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源明本 继承发展

来源 :曲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bertrobertrober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扬州评话界,康派《三国》和王派《水浒》如双峰并峙,各有千秋。但就学术研究而言,两者却有不小的差距,后者的受关注明显高于前者。
  康派《三国》在学术研究方面“遇冷”,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自康重华先生之后再无正式传人。少了研究对象,研究自然不盛。但我们不能就此把康派《三国》束之高阁,康派说书艺术、特别是康重华先生的艺术成就,是扬州评话的宝贵财富。通过对其梳理总结,我们能更加明了扬州评话的艺术发展脉络,进而为新时代扬州评话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一、康派《三国》源流及传承情况简述


  “三国”故事给扬州评话提供了丰富的创演材料。清人周容在《杂艺七传·柳敬亭》就记载,“癸巳值敬亭于虞山,听其说数日,见壮缪,见唐李郭……剑戟刀槊、钲鼓起伏、骷髅模糊,跳踯绕座,四壁阴风盘旋不已。”壮缪即关羽。不过柳敬亭所说书目众多,《三国》不过是其中一种,除了片言只语的回忆文字,今人已无从完整窥见其说“三国”故事时的艺术风采。而《扬州画舫录》所记载的说书艺人吴天绪,是当时十个“郡中称绝技者”之一。他说《长坂坡》时,“效张翼德据水断桥,先作欲叱咤之状,众倾耳听之,则惟张口努目,以手作势,不出一声,而满室中如雷霆喧于耳矣。”这大概是扬州评话“三国”故事较早也较详细的记录了。
  清同光年间的说书艺人李国辉,是李门《三国》的始祖。他考过秀才,當过盐运使衙门的书办,知识渊博,善于编撰,他曾选“三国”故事中从“三顾茅庐”至“曹操兵败华容道”这一部分加以编创,以内容丰富多彩与说表声情并茂著称,有“粲花妙舌吐珠玑”之誉。李国辉不仅是出色的说书艺人,同时也能因材施教,引导弟子成材。他所传授的8名弟子都很出色,时人誉为“八骏马”。如吴国良敏捷麻利,李国辉就引导他兼学“蓝(玉春)派”“武说”之长;而康国华则性情爽朗、很有风度,李国辉就引导他打造潇洒自如、自然流畅的艺术风格。
  在传承师门艺法基础上,康国华还主动参考吸收了京剧的表演技法,进一步打造出了自己形声兼备、以神取胜的艺术特色。他的《火烧博望坡》《火烧新野》《火烧赤壁》三段书,被称为“三把火”。因说的诸葛亮出神入化、栩栩如生,听众称他为“活孔明”。民国时期,康国华实际上成了扬州书坛的领军人物。他对同辈谦虚揖让,对后辈爱护有加,留下了“五虎大战康国华”“王少堂问道康国华”等佳话。
  康国华之子康又华(康幼华)继承书艺,又向同门不同派的师兄吴少良请益。他也是京剧票友,进一步借鉴、化用了京剧唱、念、表演技法。他的官白字正腔圆、声调音韵都近似京剧念白,表情动作也神似京剧表演,所以康又华又有“戏派”之称。康又华还是打破扬州评话界“坐说不站”的第一人。“坐说”对演员的形体、步伐要求不高,而从康又华以后,“口眼身步神”逐渐成为扬州评话演员的“五功”。
  康重华是康派《三国》的第三代传人。他注重刻画人物性格,持续发扬家学,善于总结经验,堪称康派《三国》的集大成者。就目前而言,重视刻画人物已经成了扬州评话界的共识,近年来的优秀作品,如李真的《广陵禁烟记》《王少堂》,殷伯达的《一代儒将陈毅》,都十分重视人物的描写。
  康重华很重视对艺术资料的整理与收集。他1959年参加江苏省曲艺团,即开始康派《三国》的录音整理工作,并陆续录制了“三把火”的音频资料;20世纪八九十年代,由康重华口述,李真和张棣华、张棣华和夏耘整理的《火烧赤壁》《火烧新野》由江苏人民出版社、江苏文艺出版社先后出版,《火烧博望坡》片段则由李真整理,收录于1962年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扬州评话选》。康家后人还整理出33段时长约33小时的康派《三国》音频资料。
  文艺界对康派《三国》的整理也投入了大量心血。近期,扬州曲艺研究所从扬州广播电视总台的资料库中找到了康重华先生录制的一部分音像资料,《火烧赤壁》整理者张棣华还保存有康重华《三气周瑜》的整理本。这些珍贵资料,不仅可以让当代观众直接欣赏、领略到康派《三国》的艺术魅力,也给扬州评话的学习者、爱好者提供了丰富精准的“教材”。
  目前,康派《三国》暂时没有成体系的传承,但其影响力和艺术精粹仍在扬州评话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如康重华的外孙女刘芓君就是受了外祖父的影响而走上曲艺道路的;吴派《三国》传人、扬州曲艺研究所所长姜庆玲就认为自己从康派《三国》中受益良多;扬州评话省级非遗传承人沈荫彭也曾多次拜访康重华,所以我们在她的表演中能看到康派《三国》的艺术特色。

二、对康派说书艺术精粹的概述


  康派《三国》给扬州曲艺不仅留下了珍贵的艺术资料,更重要的是留下了珍贵的艺术精神。
  1.谦虚谨慎的创演精神。《扬州曲艺志》(江苏文艺出版社1993年出版)记录了康国华先生的一则逸闻。在《当阳道》中,康国华说赵云夺了曹操的青虹宝剑后,远战用枪时就把宝剑悬于腕下。事后一位听众对他说:“康先生,你赔赵云的马头。”康国华一听话中有话,连忙拱手求教。听众说,剑悬于腕下,怎能不晃?宝剑吹毫立断,那马头不是被削下来了吗?康国华连忙点头称是,再说这段书时,他就让赵云将剑还鞘了。由此可见,“康氏所说必有据”不是虚言。
  2.融会贯通的创新精神。康家三代都喜好京剧,他们合理借鉴京剧、昆曲中理须、拂袖、摇扇、挥剑等动作,丰富了评话的韵味。而在新技术发展迅速,表演方式花样繁多的现在,如何推动扬州评话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康氏的创新精神就会给我们很多启示。
  3.关心时事的爱国精神。“一·二八”事变期间,镇江的说书艺人举行抗日义演,康又华首先响应,并自愿做临时茶房,在其他艺人表演时给听众沏茶添水。义演持续了7天,康又华就做了7天的茶房,听众们大受感动,纷纷慷慨捐助,康又华分文不留,全部归公捐献,如此就留下了“康先生当茶房”的新闻。
  综上所述,我们要传承康派《三国》艺术,不能光传形而不传神。而要充分挖掘其中精粹,并将之传于后人。我们也相信,康派《三国》必将绵远流传,长泽后人。
其他文献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华诞,也是开国元帅陈毅120周年诞辰,我不自禁想起了近20年前创作《一代儒将陈毅》的过程。那时候,公开出版介绍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书籍及文献较少,有的也只记载了众所周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了全面详细地了解陈毅的一生,我通过各种渠道,从数十部相关著述中摘录出几大本参考资料。每天看着这些密密麻麻的文字,我也在疑惑:到底如何才能在符合历史真实的前提下,用曲艺表现出一个活灵活现的陈毅呢?我
期刊
“全国高等院校曲艺本科系列教材”之《山东快书表演艺术》理论硕果累累,全书新意粲然,作者站在山东快书大师的肩膀上,集前人艺术经验、理论研究总结之大成,面壁5年,呕心沥血,爬梳立论,开创了曲艺表演艺术教材编写的新理念、新思路、新篇章。教材是高洪胜、王连成二位德高望重的曲艺人心血结晶之作,兹能诚心敬意吃透经典、用心良苦精心布局、沉下心来笔耕不辍,为山东快书表演艺术裒然圆梦。  山东快书从单纯地“说武老二
期刊
河北省曲协推出“抗击疫情”文艺作品线上展演  为用曲艺鼓舞抗“疫”士气,河北省曲协从1月19日开始,利用新媒体平台陆续推送一批优秀原创曲艺作品,为河北抗“疫”加油助力,为人民群众增添生活乐趣。(曲讯)中国文联十届六次全委会在京召开  1月16日至17日,中國文联第十届全国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在京召开。会议全面总结了中国文联2020年工作,分析了当前形势和任务,部署2021年工作。(曲讯)济南市曲艺团召
期刊
曲艺名家“送欢笑”走进浙江温州  2020年12月17日至18日,曲艺名家“送欢笑”走进浙江温州专场演出分别在温州市鹿城区和瑞安市成功举办,艺术家们用自己精彩的表演点燃了气氛,让演出现场变成了欢乐的海洋。(曲讯)第十二期全国曲艺创作高级研修班在张家口举办  2020年12月15日至18日,第十二期全国曲艺創作高级研修班在张家口顺利举办。本次研修班旨在通过讲解和分析曲艺创作的方法等手段,为出作品出人
期刊
自古以来,曲艺艺术在荔浦就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节庆活动、田间地头都有曲艺等文艺形式的节目为百姓增添快乐。因其有厚重的曲艺文化传统,2010年,广西曲艺家协会授予荔浦“广西文场之乡”称号;2012年,广西文化厅授予荔浦“广西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曲艺)”称号;2013年,中国曲艺家协会授予荔浦“中国曲艺之乡”称号。作为曲艺之乡,在新时代如何发挥地方群众文化的优势,为满足百姓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在活态传承
期刊
扬州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装裱、盆景、叠石、玉器雕刻、漆器制作、雕版印刷、剪纸工艺等均以细腻传神而名闻遐迩,而与这些工艺技法一样,扬州评话也以其细腻传神表演风格,在中国曲艺界有相当的地位。一、人物刻画细腻  《三国》是扬州评话的代表性书目之 一,康派《三国》更与王派《水浒》并称,两部书堪称扬州评话界的双璧。这部书在刻画人物心理活动上极尽细致,如“周瑜打黄盖”一段,在《三国演义》原书中被表述得较为简略
期刊
作为文学修辞辞格之一的“夸张”,并不具备致笑功能。比如,当读到“一手遮天”“飞流直下三千尺”“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就像半天里起了个霹雳,震得那山冈也动了”“我爱奥菲利亚,四万个兄弟的爱合起来,还抵不过我对她的爱”……这使用了夸张手法的范例,您笑了吗?当然没有。夸张的作用,在于“运用丰富的想象,廓大事物的特征,把话说得张皇铺饰,以增强表达效果”(《辞海》第6版缩印本)。也正如《文心雕龙》所说:“
期刊
燕山大板是20世纪70年代诞生于河北省廊坊地区的一个崭新的曲艺品种。因其鲜明的地方特色、灵活的表演方式、欢快热烈的热烈节奏和高亢激昂的大板之声,在北方广为传唱。本文通过系统全面地对燕山大板的产生、发展及其传承现状进行研究,挖掘其内在的艺术价值,为新时期曲艺事业进一步开拓创新提供经验借鉴。一、燕山大板的形成过程和成果梳理  (一)燕山大板的早期发展  1975年7月,廊坊三河县燕郊中学为全县高中文艺
期刊
梅花大鼓产生于清代道光、咸丰年间,迄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相传创始人为满族人玉祥、玉瑞。因玉祥别号“梅花馆主”,时人称其所唱曲调为“梅花调”。又因其流行于北京北城,旗人子弟“玩票”时清唱,故也称“北板大鼓”或“清口大鼓”。清末,北板大鼓自北城逐渐传播至南城,首位以之成名的是文玉森先生。随着文玉森名声渐响,学唱的人越来越多。  梅花调在清代同治、光绪年间传入天津。至1900年左右,梅花调已成为天津
期刊
一朵绽放在巴渝大地上的曲艺之花,用30年的执着与坚守,讲述了自己如花般傲立枝头、馥郁芬芳的艺术人生,她就是著名四川清音青年演员、重庆市曲艺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刘靓靓。五年辛苦不寻常  1995年,完成了5年曲艺专业学习的刘靓靓,以优异成绩从重庆艺校毕业,走进了西南地区成立最早、享有较高声誉的综合性曲艺表演团体——重庆市曲艺团。当时团领导根据刘靓靓的自身条件,让她师从四川清音表演艺术家李静明、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