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和谐教育促深化课改

来源 :中国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llx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时代,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人才提出多层次、多样化的要求。普通高中教育是人才培养的重要阶段,但目前普通高中“千校一面”、高度同质化的局面,无法适应经济、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要。为此,杭州市新登中学确定了“实现‘古城学府’振兴发展的‘新中’梦”的和谐教育特色发展思路,全力开展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工作,构建具有学校特色的和谐教育课程体系,以强化学校素质教育,增强办学活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加快育人模式的多样化、特色化发展和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持续提高教育质量和水平,加快学校教育现代化建设的
  步伐。
  2000年以来,学校一直致力于探索和谐教育特色发展之路。从2002年起,我们进一步明确学校的办学思路,确定了学校的办学指导思想——实现“以人为本”的和谐教育,实现学生德、智、体、美、劳,教师人文素养、专业素养和能力素养,学校制度管理、校园文化、课程体系等全面和谐发展;育人目标是:弘扬圣园文化,传播国际文明,树立家国情怀,培养现代公民。同时,确定了学校发展的总目标:建设综合精品教育突出、人文艺术特色鲜明、各项工作和谐发展的浙江省一级人文艺术
  名校。
  一、和谐教育的设计与内容
  和谐教育课程体系的顶层设计由圆饼图形构成,通过课程群的开设,实现学生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及人与自我的和谐发展,达成人人成长、个个成才、健康阳光、儒雅达观、和谐发展的学生培养
  目标。
  和谐教育课程体系的课程结构由古城墙图形构成,全部课程由两大必修课程和六大选修课程组成。国家必修课程会进行校本化开发,校本必修课程主要是圣园德育课程中的指定选修部分。六大选修课程通过校内、校外和网络途径进行开发开设,其中圣园德育、艺术审美和古城文化为学校特色课程。
  我们坚定一个办学特色,即和谐教育;重点实现三个和谐发展,即传承与创新、做人和求知、美育和智育;依托三个特色课程群,即古城文化、圣园德育和艺术审美,从而更好地开展和谐
  教育。
  二、和谐教育课程体系的实施
  1.必修课程的实施
  在国家必修课程校本化方面,学校一直致力于走国家必修课程校本化之路,制定了学科三年发展规划,坚持以纲为本、以校为主和循序渐进的原则,通过选择、改编、整合、补充、拓展等方式,对9门国家必修课程进行再加工、再创造,使之符合学生、学校的特点和需要,形成合乎学校特点的核心必修课程体系。
  在校本必修(圣园德育指定选修)课程开发方面,根据相关文件和学校实际,我们开发了国防教育、生命教育、法制教育、生涯规划、心理健康等,将其作为学校校本必修课程,对国家必修课程进行有效补充,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和探究
  能力。
  2.选修课程的实施
  (1)知识拓展类选修课程
  知识拓展类选修课程,旨在提供适合学生个性发展的课程,让他们认识学科的价值与研究方法,获得更为全面的知识与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全面提升学科素养,为进一步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该类课程主要是语文、数学、英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和生物9个学科的选修课程,包括必修拓展课程、大学初级课程、学科发展前沿课程、学科研究性
  学习等。
  学校80%左右的学生可以上本科,所以选修课的开设主要是知识拓展类课程,每周4节,占全部选修课的50%。教师自主开发知识拓展类选修课,高一以初高中衔接内容和学习方法指导为主,高二以重难点突破专题内容为主,高三以高考自选模块、学科疑难问题、艺术专业技能和技术知识拓展为主。所有学生都将选修知识拓展类课程(包括自主开发、引用国家选修课程和二次开发的国家选修课程),少部分学生可选修大学初级课程和学科发展前沿课程。学科研究性学习,主要渗透于各学科必修课程教学与选修课程教学中,主要是让学生了解问题探究的基本流程和方法,完成若干研究
  课题。
  学校的知识拓展类选修课程主要以本校教师的自主开发为主,引进为辅,同时依托浙江省关工委美德教育中心开发的9门文化课的网络选修课程。
  (2)职业技能类选修课程
  该课程包括生活技能、职业技术、地方经济技术等课程,旨在增强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丰富他们对今后所学专业或从事职业的认识与体验,为形成专业兴趣与职业性向奠定基础,增强生活情趣与生活能力,提升生活品質。
  生活技能课程主要是指家政、理财等课程,旨在帮助学生获得有效处理生活事务的各种技能,以培养生活情趣,提高生活能力。
  职业技术课程主要是指面向社会的职业课程、面向高校的专业课程,以及通用技术和信息技术的拓展性应用课程,旨在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帮助学生掌握一定的职业技能,培养专业倾向,为适应社会和大学专业学习奠定基础。
  地方经济技术课程主要是指与地方产业发展紧密相关的各种特色经济技术课程,旨在激发学生热爱家乡建设的热情,传承地方传统经济和传统工艺,并在传承中实现创新发展。
  为此,学校在职业技能类选修课程的开发方面,形成以下四条途径:其一,学校教师自主开发职业技能类选修课。其二,对审定教材(主要是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课程等)进行二次开发。其三,与杭州市四校共同体学校、富阳学院、富阳区职教中心、富阳区教研室、萧山中学、富阳二中等单位教师合作开发职业技能类选修课程。其四,直接引进经审定通过的中职技能类课程、省市推荐的技能类
  课程。
  (3)兴趣特长类选修课程
  该类课程包括体育类、艺术类、健康教育类、休闲生活类、知识应用类等,旨在培养兴趣,发展个性特长,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体育类课程包括体能类、形体类、民族民间体育类、新兴运动类等,旨在更好地帮助学生形成运动习惯,掌握科学锻炼的方法,提高体育实践能力,树立终身锻炼的意识,练就健康的体魄,为学生专长的发展打下基础。   艺术类课程是学校重点开发的特色选修课程,包括歌唱、声乐、器乐、视唱练耳、色彩、素描、速写、书法、工艺、篆刻、编导、播音主持、影视表演等,旨在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为具有艺术特长、对艺术有特殊爱好的学生提供发展潜能的空间。
  健康教育类课程包括心理健康、营养卫生等,旨在确立健康意识,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
  休闲生活类课程包括休闲娱乐、户外运动等,旨在让学生了解健康休闲生活的态度、内容与方法,懂得协调学习、工作与休闲之间的关系和方法。
  知识应用类课程主要是指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现代生产和生活问题的课程,如小发明、小创造、小实验等,旨在让学生感受学科知识的价值,激发专业学习的兴趣。
  学校兴趣特长类选修课程的开发,主要有三条途径:其一,学校教师自主开发,主要由体育、艺术、心理、生物教师负责。其二,与富阳区教研室、富阳区美术家协会社会、华传音美文化创意有限公司等社会机构合作开发。其三,引进浙江省、杭州市和富阳区的精品课程,引进德国马克斯·普兰克学校、美国基督教艾博伦学校的艺术课程,学校教师根据实际对该课程进行二次开发。
  (4)社会实践类选修课程
  该课程包括调查探究活动、社会实践活动、校园文化活动等,旨在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培养实践能力、科学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社会实践类选修课程包括以下一些内容:其一,重点开发的古城文化特色选修课程,涵盖古城历史文化研究、圣园碑林文化研究、古城文化名人研究、古城旅游文化研究、乡土地理考察研究等。其二,重点开发的圣园德育特色选修课程,涵盖社会实践活动、学生社团活动、校园文化活动等。该类课程由德育处、团委及综合实践课教师自主开发,或与社会机构合作开发。
  学校要发展,德育要先行;学生要发展,人品最要紧。学校德育工作源远流长,我们一直以实施和谐教育、打造和谐校园、促进学生全面而可持续地和谐发展为己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身心健康、人格完善、素质全面的现代合格公民,不断创造新的成绩,为社会所认可。此外,学校依托古城文化特色课程,传承古城特色历史文明,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校园文化的情操,增强文明意识,提升审美情趣,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培养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全面提升综合素质。
  深化课程改革,增加普通高中教育的选择性,建立在共同基础上的学生自主选择学习的育人模式,是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是推进普通高中多样化和特色化发展的必然要求。不改革,就会被时代洪流所淘汰。因此,学校师生必须统一思想,齐心协力,以坚决的态度、锲而不舍的精神、果敢的行动,实施和谐教育特色发展思路,大力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优化育人模式,推進普通高中特色化、多样化发展,提高普通高中的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加快教育现代化
  建设。
  (作者系浙江省杭州市新登中学校长)
  责任编辑:孙建辉
  sunjh@zgjszz.cn
其他文献
教研工作是教育公平而有质量发展的保障,也将在未来教育改革和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教研工作的科学定位是,选取符合教师实际需求的课程建设与教研方式,调动教师的主观能动性,明确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内容,确定便于操作的教师专业发展标准。这也是做好教研工作的重要条件。  一、科学定位教研,成就教师、学生  目前,基础教育领域对教研本身的价值和意义是认可的,但要更好地行使职责、体现职能,行政部门、教研机构和教研员
黄济先生有君子之德,有贤人之学,是做教师的典范。他诚恳,自然,朴素,谦虚,笃定,泰然,从容,适中。他常说,不敢为人先,而只能以勤、虚、俭要求自己。他与世无争,对人、对事、对物,对学问,都是以善相知,以善相待,以善相爱。他的立言立德,都不是为了在世或者离世的荣耀,而只是为真挚、诚恳、纯粹地从事情、事物本身出发,而不是从任何别的因素出发,他只在乎是否对得起别人,是否对得起事情、事物本身,是否对得起自己
党的十九大做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的重大政治判断。 2018年5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培养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说具体了,就是培养社会发展、知识积累、文化传承、国家存续、制度运行所要求的人。”“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真正做到以文化人、以德育人。”  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国家繁荣、民族振兴、教育发展的大局出发,明确
何捷老师执教的《慈母情深》,充分显示了他优秀的文本解读能力、目标定位能力和课堂行走能力。  一、目标与活动的高度匹配  1.凸显课型,直指表达形式  何老师潜心文本解读,紧扣导学要点——“画出描写母亲外貌和语言的语句,体会课文是怎样表现母亲的深情的”。因为自读课文要求学生在课前充分自学,所以在课上,何老师只是循着学情,要求学生用一个词来描述“母亲”的形象,学生纷纷发表自己的自读收获:“这是一位伟大
创办于1950年4月的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简称“人大附中”)是一所享誉中外的著名中学,它在综合创新方面取得的成果已成为展示北京乃至中国优质基础教育的窗口,是一所充满青春活力、环境优美的花园式学校。“创造适合每个学生发展的教育”是人大附中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价值追求。关于教育理念,人大附中翟小宁校长认为“教育要使生命得以舒展,必须形成多样化的教育生态和个性化的教育”,2014年人大附中“以人为本,多
体验式学习是学生通过自身的经历和实践来认识周围的事物,获得知识和能力的过程。这种学习模式运用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则表现为学生以教材为载体,在教师引导点拨下自主参与的一种阅读实践活动。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要“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珍视学生独特的体验”。语文教师应将文本中生动美好的形象、作者寄寓在文中的思想情感,以炽热的情感、通俗易懂的语言等多种方式,淋漓尽致地传送到学生的脑海之中,使学生的思想和作者
当今的幼儿园课程大多以“主题”的形式来展开,然而相同主题在不同文化背景的幼儿园,在不同专业素养的教师的“随性演绎”下,呈现出截然不同的主题版本,课程实施中对孩子发挥的影响也截然不同。于是,如何提高“主题实施的有效性”成为各园课程管理的关注热点。  笔者对目前幼儿园的主题实施现状进行审视,不难发现依旧存在一些问题。  一、幼儿园主题实施的现状  1. 貌似“经验整合”,实则学科拼凑  儿童所经历的生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1.中小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出  2016年,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发布会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会上公布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及基本内涵。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等六大素养。各素养之间相互联系、互相补充、相互促进,在不同情境中整体发挥
《大象之舞·中国课改:一个教育记者的思想笔记》是一本很有分量和品质的教育类好书,让作为一线教师的我情不自禁地连续读了两遍。在书中,作者余慧娟以观察者的身份,真实客观地记录发生在中国的课程改革,字里行间,充满真诚,溢满责任,饱含情感。这些交织在一起的真切感受,让我心潮起伏,得以第一次有这样的角度,随着余慧娟老师的记述来探寻我国课改的始末、遭遇的问题及一线实践。这些文字,让我这个普通的小学教师,有了更
教育成败的关键在教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践充分证明了这一点。教学方法与教学技能的好坏固然起相当大的作用,但根本上起作用的,一定是教师的素养。教師素养来自哪里?阅读!教师只有源源不断地从阅读中吸取新知识,获得新感悟,才能在课堂上给学生以新知识、新启示。但是,长期以来,许多教师年年岁岁,岁岁年年,穷其一生忙于应试,他们没有时间也没有习惯去阅读。知识老化,得不到更新,他们在讲台上年复一年向学生传授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