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根据我国农村物流的发展现状,分析了物流产业规划对农村物流体系构建的重要意义,提出了在《物流业调整与振兴规划》的指导下构建我国现代农村物流体系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农村;物流产业;规划
[中图分类号]F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09)41-0023-02
1 前 言
2009年2月25日,国务院审议并原则通过了《物流业调整与振兴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这对于我国物流业的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和战略意义。从我国国情来看,要实现物流业的整体科学发展,农村物流将是重中之重。《规划》将农村物流作为九大工程之一列入其中,明确指出加强城乡统筹,推进农村物流工程,进一步加强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建设,完善鲜活农产品储藏、加工、运输和配送等冷链物流设施,提高鲜活农产品冷藏运输比例,支持发展农资和农村消费品物流配送中心。可见《规划》的出台不论对加速我国物流业的集约化发展进程还是对农村物流发展,同样具有战略性的指导意义,农村物流的发展将面临一次重要的发展机遇。
2 构建新型农村物流体系存在的问题
2.1 农村物流基础设施相对落后,信息化程度低
经过长期的经济建设,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设施建设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城市物流的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很快,而农村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就相对显得落后了。农村道路交通状况差,冷藏设备不足,使得各种鲜活农产品难以及时外运和保存;运输设备和运输技术落后,现代化的集装箱、散装运输发展不快,高效专用运输车辆少,农产品运输主要靠中型卡车,能耗大、容量有限,而且大多是敞篷运输,难以对农产品实行有效的保护。农村物流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问题已经在农村存在多年,但是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互联网的用户和农业网站的分布主要集中在相对发达地区,真正的农村地区的用户很少。各种信息难以及时发布与传播,直接影响了农副产品的运输、储存和农用物资的及时供应。
2.2 农村物流需求水平低
农村市场狭小的一个显著表现就是农村居民收入低,这是制约农村物流发展的瓶颈之一。目前我国农村居民收入稳步提高,但是农村居民收入增长速度落后于城镇居民,2008年城乡居民收入比由2007年的3.33∶1扩大为3.36∶1,绝对差距首次突破10000元。农村市场狭小,导致农产品物流供给及需求水平低,农村市场发展缓慢。一些落后地区,尤其是一些边远山区,真正意义上的现代物流甚至还是一片空白。
2.3 农产品物流中间环节浪费严重
与发达国家相比,由于管理水平的差异,我国农产品物流的中间环节浪费严重。据统计,我国水果、蔬菜等农副产品在采摘、运输、储存等流通环节上的损失率高达25%~30%,而发达国家果蔬损失率则控制在5%以内。
2.4 专业的物流人才短缺
随着物流业的发展,对农村物流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在提高,尤其对一线管理人才的素质要求更高。但目前农村物流管理人员素质偏低,物流操作人员现状更不容乐观。大部分操作人员不具备系统的物流知识,对操作原理、业务环节的衔接、作业流程、行业标准、服务规范、现代信息技术应用等知识知之甚少。
3 基于《规划》构建农村物流体系的措施分析
3.1 结合农村物流发展实际,加快物流制度的改革与创新《规划》的主要特点一是注重产业间协调发展,二是注重整合现有资源。《规划》划分了9大物流区域和10大物流通道,这是突破行政区划的界限、强调推进和加深地区间合作、引导物流资源的跨区域整合、逐步形成区域一体化的物流服务格局。因此,健全物流法律法规在现代农村物流体系建设中的作用显得非常重要,要改革现行物流业相关行业管理体制,打破部门间和地区间的分割和封锁,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促进物流服务的社会化和资源利用的市场化;要依法制止和查处滥用行政权力阻碍或限制跨地区、跨行业物流服务的行为,逐步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全国物流服务市场;要继续深化各相关领域的体制改革,完善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规范行业管理,促进物流服务的规范化、市场化和国际化。
3.2 实行财政税收政策改革,增强农村物流的吸引力
建立规范的财税管理机制,调整农产品物流企业的所得税,统一农产品物流企业的营业税税率。对物流企业制定统一的营业税征收管理办法,实行统一的营业税税率,这样更有利于物流企业一体化运作。同时,对于各地建立与规划的农产品物流园区实施相关的配套扶持政策,比如农业高科技、农业示范园区、优势特色农产品综合批发市场配套的物流中心及园区,应给予税收政策支持,适当减免税收,减轻其税负。对参与农产品物流园区建设投资的企业提供优惠政策。对农产品出口的物流园区推行区港联动模式,并实行叠加政策,即除可继续享受免征关税和进出口环节税外,还可叠加出口加工区的优惠政策,以降低物流企业的运营成本,吸引更多的物流企业服务于农村物流。
3.3 加强农业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农村物流信息网络和电子商务《规划》提出了今后一个时期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重点,即完善综合运输网络布局,促进各种运输方式的衔接和配套,实现“无缝对接”。在农村物流体系基础设施建设中,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已经修通了公路,一些地方甚至实现了村村通柏油路。我们要在《规划》的指导下进一步建设联结城镇乡村的公路网、农产品的集中储存保管及配送中心(物流结点)。同时,随着我国通信主干网及电话、电视有线网在农村的普及,农村信息化的基础条件已经初步具备。各地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网络技术、通信技术,建立开放的农产品物流公共信息系统,积极搭建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立物流电子政务信息系统,实现信息资源共享,提高农产品的保鲜度和附加值,实施农产品物流的准时制,降低农产品物流环节的损耗。
3.4 积极培育和扶持农村物流运营组织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现代物流体系中,企业是市场经济及现代物流的主体。农业及农产品对物流服务的需求需要政府部门的支持推动,但不能采用行政手段,而应通过市场规律来运作,以企业为主体来实现。从宏观调控角度讲,政府应该是引导、规范、激励从事现代农村物流的主体,鼓励和规范一些现有的从事农产品仓储和运输的农工商联合企业及合作社组织的联合或合并,以达到优势互补,节约资源,向现代第三方物流企业转变。同时,政府要积极培育支持大型连锁、批发代理、第三方物流和大型农业企业集团进行物流配送中心建设,加快建立综合化与一体化兼有的多层次物流配送体系。
3.5 建立现代物流管理理念,优化农村物流人才结构
《规划》中指出:“要采用多种形式,加快物流人才的培养。”物流人才的缺乏早已成为制约我国物流业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因此现代农村物流人才的培养工作就显得十分重要。在新经济形式下,政府应该出台相关政策,从农村建设基金中划拨部分资金,用于学校和企业联动的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各地也可广泛开展岗位培训,特别要搞好农产品物流在职培训,通过办短期学习班、资格培训、业务学习等形式,尽快培养出一批农村物流急需的人才。充分发挥社会各界资源,鼓励物流企业与政府、高等院校、科研咨询机构进行资本和技术的融合,构建政产学研四位一体的综合交叉协作机制,建立多层次物流人才开发和人力资本储备体系。
总之,农村物流体系的建设,需要物流市场的参与者认真研究农村市场,提前规划,科学决策。相信随着国务院《规划》的出台,结合国家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与惠农政策的逐步落实,农村物流的建设与发展一定能够得到快速有效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印发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通知(国发[2009]8号)[EB/OL].中央政府门户网站,2009-03-13.
[2]李学工.我国农产品物流政策框架的建议——基于物流业调整与振兴规划背景下[J].宏观经济管理,2009(5).
[3]黄体允,李英艳.我国农产品物流发展现状的分析与思考[J].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2009(3).
[4]李乐,骆东奇,郭英.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村物流发展现状与对策分析[J].农村经济与科技,2009(6).
[收稿日期]2009-09-20
[作者简介]袁明(1976—),男,四川德阳人,四川绵阳西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农村物流、农村经济管理。
[关键词]农村;物流产业;规划
[中图分类号]F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09)41-0023-02
1 前 言
2009年2月25日,国务院审议并原则通过了《物流业调整与振兴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这对于我国物流业的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和战略意义。从我国国情来看,要实现物流业的整体科学发展,农村物流将是重中之重。《规划》将农村物流作为九大工程之一列入其中,明确指出加强城乡统筹,推进农村物流工程,进一步加强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建设,完善鲜活农产品储藏、加工、运输和配送等冷链物流设施,提高鲜活农产品冷藏运输比例,支持发展农资和农村消费品物流配送中心。可见《规划》的出台不论对加速我国物流业的集约化发展进程还是对农村物流发展,同样具有战略性的指导意义,农村物流的发展将面临一次重要的发展机遇。
2 构建新型农村物流体系存在的问题
2.1 农村物流基础设施相对落后,信息化程度低
经过长期的经济建设,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设施建设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城市物流的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很快,而农村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就相对显得落后了。农村道路交通状况差,冷藏设备不足,使得各种鲜活农产品难以及时外运和保存;运输设备和运输技术落后,现代化的集装箱、散装运输发展不快,高效专用运输车辆少,农产品运输主要靠中型卡车,能耗大、容量有限,而且大多是敞篷运输,难以对农产品实行有效的保护。农村物流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问题已经在农村存在多年,但是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互联网的用户和农业网站的分布主要集中在相对发达地区,真正的农村地区的用户很少。各种信息难以及时发布与传播,直接影响了农副产品的运输、储存和农用物资的及时供应。
2.2 农村物流需求水平低
农村市场狭小的一个显著表现就是农村居民收入低,这是制约农村物流发展的瓶颈之一。目前我国农村居民收入稳步提高,但是农村居民收入增长速度落后于城镇居民,2008年城乡居民收入比由2007年的3.33∶1扩大为3.36∶1,绝对差距首次突破10000元。农村市场狭小,导致农产品物流供给及需求水平低,农村市场发展缓慢。一些落后地区,尤其是一些边远山区,真正意义上的现代物流甚至还是一片空白。
2.3 农产品物流中间环节浪费严重
与发达国家相比,由于管理水平的差异,我国农产品物流的中间环节浪费严重。据统计,我国水果、蔬菜等农副产品在采摘、运输、储存等流通环节上的损失率高达25%~30%,而发达国家果蔬损失率则控制在5%以内。
2.4 专业的物流人才短缺
随着物流业的发展,对农村物流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在提高,尤其对一线管理人才的素质要求更高。但目前农村物流管理人员素质偏低,物流操作人员现状更不容乐观。大部分操作人员不具备系统的物流知识,对操作原理、业务环节的衔接、作业流程、行业标准、服务规范、现代信息技术应用等知识知之甚少。
3 基于《规划》构建农村物流体系的措施分析
3.1 结合农村物流发展实际,加快物流制度的改革与创新《规划》的主要特点一是注重产业间协调发展,二是注重整合现有资源。《规划》划分了9大物流区域和10大物流通道,这是突破行政区划的界限、强调推进和加深地区间合作、引导物流资源的跨区域整合、逐步形成区域一体化的物流服务格局。因此,健全物流法律法规在现代农村物流体系建设中的作用显得非常重要,要改革现行物流业相关行业管理体制,打破部门间和地区间的分割和封锁,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促进物流服务的社会化和资源利用的市场化;要依法制止和查处滥用行政权力阻碍或限制跨地区、跨行业物流服务的行为,逐步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全国物流服务市场;要继续深化各相关领域的体制改革,完善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规范行业管理,促进物流服务的规范化、市场化和国际化。
3.2 实行财政税收政策改革,增强农村物流的吸引力
建立规范的财税管理机制,调整农产品物流企业的所得税,统一农产品物流企业的营业税税率。对物流企业制定统一的营业税征收管理办法,实行统一的营业税税率,这样更有利于物流企业一体化运作。同时,对于各地建立与规划的农产品物流园区实施相关的配套扶持政策,比如农业高科技、农业示范园区、优势特色农产品综合批发市场配套的物流中心及园区,应给予税收政策支持,适当减免税收,减轻其税负。对参与农产品物流园区建设投资的企业提供优惠政策。对农产品出口的物流园区推行区港联动模式,并实行叠加政策,即除可继续享受免征关税和进出口环节税外,还可叠加出口加工区的优惠政策,以降低物流企业的运营成本,吸引更多的物流企业服务于农村物流。
3.3 加强农业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农村物流信息网络和电子商务《规划》提出了今后一个时期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重点,即完善综合运输网络布局,促进各种运输方式的衔接和配套,实现“无缝对接”。在农村物流体系基础设施建设中,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已经修通了公路,一些地方甚至实现了村村通柏油路。我们要在《规划》的指导下进一步建设联结城镇乡村的公路网、农产品的集中储存保管及配送中心(物流结点)。同时,随着我国通信主干网及电话、电视有线网在农村的普及,农村信息化的基础条件已经初步具备。各地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网络技术、通信技术,建立开放的农产品物流公共信息系统,积极搭建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立物流电子政务信息系统,实现信息资源共享,提高农产品的保鲜度和附加值,实施农产品物流的准时制,降低农产品物流环节的损耗。
3.4 积极培育和扶持农村物流运营组织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现代物流体系中,企业是市场经济及现代物流的主体。农业及农产品对物流服务的需求需要政府部门的支持推动,但不能采用行政手段,而应通过市场规律来运作,以企业为主体来实现。从宏观调控角度讲,政府应该是引导、规范、激励从事现代农村物流的主体,鼓励和规范一些现有的从事农产品仓储和运输的农工商联合企业及合作社组织的联合或合并,以达到优势互补,节约资源,向现代第三方物流企业转变。同时,政府要积极培育支持大型连锁、批发代理、第三方物流和大型农业企业集团进行物流配送中心建设,加快建立综合化与一体化兼有的多层次物流配送体系。
3.5 建立现代物流管理理念,优化农村物流人才结构
《规划》中指出:“要采用多种形式,加快物流人才的培养。”物流人才的缺乏早已成为制约我国物流业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因此现代农村物流人才的培养工作就显得十分重要。在新经济形式下,政府应该出台相关政策,从农村建设基金中划拨部分资金,用于学校和企业联动的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各地也可广泛开展岗位培训,特别要搞好农产品物流在职培训,通过办短期学习班、资格培训、业务学习等形式,尽快培养出一批农村物流急需的人才。充分发挥社会各界资源,鼓励物流企业与政府、高等院校、科研咨询机构进行资本和技术的融合,构建政产学研四位一体的综合交叉协作机制,建立多层次物流人才开发和人力资本储备体系。
总之,农村物流体系的建设,需要物流市场的参与者认真研究农村市场,提前规划,科学决策。相信随着国务院《规划》的出台,结合国家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与惠农政策的逐步落实,农村物流的建设与发展一定能够得到快速有效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印发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通知(国发[2009]8号)[EB/OL].中央政府门户网站,2009-03-13.
[2]李学工.我国农产品物流政策框架的建议——基于物流业调整与振兴规划背景下[J].宏观经济管理,2009(5).
[3]黄体允,李英艳.我国农产品物流发展现状的分析与思考[J].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2009(3).
[4]李乐,骆东奇,郭英.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村物流发展现状与对策分析[J].农村经济与科技,2009(6).
[收稿日期]2009-09-20
[作者简介]袁明(1976—),男,四川德阳人,四川绵阳西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农村物流、农村经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