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玩的不是心跳

来源 :董事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nggangj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证券行业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没有健全有效的风险控制体系作保障,一切经营活动都无从谈起
  
  


  每天早晨七点半,张华东都会提前一个小时准时到达他位于南京市大钟亭街8号的办公室,看看当天最新的报纸,开始梳理一天的工作。不是非常大的写字台上摆放的一切都很有条理。张华东一直坚持着这个有些不可思议的习惯,他把这么做的原因归结为工作的魅力。“总是有一种工作的责任吸引着你。”张华东说。毫无疑问,这个处事稳健、温文尔雅的南京人已经把南京证券公司看作是生命中很重要的一部分。
  张华东之前的职务是南京东风汽车工业集团公司总经理兼党委书记,那时候他领导的是一个有近万员工的公司。调任南京证券公司的时候,手下的员工才200多人。从东风集团到南京证券的角色转变,其实是一个非常陌生化的过程。很快,张华东沉浸在这个极具挑战性的职位上并且决定要交出一份令自己满意的答卷。不干则已,要干就要干好,是张华东的一个信条。
  南京证券的全称是“南京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其前身为“南京市证券公司”,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成立于1990年,注册资金为1000万元,是江苏省第一家专业证券公司,全国首批规范类证券公司,同时也是第一个托管风险券商的规范类证券公司。2007年给股东的回报高达15%。截至今年5月,资产规模为133亿元,注册资本10.22亿元,实现利税16亿余元,而2006年末的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率为165.97%,实现了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南京证券成为全国为数极少的自成立以来连续17年盈利、从未亏损、高额回报的证券公司。
  一个证券公司,竟然一直书写着只有盈利、没有亏损的历史,未免令人觉得有些富于传奇色彩。但是南京证券的确如此,听起来有些不可思议,却又是在情理之中。作为南京证券的决策者,张华东严格坚持“小心驶得万年船”的观点,基于这样一个理念,虽然是在证券这种容易令人头脑发热的资本市场里摸爬滚打,但是张华东还是一直奉行一种看起来有些“谨慎保守”的决策方式,这也就造就了南京证券公司“规模适度、平台完整、业绩显著、特色鲜明”的战略思想。
  
  南京证券的风控神话
  
  很显然,与美林证券、摩根士丹利、雷曼兄弟等庞大的证券公司相比,中国券商的实力微不足道。张华东形象地比喻中国的券商不过是这些外国券商航母旁的小小舢板。而与国内的券商相比,南京证券不是规模最大的,也不可能是最大的,怎样在自身现有的基础上做实做强,成为张华东要思考的一个重点。
  在张华东的经营理念中,第一点也是首要的一点就是规避风险。每当要做出一个重大决策的时候,张华东的第一个反应就是有没有风险。证券行业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没有健全有效的风险控制体系作保障,一切经营活动都无从谈起。张华东始终对此保持着清醒冷静的头脑。近年来南方证券、大鹏证券等近30家券商相继倒下就是一个前车之鉴,被关闭的证券公司也有20多家。张华东对此不能有一点懈怠,所以南京证券公司有着完备的五级风险控制体系:一是董事会风险控制委员会,二是公司风险控制委员会,三是各业务线条的专门风险控制委员会,四是各业务部门的风险控制小组,五是营业部风险控制岗。在五级风控体系作后盾的基础上,完善了事前防范、事中控制、事后稽核与问责相结合的控制机制:一是发挥监事会作用,认真履行对公司财务及公司董事、经理人员履行职责等监督权。二是发挥五级风险控制组织的作用,形成有效的从决策、执行到操作各层次控制。三是发挥合规负责人作用,对公司经营管理行为的合法合规性进行审查和监督。四是发挥合规部门、稽核部门以及财务、电脑等部门作用,特别是要通过集中交易、独立存管、集中风控等系统建设,广泛采用国际先进的风险控制模型和工具,提高风控水平,完善问责机制。五是发挥业务部门的自律管理作用,严格按照操作程序和内部控制制度开展业务活动。
  改善盈利模式,提高抗风险能力,是南京证券所一直关注的。围绕风险控制体系的建设,从内控组织、内控制度、内控手段等多方面入手,已经构筑起全方位、全过程、全员的风险控制体系。具体表现在:完善风控组织架构、丰富风险控制手段等,风险控制委员会及各专门风险控制委员会等决策机构,严格履行确定目标、搜集信息、设计方案、评估方案、选择方案和信息反馈等六大程序,依照相应的工作条例进行集体决策,杜绝决策风险。坚持周三学习制度是教育的日常化。构筑起有效的思想道德防线,防范员工因违法、疏忽和差错等因素造成的风险。在指标的系统化方面,建立和完善了各项财务风险指标的监控体系,建立净资本的预警与补充机制,每月对净资本及其比率、长期投资比例、自营证券比例等指标进行分析,确保这些指标控制在规定范围之内。至于工具的技术化,则是按照第三方存管的要求,加大技术系统建设投入,陆续购置并安装新的集中交易系统、集中风控系统、法人清算系统等,并结合上交所新一代交易系统上线和T+1或货银对付(DVP)交收方式的变化,对现有交易系统等进行必要的升级改造,从而有力地提升风险控制的技术水平。
  公司要成长,就必须有一个前进的动力。南京证券提出了发展战略三步走的目标:一是通过托管收购实现营业网点的低成本扩张。二是通过增资扩股扩大资本规模,申请创新类资格。三是积极推动公司上市。目前,南京证券已经成功托管西北证券21家营业部、6家服务部,成功收购并控股了湖北金龙期货公司。创新类资格已经报会评审,上市工作也在筹备中。在国内券商纷纷借壳上市的时候,张华东说他从来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净壳”是不可能的,借壳就意味着要花更多的精力财力,资质优良的南京证券可望直接IPO上市。
  身兼南京证券党委书记、董事长的张华东对自己的身份的理解是“两种身份,一种责任”,即“第一责任人”意识。“方向比努力更重要,能力比知识更重要”。张华东说,南京证券就是一个规模中等的公司,看清自己前进的方向非常重要,这样就不会刻意去跟别人攀比,实事求是,就能使自己认识到有多大胃口就吃多少饭。
  
  读书笔记之董事长评点版
  
  即使是从那个非常年代走过来的人,张华东依旧是把被耽误的时间找了回来,付出多少努力就有多少回报。而军旅生活带给张华东的是坚定果敢的性格和稳健扎实的作风,以至于在今天的公司治理中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证券行业从起步发展到现在,不过就是十几年的时间,是一个朝阳行业,也是一个年轻人的行业,张华东把它比喻为“黑发行业”。这是证券行业的一个特点。“人无外财不富,马无夜草不肥。”资本市场是一个制造神话的场所,张华东很恰当地把它归结为“六高行业”,即:高投入、高回报、高风险、高学历、高智商、高犯罪率。这是证券行业的另外一个特点。“地上三分钟,天上三秒钟。”因其生产过程所用的时间惊人的短暂,证券行业存在着很高的经营风险和道德风险。在这种情况下,一定要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市场火爆的时候,决策层要冷静看待这种火爆;市场低迷的时候,决策层要能够保持火热的工作激情。这是张华东总结出来的冷热关系的辩证法。
  


  当市场低迷的时候,南京证券压缩自营业务,并通过进退自如的波段操作屡有斩获,从而赢得了在股市上的主动,与此同时,出手托管西北证券又使得自身的规模得以扩大。与此同时,证券投资部、固定收益部紧紧依托完善的证券投资管理体系和风险控制体系,在审慎决策的基础上,于2007年初确立了“牛市思维”,改进投资策略,广泛涉足多层次市场,在股市上积极做多,在债市上伺机减退,在银行间市场尝试撮合交易,并且积极参与一级市场新股申购。这种种动作使得南京证券在高风险的大潮中得到了很好的历练,也取得了可观的收益。南京证券做成了一个没有债务、没有负担的公司,一个身后干净的公司。张华东说,他不担心被认为保守或者谨慎,相反,这种行业需要保守,需要谨慎。
  决策者好就是个性,不好就是任性;决策做的好就是果断,做不好就是武断。一字之差,就体现了一个决策者的水准。张华东说,管理层要做到“修身,治事,笃学”,要学会修炼自己,耐得住寂寞,守得住小节。张华东认为,方向比努力更重要,能力比知识更重要。一个有能力的决策层就是要能够抓住任何一个机遇。而机遇总是给有准备的人,南京证券就是要时时刻刻做好这种准备,韬光养晦,厚积薄发。
  张华东说,好的经验带给别人就是“经典”,不好的经验带给别人就是“非典”。给张华东做下属的中层领导干部,除了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之外,还要认真按时地写读书笔记,读的书是公司发下去的,交上来的读书笔记是要张华东亲自来看的,当然,张华东不仅要看,还要在读书笔记后边加以评点。“当好一把手,带好一班人。”张华东说这么做的原因,其实就是想把自己领悟出来的南京证券的企业精神逐渐渗透传承下去,即使有一天自己不在董事长的位置了,企业长此以往形成的一整套企业理念都能够一以贯之就足矣。坚持写读书笔记制度使中层干部接受了新理念,丰富了新知识。
  “谨慎不仅是一种处事风格,更是一种智慧和韬略。”张华东说。证券行业是高风险行业,不能一味地追求利润最大化,高利润伴随着高风险。所以南京证券只做那个“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南京证券。坚持追求风险最小化前提下的利润最大化。南京证券独有的本土特色使得它不但有价值而且有使用价值。张华东对此很自信地说:“生存的环境在改善,发展的道路更艰难。”展望未来,张华东坦承,伴随着第二次中美战略对话,中国证券业大门徐徐打开,本土券商将不得不接受“与狼共舞”的现实,南京证券的竞争对手已经深深地刻上了外国资本的烙印,你是温度他是热度,想要拥抱对方又担心由于自身体温不够而被对方熔化,现在竞争态势的显著特征不仅表现为“大鱼吃小鱼”,更表现为“快鱼吃慢鱼”,发展慢了就等于没有发展,发展慢了就会遭遇被吃掉的恶果。“打铁需要自身硬。”南京证券时刻居安思危,常备不懈,积蓄能量,锤炼自己,延长被熔化的时间,从而最终熔化竞争对手。
  在南京证券,张华东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在托管西北证券的同时,南京证券不忘自己“报效国家、回报股东、厚待员工、奉献社会”的历史使命,在国家级贫困县——宁夏同心县捐建宁夏南京希望小学,还捐献了65000余元的教学用品。慈善是企业的社会责任。张华东强调,幸福其实就是一种感觉。他只是希望把这种幸福感传达给别人。
其他文献
TIME Magazine2007年6月4日  购买美国的资产!    外国投资者挺进美国的势头将只会增加  一年来,中国政府发现自己又新增了3000多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其中大部分是美元储备,而它必须给这笔多余的储备找个去处。全球产油国也陷入了类似的困境,必须给1万亿美元的石油收入找个去处。同样日本也持有巨额外汇储备。与此同时,油价上涨,亚洲制造业的强劲发展,以及我们借钱消费的观念,给美国带来了巨
期刊
编者按:1.2万亿美元的巨额外汇储备,让管理层为其保值、增值颇费思量,从而不断探索各种管理方式——即将成立的国家外汇投资公司斥资30亿美元认购美国私人股本集团黑石公司9.9%的股份,普遍被视作中国寻求更积极地管理其日益庞大的外汇储备的大胆举措,也标志中国外汇储备多元化计划已迈出重要的一步。    《巴伦周刊》    中国搅动全球股权收购市场  导语:舆论迅速将中国视作是股权投资的潜在力量  华尔街
期刊
能源巨头布金融棋局    导语:能源巨头纷纷布局金融业意图何在?  2007年5月20日,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下称“中海油”)正式对外宣布,成立自己的金融决策机构,用以统一其金融领域板块的管理,防范金融风险。  这是央企能源公司中,第一个设立的高级别金融决策机构。其实,在神秘莫测的金融王国里,中海油并不会感到孤独。其同胞兄弟中石油、中石化、神华集团、国家电网等多家能源巨头都已在金融领域纷纷布局,大
期刊
2007年1月,号称总投资16亿元的上海大学科技园区“四通纳米港”落成完工,成为四通向新产业进军的又一标志。我们不得不问,“四通纳米港”是否又会成为三井物产带领日本财团进军中国高科技产业的新跳板?    新浪网的前身可以追溯至1996年4月29日北京四通利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的第一个正式中文站点的建设启动。这个四通利方公司是1993年王志东在四通集团段永基的资助下创立的,当时作为投资人的段永基(现任
期刊
企业并购理论    一般而言,企业并购可以分为横向并购和纵向并购。横向并购是指处于同一生产经营阶段上从事同样经济活动的企业之间的并购。横向并购有利于企业发挥规模经济优势,降低成本,改进产品结构;但也可能造成产业集中度过高,便于企业串谋,阻碍市场竞争,甚至导致垄断。纵向并购是指同一生产过程中的相关环节的企业并购。纵向并购的经济目的是为了保证供应和销路,免受供应上的垄断性控制和销售上的竞争威胁。  西
期刊
从曾经的“券商借壳上市第一股”到如今的“借壳第一悬案”,广发证券借壳的光环在逐渐褪色。现在的问题是,广发借壳会不会被证监会“斩监候”?其借壳会不会成为一个美丽的“陷阱”?    资产重组、借壳上市是证券市场永恒的主题,上市公司或因之脱胎换骨、或实现咸鱼翻身。当然,其过程是复杂的或戏剧性的,并非一帆风顺。  广发证券曾被市场认为是“券商借壳上市第一股”,但“第一股”的美誉却不幸被海通证券捷足先登。2
期刊
并购事件top5    1.中信投资2.25亿元控股亚华  5月10日,S*ST亚华公告称,第一大股东农业集团将其所持有的公司6896万股股份(占S*ST亚华股份总数的25.35%),以2.25亿元的价格转让给委托持股方中信信托。在本次股份转让完成后,中信投资将通过中信信托成为该公司的控股股东。S*ST亚华自去年12月21日起停牌,此前股价收于4.15元。  中信投资系中信集团的全资子公司,主要业
期刊
由于中国金融服务业在市场准入上存在许多限制,市场结构表现为垄断特征,充分竞争环境尚未形成,因此如果进行横向比较,特别是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金融服务业无论是在实力还是在规模上都有很大差距,这说明中国金融服务业内部的微观主体依然缺乏竞争优势,因而影响了中国金融服务业在全球的竞争力    改革开放30年,金融服务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中国金融服务业在自身规模、结构、效率和竞争力方面有了明显的改善,在提
期刊
一、并购趋势指数(图1)      并购趋势指数选取上市公司并购交易规模指标和活跃程度指标,统计整理一定时期内的信息数据,经过技术处理后,计算综合指数,以月为单位制作发布,反映上市公司并购交易的趋势概况。    点评: 本月指数在中国A股市场持续创造新高的背景下,有一定幅度的强势反弹,达到1400点以上,稳健前行。    二、上市公司并购交易行业分布图(图2)        三、上市公司并购交易行
期刊
建设主体功能区,实际上是在目前这个大的区域发展战略之下,进一步把我们的国土细分,划分出优化开发区、重点开发区、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然后对每一个都做出规划    关于推进主体功能区的若干问题,在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中作了具体阐述,2006年国务院发文,要从各地区各部门开展编制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工作,目前正在有序的开展。什么是功能区和主体功能区?打个比方,大家过去穷的时候,就有一间房子,又当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