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市南郊生态湿地林场公园详细规划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lk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 [TU242.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项目概况
  东营市南郊生态湿地林场公园地块,位于东营市广饶县丁庄镇政府驻地东北方向12公里处,西临省道新海路,南到支脉河,东、北与东营区相连,面积1.7万亩。
  该区域内辖三柳村、刘庄村及西马楼村三个自然村,地势自西向东逐渐降低,平均海拔2.1米。该湿地内有支脉河、武家大沟两条淡水河流经,并有黄大铁路自北向南贯穿该地块。新海路以东至西马楼村西,支脉河以北至刘庄村、三柳村北一线约1400亩土地因有支脉河淡水灌溉水源,土质相对较好。其余土地因无淡水灌溉水源,土地盐碱化程度较高,规划区域内原生态植物较为单一。
  一、规划指导思想及发展定位
  (一)指导思想
  本次规划设计坚持“以人为本、生态优先、合理利用、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充分发挥该项目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
  (二)规划定位
  以改善区域生态环境为根本立足点,将传统地域中最具活力的文化精髓与景观规划及未来发展相结合,定位为“森林、生态、旅游、观光”为主题,打造成为一个具有浓厚齐鲁文化的生态湿地林场景区。
  (三)发展目标
  1、生态目标
  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维护自身生态系统的生态特性和基本功能,保持和最大限度发挥生态系统的各种功能和效益,保证林场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升周边城市生态环境质量,造福当代、惠及子孙。
  2、社会目标
  使东营市南郊湿地林场公园成为生态建设与科普教育功能紧密结合的窗口地带,满足赏景采风、湿地探知、户外实践、科研采样等复合型功能需求。
  3、经济目标
  通过建设苗木基地,打造全国最大苗木基地,通过合理的规划组织,实现南郊湿地林场公园的生态旅游经济可持续性发展,有效提升周边地块的环境品味与投资价值。
  4、整合目标
  有效整合湿地林场公园与城市交通体系的衔接、景观体系的衔接,解决规划地块与周边地块的生态衔接等,有效整合规划地块与周边地块的衔接过渡关系。
  二、规划结构与布局
  (一)规划结构
  根据湿地林场的生态特点,充分尊重原有地形地貌特征,结合人的参与活动,突出一种渐变、过渡的空间关系,体现生态与利用的综合协调,将林场地块规划结构概括为“一带、三片、多点”。
  一带:是指自西向东,以烟雨湖为主轴线,渗透至规划地块内部的林地自然景观带。
  三片:是指以区块西部三柳村、刘庄村为中心的林场苗木保育区;区块中部的湿地林场保育区;区块东部的原生湿地保护区。
  多点:是指地块内根据现状条件和旅游需要设置多个景点及旅游服务点,包括三个自然村落,烟雨阁、百家楼、栖云轩等景点。
  (二)功能布局
  根据规划结构,生态湿地林场公园规划布局为六大区块:
  林场苗木保育区:占地254.2万平方米,该区块将大面积种植国槐、白蜡、聊红槐,使之成为国槐、白蜡、聊红槐苗木培育基地。
  林场休闲旅游体验区:占地148.8万平方米,结合当地人文景观,重点展示独特的生态旅游文化。
  林场动植物保护区:占地269.1万平方米,通过适当控制盐碱的反渗透,为湿地动植物提供良好的栖息地和活动区。
  原生湿地保护区:占地125.3万平方米,保护湿地原有的群落生境,体现自然原生态景观。
  林场保育区:占地269.1万平方米,保持原有场地机理,通过生态处理,形成独特的林场景观。
  生态农场养殖区:占地67.4万平方米,为游客提供特色餐饮、观光、体验等服务。
  三、交通系统规划
  (一)外部交通组织
  湿地林场公园外部交通依托西侧的新海大道,在新海大道东侧设置景区主入口,并设置大型停车场,便于游人抵达。同时尊重村民生活、生产需求,暂时保留原有村庄进出入道路。
  (二)内部交通组织
  景区内部交通组织由贯穿景区的景区主干道、景区次干道、景区游步道和水上游线四级组成,主要的游览方式包括电瓶车、步行及乘船等三种方式。
  景区主干道宽9米,路面采用透水混凝土,沿线设有多个停靠点,以电瓶车游览方式为主。景区次干道宽4米,道路材料选用石材、木材等,以步行和自行车游览方式为主,园路采取环形路网组织(部分与电瓶车道共用),串联了区块内的主要景点、科普点。景区游步道宽2米,道路材料选用石材、透水砖、木材等,以步行游览方式为主,组团内部设置小环线作为次级园路。
  水上交通布局本着减少对生态核心区块干预为原则,组织单线往返式水上环线。主次游客服务中心设有游船码头,各主要功能区块设有停靠码头。航道宽度要求12米以上,水深2~2.5米,采用无污染的电瓶船或手划船。
  四、植物景观规划
  1、林场苗木保育区:整体风格以密林为主。打造以“国槐、白蜡、聊红槐”为主的苗木基地。
  2、林场休闲旅游体验区:选择管理粗放的、具有原生态风貌的湿生水生植物为主基调,尽量采用乡土树种,营造丰富的植物群落,在体现湿地林场的自然性和生态性的同时展现其野趣。
  3、林场动植物保护区:建立芦苇植物群系、荻植物群系、蓼草植物群系、灯芯草植物群系、鱼腥草植物群系等不同生境,为不同的鸟类和湿地动物提供各自栖息环境,并适当控制盐碱的反渗透。
  4、原生湿地保护区:保护利用场地内原有的垂柳、毛白杨、芦苇等群落生境,限制大规模的人工干预,保持其原生态的景观效果,集中突出湿地特征。
  5、林场保育区:主要为湿地植物多样性科普组团,建立水生、浅滩、陆生湿地植物群落。
  6、生态农场养殖区:通过对水生植物的配置设计,对渔塘进行生态净化,优化水质,保证生态系统的完善和连续。
  五、土地平衡及竖向规划
  充分尊重现有地形地貌特征,保持现有地貌机理,完善沟渠降碱灌溉功能,实现地块自身土地平衡,具體遵循以下四项原则:
  (一)尊重地块现状特点,在满足水文要求、景观要求的前提下,力求土方平衡;
  (二)表层耕作土应收集利用,作为未来绿化地块的表层种植土,减少工程造价;
  (三)通过多样化的竖向空间塑造,满足生物多样性展示要求;
  (四)重视与外围城市用地、湿地保育区用地之间的衔接,体现用地的整体性。
  六、建筑设计规划
  湿地林场公园建筑主要集中在湿地林场休闲旅游体验区,也有散布公园各处的小型服务建筑、休息避雨建筑、观鸟建筑等。从公园建筑风貌的统一性出发,应该保持包括湿地林场休闲区在内的各组建筑风貌的基本统一、协调,规划建筑采取同当地协调的齐鲁民居建筑风貌。
  七、分期建设规划
  根据景区自身特点和具体开发建设情况,保证每区相对独立完善的功能特点,将整个景区分成三期进行建设。
  一期:西起新海路,南到支脉河,东到刘庄村与西马楼村土地交界,北到十三支总排,规划面积2000亩,占规划总面积的11.8%。本期建设以植树造林、打造苗木基地为目标。
  二期:西起刘庄村与西马楼村土地交界,南至支脉河,北至规划红线,规划面积9374.9 亩,占规划总面积的55.1%。本期建设以植树造林、扩大林场规模、体现生态效应为目标,同时兼顾旅游设施建设。
  三期:规划面积5625.1亩,占规划总面积的33.1%。本期建设以统筹前两期建设,发展生态旅游为目标。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用PDF形式查看。
其他文献
目的 分析替米沙坦联合比索洛尔治疗高血压心力衰竭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63例高血压心力衰竭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32例)和对照组(31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吸氧
青岛市四方区委为适应城区改革、发展和稳定的要求,紧密结合社区建设抓好街居党建工作,充分发挥街居委组织和广大党员在社区建设中的作用,有力地促进了社区建设和全区各项事
在电子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智能化成为了时代的潮流,建筑设计的智能化更是如此。本文主要对智能化建筑涵义进行
期刊
本文分析了建筑装饰工程的特点及目前造价控制市场所存在的问题,从设计、施工、定额管理、计价规范等方面提出了加强装饰工程造价控制管理的对策。
期刊
期刊
通过对智能照明控制系统与传统的照明控制系统的对比,阐述智能照明控制系统的优越性;利用现有建筑中智能照明控制系的应用,展现其良好的控制效果。 By comparing the intell
综述了大树移植在园林绿化中的意义,并结合大树移植施工工艺论述了移植的过程及施工质量要点。
期刊
本文在分析我国社会经济转型对政府部门施政理念与施政方法提出新的要求与挑战,以及传统行政管理的特点与适用条件的基础上,指出传统行政管理手段已经无法适应当今我国社会经济
目的 比较局部枸橼酸钠抗凝和低分子肝素抗凝在危重症患者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中的效果.方法 56例行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治疗的危重症患者,根据抗凝治疗药物不
目的 评价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商品名:GM-1)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