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人体光”

来源 :知识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ebf19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11年一位叫基尔纳的英国医生发现:一名裸体病人的体表出现了15毫米厚的模糊光圈。后来,基尔纳又多次看到了这种情景,于是他宣称:人体能放射出类似月晕和日晕的光圈,并把它称为“人体辉光”。
  20世纪40年代,苏联科学家基利安夫妇在一次电学实验中,惊奇地发现人体的各部位发出的光有不同的颜色:手臂是蓝色,心脏是深蓝,而臂部是绿色。更有趣的是,人体相对发光比较明显的一些部位,恰好与中国人发现的700多个穴位相对应。在拍摄饮用烈性酒的人的手指时,他们发现,随着不断饮酒,饮酒人的手周围的光晕会变得越来越亮,颜色逐渐接近玫瑰色。而当人喝醉时,手指头所发出的光就会变得模糊,并失去正常色彩。
  近些年,科学家利用专门的仪器对不同年龄、性别、职业和健康状况的人进行了数万次测试,结果无一例外地测出了每个人体表的每个部位都在发出极其微弱的可见光。这种光不是红外线,也和人的体温无关,而是一种蓝色的类似萤火虫发出的超微弱冷光。研究证实,人体体表各部位发出的冷光强弱不同。比如,手指尖发出的光比虎口强,虎口发出的光又比手心强。伴随人的年龄增长和健康状况的变化,以及饥饿、睡眠等生理变化,冷光也会发生相应的改变。一般来说,青年人发出的光强度比中老年要强,体质强壮的人发光强度也大于体质较弱的人。更值得一提的是,人体有经穴的地方,比没有经穴的地方发光强度要大。
  科学家认为,人体散发冷光,很可能是由于人体内藏有发光细胞的缘故。最近,安徽医科大学张学军教授领导的课题小组经多年研究,初步揭示了“人体光”的奥秘。根据大量实验证实:人的细胞能够发光,并可以被仪器所接收;人体细胞发光是细胞活性氧自由基在细胞中运动的结果,它体现了细胞的氧化功能和活性,因此人的细胞发光的强弱与人体的健康状况有很大关系。
  科学家认为,“人体辉光”很可能是人体发出的二次辐射与空气电离产生的荧光现象。因为温度处于绝对零度以上的物体,均能发射辐射波,只不过是这种辐射波极其微弱,并且它们的波长不能被肉眼识别而已。人在发出辐射波的同时,也在接受包括来自宇宙空间的可见光、紫外线,以及来自地球本身的X射线等辐射。
  研究发现,人、动物、植物等有机物,甚至矿物、岩石等无机物,都有一个固定的能量吸收带,该吸收带一旦在比较特殊的电磁场里受到电磁能量的激发。就会产生比原来所吸收的辐射波波长更长的二次辐射。这种二次辐射的辐射波能使空气发生电离,形成有色离子,大量有色离子的汇聚就会发出可见光。也正因为如此,“人体辉光”的发出需要比较特殊的环境和苛刻的条件,在一般情况下,人们很难看到“人体辉光”。
  目前,各国科学家正试图将对“人体光”的研究应用到健康保健、疾病治疗、体育竞技、刑事侦查等众多领域。比如人体不同部分“辉光”的强弱变化可表明该部分器官是否患有疾病;在审问犯人时,犯人的“辉光”闪耀跳动出现斑点,说明他在说谎。
  科学家坚信,如果人类能完全揭开“人体光”之谜,那将会创造出更多的人间奇迹。
  (短信代码:070535)
其他文献
高中《生物》讲到新陈代谢时 ,提到了ATP与ADP之间的相互转变关系 ,常表述如下 :ATP 酶 ADP +pi(磷酸 ) +能量ATP与ADP的相互转变伴随着能量的释放和储存 ,因而与生物体的新陈代谢密切相关。部分
运用恰当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有助于激发学生阅读课文的兴趣和欣赏作品的热情,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语文教师要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作用,使现代与传统教学手段整合运用得
品质市中rn主办:市中区旅游局rn书籍环列如城,是为“书城”.拥有一家具有地标意义的书城,于一座城市而言,影响深远;于城中的人而言,则是滋养心灵的家园.而这些,一直是山东书
期刊
统计是研究如何合理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科学,它可以为人们制定决策提供依据;概率是研究随机现象规律的科学,它为人们认识客观世界提供了重要的思维模式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为人们解决很多实际问题提供了思想和工具. 因此,概率与统计等基础知识已经成为一个未来公民的必备常识,更是高考数学中考查实际应用能力和数学建模能力的一个重要载体,也是考查必然与或然数学思想的重要内容,从而可以看出高考中概率与统计所占地位的
笔者作为一名中学生英语老师,依据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实施英语教育教学过程,并在教学中总结教学经验,本文从三个方面阐述了英语教学中进行创新能力培养的一些经验和
本文对化学教学中教师将作业如何分层才能发挥作业的真正目的——巩固知识,培养学习习惯,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与实践,并以物质的量浓度为例介绍了如何设计分层作业,通过一年的实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西部之窗支教团于云南省文山市喜古乡喜古小学开展短期支教活动,通过实地观察、问卷调查、访谈等方法,对大学生短期支教模式进行调查与探索,同时关注乡村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掌握学习理论号称是新课改的基础指导理论之一,它是由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教育家布卢姆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它的核心思想便是“为了掌握而教”,为了能够更好地促进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