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苏联伟大的无产阶级作家高尔基曾经说过:“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中小学图书馆既是学校获取信息、存储信息、传播信息的文献中心,也是学生课外阅读的宝库、教师的研修基地和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课堂,更是承载和传播人类文明的教育管理部门和机构。
成都市龙泉驿区作为我国西部唯一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在教育的发展战略上,紧紧围绕“创教育强区,建读书之城”的宏伟蓝图,在图书管理上,以“建书香校园,优育人环境”为目标开展图书装备、管理和应用工作。经过多年的努力和积淀,在不断总结、反思和修正的过程中,我区形成了具有区域特色的图书管理工作模式和风格。
一、建立机制,夯实图书装备基础,着力打造个性化书香校园,逐步提升图书装备质量
图书的装备、管理与应用是中小学素质教育的一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改革传统教学模式的重要手段。为更好地发挥其作用,首先要突出图书装备工作的重要性。为此,我们不断完善局、校两级管理机制,由区教育技术装备管理中心具体负责组成的中小学图书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管理与使用工作,各校也相应成立了由校长负责的领导小组,为图书管理工作的科学、有序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在装备建设上,以“先急后缓,重点突破,以配促用,以用促配”的装备原则,按照“统筹规划,适度超前,示范带动,扶持薄弱,整体推进,均衡发展”的工作思路,首先突破了由于历史原因所造成的图书装备瓶颈。 经过几年的发展,到目前为止,全区共拥有图书130万册,其中小学图书拥有量近69万册,中学图书拥有量近61万册。
2013年,我们还将为小学再装备12万册,人均达到20册,中学装备65万册,初中人均31册,高中人均41册,年底,区域内生均图书册数分别达到教育部规定的新标准。学校藏书结构严格按国家藏书比例,逐步调整,日趋合理,各类信息化设施设备,如电脑、打印机、扫描仪等已全部装备到位。通过引导,除各类普通图书达到藏书指标外,各类工具书与期刊所占比重也正朝着好的方向发展。同时,我区还多方筹集资金,指导部分学校建好、用好电子阅览室。近几年重点加强了学校图书的信息化管理与数字化图书馆建设工作,使之更趋向科学化、规范化。学校图书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得到了切实的提高,全区数字化图书资源总量已达2 TB。学校的图书装备基础进一步得到了夯实。
为进一步提升我区图书装备的质量和水平,区中小学图书工作领导小组还专门组织人员对所属学校的学生和教师阅览室以及学校其他可利用的空间提出了个性化的建议和设计,定制了适合不同学校的个性化图书装备设施,在一改过去呆板的图书装备设施设备的基础上,更加注重休闲式图书设施设备的装备。这不仅使学校的空间得到了充分利用,更使学校的书香校园氛围更加浓烈,阅读方式也更加休闲化和人性化。
二、提高图书管理水平,于细微之处突出应用效果,以信息化、人文化的思想彰显图书管理工作价值
学校图书装备工作的价值在于师生阅读的流通率,即图书效益。而图书效益的充分发挥在于图书管理部门的管理措施是否科学、有效。在这一点上,我们以提高管理、应用水平为基础,在突出应用效果的同时更加注重师生信息化和人文化的读书需求。
在提高管理、应用水平上,我区现正经历从传统手工图书管理方式、传统单一的软件管理方式,向图书自动化管理方式逐步转变的重要发展阶段。2012年,我区在成都市教育技术装备管理所的领导下,建立了图书数字化管理系统,大大改变了传统的烦琐手工操作方式,彻底解决了原来图书馆工作效率低下、数据重复建设等问题。通过计算机进行图书编目、典藏管理,更加准确、方便、快捷,馆藏资源能得到最佳利用。此外,由于采用开架的方式,将图书馆员从书库找书等繁重工作中解脱出来。图书馆员利用系统中的报表功能,能更加快捷、方便、准确地获得各种数据,为分析、研究读者的借阅倾向,探讨读者的阅读规律提供了准确的原始数据,有利于更好地开展阅读活动。
因此,这就对中小学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图书管理员承担着为学校教育教学和科研服务的责任,必须摆脱传统的服务观念,树立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新观念,树立“读者第一”的服务理念,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只有尊重、信任和关心读者,主动地和读者接触,才能了解读者的需求,为读者提供优质的服务。图书管理员还要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想方设法调动师生读书的积极性,让图书“活”起来。比如:做好新书的推荐和宣传工作;做好图书的导读工作,开展图情知识讲座;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和征文活动;建立个性化班级图书角;开展校内图书漂流活动;等等。
2013年,我区还将充分发挥现有网络系统优势,建设区域电子图书馆系统,使区域图书馆建设、管理和应用工作均逐步向网络环境下的共享模式转变。第一,通过采集区域流通率较大的图书和期刊信息并将之电子化、网络化,向师生和家长开放,以解决学校图书复本量小而流通率大的问题。第二,通过装备大量的电子书籍并向各校开放,为学校解决纸质图书更新慢、投资大的问题,使各中小学能尽快地分享新知。第三,鼓励各校建立自己的校园图书网站,提高学校图书的应用效率,使师生、家长的阅读不再受时间、地点、复本量小的限制。同时也进一步使图书管理员从日常烦琐的劳动中解放出来,更多地思考图书的深层次和高水平应用问题,使图书的应用价值在更大的范围内得到充分发挥和彰显!
三、加强业务培训及应用服务研讨,切实提高全区图书管理业务水平和服务质量
万事人为本,再好的图书硬件设施设备和馆藏资源如果离开了高素质管理人员的科学、有效的管理,则难以满足用户的需求,也难以发挥其应有的资源作用。因此,在实际工作中,我们通过各种方式对区域内所属学校的图书管理员进行专业培训,内容不仅涵盖图情知识及其他必备专业知识,还包括数据库的管理,网络环境下的信息搜索、处理,信息检索工具生成,计算机操作等图书信息化知识。同时,为提高图书管理员的服务水平和服务意识,还加强了人际交往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工作心理的自我疏导能力等知识和能力的培训,使其具备相应的开放观念、服务观念、用户观念、经济观念、效益观念和资源共享观念等。 我们还将图书的应用服务研讨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目标考核纳入对学校的考核指标中。应用服务研讨的内容有区域内各种类型的读书活动研讨、图书管理论文评选、图书应用专题研讨和相关课题研究等,通过这些研究活动,不仅使学校的图书管理业务水平和应用服务质量得到了相应的提高,更为重要的是为学校图书管理工作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强大支撑动力。
四、顺应时代需求,加强网络阅读指导,还校园一片绿色空间
信息时代,网络阅读已经成为人们学习、研究、休闲和娱乐活动的重要形式,更是构成影响人们意识行为和价值取向的重要因素,特别是对少年儿童成长和发展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关注网络阅读,加强少年儿童的网络阅读指导已经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和需要,更是我们图书管理部门的职责所在。
网络阅读所呈现出的自由性、创造性、互动性、丰富性、人性化、选择性等基本特征,决定了网络阅读对青少年也具有如下负面影响:(1)信息资源的增长加重了读者信息选择的难度,降低了阅读的目的性;(2)超文本的结构使读者易产生信息迷航,丧失逻辑思辨能力;(3)互联网多元文化并存,信息缺乏系统性,呈现碎片化的特征,网络阅读呈现非经典性;(4)网络信息资源异化,信息污染严重。
为此,在区域内我们主要开展了以下网络阅读指导工作:(1)建立机制,由学校牵头对师生的网络阅读进行总负责;(2)以网络管理和监控相结合的方式,提高学校上网行为的监督和管理;(3)在区域内城域网建立特色数据和专题信息库,开放存取,统一出口,统一监管,用技术防范手段为学校师生提供可靠的绿色网络空间;(4)开展相关网络健康教育和信息技术操作培训,提高学校读者阅读网络优秀作品的技能和技巧;(5)以网络的探究性阅读为基础,引导学校的网络阅读向深层次发展,以网络经典、高尚阅读的阵地来占领网络中的庸俗、低俗阅读;(6)组织活动,形成社会、学校、家庭的合力,共同为青少年创建一个良好的网络教育环境。
五、结束语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图书管理工作是一门提高读者阅读层次、阅读水平、阅读质量和阅读习惯的综合艺术,需要我们在创造性地开展日常工作的同时,更要在管理工作过程中,顺应时代发展需要,以人为本,多方协作,根据读者的实际阅读需求,本着对社会、家庭和个人高度负责的原则,采取科学、高效的管理措施,将一个地区的学校图书管理工作认真落实到学校管理者及使用者的层面,才能切实为社会、学校和家庭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做出应有的贡献,也最终才能形成“才如江湖文始伟,腹有诗书气自华”的书香社会、书香校园和书香家庭。
成都市龙泉驿区作为我国西部唯一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在教育的发展战略上,紧紧围绕“创教育强区,建读书之城”的宏伟蓝图,在图书管理上,以“建书香校园,优育人环境”为目标开展图书装备、管理和应用工作。经过多年的努力和积淀,在不断总结、反思和修正的过程中,我区形成了具有区域特色的图书管理工作模式和风格。
一、建立机制,夯实图书装备基础,着力打造个性化书香校园,逐步提升图书装备质量
图书的装备、管理与应用是中小学素质教育的一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改革传统教学模式的重要手段。为更好地发挥其作用,首先要突出图书装备工作的重要性。为此,我们不断完善局、校两级管理机制,由区教育技术装备管理中心具体负责组成的中小学图书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管理与使用工作,各校也相应成立了由校长负责的领导小组,为图书管理工作的科学、有序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在装备建设上,以“先急后缓,重点突破,以配促用,以用促配”的装备原则,按照“统筹规划,适度超前,示范带动,扶持薄弱,整体推进,均衡发展”的工作思路,首先突破了由于历史原因所造成的图书装备瓶颈。 经过几年的发展,到目前为止,全区共拥有图书130万册,其中小学图书拥有量近69万册,中学图书拥有量近61万册。
2013年,我们还将为小学再装备12万册,人均达到20册,中学装备65万册,初中人均31册,高中人均41册,年底,区域内生均图书册数分别达到教育部规定的新标准。学校藏书结构严格按国家藏书比例,逐步调整,日趋合理,各类信息化设施设备,如电脑、打印机、扫描仪等已全部装备到位。通过引导,除各类普通图书达到藏书指标外,各类工具书与期刊所占比重也正朝着好的方向发展。同时,我区还多方筹集资金,指导部分学校建好、用好电子阅览室。近几年重点加强了学校图书的信息化管理与数字化图书馆建设工作,使之更趋向科学化、规范化。学校图书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得到了切实的提高,全区数字化图书资源总量已达2 TB。学校的图书装备基础进一步得到了夯实。
为进一步提升我区图书装备的质量和水平,区中小学图书工作领导小组还专门组织人员对所属学校的学生和教师阅览室以及学校其他可利用的空间提出了个性化的建议和设计,定制了适合不同学校的个性化图书装备设施,在一改过去呆板的图书装备设施设备的基础上,更加注重休闲式图书设施设备的装备。这不仅使学校的空间得到了充分利用,更使学校的书香校园氛围更加浓烈,阅读方式也更加休闲化和人性化。
二、提高图书管理水平,于细微之处突出应用效果,以信息化、人文化的思想彰显图书管理工作价值
学校图书装备工作的价值在于师生阅读的流通率,即图书效益。而图书效益的充分发挥在于图书管理部门的管理措施是否科学、有效。在这一点上,我们以提高管理、应用水平为基础,在突出应用效果的同时更加注重师生信息化和人文化的读书需求。
在提高管理、应用水平上,我区现正经历从传统手工图书管理方式、传统单一的软件管理方式,向图书自动化管理方式逐步转变的重要发展阶段。2012年,我区在成都市教育技术装备管理所的领导下,建立了图书数字化管理系统,大大改变了传统的烦琐手工操作方式,彻底解决了原来图书馆工作效率低下、数据重复建设等问题。通过计算机进行图书编目、典藏管理,更加准确、方便、快捷,馆藏资源能得到最佳利用。此外,由于采用开架的方式,将图书馆员从书库找书等繁重工作中解脱出来。图书馆员利用系统中的报表功能,能更加快捷、方便、准确地获得各种数据,为分析、研究读者的借阅倾向,探讨读者的阅读规律提供了准确的原始数据,有利于更好地开展阅读活动。
因此,这就对中小学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图书管理员承担着为学校教育教学和科研服务的责任,必须摆脱传统的服务观念,树立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新观念,树立“读者第一”的服务理念,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只有尊重、信任和关心读者,主动地和读者接触,才能了解读者的需求,为读者提供优质的服务。图书管理员还要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想方设法调动师生读书的积极性,让图书“活”起来。比如:做好新书的推荐和宣传工作;做好图书的导读工作,开展图情知识讲座;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和征文活动;建立个性化班级图书角;开展校内图书漂流活动;等等。
2013年,我区还将充分发挥现有网络系统优势,建设区域电子图书馆系统,使区域图书馆建设、管理和应用工作均逐步向网络环境下的共享模式转变。第一,通过采集区域流通率较大的图书和期刊信息并将之电子化、网络化,向师生和家长开放,以解决学校图书复本量小而流通率大的问题。第二,通过装备大量的电子书籍并向各校开放,为学校解决纸质图书更新慢、投资大的问题,使各中小学能尽快地分享新知。第三,鼓励各校建立自己的校园图书网站,提高学校图书的应用效率,使师生、家长的阅读不再受时间、地点、复本量小的限制。同时也进一步使图书管理员从日常烦琐的劳动中解放出来,更多地思考图书的深层次和高水平应用问题,使图书的应用价值在更大的范围内得到充分发挥和彰显!
三、加强业务培训及应用服务研讨,切实提高全区图书管理业务水平和服务质量
万事人为本,再好的图书硬件设施设备和馆藏资源如果离开了高素质管理人员的科学、有效的管理,则难以满足用户的需求,也难以发挥其应有的资源作用。因此,在实际工作中,我们通过各种方式对区域内所属学校的图书管理员进行专业培训,内容不仅涵盖图情知识及其他必备专业知识,还包括数据库的管理,网络环境下的信息搜索、处理,信息检索工具生成,计算机操作等图书信息化知识。同时,为提高图书管理员的服务水平和服务意识,还加强了人际交往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工作心理的自我疏导能力等知识和能力的培训,使其具备相应的开放观念、服务观念、用户观念、经济观念、效益观念和资源共享观念等。 我们还将图书的应用服务研讨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目标考核纳入对学校的考核指标中。应用服务研讨的内容有区域内各种类型的读书活动研讨、图书管理论文评选、图书应用专题研讨和相关课题研究等,通过这些研究活动,不仅使学校的图书管理业务水平和应用服务质量得到了相应的提高,更为重要的是为学校图书管理工作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强大支撑动力。
四、顺应时代需求,加强网络阅读指导,还校园一片绿色空间
信息时代,网络阅读已经成为人们学习、研究、休闲和娱乐活动的重要形式,更是构成影响人们意识行为和价值取向的重要因素,特别是对少年儿童成长和发展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关注网络阅读,加强少年儿童的网络阅读指导已经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和需要,更是我们图书管理部门的职责所在。
网络阅读所呈现出的自由性、创造性、互动性、丰富性、人性化、选择性等基本特征,决定了网络阅读对青少年也具有如下负面影响:(1)信息资源的增长加重了读者信息选择的难度,降低了阅读的目的性;(2)超文本的结构使读者易产生信息迷航,丧失逻辑思辨能力;(3)互联网多元文化并存,信息缺乏系统性,呈现碎片化的特征,网络阅读呈现非经典性;(4)网络信息资源异化,信息污染严重。
为此,在区域内我们主要开展了以下网络阅读指导工作:(1)建立机制,由学校牵头对师生的网络阅读进行总负责;(2)以网络管理和监控相结合的方式,提高学校上网行为的监督和管理;(3)在区域内城域网建立特色数据和专题信息库,开放存取,统一出口,统一监管,用技术防范手段为学校师生提供可靠的绿色网络空间;(4)开展相关网络健康教育和信息技术操作培训,提高学校读者阅读网络优秀作品的技能和技巧;(5)以网络的探究性阅读为基础,引导学校的网络阅读向深层次发展,以网络经典、高尚阅读的阵地来占领网络中的庸俗、低俗阅读;(6)组织活动,形成社会、学校、家庭的合力,共同为青少年创建一个良好的网络教育环境。
五、结束语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图书管理工作是一门提高读者阅读层次、阅读水平、阅读质量和阅读习惯的综合艺术,需要我们在创造性地开展日常工作的同时,更要在管理工作过程中,顺应时代发展需要,以人为本,多方协作,根据读者的实际阅读需求,本着对社会、家庭和个人高度负责的原则,采取科学、高效的管理措施,将一个地区的学校图书管理工作认真落实到学校管理者及使用者的层面,才能切实为社会、学校和家庭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做出应有的贡献,也最终才能形成“才如江湖文始伟,腹有诗书气自华”的书香社会、书香校园和书香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