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语用,创新教学行为

来源 :中国教育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lylz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期以来,语文教学五分之四时间用于讲一篇篇课文,上语文课就是讲课文。尽管诸多有识之士反复批评,学生的语文能力不是教师讲出来的,但语文课程的主要形态仍然是讲课文。究其原因,现行语文教学流程不适合学生学习语文。实践发现,现在语文教学的一般流程是以“课文内容(非本体性)”为目标,采用“初读——精读——总结”的教学流程,这种教学流程本身就是一个适宜于文本解读的流程。教师解读的主要是自己对文本的感悟,是成人感悟,与儿童文本阅读感悟相距甚远。语文课堂里大量时间用于讨论教师对文本的感悟,缺少目标明晰的以学生为主体的语文实践活动。在这样的流程下,“知识、技能、方法”只能“零散、无序、经验化”地散落在教学环节中,有时,还被老师忽略或省去,其结果必然降低语文教学的效率。为改变这一现状,许多专家进行各方面的研究,其中,上海师范大学教授吴忠豪为我们提出了“语言学习型”的教学流程思路:就是按照语文知识或方法的学习规律,按照“领会知识(方法)——指导运用”的理念设计教学。本人对这一理论进行两年多实践,在教学中,以“本体性教学内容(落实知识与过程,方法与技能目标)”为主体,总结并尝试运用 “认识领会——品味学会——实践迁移”三步法教学流程,将“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渗透于教学环节中,这样的教学流程使语文教学从“教课文走向教语文”,“从理解指向运用”,“从教过指向学会”,课堂效率显著提高。现以本人曾执教的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桥》教学为例,就三步法教学流程分析如下:
  一、认识、领会语言现象
  一篇课文可以选择的语文课程内容很多,这需要教师自己去选择。现在我们的语文课教的内容往往太多、太散,教师解读文本时认为有价值的都要教,那么每个知识点的教学都只能是蜻蜓点水,一掠而过。《桥》一课,作为小小说,要挖掘的语言现象很多,有的老师认为课文中的对比描写很突出;还有位教师说这篇课文是层层推进,一层一层揭示这个老支书高大的形象,崇高的思想;有教師说这篇课文结尾揭开悬念,非常精彩。但根据学生学习实际发现:学生在写人文章练习中,往往塑造人物形象时,只是就人物写人物,学生总是不会用环境描写来衬托主人公形象,枯燥的、单调的人物语言、动作、神态描写,简单的故事情节总是无法让孩子们的文章生动,让文章中的人物形象更凸显。而本文,作者笔法的精妙就在于:主人公的描写着墨不多,但作者将大量笔墨写尽洪水肆虐与人们慌乱,将主人公置身这样的环境中,老汉镇定如山、大爱如山、父爱如山的光辉形象层层推进,最后,印刻在读者心中。用《桥》这篇课文教会学生用环境描写来衬托人物形象的笔法是再合适不过了。本节课教学核心价值便是了解小小说,学会小说中“环境衬托人物形象”这一重要写作技巧。首先,认识本文环境描写和人物形象,这是教学流程的第一步:
  (一)认识小说的基本特点、知道环境描写是小说的重要内容
  1、课件出示学生比较熟悉的课文,试着发现这些课文的共同特点,从熟悉的课文引出比较陌生的知识点“小说”。出示的课文有《草船借箭》《凤辣子初见林黛玉》《小嘎子与胖墩比赛摔跤》《临死前的严监生》《金钱的魔力》。
  2、课件出示小说的特点及分类:小说必须具备三个要素:人物、情节、环境。简单地说,小说就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故事情节的叙述和环境的描写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体。 按篇幅分:长篇、中篇小说和小小说。
  【设计意图】大致了解 “小说” 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特点,尤其明白《桥》是一篇小小说,知道学习小说要从“环境描写、人物形象、情节推进”入手。
  (二)认识领会本文中的环境描写和人物形象塑造是怎样的。
  1、默读课文,用“__”画出描写暴雨和山洪的句子,读一读,想想作者用什么方法来描写暴雨、山洪的,让你感受到了什么?,
  【设计意图】聚焦重点句段,通过朗读,分析、交流,让学生学会作者环境描写所运用的基本技法:运用“短句、短段”的小小说基本技法写出情况的危急;运用拟人、排比、夸张、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洪水的肆虐、势不可挡。并通过语言实践,把作者经典的语言纳入到自己的话语系统。如:有的学生这样描述:“中午的时候,火突然着了起来,一米多高的火苗窜上了房顶,狞笑着向人们扑来,火苗放肆地在地板上摇摆,跳舞……仿佛要吞没整个世界。”显然,学生认识领会到本文环境描写的秘妙之处。
  2、默读课文,边读边用“~” 画出描写老汉的语句。读一读,想一想,从中你体会到老汉怎样的品质?凝练成一个词写下来。
  【设计意图】让学生仅通过人物动作、语言、神态初步感受“老支书”精神品质,这种感受学生是经验化、浅层次,读一读就能体会得到的,也为后面通过环境衬托深刻感受人物形象打下基础。
  二、品味、内化语言现象
  只是认识领会语言点是不够的,因为阅读教学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抓文本中典型的语言现象,通过品读、感悟、体验等言语实践,学会这一语言现象为最终目的的。在第一步教学中,认识领会了课文中环境描写和人物形象之后,大部分教师都将训练点定位在“如何写好环境描写”或“如何通过人物动作语言神态描写突出人物品质”上,其实,此时教学指向的应该是“本文是如何运用环境描写来衬托人物形象,并内化这一语文技法。”这是教学流程的第二步:
  (一)设疑:引出“环境衬托人物形象”这一写法。课文明明在写老汉,为什么用很多笔墨写洪水和人们?
  【设计意图】这一问题引出,让学生初步认识环境衬托人物形象的写法,然后将教学重点引向 “作者是如何通过自然环境洪水和社会环境人们凸显老汉镇静如山、大爱如山、父爱如山的?”
  (二)课件将人物描写的三句话与环境描写的句子重组,对照出现,让学生在原有感受的基础上,对比阅读,体会到环境描写对凸显人物形象的的作用,从而习得环境与人物交相辉映的写作技巧。三组对照具体如下:
  第一组对照:品味环境衬托人物形象的写法   将环境描写重组为三层,与 “老汉清瘦的脸上淌着雨水。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形成三次对照,让学生层层深入的品味、内化作者是如何通过环境描写层层深入地衬托出“老支书镇静如山”品质的。
  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当。
  村庄惊醒了。人们翻身下床,却一脚踩进水里。是谁惊慌地喊了一嗓子,一百多号人你拥我挤地往南跑。
  老汉清瘦的脸上淌着雨水。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
  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了。
  人们又疯了似的折回来。
  老汉清瘦的脸上淌着雨水。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
  东面、西面没有路。只有北面有座窄窄的木桥。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
  人们跌跌撞撞地向那木桥拥去。
  老汉清瘦的脸上淌着雨水。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
  【设计意图】通过文本内容重组,让学生形成强烈对比:山洪如此肆虐,势不可挡,人们如此的惊慌失措,在这种生死危机关头,老汉的镇静如山的品质对照的的强烈而且深刻。
  第二组对照:品味特定环境下人物描写的准确性
  “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了。 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水渐渐窜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在这样的环境下,将下列描写人物的句子中部分词语换成括号中的词,行不?“老汉突然跑上前,从队伍里揪出(拉出)一个小伙子,吼(叫)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老汉凶得像只豹子。”
  【设计意图】运用换词法让学生深刻品味到特殊环境下人物动作、语言、神态描写的准确性,并内化这一写作要点。作者为了凸显老汉大爱如山的品质,将人物放在生死一线的特殊环境中,运用准确的描写“ 揪出、吼道、凶得像只豹子”将人物伟大的精神品质衬托的淋漓尽致。
  第三组对照:
  木桥开始发抖,开始痛苦的呻吟。水,爬上了老汉的胸膛。最后,只剩下了他和小伙子。
  老汉吼到:“少废话,快走。”他用力把小伙子推上木桥。
  【设计意图】让学生深刻品味到环境描写与刻画人物形象的“血肉联系”,为了将“父爱如山”这一人物品质得以凸显,作者将环境描写做了特殊的交代: “只剩下了他和小伙子”, 在这一特殊环境下(群众全逃生了,只有他爷俩了),这时,伟大的父亲才想起自己的儿子,把生的强烈希望要留给儿子的光辉形象跃然纸上,但一切都晚了,老太太来祭奠的是两个人:她的儿子和她的丈夫。课文结尾,多次让我上着上着和学生凄然泪下,这也就是作者高超文笔所达到的目的。
  三、实践迁移语言现象
  语用研究专家刘仁增在《课文细读》一文中说:如果把文本的语言比作原始资本的话,那么言语的应运就是为了使言语“增值”。所以,语文教学不能满足于学生获得经典、规范的语言,更要把学到的语言纳入到自己的语言系统,并加以模仿迁移甚至创造性运用,这样,教学才能真正促进学生语言能力的提升。因此,通过以上立体处理教材,采用删减,整合,重组,挖掘文本中的全息元素,认识、品味、内化之后,引导学生在合适的语境中去迁移、去运用这是教学流程的第三步,也是教学最有价值和生成点的一步,也是被大部分老师忽略或无暇顾及的一步,这一步关键是要给学生留足时间。《桥》一课,我是這样迁移的:“同学们,我们也来当一次小小说家,以火灾现场的创编为题材,塑造你心中的人物形象。运用本文笔法,写一写现场的火势、人们,并采用衬托手法,凸显你所塑造的人物形象。”然后留足时间,学生练写。多数学生能在十五分钟左右完成片段练习,学生写得很是精彩,如:“楼房在剧烈地摇晃,仿佛在痛苦地呻吟着,死亡在地震的威胁中逼近,人们像疯了似的冲出家门,几百人你拥我挤地往大门跑”、“大火喷出一阵阵呛人的烟雾,露出狰狞的面目,人们在痛苦的呻吟,死神在向人们逼近。人们惊慌失措地从楼上奔下来,可是浓烟和大火阻挡了人们,人们又疯了似得折回去”、“人群突然安静了下来,原来在一旁站着的是消防队长,看着他那镇定的眼神,在人群中就像一座山, 死亡在烟雾的狞笑声中逼近”、还有同学写到“人们停住脚,望着机长。机长沙哑地喊话: ‘门小,排成一队,不要拥挤,乘务员排在后面。’”通过学生的作品展示,可以看出:学生乐写,因为孩子们在为小说家而努力;学生会写,因为课文提供了很好的语言范式,学生能写,因为通过品味已学会。语言得到增值,文本也实现的真正的价值和意义。
  通过以上教学流程的实践与研究,使教学形态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原来以“学习课文思想内容”为教学目标,转变成以“学习语言文字运用”为主要目标;原来以“教师讲读课文”为主的课堂教学形态转变成以“学生语文实践”为主的课堂形态。通过研究证明,教学流程的改变,是实现“从教课文走向教语文”美丽转身的保障。
  (作者单位:新疆.昌吉州教育教学研究中心)
其他文献
其实,教学对话这个主题并不是帕克·帕尔默最新阐述或者是唯一进行阐述的教育家,如保罗·弗莱雷在他的《被压迫者教育学》当中也提及了对话,但他主要是论述的是压迫者与被压迫者之间的对话,从而让被压迫者实现自身的解放,但他对教学中的对话并没有很多具体的认识。然而,帕尔默在他的《教学勇气》中对教学对话就进行了比较全面的阐述。  一、教学对话的必要性  (一)教学源自真实的心灵  1、何为真实的心灵  所谓真实
随着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校本教研的发展也迈上了新的台阶,由听课评课走向观课议课,这一演变仅仅是简单的名称改变,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它是一种新的校本教研文化的建构。  一、特点鲜明,关注发展  形式上重追因分析。听课评课中的“听、评”往往是一般性了解,而非用于研究的目的,是对课程质量的好坏下结论,做出判断,评价打分;目的上重关注发展。观课议课是观察他人,反思自我,促进专业化成长,更多地指向自我、关注发
听力是人们语言交际能力的重要方面。听力测试是初中英语考试的主要内容,也是学生最感头疼的难点。良好的听力技能和较高的听力水平是学生所渴望的。常常有这种情况,不少学生语法基础、阅读能力和词汇量程度都比较好,有的学生经常反复听录音,但听力始终难以提高;有的甚至连并不含有生词的简单句和对话也听不懂。若要在课上(或课外)提高英语听力水平,其难度也很大。九年义务教育初级中学教科书(junior English
【摘要】以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理念为指导,将“说演故事”巧妙运用在教学中,探寻一条幼儿园语言教学游戏化的创新之路,以“说演融合,立体呈现;”“边说边演,身临其境”;“说演互动,参与编构”为策略,使幼儿从“听故事者”成为“说故事、演故事”的一部分,充分体现教学活动中幼儿的主体性。以游戏化、情境化为突出特点的说演故事体现了幼儿更加主动愉悦学习的过程,让幼儿园传统的语言故事教学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近几年“
心理学家杰姆士说:“人性最深沉的需要就是得到别人的欣赏和赞美。”作为教师的我,平时总是耐心地、细心地观察、发现、赏识孩子的优点和长处,坚持不懈地鼓励孩子克服困难,勇往直前。我虽然当了20多年的班主任,却没有什么可贵的经验介绍。我只能粗浅的谈一谈自己班主任工作中的点滴做法,与大家切磋切磋。不当之处,希望大家能给予指导。每当我们新接一个班级时,对学生都不是很了解。而班级换了新班主任,开始几乎都像一盘散
摘要:如何提高中职院校舞蹈教学质量已经是各中职院校非常重视的问题。本文从当前中职院校舞蹈教学的现状与特点入手,对中职院校舞  蹈教学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最后又提出了中职舞蹈教学策略,从而有助于提高中职院校舞蹈教学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中职院校;舞蹈教学;问题;对策  中职院校舞蹈教学是一门基础课程,开设此门课程的主要目标是使大学生能掌握舞蹈的基本知识及舞蹈基本技能,以便能有效提升大学生的舞蹈艺术
南京九校多年来坚持“大视野教育”办学特色,以“大视野成就学生美好人生”为课程哲学,以“以国际视野丰盈童心,用民族情怀香润灵魂”为课程理念,着力进行视野课程建设,使其成为国家及地方课程重要的、独特的补充。视野课程是基于学生的发展需求,以学校的地域特点及“大视野教育”办学特色为基础建设的课程,目的是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促进学校的办学特色进一步发展。  视野课程依据学生发展核
我校经过多年的探索,在“学习内容与兴趣融合,教学实践与乐趣融合,品格养成与情趣融合,构建适合儿童天性的悦心课程”开发上取得了一定成效,使得校本课程的文化品格与实践形态逐渐清晰,形成以“三趣融合”为核心,以“悦心课程”为载体的办学特色。  一、悦心课程开发的背景及初衷  1.改革教育方式激活学生喜欢学习的需要。  就目前的小学课堂来看,学习内容刻板枯燥、课堂组织形式保守、学生注意力不集中,因此,要改
“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一种新型的学校管理理念与实践方式。从“学校管理”到“学校治理”不仅是话语体系和表达方式的转换,也不仅是学校管理权限和职能的重新分配,其所蕴含的是学校自身变革与主动发展的新理念和新实践,是要求从学校发展定位的系统思考、发展策略的科学设计和办学资源的系统整合来协调推进。学生是学校教育变革的必然指向,学生立场是现代学校治理的基本立场。为此,我校从校情出发,通过推进学校治理能力现代化,
新华社银川6月4日电 6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书记石泰峰、自治区主席咸辉陪同下在银川市考察。  在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李克强听取了宁夏开展“互联网 医疗健康”工作汇报,银川智慧互联网医院覆盖了全区所有社区乡镇,实现了远程诊断。  李克强与联合诊疗患者的社区医生和北京专家在线交流,勉励他们当好群众健康守护者。  李克强说,运用“互联网 ”促进重点民生领域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