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密度电法及地质雷达探测技术在问题强夯地基中的应用

来源 :商品与质量·房地产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9879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结合相关的计算及其建筑经验,虽然山前地层采用强夯处理的地基基础方案基本可行,但是在季节性降水的影响下,强夯地基在对季节性降水的影响下造成了不利的影响,本文结合工程实例就季节性降水对强夯地基的不利影响而造成的工程事故,通过高密度电法及地质雷达探测技术的手段进行原因综合分析,并提出相关处理方案,为将来的建设提供技术和经验支持。
  【关键词】 强夯地基;实例;高密度电法;地质雷达探测;分析
  强夯地基
  一、工程概况
  建设中的某项目2#楼位于济南市南部,地形起伏较大,属山前冲洪积倾斜平原地貌单元。根据区域地质资料,拟建场地地下水位埋藏较深,工程勘察期间在勘探深度范围内未见地下水。根据计算及周围建筑经验,拟建2#楼采用强夯方法处理地基基础。强夯施工单夯能量为3000kN·m,起夯面高程为152.60m,布点间距为3.5×3.5m,总夯击数约为10~15击。强夯范围为楼基及周边4.0~5.0m,并采用碎石土进行换填并一次性完成强夯。施工完成后,有关责任方未对地基土进行有效的保护处理,且周边排水设施不完善,为场区积水及地基土浸泡留下隐患。自7月20日至8月8日防水层地表出现裂缝,地表裂缝集中于场地西南部,经现场观察,较大裂缝共六条,大致沿楼基西南侧边缘以及西北-东南走向分布,裂缝长约2.0-14.0m不等,宽度1.0-20.0mm不等,以沿楼基西南部边线分布的裂缝为最宽。初步分析地裂缝的出现主要受地表水及其季节性地下水的影响形成。本文在该场区进行物探测试,采用高密度电法及地质雷达探测技术查明场区基岩埋深情况及是否存在软弱层及填土的密实情况,如果存在软弱层查明其的位置及空间分布情况,并提出了处理意见。
  二、高密度电法及地质雷达探测技术分析
  在地球物理特征和试验成果的基础上进行资料的解释,表现在成果图上有如下特征:由于该区域内覆盖层主要为回填物,因此视电阻率相对较低且比较杂乱;基岩视电阻率值相对较高且在比较完整的情况下变化不大,在出现破碎的情况下视电阻率值明显变低。
  探地雷达探测技术是利用介质的介电性质和导电性质差异进行探测,从物理性质上分析,雷达电磁波在不同地层或物质之间存在着不同的传播速度和频率,完整岩石与破碎带、裂隙、风化层等存在一定的物性差异,这些地球物理性质的差异构成了开展探地雷达工作的前提。(见下表)
  1、高密度电法
  高密度电法原理与直流电阻率法完全相同,是传统的电剖面法和电测深法的组合,一次可完成纵横二维勘探过程。其突出优点是:采样点密,数据量大,反映的地电信息丰富,且数据采集可靠;一次布极,可完成一种或多种装置的测量工作,工作效率大大提高;尤其是《高密度电法成像系统》软件的使用,野外测量结束后,内业即可绘出剖面的视电阻率及反演视电阻率色谱图,方便了资料的定性和定量解释。
  高密度电法的工作装置有十几种,本次采用的是溫纳装置,电极极距为1m,电极数30个。其工作布置及原理为:根据精度要求,结合场地实际,选用合适的电极距离即MN距离后,按剖面方向打入地下一排电极,把电极夹接入专用电缆后,由WDJD-2主机通过RS232串行口控制WDZJ-1型多路电极转换器按工作电极排列要求将A、M、N、B电极中指定电极轮流相接从而完成供电与测量任务。
  测量数据自动存储在仪器中,存储数据输入专用软件后可进行数据处理与作图。
  2、探地雷达
  探地雷达是将高频电磁波以短脉冲形式由地面通过天线T送入地下,经地下目的层或目的体反射后返回地面,为另一天线S所接收,电磁波信桩号为监视器(586笔记本电脑)所显示和存贮,以便室内资料处理时调用,观测系统框图见图1。
  通过脉冲波行程需时的精确测定,可准确求出地下反射体深度。脉冲波行程需时:,当地下介质中的波速v为已知时,可根据测到的精确t(ns)值(1ns=10-9s),由上式求出反射体的深度z(m)。式中X(m)值在剖面探测中是固定的,V值(m/ns)可以用宽角方式直接测量,也可以根据近似算出(当介质的导电率很低时),式中C为光速(C=0.3m/ns),ε为地下介质的相对介电常数,可利用已知数据或测定获得。
  雷达图形以脉冲反射波的波形形式记录。波形的正负峰分别以黑、白色表示,或者以灰阶、伪彩色表示。这样同相轴或等灰色、等色线即可形象地表征出地下反射面。在波形记录图上各测点均以测线的铅垂方向记录波形,构成雷达剖面。通过逐点探测,地下目的体的形态、空间分布就会在计算机屏幕上显示。该方法采集便捷,成图直观、数据分辨能力强,采用270M天线可以精确探清5m范围内地层的分层、构造及地下异常体的分布情况。测区内的地层存在较为明显的电性差异,所以利用探地雷达反射波法查明不良地质空间分布情况是可行的和有效的。
  三、资料解释原则
  场区属山前冲洪积平原后缘,地势平坦,起伏较小。据钻孔揭露水位埋深在4.0m左右。水位以下软弱夹层及松散地层内含水较多,导电性较好,形成相对于周围围岩较低的视电阻率。以上特征为应用高密度电法的勘测及查找,具备了物理前提条件。高密度电法装置的隔离系数为9。
  探地雷达是根据接收来自地下介质界面的反射波来推断介质的分布结构的,本次勘查的主要对象是地下软弱夹层。据此,根据对雷达图像的同相轴、波形、相位等特征追踪,可以推断出地下软弱层存在的位置。
  1、资料解释
  1.1高密度电法资料解释
  1.1.1高密度电法1线
  高密度电法1线在楼北侧由西向东测试,物探测线长30m,根据高密度视电阻率等值线断面图推断:整个剖面内视电阻率比较杂乱,结合钻孔资料推断该剖面内主要为夯实填土,自西向东水平方向在水平8~12m开始向剖面小号方向在深度约1~5m之间存在明显的低阻反映推断为软弱夹层或松散地层;水平方向在13~14m开始向剖面小号方向在深度约5~7m之间存在明显的低阻反映推断为软弱夹层或松散地层充水。   1.1.2高密度电法2线
  高密度电法2线在楼北侧由西向东测试,物探测线长30m,根据高密度视电阻率等值线断面图推断:整个剖面内视电阻率比较杂乱,结合钻孔资料推断该剖面内上部主要为夯实填土,只有在剖面中间8m以下存在一明显的岩性界面,推断为碎石土或者全风化地层;自西向东水平方向在水平12~14.5m开始向剖面小号方向在深度约1~6m之间存在明显的低阻反映推断为软弱夹层或松散地层充水。
  1.1.3高密度电法3线
  高密度电法3线在楼西侧由南向北测试,物探测线长30m,根据高密度视电阻率等值线断面图推断:整个剖面内视电阻率比较杂乱,结合钻孔资料推断该剖面内上部主要为夯实填土;自西向东水平方向在水平14~17m开始向剖面小号方向在深度约5~9m之间存在明显的低阻反映推断为软弱夹层或松散地层充水。
  1.1.4高密度电法4线
  高密度电法4线在楼东侧由南向北测试,物探测线长30m,根据高密度视电阻率等值线断面图推断:整个剖面内视电阻率比较杂乱,结合钻孔资料推断该剖面内上部主要为夯实填土;自南向北水平方向在水平9~11m开始向剖面大号方向在深度约4~9m之间存在明显的低阻反映推断为软弱夹层或松散地层充水,自南向北水平方向在水平20~22m开始向剖面大号方向在深度约1~5m之间存在明显的低阻反映推断为软弱夹层或松散地层充水。
  1.2探地雷达资料解释
  1.2.1探地雷达剖面1
  由探地雷达1线效果图显示在剖面4—10m之间深度4m左右、剖面20—22m之间深度1m左右雷达波同相轴出现缺失及错断,推断是松散地层的反映。
  1.2.2探地雷达剖面3
  由于该剖面上覆松散物较多,对探地雷达有较大的干扰,因此探地雷达3线效果图显示未发现异常现象。
  1.2.3探地雷达剖面4
  由于该剖面上覆松散物较多,对探地雷达有较大的干扰,因此探地雷达4线效果图显示未发现异常现象。
  四、问题研究与分析
  根据物探工作查明了工区内含水量较大的的松散地层的分布范围如下表:
  根据钻探揭露场地内②层填土目前物理力学性质相对较差,且受雨水影响,目前该层土处于饱水状态,且饱和程度不均,较降水前物理力学性质发生一定变化,一定程度上影响上部①层夯实填土的均匀性和稳定性。在物探查明工区内含水量较大的松散地层内存在松散的填土,从而影响了工程的整体稳定性。
  根据物探以及钻探结果,综合原因分析,结合场地实际情况,针对拟建2#楼地基土出现的不均匀沉降情况,本着以建筑物的安全性、稳定性为主,同时兼顾经济利益考虑,对于拟建2#楼地基土可考虑如下处理方式:1、对拟建2#楼地基土注浆处理。由于强夯影响深度限制以及土质成分的差异,②层填土的密实度与①层夯实填土的状态物理力学性质差異较大,无法达到①层夯实填土的密实度,应加以注意;2、可考虑对场地填土进行强夯换填处理。挖除软弱土层,加入一定级配良好的块石、碎石、矿渣、建筑垃圾等坚硬粗颗粒材料,分层夯实,使处理后地基土的承载力以及均匀性满足设计需要;3、采用桩基础。可以考虑人工挖孔桩,穿过填土层,以风化岩层为基础持力层,以消除人工填土的不良影响;4、基地以下采取防水措施。可以考虑设置一定厚度的3:7灰土防渗层,以满足地基土防渗需求。做好地表的硬化处理,设置排水沟渠,及时排出雨水;5、开挖时建议设置止水帷幕,防止雨水下渗进入杂填土,浸泡地基,造成地基土变软,强度降低。
  五、结束语
  强夯地基作于一种工期短、经济的基础处理方式,在诸多的工程得到了广泛地应用,然而在实际工程应该根据实际地质条件合理选用,特别是在不均匀地质条件下,强夯地基由于其本身的局限性,并受地下水的影响,可能造成及其不利的作用,在工程中应该引起相关人员的足够重视,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和隐患,从基础做好工程的建设,采用工程高密度电法及地质雷达探测技术在松散地层的应用取得了很好的应用,并结合钻探、地质调查,能够很好的分析和解决这类问题。
  作者简介:宫亮,男,籍贯:汉族,助理工程师,工作单位:山东省地矿工程勘察院,常年从事于工程地质、水文地质。
其他文献
【摘 要】 大气降水作为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源之一,它是自然界水循环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查明大气降水中同位素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不仅有助于定性或定量地研究地下水的起源和形成等问题,更有助于揭示“三水”转化关系。根据实测资料2008年到2009年关中地区大气降水氢氧同位素资料并结合所采集样品的分析结果对陕西关中盆地大气降水环境同位素特征、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建立了西安地区雨水线,为大气降
期刊
【摘 要】 在我国现阶段,部分输电线路施工单位没有严格按照安全管理的施工标准,导致施工过程中发生了很多安全事故,暴露出了我国输电线路施工在安全管理上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本文在分析输电线路施工安全管理原则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安全管理的措施,供相关人员参考。  【关键词】 输电线路;施工安全;存在问题;安全管理原则  引言:  目前,我国的电力工程建设发展迅速,为我国的经济建设提供了重要的能源
期刊
【摘 要】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是促进我国农业稳定发展的重要条件,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农业对自然条件的依赖,增强了农业生产对干旱等自然灾害的抵御能力。长期以来,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通过合理建设以及科学的管理,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有力的缓解了自然灾害给农业生产带来的损害,对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以及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  改革开放三十
期刊
【摘 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对于电量的需求量也急需增长,所以国家对于水利水电工程大力扶持,但水利水电工程却和施工技术息息相关。本文剖析了水利水电工程过程中的水闸施工技术,并对其中容易出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期在实际工程操作中可以提供相应的理论借鉴与指导。  【关键词】 水利水电;水闸施工;工程技术  引言:  水闸是水利水电工程中的一种常见设备,主要负责引水和排涝。水闸施工技术工
期刊
【摘 要】 文章中通过对电机性能、机械设计原理及测试技术进行了相关的分析,并且对电机的机械特性重新设计了基于数据采集卡和PC机的电机机械特性测试硬件电路,以及介绍了基于数据采集卡和PC机的电机机械特性测试系统上层软件的设计思路和实现方法。  【关键词】 电机;机械设计原理;测试技术  引言:  电机的机械特性测试是在电机测试中的最基本的一个项目,由于异步电机的一曲线分为稳定工作区和不稳定工作区,不
期刊
【摘 要】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城市化发展步伐的迅速跨进,城市道路的建设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越来越重要,它关乎着城市未来的发展,与人们的日常生活也是息息相关的。近年来,新技术与新材利在城市道路的建设中也使用的越来越频繁,这极大的满足了现代化城市发展的需要,同时市政道路的施工以及后期的竣工使用依旧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分析和研究。本文就将对城市道路结合处沉降问题的原因以及相应的
期刊
【摘 要】 现代社会对电能供应的“安全、可靠、经济、优质”等各项指标的要求越来越高,相应地,自动控制系统的水平将直接反映电力系统的运行、管理水平,也直接影响着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下面就以电力系统自动控制的发展开展,主要由直接控制、集中控制、集散控制系统的发展过程,做一一浅析。  【关键词】 电力系统;自动化智能;技术;计算机技术  一、电力系统自动化管理的要求及特点  (一)建立电力系统自动化要求
期刊
【摘 要】 随着配电网络的覆盖范围越来越广泛,电网公司在配网的过程中,对线损的管理工作显得格外重要,这项工作是长期性的,也一直都备受重视。目前,在线损管理中比较常用的技术手段就是计量自动化技术,不仅减少了计算工作量,同时还缩短了工作时间,并且具有准确性。本文分别对配网中的线损管理和计量自动化技术讲行了介绍.并对计量自动化技术在线损管理中的应用讲行了分析。  【关键词】 配电网;计量自动化;线损管理
期刊
【摘 要】 近年来,城市供水问题日益严峻,自来水厂的建设也不断加快,各种控制设备也相继得到应用。其中,PLC自动控制系统就在自来水厂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并取得了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应。本文介绍了PLC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对自来水厂的建设有着重要参考价值。  【关键词】 供水;PLC控制系统;设计  引言:  所谓的PLC控制技术,就是利用一种专门在工业环境下应用而设计的数字运算操作的电子装置
期刊
【摘 要】 由于施工操作、使用材质等问题,造成变电站室内楼、地面的混凝土地面(俗称水泥地面)起砂现象较为普遍,给工程质量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为后期工程创优也带来不少的麻烦。本文对近年来施工的变电站工程的地面起砂原因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提出了预防措施与处理方法。  【关键词】 混凝土(水泥)地面;起砂原因;預防措施;处理方法  一、引言  随着国网公司对电力工程建设“两型一化两型三新三通一标”要求的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