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实施道德层次化教育的思考

来源 :东方青年·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hiayan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德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它不仅需要横向配合,集各方面的教育力量形成合力,同时也需要从纵的方面分层次、分阶段进行循序渐进的教育。它是一切教育的根本,是教育内容的生命所在,德育工作是整个教育工作的基础.教育历来遵循循序渐进、因材施教的原则。对青少年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坚持“层次化”原则,能保证教育的针对性和可接受性,使思想品德教育取得实效。
  一、学生年级(高、中、低)的层次性
  中小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是有序的。逐步深化的,随着年龄的增长,道德知识的积累,行为的强化,体现出从低到高,由浅入深的进程。近几年,我国现行的几个 德育 大纲中,己通过改革,体现出道德养成教育培养目标的层次化原则要求。我们应根据各年级、年段学生的身心特点,构建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以日常行为规范训练为基础,各年级各有重点,相互贯通的思想品德教育系列。比如,在初中,初一年级,以抓学习目的性教育为主,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初二年级,建立以“防分化,促转化”的目标管理,创造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健廉发展的机会和条件;初三年级,以人生观教育和理想前途教育为主,让学生作好第一次接受选择的准备。
  二、学生道德水平(好、中、差)的层次性
  中学生不仅在文化知识的学习上存在着好、中、差的不同层次,在思想道德品质上也同样存在着不同层次。对道德品质好中差不同层次的学生,要依据 德育 大纲提出的目的要求,着眼面向全体,进行分类设计,实施分层教育。在中学,对思想品德处于中上位置的学生,注重社会理想价值观念的教育。理想价值观念是指未来的先进价值观,对现实生活在相当大的规范和导向作用,对中上等学生进行理想价值观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高远的思想境界和高尚道德情操,有助于学生健康成长。对后进生这一层次的教育,固然也要进行理想价值观念的教育,然而按照循序渐进和可接受性原则,首先应从他们的行为规范抓起,以贯彻《日常行为规范》为中心,实行“学和行”的有机结合教育,使他们熟悉“知”,领会规范要求,同时,抓训练,见行动,并努力增强其自律能力。
  三、道德内容的层次性
  如何引导学生在多种价值观的道德冲突中增强道德判断能力,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实施道德内容的“层次化”教育。长期以来,人们对道德行为的 评价 不外两种层次,一类是道德褒扬,一类是道德批评。为摆脱这种“非彼即此”的绝对化模式,应将道德内容分解成三种层次,即增加一个道德容许层次。所谓道德容许层次,是指人的道德行为从动机和效果看一般属于利己不损人,或者主观利己,客观利己且利人。对这类行为如果褒扬则显得 评价 过高,而遣责它又显得 评价 过低,于是人们一般对此表示容许。在对学生实施“层次化”道德教育中,要使他们认识到在一定的社会中,人们的道德行为都可能兼有超前性、滞后性和现实性的不同因素,道德褒扬的行为反映的是人们对理想道德的追求,体现了一种超前性与现实性的结合;道德批评的行为反映的是陈旧落后的社会关系和社会心态,体现的是一种滞后性(当然也会有某种现实性);而道德容许的行为则是社会相当一部分人对现实生活所作的一种简单适应,它是一种最低水平、最低层次的道德肯定行为,它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多层次中的一个低层次。我们的道德教育必须从实际出发,把高层次要求做为目标,把低层次要求的普遍实现,作为侧重点,逐步向高层次的道德水平努力。
  四、道德教育方式的层次性
  教育按作用于教育对象的形式,可分为二个层次,即外界教育层次和内在教育层次。外界教育,主要包括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内在教育,主要是指学生的自我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品德的形成是通过学校、社会、家庭三结合教育把道德规范传递给学生的过程,也是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由被动到主动地去掌握(领会、巩固、运用)这些规范并形成道德行为习惯的过程。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学生思想内部的矛盾斗争,是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动力,自我教育的过程就是学生为了品德形成和发展的动力,自我教育的过程就是学生为了品德的自我完善而不断自我否定、自我更新的过程。强调学生的自我教育,决不是否定 教师 的作用,而是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教师 要善于激发学生自我教育的愿望,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
  五、道德完成的层次性
  就受教育者完善自己的道德过程来说,可相应地分为三个层次。一是认知层次,在对中学生进行道德观念和行为的教育时,不能忽视教育的主导作用,给学生以道德观念判断、选择的余地,不是教育的放弃,而是教育科学化的增强。二 是行为层次,道德教育的关键是由知到行的转化,如果只有道德知识,没有行为,就不能形成品德。精神品质的外观形式是行为,行为训练可强化其精神品质,是一种高效的教育手段。因此,要善于抓住机会,让学生进行行为实践。三是情感层次,让学生通过身体力行,对道德观念和行为产生体验,诱发道德情感,这是促使道德观念保持稳定持久的必要条件。有了道德情感,就能自觉地抑恶扬善,保持“慎独”,形成道德习惯和完善境界。道德完成的三个层次是相互联系,逐步提高的,只有三个层次的积极配合,才能有助于道德观念的接受、形成和保持。
其他文献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由国家舰定的一门以学生的兴趣和直接经验为基础的,以研究性学习为主导学习方式的,强调学生主动探索和学生、教师、学校、社区等的互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为目的的,全面发展学生智力与人格的新型课程。它是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一个亮点。它的具体实施情况,直接影响着它的作用的发挥。那么,如何进一步开发和落实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呢? 
【摘要】新时期如何构建高校体育教育管理工作的创新,需要从两个方面进行思考:(1)体育本身的功能特征;(2)学生在体育运动中的多元化需求。基于社会属性实现他们全面发展的需要。主要在于高校体育教学管理工作中的课程创新,即:基于学生未来的工作岗位要求。根据其创新的要求,在开展高校体育教学管理工作时,应遵循管理学原理所指出的:目标确立、方案设计、方案实施、过程控制等环节。  【关键词】新时期;高校体育;教
在计算机视觉领域中角点特征的提取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角点的角度是衡量角点特征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指标 ,常作为阈值决定角点的取舍。文中提出一种新的角点角度估计算法 ,算法中通过对角点边缘链码采用不同的方差的高斯函数进行卷积 ,得到角点位置的偏移 ,并给出由此偏移量计算角点角度值的公式。此算法具有较小的计算量。实验证明此算法在一定场合下能有效地完成对角点角度的估计。最后给出了估计的误差分析。
美国亚马逊,它的良心在于售后服务,100%无条件信任消费者。中国人海淘一般选择寄往转运地址,然后让转运寄回国内。有时候可能因为各种问题,转运没收到,或者转运说东西少了,那么只要联系美亚客服,美亚客服都会大方的表示我们给您退款或者补寄。并不需要你提供任何证据证明,只要你说,他们就愿意相信你!于是部分机智的中国消费者又发现了这其中有个漏洞可以利用:无论收到没收到,都说自己没收到去找美亚客服要退款。最后
摘要: 做一名语文教师,必须要有较高的思想境界,博大精深的知识储备,各种能力素质  关键词:语文教师 素质   一个好的语文教师,自身应具备相当高的素质素养,只有自身过得硬,才能教好语文课,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的“身教最为贵,知行不可分”。   一个语文教师推到学生面前,是一个各方面素质的综合展示,只有得到同学们的认可、欢迎,才是一个合格的语文向导。那么,一个语文教师要具备哪些素质呢?我觉得主要是思
学生作业是反映学生学习成果的第一手材料,也是检验教师教学效果的最直接证据。教师对学生的作业进行全面、公正、艺术的评价,能起到激励、触动的作用。下面就如何评价,本人想浅谈以下几个方面.  一、屏弃“单一”评价,提倡“多向”评价。  聪明的教师总是能抓住学生身上某一闪光点对其进行恰如其分的表扬,激起学生对学习的热情。对学生的作业评价也应如此,不仅要评价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还要评价意志、品质、兴趣和习
摘要:语文学习,“我”是主人。实现自主,就是实现“平等自由的对话” 学”的语文是活的,它导向的是文本外的文人品质。前者是“小”学,后者是“大”学;前者是“跟我学”,后者是“我要学”,语文学习理应是学识的、诗意的、智慧的、创造的。  关键词:浪漫的语文 活学语文  语文不是“教”出来的,语文是“学”出来的。“教”的语文是死的,犹如走进了一条死胡同,等待你的是无路可走,它解读的是符号代码;“学”的语文
期刊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这是一句饱含对历史深沉的审视,对现实冷静的洞察,对未来辩证的思索的至理名言。而语文是一门创新性思维颇为丰富的学科,学生一旦处于主动状态,必定会爆发出无限的创新火花。中职语文教师应根据中职学生年龄特征和教材的具体特点,采用多种方法和形式,诱发学生的创新兴趣,启迪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创新能力。语文是一门语言学科,叙述不仅要学习文章内容,
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批判地考察自我的主体行为表现及其行为依据,通过观察、回顾、诊断、自我监控等方式,或给予肯定、支持与强化,或给予否定、思索与修正,将“学会教学”与“学会学习”结合起来,从而努力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提高教学效能。通过反思,教师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改善教学行为、提升教学质量。因此,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写好教学反思。  一、教育理念的反思:  为了切实提
1936年6月至10月,美国记者斯诺的陕北旅行及其一系列报道,在世界引起轰动。中国共产党在巴黎创办的《救国时报》迅捷作出反应。在一年多时间内,展示斯诺陕北旅行的各种成果成了《救国时报》宣传报道的一大亮点。这些报道宣传了红军及毛、周等红军领导人,也宣传了中共在新形势下提出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以及陕甘宁宁边区这个红色并报世界,同时填补了国内中共中央级报纸在一个重要时段关于斯诺报道的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