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南》引领下幼儿玩魔尺活动的行与思

来源 :山西教育·幼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o3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来,玩百变魔尺在我班幼儿间悄然兴起,参与者越来越多,玩法越来越丰富。刚开始,有些男孩将魔尺当作一个追逐打闹的工具,有些幼儿让魔尺安静地躺在书包中“睡觉”。于是,我开始观察幼儿晨(午)间的活动内容,关注他们玩魔尺的次数及方法。

一、依托《指南》,变“要我学”为“我想学”


  面对幼儿间悄然兴起的趣玩魔尺活动,我从“无意之察”到“有意之导”做起,却收到了“得意之获”。
  (一)无意之察
  1.魔尺不魔。最近我班幼儿不约而同地在书包里放了魔尺,但是幼儿玩魔尺的热情并不高,他们购买魔尺的初衷只是我的朋友有这个玩具,我也想要一个,或者是爸爸妈妈说这个是动脑筋的玩具让放在书包里。很多幼儿只是拿着魔尺在活动室里追逐打闹。魔尺没有魔力,幼儿的兴趣和能动性没有被激发。
  2.初现魔趣。幼儿对魔尺感兴趣的契机来自某一天的晨间活动,女孩们在玩娃娃家,她们尝试借助魔尺变一只宠物狗。虽然刚开始没有成功,但她们不断尝试,对照配套图纸,自己变出了第一只小狗。此时,魔尺的魅力开始显现,幼儿惊奇地发现原来“躺”在书包里的小家伙像魔术师一样神奇。
  (二)有意之导
  1.帮解烦恼。个别幼儿发现魔尺的有趣之处后,引发了全班幼儿玩魔尺的热情,而其中的变球玩法将他们的活动热情推向了高潮。幼儿会三五成群地在一起研究怎样变球。优优是家里的“老大”,家长的溺爱使她不论做什么要什么,甚至是提出不合理的要求都会得到满足,这也养成了优优任性、敏感、易怒的性格。再三尝试变球失败后,同伴无心的一句话“优优不会变球”让她的情绪失控了,她躲在卫生间不肯出来。我把优优的烦恼告诉了大家,引导大家帮助她。小朋友们想出了很多办法:彤彤拿出了爸爸绘制的图纸,有经验的糖糖耐心地一点点教优优,瑶瑶拿出做了记号的魔尺……在同伴的鼓励帮助下,优优的情绪开始平复,注意力又集中在了变球上。
  2.巧出奇招。在我的鼓励下,幼儿玩魔尺的活动不再只局限于晨(午)间活动,他们逐步融入到了区角活动的各种游戏和表演之中,每天都有奇思妙想在碰撞。幼儿在不断的讨论、尝试、研究、展示等过程中,对魔尺的认识更加全面,玩法也变得更加多元。
  如何抓住契机,由点及面地辐射至全班,并使幼儿兴趣盎然、持之以恒地玩下去,我在引导上下功夫。
  第一,开辟会“说话”的主题墙。班级主题墙开辟了一块“魔尺变变变”区块,并将其划分为四小块:活动掠影区、成果展示区、图纸区、答疑解惑区。幼儿可以在活动掠影区看到自己认真、努力的照片,在成果展示区为自己和同伴的作品点赞,在图纸区尝试变出不同的物品,还可以用图文的形式把自己遇到的困难画下来,贴在答疑解惑区寻求教师和同伴的帮助。
  第二,形成热烈的学习氛围。同伴之间热烈的学习氛围也是一种无声的环创。幼儿或三五成群或一对一的游戏,一旦有了氛围,幼儿的兴趣就会更有持续性,教师要做好观察、记录,及时肯定幼儿的行为,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第三,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如“创意造型秀”“小组pk赛”“个人pk赛”“我和老师来比赛”等有趣的活动。幼儿既是活动的组织者也是参与者,教师引导幼儿一起梳理、制定活动规则,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得意之获
  这段时间我在观察幼儿玩魔尺时收获了意外的惊喜,幼儿不管是从自身协调、肌肉力量、空间想象、合情推理、还是审美情趣,专注习惯、同伴交际能力都较之前有了显著的变化,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锻炼了手脑协调能力。24段魔尺在变换玩法造型的时候非常考验幼儿的空间感、专注力、手指灵活性及协调性。它的基本动作有转、扭、拉等。通过玩魔尺,幼儿的手指灵活性有了量变到质变的变化,从慢慢思考,艰难地转动,到不假思索,一气呵成,他们会比成人更清楚如何使用手指的巧劲来转动,更清楚从哪个位置开始会使完成的速度更快,更清楚哪种方法效率最高。
  2.提高了审美能力。大班幼儿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审美能力,他们喜欢好看、逼真、造型独特的物品,会运用恰当的语言来评价一件作品并提出自己的想法。我班幼儿非常喜欢将自己创作的作品放在展示柜上,并邀请同伴欣赏。魔尺在幼儿的眼中不再是一件普通的玩具,更是一件艺术品,他们通过自己的双手组合变换出多种造型,有的像长颈鹿,有的如城堡,有的似太空基地……件件栩栩如生,造型独特。
  3.展现了同伴交往能力。幼儿之间存在个体差异,对魔尺玩法的掌握程度也不尽相同。大班幼儿较中班幼儿在同伴之间的交往上有了很大的发展,他们已经有了稳定的互选朋友关系,同时开始出现自发的小群体。同伴之间的互帮互助有利于幼儿技能的提升。在我班出现了以下两种交往方式。
  一是互帮互助组。由能力强的幼儿帮助能力较弱的幼儿,可以是一对一也可以是多对一,能力强的幼儿利用自制图纸、贴标签、一对一教学等方式来帮助水平较弱的幼儿,通过基本动作的提升进而达到技能的提升。
  二是挑战PK组。当一些能力强的幼儿不再局限于熟练的变球之后他们会追求速度的提升。这时他们就会寻找同伴甚至老师来进行PK,在幼儿不满足于24段后家长可以购入36段、72段满足幼儿的发展需求,段数越多能变的东西就越多也越难,幼儿正是在不断挑战自我的路上增强了信心,学会了情绪的控制,增强了更高的技能。

二、启示


  幼儿玩魔尺活动之所以收到了“得意之获”,是因为教师始终以幼儿的发展为根本,以正确引领为前提,以多练巧练为关键。
  1.和谐发展为根本。发挥魔尺育人价值,以促进幼儿的健康、社会、语言、科学、艺术等领域的发展为根本。幼儿通过玩魔尺,在健康领域发展了手脑协调性和手指的力量及灵活性;在社会领域发展了合作能力和交往能力;在语言领域,幼儿通过作品讲述、评价及同伴互助,表达能力、用词用句,概括性等方面都得到了提升;在科学领域发展了空間感及想象力和逻辑性;在艺术领域提升了幼儿的审美情趣。
  2.正确引领为前提。如前“有意之导”所述,教师的引领、组织、指导,使幼儿让无趣、无序、无效的活动变得有趣、有序、有恒、有效。
  3 .多练巧练为关键。对于智力玩具的玩法学习,如魔尺、魔方、金字塔、乐高等,在于一个字——练。多练,能掌握基本动作、锻炼手脑协调性、发现窍门。巧练,能提升技能、练出速度、练出方法。幼儿通过自主练、互动练,生成游戏活动等一系列的方式来达成阶段性目标。手脑并用,熟能生巧,巧能升华。
  魔尺现在已经成为我班幼儿必不可少的一件玩具了,愿每一件玩具都能如魔尺般物尽其用,绽放光彩,促进幼儿多方面的发展。
其他文献
一、基于问题,开展调研  《幼儿园工作规程》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和小学教育密切联系,互相配合,注意两个阶段教育的相互衔接。”今年受疫情影响,幼儿园、中小学都延迟开学,这使得即将升入小学的大班幼儿家长特别焦虑,如何帮助幼儿顺利地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成为了家长们最为关心的话题。教师经常会接到家长的电话咨询:“老师,在家里,我应该用怎样的方法教孩子读拼音、学算术和写简单的汉字呢?”尽管教师详细地对家长表
期刊
孩子升入大班,幼小衔接成为家长和老师最关注的话题。很多小学教师反映,刚进入小学的孩子普遍自理能力较差,做事磨蹭、拖拉,不会管理自己的学习用具,做事情也缺乏计划和安排。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提出:“凡是儿童自己能做的,应当让他自己做”。《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也强调:幼儿园应该与家庭密切配合,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和基本的生活能力。鼓励幼儿做力所能及的事,指导幼
期刊
在幼小衔接过程中,给孩子做好充分的物质和思想准备,家长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尤其是进入小学前的暑假,这两个月是幼儿园和小学教育的空档期,恰好是家长进行衔接教育的黄金期。此时,家长怎么做才能让孩子自然而然地顺利过渡呢?家长要做到“三个讲究”。一、自理训练有讲究  家长必须清楚地知道幼儿园和小学的区别,才能有针对性地开展衔接教育。进入小学,教学时间延长,幼儿园养成的很多习惯都将改变,比如加餐、午睡、如厕
期刊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中指出:“学习品质的好坏决定了儿童现在和今后的学习和发展的质量。”科学做好幼小衔接,重点就是要关注幼儿的学习态度和学习能力,培养他们入学必备的生活自理能力、自我保护能力、倾听能力、表达能力、阅读能力和交往能力等,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的欲望。  作为一名毕业班教师,在过去这一年里,我用心思考,改变思路,以幼儿园的区域活动为载体,关注区域环境的创设、
期刊
从幼儿园升入小学,幼儿所面临的学习环境、学习方式、师生关系都会发生变化,帮助大班幼儿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的平稳过渡是这个时期幼儿园的重要任务。《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幼儿教育要与0—3岁儿童的保育教育以及小学教育相互衔接”。那么,幼儿升入小学后存在的问题是什么?幼儿园又应该帮助幼儿做好怎样的衔接呢?  2020年3月,在得知受疫情影响要延期开学后,为了使幼小衔接工作依然能有效开展
期刊
众所周知,幼小衔接是让幼儿完成幼儿园到小学的适应,这个适应包含幼儿的时间观念、规则意识、专注力、耐力以及前书写准备等。其中,写字是小学阶段一项重要的基础能力,幼儿园教师可以在一日生活中,通过多种活动间接培养幼儿的前书写能力,为幼儿顺利进入小学生活打下基础。  案例描述:  蒙大三班的萱萱小朋友,在美术活动中拿工具的手总是发抖,头跟着手一起动,老师提醒纠正,但萱萱还是习惯用自己的方法,画起来比较吃力
期刊
幼儿教师的自主学习是指幼儿教师基于自身工作实践和已有经验,主动进行自我指导和自我管理,不断丰富已有教学知识、提升教学技能的学习过程。它改变了以往教师学习的被动性,强调教师自我提高的主动性,利于提升幼儿教师整体素质,实现教师学习的终身性和示范性。幼儿教师的自主学习不仅是幼儿教师自我价值实现的内在需要,还是提高幼儿教师培训质量的有效举措,更是当前学习型社会和信息化时代赋予幼儿教师的历史使命。一、幼儿教
期刊
自主游戏是近几年在幼儿教师口中频繁出现的词汇。当然,自主游戏时间也是幼儿在园期间最为期盼的游戏时间。所谓自主游戏,是幼儿依据自己的需要和兴趣,自由地选择、开展游戏并在其中自发交流互动的过程,具有内容自主、材料多样、形式灵活等特点。  游戏的实质是愿望的满足,这种愿望不是一时的冲动,而是一种持续时间较长的、概括化的情感倾向。随着自主游戏的不断深入,教师在游戏时间的分配上产生了更多的思考。园本课程内容
期刊
陈鹤琴先生提出了活教育理论,主张到大自然、大社会中去寻找活教材。课程应该是“活”的,应回归生活。幼儿是“活”的,具有主动发展的力量。课程来源于幼儿对生活的好奇心,开始于倾听幼儿的对话,展开于幼儿的问题。生活是一种实践,是一种参与,也是一种体验。幼儿园的停车场是幼儿园教职工日常进出的场所,对教师而言它的存在很平常,每天匆匆地经过并没有特别关注。但这里却引发了幼儿的探究热情,停车场究竟有多少辆汽车呢?
期刊
一直以来我都认可同伴之间的互相影响比成人陪伴孩子或者是给孩子提供若干玩具的质量要高很多,正因为这样的原因,我毫不犹豫地生了二胎。在我的计划中,二胎的教育有一大部分会在和老大的相处中潜移默化地得到学习和锻炼,也会在这样的相濡以沫中,使孩子们血浓于水的亲情更加浓厚。实践证明,确实是这样的,儿童更加了解儿童,我要向儿童致敬,向儿童学习。  在一次洗澡中,花花(二胎:一岁8个月)不想洗头发,我用大人的威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