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是很少写信的,即便是写了,也从不署名。大概是受这时代所限,抬眼之见,大多人都低头拿着手机,手指在屏幕上飞速滑动,嬉笑间,成千上万条短消息便被及时传送到各处。小小的通信设备,却无意形成了一堵大大的墙,你看不见对方的脸,也看不见对方的心。
我的信,从来没有发出去过,没有地址,也没有收信人。小时受母亲影响,在家门前,在老槐树下,母亲慢慢拆开自家的信,脸上是无法形容的美妙笑容。春风吹过,我最喜欢那种信页被翻动的沙沙声,带着些风尘的气息,仿佛可以想象邮递员骑着自行车,翻山越岭,风吹日晒,揣着人们的信任,走在人们殷切盼望的路上。
红色的信纸上,开头便是:“想念的艳儿……”我听母亲读,那时我还不识字。听到外祖父唤母亲的小名,我竟能联想到年迈的外祖父伏在案前,一字一句地写下对女儿的思念。那颗盼望她归家的心,是多么殷切,能在薄薄的信纸之间被一个孩童读透。
我有幸读到了几封珍贵的书信,印象最深的,是作家萧红写给弟弟张秀珂的。那时萧红在香港病重已久,与参加抗日的弟弟聚少离多,临终前将写给弟弟的信发表在大公报上,一年后,弟弟才知道她去世的消息。“但是没有读过你的几封这样的信,我又走了。越走越离得你远了,从前是离着你千百里远,那以后就是几千里了……不多时就七七事变,很快你就决定了,到西北去,做抗日军去。你走的那天晚上,满天都是星,就像幼年我们在黄瓜架下捉着虫子的那样的夜,那样黑黑的夜,那样飞着萤虫的夜……”我揣测着,一个垂死的人,我却丝毫看不出她生命临终时的绝望,她躺在病榻上,想着她和弟弟一路上走过来的很多短暂的一幕。这不像一封写给远方的信,更像是弟弟就坐在她的床前,听她絮叨那满是萤虫光亮的夜。
另一封家书,则是清朝北洋水师经远舰驾驶二副——陈京莹,在甲午海战之前写给父亲的。1984年,夏叶凋零的时候,他清楚地知道,战争不可避免,实力相差悬殊,此战几乎是有去无还。“父亲大人福安……素受爵禄,莫能退避,惟备死而已,兹接中堂来电,召全军明日下午一点赴高,未知何故。然总存一死而已。儿幼蒙朝廷造就,沐国恩不可谓之不厚矣!兹际国家有事,理应尽忠,此固人臣之本分也,况大丈夫得死战场幸事而。父亲大人年将古稀,若遭此事,格外悲伤,儿固知之详矣。但尽忠不能尽孝,忠虽以移孝作忠为辞,而儿不孝之罪,总难逃于天壤矣!伏望勿以儿为念。且家中上和下睦为贵,则免儿忧愁于地下矣!若叨鸿福,可以得胜,且可侥幸,自当再报喜信。幸此幸此!——儿京莹禀。”
刚看到开头,我的心中便揪心的痛,这该是他最后一次的机会,能在信中祝愿父亲福安了吧?我的眼前好像浮现了甲午海战中惨烈的战争场面,即使是私人书信,没必要表忠心,但陈京莹仍是说“素受爵祿,莫能退避,惟备死而已……未知何故。然总存一死而已”,那种忠于职守的军人气魄,怕父亲读后,也会为儿子骄傲。那种铮铮的气概,那份质朴的牵挂,是一封家书所承受的重量。
我有时会觉得奇怪,为什么书信这种最为普通,甚至是简陋的交流方式,能带来如此多的感动?连从未当过收信人的自己,也会从别人的书信中收获满满的泪水和温暖。偶尔,我也会精心挑了好看的信纸来写,挑一个顶好的天气,把窗子打开,就坐在明亮的窗前写,时时清风吹动微漪的心。没有收信人,也不贴邮票,但每一封,都有一个不同的世界。
大概写字的人,都怀着一颗真诚的心吧,这是任何一种快捷发达的网络传递方式都无法代替的真。那些陇头音信,在长远的路途中,甚至多人之手传递,几日的等待后,当终于见到亲人朋友或娟秀或刚健的字体,就好像能看到他写字间的每个微笑,每次眨眼。见字如面,大概就是这样吧。它会轻易地让你感动,它会告诉你,那段精心剪裁的时光,那颗酝酿已久的心,还有那几滴暖灯下晶莹的泪,都在你打开的那一刻,轻轻地绽放在敲冰玉屑之上。
指导教师 牟维和
(编辑/张金余)
我的信,从来没有发出去过,没有地址,也没有收信人。小时受母亲影响,在家门前,在老槐树下,母亲慢慢拆开自家的信,脸上是无法形容的美妙笑容。春风吹过,我最喜欢那种信页被翻动的沙沙声,带着些风尘的气息,仿佛可以想象邮递员骑着自行车,翻山越岭,风吹日晒,揣着人们的信任,走在人们殷切盼望的路上。
红色的信纸上,开头便是:“想念的艳儿……”我听母亲读,那时我还不识字。听到外祖父唤母亲的小名,我竟能联想到年迈的外祖父伏在案前,一字一句地写下对女儿的思念。那颗盼望她归家的心,是多么殷切,能在薄薄的信纸之间被一个孩童读透。
我有幸读到了几封珍贵的书信,印象最深的,是作家萧红写给弟弟张秀珂的。那时萧红在香港病重已久,与参加抗日的弟弟聚少离多,临终前将写给弟弟的信发表在大公报上,一年后,弟弟才知道她去世的消息。“但是没有读过你的几封这样的信,我又走了。越走越离得你远了,从前是离着你千百里远,那以后就是几千里了……不多时就七七事变,很快你就决定了,到西北去,做抗日军去。你走的那天晚上,满天都是星,就像幼年我们在黄瓜架下捉着虫子的那样的夜,那样黑黑的夜,那样飞着萤虫的夜……”我揣测着,一个垂死的人,我却丝毫看不出她生命临终时的绝望,她躺在病榻上,想着她和弟弟一路上走过来的很多短暂的一幕。这不像一封写给远方的信,更像是弟弟就坐在她的床前,听她絮叨那满是萤虫光亮的夜。
另一封家书,则是清朝北洋水师经远舰驾驶二副——陈京莹,在甲午海战之前写给父亲的。1984年,夏叶凋零的时候,他清楚地知道,战争不可避免,实力相差悬殊,此战几乎是有去无还。“父亲大人福安……素受爵禄,莫能退避,惟备死而已,兹接中堂来电,召全军明日下午一点赴高,未知何故。然总存一死而已。儿幼蒙朝廷造就,沐国恩不可谓之不厚矣!兹际国家有事,理应尽忠,此固人臣之本分也,况大丈夫得死战场幸事而。父亲大人年将古稀,若遭此事,格外悲伤,儿固知之详矣。但尽忠不能尽孝,忠虽以移孝作忠为辞,而儿不孝之罪,总难逃于天壤矣!伏望勿以儿为念。且家中上和下睦为贵,则免儿忧愁于地下矣!若叨鸿福,可以得胜,且可侥幸,自当再报喜信。幸此幸此!——儿京莹禀。”
刚看到开头,我的心中便揪心的痛,这该是他最后一次的机会,能在信中祝愿父亲福安了吧?我的眼前好像浮现了甲午海战中惨烈的战争场面,即使是私人书信,没必要表忠心,但陈京莹仍是说“素受爵祿,莫能退避,惟备死而已……未知何故。然总存一死而已”,那种忠于职守的军人气魄,怕父亲读后,也会为儿子骄傲。那种铮铮的气概,那份质朴的牵挂,是一封家书所承受的重量。
我有时会觉得奇怪,为什么书信这种最为普通,甚至是简陋的交流方式,能带来如此多的感动?连从未当过收信人的自己,也会从别人的书信中收获满满的泪水和温暖。偶尔,我也会精心挑了好看的信纸来写,挑一个顶好的天气,把窗子打开,就坐在明亮的窗前写,时时清风吹动微漪的心。没有收信人,也不贴邮票,但每一封,都有一个不同的世界。
大概写字的人,都怀着一颗真诚的心吧,这是任何一种快捷发达的网络传递方式都无法代替的真。那些陇头音信,在长远的路途中,甚至多人之手传递,几日的等待后,当终于见到亲人朋友或娟秀或刚健的字体,就好像能看到他写字间的每个微笑,每次眨眼。见字如面,大概就是这样吧。它会轻易地让你感动,它会告诉你,那段精心剪裁的时光,那颗酝酿已久的心,还有那几滴暖灯下晶莹的泪,都在你打开的那一刻,轻轻地绽放在敲冰玉屑之上。
指导教师 牟维和
(编辑/张金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