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新生学习不适应的原因及管理策略

来源 :青年与社会·教育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yuey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调查统计结果显示,有三分之一以上的高一新生,入学的第一个月由于不能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又不知道该如何获取帮助,在跨越新的学习阶段时存在着明显的“过渡期”,表现为人际间的淡漠、情绪的低落、心理上的锁闭、学习上的困惑、行为上的惰性等不适应症状。
   一、高一新生“过渡期”不适应症原因
   (一)教育环境的变化。进入高中就读的新生面对陌生的脸孔和各种新感觉不知所措,内心渴望沟通交流与新同学建立友谊,由于彼此不了解又难以打开心扉,在各种活动中陷入孤独无助的境地,情感因素的矛盾造成新生心灵的锁闭性。初次住校的寄宿生普遍想家,怀恋初中学习生活中良好的师生、同学关系。想家恋旧的心理制约和延缓了新生对新老师、新同学人际关系的建立和学习生活环境的适应过程,导致不安心学习。
   (二)教学方法的改变。高中阶级教师根据传授知识及对象的变化而改变教学方法、策略、模式,注重学生自主意识和自学能力的培养,训练学生更高层次的思维的积极性,独立性和创造性,诱发学生从自身角度对问题进行纵深思考,同时把良好的情感品质作为重要的素质因素来优化发展。新生对初、高中教学目标的变化而引起教学方法上的变化以及教师的不同教学风格和个性特点难以在短时间内适应。
   (三)教学内容的变化。高中教学内容较初中相比有些不同之处:深度掘进、广度拓宽、梯度增强、角度多维,这是高中新生难以适应的重要原因。从教的角度讲,高中教师对学生提出更高的期望和学习要求,引导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更深层的探究去发现一般性规律,同时介绍大量的、相关的、延伸的内容来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培养抽象概括能力。教师还有意训练学生从多个角度去观察、分析问题,教学内容更注重系统性、序列化和阶梯度。随着学习科目的增多和学习内容的加深以及方法的改变,难以很快适应任课教师新的授课方式,在方法和学习习惯上仍沿袭初中的老路子。
   (四)思维定势的制约。高中新生经过三年初中学习生活,抽象逻辑思维开始占主导地位,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略有增强。但他们常常满足于老师的教导和传授,满足于老师的练习测试及标准答案,遇到新问题时难以激活思维的火花,通常只能“顺推”不能“逆向”,只能“纵向”不会“横向”、“多向”,只能“单一直线条”无法“立体多角度”。对学习的主动性、思维的辩证性还远远不及,思维定势的惯性冲击高中的学习。结果出现对新的学习环境不适应以及学习成绩徘徊不前甚至退步的现象。
   (五)角色转变的反差。有的学生在原学校是班干部,甚至是班级、学校的“明星”人物,但进入新学校新班级后,笼罩在头上的光环都一下子黯淡下去了,只能成为一名普通的学生,扮演被领导者的角色。这种进入新环境后角色转变的巨大落差,不可避免导致一些学生心理失去平衡。
   (六)管理环节的影响。高中新生刚入学时自主、自理、自护能力都相对比较低,长期依赖于父母形成了心理行为上的惰性难以在短时间内克服掉,面对新的独立的学习和生活时,常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而学校往往侧重对新生进行入学思想纪律教育和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着眼于建立正常的教学秩序,而忽视了对学生个体的特点进行及时的诊断性了解,忽视了对学生进行耐心的帮扶指导,忽视了对有不适应感的新生及时进行心理上的调适。这样,管理中的薄弱环节也导致新生对学习环境的不适应。
   二、消除新生“过渡期”不适应的措施
   (一)教育新生迈好新生活的第一步。新生入学后,学校要在传统的思想纪律教育和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的同时,组织新生进行“适应新环境,走好第一步”的心理学专题讲座,教育新生正视新环境中遇到的困难和挫折,帮助新生树立起勇于面对新生活的信心和勇气,迈好踏入新生活的第一步。也可以组织新生交流入学后的亲身感受,引导学生把精力投入到学习生活中,抛弃想念家人和旧友的烦恼。这样,既可以加快新生之间熟悉的过程,还可以彼此鼓励互相借鉴,增强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决心。
   (二)指导新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高中新生最先、最多接触的是班主任老师,对班主任相对比较依赖,班主任要利用有利契机加强与学生接触,通过主题班会、文体活动、个别谈心等方式,指导新生在与新老师、新同学交往过程中做到:态度要诚恳,注意倾听他人讲话,适当表达自己的见解;做事时多替他人着想,切忌自我中心;克服傲慢和妒嫉心理;多参加集体组织的各项活动。使新生在短时间内与老师、同学产生心理上的共振,构成一个充满情意、其乐融融的心理场,让学生感到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生活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是愉快的、协调的、受到尊重的。科任教师也要尽量在教学中渗透情感因素,用自己的热心、诚心、耐心,帮助学生树立学习信心,强化学好的决心,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另外,主动地向周围同学介绍自己和家庭的情况,也有利于较快消除新生之间的陌生感,增加联络感情的机会。
   (三)帮助新生适应新知识体系的传授方式。刚入高中的新生都会有这样的体验:高中老师每节课传授的知识量太多,简直难以消化;老师授课的方式也不同于初中的老师,似乎讲得太快,自己还没有完全听明白,老师已经转向别的内容。其实这是正常的,因为初中、高中各阶段重点培养的能力不同,知识结构的安排、知识内容的衔接也不一样,知识难度的变化也具有跳跃性,这些在中学各科教学大纲的说明中都有明显的体现。另外,不同层次学校的教师讲授不同的知识体系,使用的教学方式也不尽相同,而且每位教师又都有自己的讲课风格 , 即使传授同一知识 , 同一个学生对于不同教师的教学方式的接受程度也会不同。因此,新生与任课教师之间有一个双向适应过程,学生由一种教学方式转向另一种教学方式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阵痛”,“阵痛”过后便会一切趋向正常,这一点首先应向新生解释清楚。
   (四)帮助新生选准参照系。进入新学校的学生,特别是考入重点中学的学生,许多是原校出类拔萃的人物,既受父母宠爱,又是教师眼里的才子,更是同龄人中的幸运儿。在一片赞扬声中,他们对自己的能力、才华和未来充满信心,更有些人会自以为是永远的“明星”。俗话说:“山外有山”,当各校的学习精英汇聚到一起,自然就会有高下之分。原来的学习尖子也许不“尖”了;原来的班干部成了“平民”。面临新的竞争和分化局面,不少学生会产生失落感,陷入怀疑自己、否定自己的困惑中,由自信转向自卑。因此,帮助新生根据新群体中的实际情况,重新客观地审视自己,选准参照系,综合自己的能力、个性特点,定出新的奋斗目标是很重要的。另外,刚组建的班级在选拔班干部时应公开向学生说明:新班干部的任命依据主要来源于近期他们的表现,并非是那位老师的偏爱。没有被任命为班干部的同学并不一定是能力水平不行,以后还要凭大家的表现重新进行调整。这样,可使所有同学获得公平感,形成人人积极向上的良好班风。
   (五)指导学生学会学习。学法与教法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为了使新生尽快适应学习,学校在开学初就对高中新生作一次学习方法的介绍,教师可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学科要求做好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以激发新生的求知欲望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还可举行学习方法交流会,让高二、高三成绩优异者或刚考上大学的校友用生动的事实和切身的体会,介绍他们成功的学习经验和学习方法。为了避免高中新生出现“病急乱投医”的现象,特别强调他们要有选择地接收和有机地组合、创新、运用。
   (六)抓好思维训练。高中新生之所以出现对学习不适应的症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缺乏必要的思维训练,思维特性的被动性、封闭性、慢节奏等不足之处显而易见。改变这种限制学习能力发展的因素,教师要致力于求异思维、扩散思维、逆向思维的训练,注意知识的联系和比较,培养学生抽象的概括性和推理的条理性,大胆激发和鼓励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教师可以现身说法以自己的思维习惯、思维方式来开启、活跃学生思维、更多地在课堂教学中创设一种诱发学生思维的宽松的情境,采用“诱发式提问法”来引起学生的认知困惑,形成“问题意识”,并使这种困惑和意识转化为学习动机。在激发动机的基础上引起学生的主动思维,使新旧知识、经验发生类比、对比、联合、融合、同化等相互作用,从训练思维这个着力点上,顺利实现初高中学习的衔接。
   (七)培养自主学习能力。自主学习能力是在一定的教师指导下,学生独立自主地学习、获取、更新、运用知识的能力。高中新生缺乏较强的自学能力和高中教学的要求之间的矛盾是造成学习不适应的重要原因。在初高中转轨的“过渡期”特别要注重抓好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强调教师在整个教学活动的前期要教会学生学会学习,要构建和实施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要围绕以学生为主体,有效进行自主学习为中心来设计和组织课堂教学,善于把学生引导到最有利于认识和发展的情境中去,善于设计问题并以问题为契机和策略来促进学生积极思维、主动学习,善于使学生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主动研究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自我审视和自我调节,使学生学习活动经常处于积极的、有效的自我调控状态。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不仅在“过渡期”发挥现实的作用,而且对学生将来走向社会进行更广泛意义上的学习发挥重要的作用。
其他文献
高中学生正处在青春期,是人生观、世界观和性格的形成及个性发展的关键时期,随着青春发育期一系列的巨大变化,使得此时期成为他们一生中心理冲突、心理困扰最多的时期。因此,开展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已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了。  一、高中学生思想现状  (一)心理缺陷突出  近年,来自离异家庭、特困家庭、独生子女家庭的学生心理问题日益增多。他们大多表现为不合群、不敢向老师提问、人际关系紧张、过
期刊
摘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思想品德学习效果的必要前提。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学生学会学习的方法,使他们在学习上取得成功。教师要善待学生、尊重学生、爱护学生,要善于发现并捕捉学生的闪光点,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提高他们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充分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精心设计教学,拓宽师生互动,促进教学相长。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树立信心多媒
期刊
随着计算机应用的日益广泛和深入,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应用领域空前普及,无孔不入地渗透到各行各业,特别是计算机网络的发展,正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把社会生产力提到前所未有的水平。人类开始从工业社会转向信息社会,知识将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当网络悄悄地走进人们的生活,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对广大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多的要求,一些原有的教学方法已经无法满足日益更新的知识结
期刊
《数学课程标准》在前言中明确提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如何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习惯呢?下面我结合教学实际谈一谈我的几点做法:  一、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  合作学习是为了让每一位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给每一位学生提供展示的空间,使学生能够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通过组内的交流、探讨,使学生不断完善
期刊
养成教育,顾名思义就是要着力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及待人接物等方面的行为习惯,使学生具有良好的品质。小学生正在成长的重要阶段,许多不良习惯还没有根深蒂固,比较容易铲除,所以对他们进行养成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怎样才能抓好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呢?  一、 强调校规班规,规范养成教育  朱熹说:“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 可见知与行是不可分的。对学生进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应以
期刊
21世纪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更是创新人才的竞争,我们必须把增强民族创新意识和增强创新能力提高到有关系中华民族的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如何在现代教育中推行以培养创新能力为中心的素质教育,是我们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项历史使命,因此,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必须多方面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那么,如何在信息技术课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我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更新教育观念,树立全新的教学
期刊
摘要: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对于在教学实践中取得良好的效果是极其重要的,教师要具有又博又专的知识,加强对学生的沟通,通过对学生的关爱,在学生群体中恩感并重,在学生面前要严于律己,才能塑造教师良好形象。  关键词:教师形象 塑造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与学生交流、交往,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让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有一种异向德标杆,在学生的内心深处信服于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更能发挥教师的异向作用,起到潜移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初中语文正是为学生语文素养以及终身发展夯实基础的重要阶段,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我们教师必须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意识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产生,有赖于
期刊
与学生的交流,向来是教育工作者的一大难题。而小学生由于身心发育不成熟,想法带有孩子气,不能成熟地思考,成熟地面对生活和学习,因此我们不能按常规的思维与其交流,否则很难抓住他们的心。抓不住小学生的心,就不能更好地教育引导他们。因此,小学教师的首要任务就是学会抓住小学生的心。下面就谈谈本人在这方面的一点心得体会,仅供各位同仁参考。  一、常与小学生一起游戏  孩子天性爱玩,常把自己的玩伴当作自己的朋友
期刊
怎样让农村低年级学生尽快走进“数学之门”呢?我经过探索实践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并取得较好的效果。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学生感受数学的趣味和魅力,体验数学的快乐是学生进入“数学之门”的关键。例如:我教学数字“4”时,我就点地取材,顺手拿起一条课凳问:“课凳有几条腿?”学生回答有四条时,我随机转动课凳的方位后问“你现在看见的有几条腿?”生答:“有两条”,我再次转动课凳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