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杨颖老师执教的《猫》一课教学,紧扣部编新教材的特色——双线组元,既突出语文要素,也注重人文主题。具体表现为:聚焦学法,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聚焦语用,细细品赏作者创作的细腻手法;聚焦主旨,深入探究文本蕴含的丰富情愫。
关键词:《猫》学法语用主旨
余映潮老师曾说:“没有优秀的、精致的、深刻的课文研读,一定难以产生优质的课。”最近,有幸观摩了我校杨颖老师参加南通市优课评比活动并荣获一等奖的课,教学内容是部编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第一篇——郑振铎先生的《猫》。教师对文本解读有自己的深刻领悟,在设计文本研讨活动、引导学生开展阅读对话时,注重循循善诱,由表及里、由浅入深。主要教学流程如下:
环节一:说说猫的故事
1.用默读的方法阅读文本,勾画出“我”家养的三只猫的来历、外形、性情、在家中的地位、结局等相关内容。
2.结合具体语句,用“这是一只的猫”的句式给大家做介绍。
环节二:谈谈“我”的难过
1.对于三只猫的亡失,“我”的难过体现在哪些方面?
2.细读文本,思考为什么“我”对第三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
环节三:议议人的反思
1.默读课文第15~34段,想一想是什么原因让“我”妄下断语。
2.结合写作背景,悟一悟作者的写作目的,反思人性中的“小”与“大”。
正是这样环环相扣、循序渐进的教学设计,引导学生在“诉说故事—细品悲剧—反思人性”的过程中,顺畅表达交流阅读体验、感受和思考,不断提高解读文本、鉴赏作品的能力。细细回味这堂课,我们可以有这样的观课收获——
一、聚焦学法: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教师在教学的第一环节中设计了用默读法阅读文本,勾画出“我”家养的三只猫的来历、外形、性情、在家中的地位、结局等相关内容。设计目标有明确的指向性,也有很强的可操作性,这表明教师是深刻领会了部编教材的编者意图的,在课堂教学中充分落实本单元说明中关于“继续学习默读”“边读边思考,勾画出重要语句或段落,并学做摘录”等具体要求。
难能可贵的是,教师没有停留在开课之初的“授之以鱼”,而是将这种阅读方法贯穿全课始终:在第二个教学环节,引导学生细读文本,思考为什么“我”对第三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在第三个教学环节,要求学生默读课文第15~34段,想一想是什么原因让“我”妄下断语。这样,在三个主要的教学环节中,“默读法”是一以贯之的,成为课堂学法指导的一条重要线索。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学生得以反复运用,熟练掌握,不仅把握了段落大意,理清了写作思路,而且学会了筛选提炼信息,并对文章主旨形成了自己丰富的个性化解读。这样,教师努力让默读和朗读共同成为七年级新生必备的阅读能力,培养了良好的阅读习惯,积淀了一定的语文素养。这样的教学设计体现的是“
教师眼中有教材、心中更有学生”的新课程理念。
教师的创新还在于,对于默读这种侧重个别活动、内心活动的读书方法,讲求检测评价反馈的及时性,而且检测的方式灵活多变。如第一环节,在学生默读圈画之后,教师没有机械地直接让学生读课后“思考探究一”中图表的内容,而是
要求他们结合具体语句,用“这是一只的猫”的句式给大家做介绍。这样灵活的设计更能唤起学生交流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争先恐后发言就是很好的证明。通过这样的交流方式,学生默读的效益得以彰显,也让默读为语文课堂增添了一道靓丽的色彩。
二、聚焦语用:细细品赏作者创作的细腻手法
《猫》是郑振铎先生于1925年至1927年间创作的写实短篇小说集《家庭的故事》中的第一篇。郑先生是“为人生的文学”的重要倡导者之一,他的文学观中,首先注重“真”,很多时候都让人感觉不到其小说的虚构性,只让人觉得是那样真切。其次,他十分强调“情”,他把这种激情融入小说创作中,使他的小说具有浓烈的情感,形成抒情散文的基调,具有抒情散文的意境,体现出一种质朴平淡的美。
教师很准确地把握了文本的这一特色,在第一个教学环节中,引导学生围绕“这是一只怎样的猫”进行交流。在交流过程中,让学生结合文本中的语句,细细品赏,体会出作者抓住特征对三只猫给予
的传神描写,摹其各异的形态,绘其细微的动作,栩栩如生,摇曳多姿,宛在眼前。同时,也透过字面,咀嚼“我”对三只猫不同的称呼——“相伴的小侣”“亲爱的同伴”“若有若无的动物”,读出“我”对三只猫或玩赏、或喜爱、或漠然的亲疏迥异的情感。
随后,在第二个教学环节——谈谈“我”的难过,教师引導学生探究:(1)对于三只猫的亡失,“我”的难过体现在哪些方面;(2)细读文本,思考为什么“我”对第三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如此,让学生逐层深入、鞭辟入里地深潜文字之中,通过对“不要紧,我再向别处要一只来给你”“自此,我家好久不养猫”“自此,我家永不养猫”三句话的细细咀嚼,感悟到“我”对第一只猫病亡后的“一缕酸辛”,并很快找到替代物来寻求安慰;对第二只猫被过路人捉去后的“怅然、愤恨,以至诅骂”,并因为痛失“所爱的东西”,不想再被伤害,甚或对猫的归来仍抱有一丝幻想,故而“好久不养猫”;第三只猫则是由于“我”的误判而含冤死去,在我知道真相后,就一直忏悔、自责、愧疚,所以“永不养猫”。教师除了重点引导反复朗读,把握好重音和停连,注意语气、节奏的变化,读出“自此,我家好久不养猫”“自此,我家永不养猫”内蕴的丰富情感,咀嚼“好久”“永不”的深长意味;更有创意地引导学生用替换法,将“我家永不养猫”原文句末的“句号”改为“感叹号”,让学生反复读,反复品,真切感受“我”那时那地出于良心被刺的愧悔之情、严于律己的自省意识、悲天悯人的宽厚情怀,触摸到郑振铎先生在写作中力图“把永在的忧郁与喜悦,把永在的恋爱与同情,写在小说中,使人喜、使人悲、使人如身历其境”的高妙表现手法 。
关键词:《猫》学法语用主旨
余映潮老师曾说:“没有优秀的、精致的、深刻的课文研读,一定难以产生优质的课。”最近,有幸观摩了我校杨颖老师参加南通市优课评比活动并荣获一等奖的课,教学内容是部编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第一篇——郑振铎先生的《猫》。教师对文本解读有自己的深刻领悟,在设计文本研讨活动、引导学生开展阅读对话时,注重循循善诱,由表及里、由浅入深。主要教学流程如下:
环节一:说说猫的故事
1.用默读的方法阅读文本,勾画出“我”家养的三只猫的来历、外形、性情、在家中的地位、结局等相关内容。
2.结合具体语句,用“这是一只的猫”的句式给大家做介绍。
环节二:谈谈“我”的难过
1.对于三只猫的亡失,“我”的难过体现在哪些方面?
2.细读文本,思考为什么“我”对第三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
环节三:议议人的反思
1.默读课文第15~34段,想一想是什么原因让“我”妄下断语。
2.结合写作背景,悟一悟作者的写作目的,反思人性中的“小”与“大”。
正是这样环环相扣、循序渐进的教学设计,引导学生在“诉说故事—细品悲剧—反思人性”的过程中,顺畅表达交流阅读体验、感受和思考,不断提高解读文本、鉴赏作品的能力。细细回味这堂课,我们可以有这样的观课收获——
一、聚焦学法: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教师在教学的第一环节中设计了用默读法阅读文本,勾画出“我”家养的三只猫的来历、外形、性情、在家中的地位、结局等相关内容。设计目标有明确的指向性,也有很强的可操作性,这表明教师是深刻领会了部编教材的编者意图的,在课堂教学中充分落实本单元说明中关于“继续学习默读”“边读边思考,勾画出重要语句或段落,并学做摘录”等具体要求。
难能可贵的是,教师没有停留在开课之初的“授之以鱼”,而是将这种阅读方法贯穿全课始终:在第二个教学环节,引导学生细读文本,思考为什么“我”对第三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在第三个教学环节,要求学生默读课文第15~34段,想一想是什么原因让“我”妄下断语。这样,在三个主要的教学环节中,“默读法”是一以贯之的,成为课堂学法指导的一条重要线索。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学生得以反复运用,熟练掌握,不仅把握了段落大意,理清了写作思路,而且学会了筛选提炼信息,并对文章主旨形成了自己丰富的个性化解读。这样,教师努力让默读和朗读共同成为七年级新生必备的阅读能力,培养了良好的阅读习惯,积淀了一定的语文素养。这样的教学设计体现的是“
教师眼中有教材、心中更有学生”的新课程理念。
教师的创新还在于,对于默读这种侧重个别活动、内心活动的读书方法,讲求检测评价反馈的及时性,而且检测的方式灵活多变。如第一环节,在学生默读圈画之后,教师没有机械地直接让学生读课后“思考探究一”中图表的内容,而是
要求他们结合具体语句,用“这是一只的猫”的句式给大家做介绍。这样灵活的设计更能唤起学生交流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争先恐后发言就是很好的证明。通过这样的交流方式,学生默读的效益得以彰显,也让默读为语文课堂增添了一道靓丽的色彩。
二、聚焦语用:细细品赏作者创作的细腻手法
《猫》是郑振铎先生于1925年至1927年间创作的写实短篇小说集《家庭的故事》中的第一篇。郑先生是“为人生的文学”的重要倡导者之一,他的文学观中,首先注重“真”,很多时候都让人感觉不到其小说的虚构性,只让人觉得是那样真切。其次,他十分强调“情”,他把这种激情融入小说创作中,使他的小说具有浓烈的情感,形成抒情散文的基调,具有抒情散文的意境,体现出一种质朴平淡的美。
教师很准确地把握了文本的这一特色,在第一个教学环节中,引导学生围绕“这是一只怎样的猫”进行交流。在交流过程中,让学生结合文本中的语句,细细品赏,体会出作者抓住特征对三只猫给予
的传神描写,摹其各异的形态,绘其细微的动作,栩栩如生,摇曳多姿,宛在眼前。同时,也透过字面,咀嚼“我”对三只猫不同的称呼——“相伴的小侣”“亲爱的同伴”“若有若无的动物”,读出“我”对三只猫或玩赏、或喜爱、或漠然的亲疏迥异的情感。
随后,在第二个教学环节——谈谈“我”的难过,教师引導学生探究:(1)对于三只猫的亡失,“我”的难过体现在哪些方面;(2)细读文本,思考为什么“我”对第三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如此,让学生逐层深入、鞭辟入里地深潜文字之中,通过对“不要紧,我再向别处要一只来给你”“自此,我家好久不养猫”“自此,我家永不养猫”三句话的细细咀嚼,感悟到“我”对第一只猫病亡后的“一缕酸辛”,并很快找到替代物来寻求安慰;对第二只猫被过路人捉去后的“怅然、愤恨,以至诅骂”,并因为痛失“所爱的东西”,不想再被伤害,甚或对猫的归来仍抱有一丝幻想,故而“好久不养猫”;第三只猫则是由于“我”的误判而含冤死去,在我知道真相后,就一直忏悔、自责、愧疚,所以“永不养猫”。教师除了重点引导反复朗读,把握好重音和停连,注意语气、节奏的变化,读出“自此,我家好久不养猫”“自此,我家永不养猫”内蕴的丰富情感,咀嚼“好久”“永不”的深长意味;更有创意地引导学生用替换法,将“我家永不养猫”原文句末的“句号”改为“感叹号”,让学生反复读,反复品,真切感受“我”那时那地出于良心被刺的愧悔之情、严于律己的自省意识、悲天悯人的宽厚情怀,触摸到郑振铎先生在写作中力图“把永在的忧郁与喜悦,把永在的恋爱与同情,写在小说中,使人喜、使人悲、使人如身历其境”的高妙表现手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