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

来源 :思维与智慧·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yi37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阳光,不仅在白天陪着人们忙碌在尘世,到了晚上还会找一面镜子将自己返投进人的记忆。
  阳光像一把扫帚,扫净人的梦魇。她不知疲倦地照着世界的各个角落,尽力地给人们以光明和希望,用自己的光热削减人世的忧伤与悲凉。除了那几天没月的日子,阳光总是陪伴在人们的身边。
  苦恼、悲伤,只是人们在凄冷时给自己穿的一件棉衣,温柔阳光的抚摸,必然会给人脱下棉衣,带来温暖与轻松。
  尽管痛苦、哀伤如同壁虎的尾巴,断了它还会重长。我依然固执地相信,这些都是秋日的水总是会被日光蒸发干净的。
  人们总是会在逐渐成熟的时候,在心中一点点地失去阳光,听到的,看到的,总以为是恐惧与陰霾。空空的内心世界,似乎没有了什么让人温暖的事物。
  人说,有什么样的心,就会看到什么样的世界。阳光无处不在时时刻刻地存在于我们的身边,只是心冷了才没有看到她的存在。
  行走在尘世间,一定会有前面与后面,面向阳光阴影就会在人的脑后,背对阳光昏暗就会压在你的面前。生活在给你阳光的同时也会给你暗淡。一位妇女透过自己家的玻璃窗,看到邻居家的晾晒的衣物没洗干净。原来衣物洗干净了,自己家的玻璃脏了。还是擦玻璃吧。就像看这世界,世界上并不缺少阳光,是心中的尘埃遮住了她的眼睛。
  当你面对阳光的时候,希望就会从你那心中悄然升起。是的,你要面对阳光,让阳光消融那痛处的寒冰。
  佻要明白,阳光与黑暗总是共生的。如果你的心已是冰天雪地,你就需要掀开在心上遮盖的厚厚蓬草,让阳光驻留进心间。
  阳光挥扫尽阴霾,还给我一张晴朗的脸。
  (编辑 若水)
其他文献
人生过得真快,弹指一挥间,人过五十岁,从业三十载。我深感自豪和骄傲,在农化行业整整三十年,十之有九是搞农药,余下时日是搞化肥。三十年没有离开过农化。虽然没有过得轰轰烈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每当吟诵唐朝诗人孟郊的《游子吟》时,我们就彷佛看到一个感人的场景:夜已经深了,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妈妈,在昏暗的油灯下,为即将远行的游子缝制衣服……自从有了人类以来,母爱便是一盏亘古不变的明灯,照亮了子女的一生。  生活在当代的我们,物质条件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善,各种生活用品都可以在市场上购买,即便如此,很多的妈妈仍希望亲手为自
【世界核新闻网站2016年4月29日报道】美国核管会(NRC)近期收到废物控制专家公司(WCS)提交的集中式乏燃料中间贮存设施建设和运行联合许可证申请。这座设施将位于德克萨斯州
【英国《国际核工程》网站2016年3月29日报道】瑞典辐射安全管理局(SSM)近期表示,瑞典核燃料与废物管理公司(SKB)计划建设的乏燃料封装厂能够满足所有安全和辐射防护要求。废
1  井是地上与地下沟通的桥梁。  地下水在漆黑的地底呆了千万年,总想走出去见见蓝天、看看太阳,呼吸一下新鲜空气。井,是它们的一个主要通道。  一口井,打开了地下世界的一扇窗口;千万口井,该打开地下世界多少扇窗口?忽然间,我发现大地上生出了那么多亮晶晶的眼睛,井望着天,天望着井,已经相互凝视了几千年。  井口虽小,可它长着长长的耳朵,静静聆听着岁月的风雨声,已经听了几千年。  井圆圆的,仿佛张着的
李白的灵性再好,若不是得到了山水的润泽,恐怕他也难以成为豪迈千古的诗仙;苏轼的才气再高,若不是得到了山水的氤氲,恐怕他也难以写出超逸绝尘的词章;人的胸怀里,如果有了峰峙岳连的磅礴大气,有了江涌川流的浩渺空远,那么,他的灵魂中,必然盈溢着鲜活的智慧,翔逸着诗意的浪漫……  读书可以开人慧眼,读大块文章可以开人天眼;大块文章者,乃是指天地之大美也。书读多了,虽可增人识见,但总是脱不去书卷气,唯有天地间
近来少有更新的理由,是本人正在从事一项重大的科研项目。虽然研究还在深入进行之中,并有待进一步完善,但出于对社会进步和科学发展的企盼,我还是迫不及待地在此展示部分研究
秋天的河畔,菅芒花开始飞扬了,每当风来的时候,它们就唱一种洁白之歌,芒花的歌虽然是静默的,在视觉里却非常喧闹,有时会见到一株完全成熟的种子,突然就爆起,向四面八方飞去,那时就好像听见一阵高音,哗然。  与白色的歌相应和的,还有牵牛花的紫色之歌,牵牛花瓣的感觉是那样的柔软,似乎穿吹弹得破,但没有一朵牵牛花被秋天的风吹破。  这牵牛花整株都是柔软的,与芒花的柔软相配合,给我们的感觉就是,大地虽然已经逐
我做账客半年前,和一位好友聊起消费的话题,我忍不住抱怨:“我和老公都是白领,每个月我们俩挣的钱不少,怎么一到月底还常常捉襟见肘呢?”朋友说根本原因在于我没有很好地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