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制香袋提神防病

来源 :新闻世界·健康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uandan71812155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春风送暖,气温回升,但是,这时人们却会感到困乏无力,提不起精神,这叫做“春困”。春困可利用嗅觉刺激的方法来克服。自制一只香袋佩挂胸前,缕缕幽雅的芳香相伴,可使你神清气爽,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香袋不仅能提神,还有防病的作用。我国医学研究人员对香袋预防感冒的作用进行了研究,在感冒流行的时候,把一个车间的人分为两组,一组佩挂香袋,另一组不佩挂香袋,结果挂香袋组的人感冒发生率为20.2%,而没有挂香袋的那组人感冒发生率为71.9%,说明佩挂香袋可以预防感冒的发生。进一步研究表明:香袋中的药物并不具有杀死病毒或细菌的作用,佩挂香袋之所以能预防感冒是因为香袋中药物散发出来的芳香气味能够刺激鼻黏膜,使鼻黏膜上的抗体——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lgA)的含量提高,SlgA 具有较强的杀死病毒能力,它含量的提高使得病毒在鼻黏膜及呼吸道黏膜上不易存活,从而使人们患感冒的机会大大降低,也即是说,香袋可以提高人体局部的抗病能力。
  小儿鼻黏膜上SlgA的含量较低,因此很容易患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因此最适合佩挂香袋。在春季气候多变及感冒流行的时候,如果坚持佩挂香袋,就能达到防病目的。若制作成特殊的色彩和形状,在防病的同时尚具有一定的装饰作用。香袋起源于中医的“衣冠疗法”,即用特殊的中药装入帽子或衣服内防病治病,后来发展为药制枕头、肚兜、护腕、护膝等治疗各种疾病的,还有专门用药物口罩预防感冒和流感的。香袋一直在民间比较流行,确实值得推广和继承。
  自己可以动手制作香袋,下边的几个方子可供选择:
  1.冰片、樟脑各3 克,良姜15克,桂皮30克;
  2.川芎、白芷各10克,苍术20克,冰片3克;
  3.山柰、雄黄各10克,樟脑3克,丁香50克。
  以上三方任选一方,将处方的药物粉碎成细面,然后每取药面3—5克,用布缝制成小袋,佩掛颈上或缝于所穿的衣服上,15天换一次即可。
  (摘自《赣州晚报》)
其他文献
当今社会,全球联系十分密切,英语逐渐地普及至各国,并且在我国非常受欢迎,国家积极倡导英语教师加强口语的教学,尤其是在初中基础阶段,初中口语方面欠缺,学生要在教师的教学下打好扎实的英语基础。  然而我国的传统观念一直延续至今,依旧有教师不改变教学观念,严重地忽视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问题,这样的学习环境,学生并不能真实地表现自己。因此,在新课标的趋势下,英语教师重视提高初中生的英语口语能力,尤其是译林英
会议
蒂塔·万提斯Dita Von Teese蒂塔·万提斯,1972年出生在美国密歇根州,她是活跃在电影、电视、舞台,杂志等多个时尚事业中的传奇人物。多栖发展的蒂塔·万提斯受到各界关注,她
会议
近日,联通国脉通信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召开了数字集群通信平台承载业务技术与应用研讨会。与会代表100余人,出席会议的有上海市无线电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上海市通信管理局和
在我国经济飞速发展、教育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的背景下,来华留学生人数显著增长。高校来华留学生层次高、可塑性强、善于表达,是中国故事的接收者,也可以是中国故事的讲述者。“讲
“薄如蝉翼淡如烟,万缕千丝总相连。借得七仙灵巧手,换来天下第一帘”。素有“天下第一帘”美称的梁平竹帘,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既有广泛的实用性,又有极高的观赏性、装饰性
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的卫生与民生健康总体发展经历了三个重要的分水岭,基本每个时期都有其明显的时代特色。本文主要以1949-1978年、改革开放后到2003年、2003年至今三个阶段为
根据CDIO的理念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对本科教育的改革进行研究,将CDIO理念引入到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阐述了项目设计流程,加强教学过程中的考核,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