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热点作家最新作品读赏练之周海亮

来源 :阅读与鉴赏(初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sj_b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家印象
  周海亮,20世纪70年代生于山东文登,现居威海,职业作家。他是《读者》杂志最优秀、最具人气的二十位签约作家之一,也是国内出色的青年美文作家。近年来在国内近三百种报刊上发表了大量情感和哲理散文,并在多家报刊开辟专栏。他的散文深得广大青少年读者的喜爱,其中很多作品不仅被各类报刊转载,屡获大奖,还入选中小学课本或阅读年选。已出版的作品有《送你一度温暖》、《有一种债你必须偿还》、《刀马旦》等。
  周海亮写过文学小说,写过时评球评,写过散文随笔。但近年来他却在努力构筑着自己的温情世界,积极撰写温情的、关于爱和友谊,关于彼此之间相濡以沫的真情的温暖故事。他的散文细腻委婉,情感真挚,多能从生活的小事、平凡的场景里折射出人性的光辉,给人以美的享受与熏陶。
  
  链接中考
  2008年福州市中考阅读理解题:《父亲的秘密》;
  2008年山东青岛中考阅读理解题:《诊所里的母亲》;
  2009年扬州市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阅读理解题:《那一扇门》。
  
  人生万象·母爱之歌
  
  母亲的眼睛
  周海亮
  母亲的祖母六十岁以后陷入黑暗,母亲的母亲五十岁以后双目失明,母亲今年三十五岁,她七岁的儿子,双目炯炯有神。然而,母亲总为他担惊受怕。
  假如顺其自然,母亲知道,她将会变成盲人,她的儿子也将会变成盲人。是可怕的家族遗传,避不开,逃不掉。几年前她找到千里之外的一个名医,医生告诉她,她和儿子的眼睛完全可以通过手术医好。手术越早越好,医生对喜极而泣的母亲说,特别是你的儿子。然后,医生为母亲开出一个天文数字的手术费用。
  母亲开始疯了般赚钱。每天她需要在工厂工作八个小时,下了班,回家安顿好儿子,又要去雇主家中做两个小时的钟点工。从雇主家出来已经很晚,母亲拖着极度疲惫的身躯,还要赶去另一个雇主家……母亲的工作时间远在十二个小时以上,每一天,母亲都在严重透支自己的体力和健康。她吝啬地对待每一分钱,她知道,每省下一分钱,她的儿子距离手术台就更近了一步。
  她的视力每一天都在下降。世界变得愈来愈模糊,每一天,她都会有短暂的完全失明的时刻。有时候,正上着工,她的眼前突然一片黑暗,就连近在咫尺的卡刀都看不见。母亲知道自己即将失明。母亲还知道她必须赶在完全失明以前赚足儿子的手术费。她继续发疯般赚钱。她甚至又接了一份洗衣服的工作。每天晚上她很晚才回家,只要她的儿子没睡,她都会拿出那个存折,让她的儿子念出那上面的数字。她得知儿子的眼睛没有任何问题,她得知存折上面的数字已经非常接近手术费用,她笑了,笑出一滴眼泪,她的面前一片黑暗。
  只需要再领一个月的薪水,她就可以带着儿子去远方的城市动手术。而此时的她,已经接近全盲。那个月的薪水装在她的口袋里,那笔钱不多,可对她却无比重要。她走在马路上,摸索着向前,那条偏僻的马路车辆稀少。她慢慢往家的方向走,尽管走得很小心,可是身体还是一点一点地接近马路的中央。一辆汽车冲过来了,她听到橡胶轮胎在沥青路面上摩擦出尖锐刺耳的调子。然后,她的身体便飘了起来。在空中她捂紧口袋,想起了自己的儿子。
  醒来时她闻到刺鼻的酒精气味。面前影影绰绰,她听到一个温柔的女声说,您总算醒过来了!她问:我是在医院吗?对方说:是的,您是在医院。您被一辆汽车撞倒了,有好心人拨打了我们的电话。她问:好心人呢?对方说:好心人已走了……她拽掉吊针,爬起来,往外冲。护士抱住了她。护士说,您需要冷静。
  她还是趁护士不注意的时候逃出了医院。世界伸手不见五指,她是凭感觉和记忆回到家的。她浑身都痛,她踉踉跄跄。有一段距离,她几乎是在爬。她回到家,喊来她的儿子,她说帮我看看我口袋里的钱。儿子说,两千三百五十六块。她说那存折呢?儿子说,十五万六千九百三十块。她长舒一口气,笑笑。她说儿子,你愿意跟我去远方做一个手术吗?儿子问什么手术,她想了想,说,一个小手术……我保证它一点儿也不会疼。儿子问,不做不行吗?她说当然不行……你必须去做。儿子想了想,耸耸肩膀,愉快地说,好吧。母亲就笑了。她摸着儿子的脸,在心里对自己说,现在,你可以放心地瞎了。
  她流下一滴眼泪,正好砸中儿子的眼角。
  (选自《青年文摘》2009年第8期,有改动)
  
  潸然泪下
  读罢全文,不禁潸然泪下。为了儿子的眼睛,母亲“疯了般赚钱”,每天的“工作时间远在十二个小时以上”。过度的操劳,使她的视力急剧下降。然而,她无怨无悔,继续发疯般赚钱。当她拿到“那个月的薪水”,攒够了儿子的手术费用时,却发生了车祸。醒来时,她不顾满身的伤痛,艰难地逃回家中。她舍不得也不能动用身上的一分钱,因为那是儿子光明的未来啊!而此时,母亲已经全盲!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母爱的伟大就在于她的勇于牺牲,无私奉献。母爱,一首源远流长的颂歌!
  
  且读且思
  1.儿子双目炯炯有神,母亲为何“总为他担惊受怕”?
  2.“在空中她捂紧口袋,想起了自己的儿子”一句中的“捂紧”一词有何作用?
  3.“她流下一滴眼泪,正好砸中儿子的眼角。”你觉得母亲流泪的原因是什么?
  4.为了医治好儿子的眼睛,母亲“疯了般赚钱”,“严重透支了自己的体力和健康”,以致过早失明。对此,你有何感想?
  
  奋斗故事·爱的力量
  
  那个夏天的热度
  周海亮
  
  我知道,她听施特劳斯,吃肯德基,喝现磨的巴西咖啡,穿得体的灰色套裙在写字楼里自在地忙碌。但,那只是以前。后来,她与我相恋,这一切便都消失了。
  那一年,我开始了自己所谓的事业,她跟着我,义无反顾。那个夏天来得特别早,花儿染得整个城市红彤彤的。我们住在市郊一所属于非法建筑的小屋,四壁透风。这是我们暂时的家。
  为了省钱,每天我们步行至市区的店铺,中午买两份一块五一碗的粉皮,晚上再步行回来,累得骨头散架。好像整整一年,都是那样熬过来的。
  那是一段艰苦和心酸的日子。那时,事业是我的图腾,爱情是她的信仰,那是支撑我们没有倒下去的全部。
  有一次,记得很晚了,我们步行回来,她坐在床边洗脚,我去房东那里讨开水泡面。当我提着暖水瓶返回时,她已经睡着了。她保持着一种疲劳至极的姿势,两只脚仍在盆里泡着,人斜倒在床上。她的身体压着自己另一只胳膊,有了轻微的鼾声。
  我轻轻地走过去,想翻动一下她的身躯,让她睡得舒服一些。我盯着她的脸,那么一张年轻美丽的脸,此时却写满了疲惫。
  在这张脸上,我发现了一只蚊子。
  那个夏天,城市像个巨大的蒸笼,可为了省钱,我们一天天向后推着买蚊帐的时间。
  蚊子趴在她额头上,贪婪地吸食她的鲜血。她睡得香,也许正做着生意好转的梦。我的心猛地抽搐一下,伸出手,挥动着。蚊子正吸得高兴,对我的恐吓并不理睬。我想用手拍死蚊子,手扬着,却不忍拍下去。我怕惊醒了她。
  我站在那里,就那样扬着手,愣着,矛盾着,心焦着,看蚊子的腹部慢慢凸起。突然间,我对自己,产生出一种深深的厌恶。
  在那个夏天的夜晚,我站在那里。那是一种极端亏欠的感觉,对她,对爱情。
  白天经过一个小摊,我注意到一个粉色蚊帐的标签:十六元。在当时,这十六元可以做许多事。那天,我一夜没睡,我拿着一个硬纸板挥动着,像一名士兵,不再让蚊虫靠近她的身体,我成了她临时的蚊帐。后来,她醒了,盯着我看。十分钟后,我突然发现她泪流满面。
  第二天,小屋里挂上了粉色的蚊帐。挂蚊帐时,我们一直没有说话。我是把蚊帐当成礼物送给她的,但我没说。我觉得,那像一朵盛开的玫瑰,就算是爱情的补偿。可我又觉得,其实什么也补偿不了。
  那天,是她的生日。
  再后来,有一段时间,我有了十六万元,或者说我们有了十六万元,我们买了很多东西,却没有再买蚊帐。我们已经不再需要蚊帐了,装修严密的房间,飞不进一只蚊虫。
  可是,我总觉得,这些钱,这些东西,远不如那个曾经十六元钱的蚊帐对她有价值,或者说,对我们的爱情,有价值。
  那个夏天过去了,我们别无选择,只能相爱。
  (选自《青年文摘》2009年第10期,有改动)
  
  虽苦犹甜
  “那个夏天,城市像个巨大的蒸笼。”可为了省钱,“我们”却“一天天向后推着买蚊帐的时间”,以致“蚊子趴在她额头上,贪婪地吸食她的鲜血”。自责之余,“我一夜没睡”,挥动着硬纸板驱赶蚊虫,“成了她临时的蚊帐”。“她”醒来后,泪流满面。这是一幅多么感人的图画啊!
  恋爱中的青年男女,花前月下,海誓山盟,何其甜蜜,何其诗意。然而,本文的“我”和“她”,却饱尝生活的艰辛,爱得苦涩,爱得艰难,爱得深沉。正因为如此,“那个夏天过去了,我们别无选择,只能相爱。”
  
  且读且思
  1.开头一句在全文中有何作用?
  2.“好像整整一年,都是那样熬过来的”一句中的“熬”字能否删去?为什么?
  3.下面的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其作用是什么?
  那天,我一夜没睡,我拿着一个硬纸板挥动着,像一名士兵,不再让蚊虫靠近她的身体,我成了她临时的蚊帐。后来,她醒了,盯着我看。十分钟后,我突然发现她泪流满面。
  4.文章的最后一段有何深刻含义?
  
  真情故事·特殊的礼物
  用一座城市当你的礼物
  周海亮
  他们夜以继日地工作,只为实现一个即将失明的男孩儿的心愿。
  几秒钟时间里,约翰的世界突然一片漆黑。
  那是一场足球比赛,十二岁的约翰正在带球飞奔。这样的事情在几天以后再一次重演,约翰只听到周围的声音,却什么也看不见。一系列繁琐的检查后,医生告诉约翰的父亲,约翰极有可能在剩下的一年里慢慢失明。如果坚持治疗的话,也许会有奇迹发生。
  可奇迹永远不会发生。约翰的视力一天比一天差,医生一直用最好的药物为他治疗。可是每个人都知道,约翰的世界终将一片黑暗。出乎意料的是,约翰表现出令人难以置信的乐观和坚强。他仍然坚持上学,坚持踢球,坚持和父亲开各种各样的玩笑。尽管眼前像飘着一团雾,尽管他时时短暂性地失明,但至少在现在,他还可以看见面前的世界。
  可是有一天,他突然无比悲伤地对父亲说:“我真的好想踢一辈子足球。”父亲说:“你当然可以……有盲人足球赛,你肯定能成为最优秀的盲人球员。”约翰说:“可是我不能在旧体育场踢球了,新的体育场半年以后才能竣工,我真的很想看一眼我以后将要比赛和训练的地方。”
  父亲一时伤感无语——他知道约翰的愿望不可能实现。用不了半年,约翰就将彻底失明。
  父亲终于决定放弃治疗,他想带十二岁的约翰到处走一走,用四个月的时间,将世界尽可能留在约翰的记忆里。
  那段时间约翰玩得非常开心,可是约翰的病情在一天天恶化,他们只能加快行程。四个月的时间里,他们只和约翰的治疗医生通过几次电话,除此以外,他们似乎彻底忘记所有的烦恼。
  四个月以后,父亲和约翰回到小城。让他们吃惊的是,他们的邻居,约翰的小伙伴,治疗医生以及诸多陌生人竟然一起候在机场迎接他们的归来!他们说要带约翰去看一件特殊的礼物,那件礼物,是所有小城市民一起送给约翰的。
  那是一座全新的体育馆。
  那本该在两个月以后才能建成,然而为了约翰,他们却将竣工的时间,不可思议地提前了两个多月!
  工地负责人偶然得知了约翰的病情,决定一起为这个十二岁的小男孩儿做点什么。可修一座体育馆绝非盖一座房子那么简单。后来,总负责人也决定加入进来。于是,他们一起找到市长,他们希望通过市长的努力,将体育馆的竣工时间尽可能提前。
  市长决定为小孩子试一下。他找到总设计师,找到所有与这个体育馆有关的人,寻求他们的帮助。最后得出的结论是,只要增加工作人员和工作时间,就可以提前两个月建成。
  只是这会打乱原来的计划,费用也远远超出预算。并且,问题的关键是,假如工期提前完成,工地就必须二十四小时施工,会扰民的。这当然需要小城市民的同意和支持。
  市长决定寻求电视台和电台的帮助。他告诉市民所有有关约翰的故事。工人们在工地前扯起一条巨大的横幅,五天的时间竟然得到近十万人的签名,而这个小城不过区区十几万人口。很多人在签名以后并不急于离去,他们说,如果我愿意留下来,能不能替体育馆和那个男孩儿做点什么?
  于是,工地上的工人增加了一倍,他们夜以继日地工作,只为实现一个即将失明的男孩儿的心愿。新体育馆终于在约翰归来的前一天建成,入口处挂着一条巨大的条幅:我们送给约翰的礼物……
  那是十几万市民的礼物啊,那是十几万颗金子般的心啊。
  (选自《青年博览》2009年1月)
  
  美好人间
  为了一个即将失明的男孩儿的心愿,工地负责人、市长乃至全城的市民齐心协力,终于使小男孩儿梦想成真。约翰是不幸的,而约翰又是幸运的。因为他在失明前完成了自己的心愿,并真切地感受到了小城十几万市民那份火热的爱!相信约翰在未来的日子里,一定会活得快乐、活得精彩。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当别人有困难时,我们一定要伸出友爱的双手,给予帮助与支持,因为“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且读且思
  1.文章开头一句中的“他们”指代的是哪些人?
  2.约翰是个什么样的男孩儿?他失明前的最大愿望是什么?
  3.发挥想象,写一段话,描写约翰看到十几万市民所送的特殊礼物时的心理活动。
  4.最后一段采用了什么表达方式?其作用是什么?
其他文献
摘 要:精心备课固然重要,但把握机会,巧妙引导更可见教师的独特匠心与教学机智,事实证明,也唯有在生成中方能捕获师生智慧互动的浪花。捕获浪花,机智生成;抓住错误,升华生成;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宜“隔岸观火”,无动于衷,要在其中发挥应有的调控作用,只有这样,语文课堂方能焕发生命的活力。  关键词:把握机会 动态生成 有效课堂 教学机智 演绎精彩    记得一位名师说过:“上课就像打仗,我们不能打无准备之
期刊
摘 要: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面对的是一群素质参差不齐的学生。大部分学生缺乏自信,人生目标模糊,作为班主任要通过教育使学生重拾自信,发掘自己的潜力,重新认识自己,体味生活和生命的乐趣。有创意的活动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教育手段。班主任在活动中通过自己的创意,带动学生积极思维,参与活动,认识自我价值,获得成功的乐趣,同时班主任也获得了学生的认同,学生和老师都获得了提升。  关键词:活动 创意 乐趣 成功   
期刊
迟子建的《额尔古纳河右岸》于2008年荣获第七届茅盾文学奖,小说用20多万字的篇幅,以一天(清晨、正午、黄昏、半个月亮)为叙述时间,以额尔古纳河右岸的森林为人物活动空间,通过叙述人“我”,鄂温克族最后一个酋长的女人,讲述了最后一个游猎民族——鄂温克族近百年的沧桑历史。如评论家所言,小说具有史诗般的品格和文化人类学的思想厚度。这部意图建构少数民族史的主题宏大的作品,并没有拘泥于繁芜的史实资料之中,情
期刊
人的健康为:“不但没有身体缺陷和疾病,还要有完整的心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但是如今独生子女如林的社会里存在着很多的亚健康人群,他们有的性格懦弱、孤僻,缺乏进取心,意志薄弱,没有自制力,胆小怕事,沉默寡言,做事没有信心,心理欠缺,怀疑同学看不起他,别人在一起说笑,他怀疑在讥讽他,议论他。可又有的专门找别人的缺点、挑别人的毛病,讥笑别人,从不思考自己的短处;有的凡事都以“自我”为中心,对他人他
期刊
普通中学高三语文复习的成效与重点中学相比总是有较大的差距,究其原因,除了生源质量差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因素是教学方法不理想,这在针对后进生复习引导方面显得尤为突出,部分教师陷入到无力回天的尴尬境地,少数教师甚至任其“自生自灭”。常言道:“教师不能选择适合教育的学生,只能选择适合学生的教育。”处在风口浪尖上的高三语文教师更是要以此为动力,努力改变现状,大力推进学科复习效率的提高,为学生高考的整体成绩添
期刊
语文阅读对于培养学生想象力具有独特的优势,对于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因而,高中尤其是高三更要重视阅读教学,教师要指导好学生的阅读,笔者根据几年来高三教学经验,现将高三语文阅读教学的复习策略及技巧谈一下。    一、瞄对高考,明确方向    《考纲》规定现代文阅读考查内容:1.词语句子理解题;2.筛选整合信息题;3.分段概括内容题;4.句子段落作用分析题;5.概括观点(态度)情感
期刊
阅读前言  一路开花原名叫李兴海,喜好音乐与文字,为人洒脱,多愁善感。他力求用最脱俗的文字来描述红尘的千诸百象、万般感动,作品散见国内外数百家报刊杂志,出版有散文集《此忆经年》,散文诗集《色梦》,小说《把青春的窗台叫开》等作品。下面推荐的三篇文章中,《没有一朵花会错过春天》让我们明白为何花朵都会在春天竞相开放的原因,《父亲的肩膀》让我们读懂了深沉而又宽容的父爱,《一把伞的温暖》则让我们体会到了人性
期刊
阅读前言  她,“一个容易掏心的人”,掏心给她的学生、她的事业、她的读者,正因为如此,她在赢得他们的心的同时,也为自己挣来了无数的荣誉:特级教师,中国作协会员,《读者》杂志签约作家,河北省“十佳青年作家”,“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她的作品很有特色。文字洗练畅达,故事简洁精炼,议论精妙、充满智慧。她的一篇篇优美的文章,像一颗颗美丽的珍珠,圆润、饱满,在读者的心田熠熠生辉。读着它,可以改善一
期刊
摘 要:辛弃疾是宋词豪放派的代表人物。《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写出了“愁”的两重境界:一是愁的低级境界,少年人“为赋新词强说愁”,此为刻意的造愁;二是愁的高级境界,中年人饱受愁苦后“却道‘天凉好个秋’”,此为不经意的凝愁。  关键词:愁 辛弃疾 造愁 凝愁    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居士,历城(今山东济南)人,生于1140年,死于1207年,是南宋时期著名词人,宋词豪放派的代表人物之一。辛弃疾词
期刊
高中语文戏剧单元,编入了曹禺的经典话剧《雷雨》(节选),《雷雨》是曹禺的第一部戏剧作品,也是中国话剧史上一部杰出的作品。《雷雨》作为曹禺的代表作,除了深刻的思想内容发人深省外,更以精湛的语言艺术而引人入胜。  周朴园的虚伪、冷酷、自私和无情让人义愤填膺!同时,读者又不得不为话剧大师曹禺的经典语言而拍案叫绝!每次教授该文,感受颇深。特别是周朴园富有个性化的台词,内涵丰富,意蕴无穷,将伪善自私的周朴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