。在丹麦的艾尔西诺,他和格特鲁德开启了一种新的文化构成。在这个新的国家里,没有什么是“颠倒的”。而且民众也十分欢迎新的国王与皇后,正如剧本里所说“沐浴在他们的阳光之中”[3]90,除了哈姆雷特。
  为与老哈姆雷特国王统治的旧丹麦区分开,克罗狄斯的所作所为其实是致力于建立一套新制度。老哈姆雷特其实是一个“半异教徒,半天主教徒,盎格鲁—撒克逊民族出身的斯堪的纳维亚骑兵国王,一个维京传奇。”[4]45他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战场上度过的,剧本里讲他仅用一场战争里便打败了挪威人。他被尊为一个“威武的国王”[3]93。简而言之,旧世界其实是被一种军事荣誉的贵族规范所统治。相反,在新的世界里,克罗狄斯统治下的国家呈现了截然不同的景象:不再是纵情豪饮、四处征战,而是处处歌舞升平,文化成为新丹麦的治国中心。相应的,在新的世界里,克罗狄斯用更接近于地中海文化的方式改造了老国王以武力著称的旧世界,将权利的中心从战场转向城堡的舞厅和大堂[4]46。即使是面对挪威的入侵,克罗狄斯也是依靠外交和派遣大使平息战事,而非出动兵力与入侵者交战。因为哈姆雷特习惯了旧的世界的生活方式和规则,同时他也是旧世界的继承者,所以他用两个国王的比较来比较新旧两个世界:许珀里翁和萨梯[3]146。前者是希腊神话中的太阳神,代表男性力量;后者是半人半羊的森林之神,常常与醉酒和情欲相联系。因此,哈姆雷特对新的国家和新的统治方式存在着自己的旧有偏见。所以在此背景下,克罗狄斯统治的新的王国其实并不腐朽,与旧的世界一样正常。在这个新的世界中,每一个公民仍然需要遵循国家的法律,即便他尊为王子。如果他谋划除掉国王,在没有正当理由的情况下,他所犯的是叛国罪。如果他杀掉国王,他就犯了弑君罪。而事实上,读者对于新的世界的解读更多的是受了哈姆雷特带有偏见叙述的影响。
  第二个谬误是“哈姆雷特的行为在道义上正确不需要被惩罚。”尽管他的出发点和目标是正确的,但是他的具体行为是不道德的。故事的一开始,他的确遭到了“不正义”,一个三十岁的王子,在一瞬间失去了所有:他的父亲,他父亲的世界以及他的王位,还有在整个国家中的地位。他的母亲也与他的叔父再婚;心上人欧菲莉亚也在其父亲的影响下背叛了他。甚至贵族雷欧提斯比他
  更受新国王的器重;而权臣珀洛尼厄斯也胆敢阻碍王子的爱情,偷听王子的谈话。突然之间,他的权力被架空,除了王子的名号,他一无所有,唯有对着自己父亲统治的旧世界暗自悲伤。他将这些改变作为“非正义”,他所需要的就只是一个借口将这个“非正义”的世界、“脱节的时代”变回本有的秩序。
  因此,其父鬼魂的出现给他提供了一个恢复实现自己权利和释放自己男性力量的借口。鬼魂告知他关于谋杀的事情并且要他发誓进行报复。这样哈姆雷特的逻辑形成一个完整的链条:新的世界不合法更不“正义”,旧的世界是正义的,所以他所做的任何恢复旧世界“正义”的事情都是“正义”的。所以当他发现欧菲莉亚听从其父之命来试探他,他羞辱她,并让她“去修道院”(妓院的代称);当他错杀波洛尼厄斯,他对逝去的生命没有一点羞愧,反而是“你这倒运的、粗心的、爱管闲事的傻瓜”[3]145。在他去英格兰的船上,他偷了文书,伪造了一份让英格兰人杀掉罗森格兰兹和吉尔登斯吞的文书。对他的偷窃、造假还有陷害二人致死的行为,他的回应是“我在良心上没有对不起他们的地方,是他们自己的阿谀奉承断送了他们的性命”[3]178。
  在这个新世界中,哈姆雷特是披着“正义”外套在行使各种“不正义”。与克劳狄斯相比,他同样有自己的野心和欲望。最后他也得到了新世界的“正义”的报偿:他最后被雷欧提斯的毒箭刺死。
  三、结束语
  这篇文章通过借用柏拉图的正义观来分析莎士比亚经典戏剧《哈姆雷特》里面主要人物的悲剧命运。文章通过细致分析发现,在《哈姆雷特》中存在一个老国王统治的旧世界的“正义”与新国王克劳狄斯统治的新世界的“正义”。两者互不相容,遵循一个世界的“正义”意味着对另外一个世界“正义”的违背。而对“正义”的违背必将受到命运的惩罚,因此剧中人物的悲剧命运不可避免。而这种结构加深了我们对莎士比亚悲剧中“两难结构”、莎士比亚戏剧和古希腊悲剧思想联系的理解。进一步分析可以发现,哈姆雷特和柏拉图正义之间的联系可以追溯到莎士比亚的教育背景和他基督教信仰。在斯特拉福德学习时,莎士比亚接受了拉丁语法的训练,并且接触了大量的古希腊罗马悲剧[5]2-3。因此在莎士比亚的悲剧中,存在大量古希腊悲剧的影响,尤其是对“命运”概念的理解。
  参考文献:
  [1]Plato.Great Dialogues of Plato[M].Penguin Group,1999:255.
  [2]罗素.西方哲学史[M].何兆武,李约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147-196.
  [3]莎士比亚.莎士比亚悲剧集[M].朱生豪,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2.
  [4]Corum,Richard,Understanding Hamlet[M].Greenwood Pub Group,1988:45-46.
  [5]Wells,Stanley ed..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Shakespeare[M].CUP,2001:2-3.
  收稿日期:2014-10-10
  作者简介:佘敏(1964-),女,四川成都人, 副教授,从事汉语语言文学教育研究。
  (责任编辑:李鹏飞)
其他文献
摘 要: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这对矛盾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作为同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它们既对立又统一。不能单纯追求经济利益而忽视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也不在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的同时忽视经济的发展。因为良好的环境只有在适宜的经济条件下才能达到,而且治理污染和保护环境需要大量的经济支持。既要看到它们之间的斗争性,又要看到它们之间的同一性,在对立统一中把握经济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  关键词:矛盾分
期刊
摘 要:根本违约制度是《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中的重要条款之一。《公约》采取了主观要件和客观要件相结合的标准,对两大法系在此规定上的不足之处有了突破和创新,被国际社会普遍认可和采纳,许多国家在起草或修订本国合同法时都纷纷参考与效仿。其设立的目的在于鼓励交易,限制合同的解除,进而最大限度地实现社会价值。  关键词:国际货物买卖;根本违约;判断标准;法律后果;借鉴意义  中图分类号:D913
期刊
摘 要:随着科技的发展,话语呈现多模态化,多模态话语分析方法为由多种社会符号构成的语篇的分析提供了新的视角和途径。介绍了在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法基础上由Kress & van Leeuwen建立的视觉语法,并以此对一则商业广告从再现、互动和构图意义三个方面进行了多模态分析,验证了多模态话语分析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关键词:多模态话语分析;再现意义;互动意义;构图意义;广告  中图分类号:
期刊
摘 要:习近平同志提出的“中国梦”,作为形而上的概念需要具体化。高校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阵地之一,学生党员是学生中的先进分子,是我们党宝贵的人才资源。实现中国梦的历史重担离不开学生党员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学生党员要在学习中找寻圆梦的新途径,实践中探索圆梦的新方式,创新中探寻圆梦的新思路。  关键词:中国梦;学生党员;信仰  中图分类号:D267.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
期刊
摘 要:通过发放调查问卷抽样调查的方式对临沂大学8个学院,600名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进行深入调研,总结了大学生党员发展工作的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加强学生党支部建设;抓好预备党员的再教育再培养;对学生党员坚持使用和培养相结合;加强党员教育培养中的社会实践环节;探索大学生党员发展和管理的新机制、新办法。  关键词:大学生;党员;质量  中图分类号:D267.6 文献标志码:A
期刊
摘 要:“大学工”教育观是一种从全局上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教育管理的总的看法和根本方法。育人工作是一项系统工作,必须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日常管理、咨询服务工作有机地统一于学校整体工作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才能真正做到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本文以成都中医药大学为例,探索构建“大学工”教育管理模式。  关键词:大学工;教育管理;合力育人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
期刊
摘 要:从北方民族大学新闻系《民大青年报》的发展和实际出发,分析了高校校园报刊在新媒体冲击下所面临的挑战和生存现状,提出了打造特色校园报刊的应对举措和解决制约校园报刊发展问题的思考,展望了高校校园报刊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校园报刊;民大青年报  中图分类号:G2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36-0138-02  作为最早发展、最规范的校园平面媒体
期刊
摘 要:长期的封建教育传统使得中国的大学教育种下了功利主义的种子,市场经济的强力渗入又使大学教育不敌各种形式的功利诱惑,缴械投降,丢弃了学术的自由与独立之精神。世界一流大学梦的出台促使中国的大学学府开始系统思考与国际知名学府的差距,除各种显性的数据统计上的差距之外,隐性的精神层面的差距更不容我们忽视。“为学术而学术”的纯学术精神正是中国大学所缺失的一种宝贵精神,是纠正当前大学教育中各种功利主义的一
期刊
摘 要:社区文化直接服务于广大居民群众,最具社会广泛性、现实性和贴近性。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社区文化活动具有其特殊和重要的作用。南京市鼓楼区各社区积极推进文化建设,但在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和资源整合等方面尚存不足。着力构建和积极推进以核心价值观为内核的社区文化建设,对提高居民群众对核心价值观的认知认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区文化作用;内核;文化建设 
期刊
摘 要:作为回族伊斯兰宗教教育主要形式的经堂教育迄今已历经四百多年,在回族民间仍然发挥着其培养伊斯兰教接班人的独特作用,同时对传播伊斯兰文化知识及构建和谐社会也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当下中国正处于急骤的社会变迁中,经堂教育亦毫不留情地受到了市场经济的冲击,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困难,面临着发展困境。  关键词:清真寺;经堂教育;发展困境  中图分类号:G7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