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赏析,心灵绽放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shuae9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假如音乐是清泉,就让它流得更欢;假如音乐是熔炉,就让它烧得更旺。因此,教师就要努力让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在自身基础上获得创新性的发展。一堂成功的音乐欣赏课往往会给人们一种神奇的、不可思议的感觉。它能给学生创造一种幻觉,那就是感受音乐似乎并不费力,在轻松愉快的玩乐中,在积极主动的参与中,在积极热烈的讨论中,在师生之间的欢笑中,都能够产生美妙的感觉。所以我们应大声地说:欣赏音乐,我可以,你可以,我们都可以,让音乐欣赏成为我们绽放魅力的舞台。
  关键词:音乐欣赏 音乐内涵 手舞足蹈 律动 共鸣
  “音乐是人生最大的快乐,音乐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泉,音乐是陶冶性情的熔炉。”这是我国著名的人民音乐家冼星海发自肺腑的金玉良言。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音乐更是必不可少的调味品。不管我们的心情如何,只要听听音乐,我们的内心就可以得到极大的满足。音乐欣赏的作用更是重中之重,因为它能够激发学生的内心活动,并且是带有很强主观性的。谁能说学生没有丰富的内心情感世界?学生的内心世界如天空的云彩,是多姿多彩的。而音乐就具有这种巨大的对于学生个性差异的“兼容”作用。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特别注意引发学生的知觉形式直接反映教学的全过程,引导学生建立一个完整统一的知觉表象,产生整体认识上的感受,使情感意识得到升华,以美的事物、美的形象来激发学生的审美情感,使其得到情感上的共鸣和陶冶。
  音乐艺术的一切实践都须依赖于听觉。听是音乐艺术最基本的特征。“听音乐”对一般人来说是一项在日常生活中极为普遍的休闲活动,但是当提到“音乐欣赏”时,大部分人又是一脸的茫然。音乐教师也经常提出这样的问题: “音乐欣赏怎么教?”“为什么学生总是在欣赏音乐时表现出一付茫然的表情,要不然就是坐立不安、漫不经心?”音乐欣赏难道真的是如此今人生厌?同样是“听”,“音乐欣赏”确实比“听音乐”需要更高层次的心理活动,但是这并不表示非要音乐专家才有“欣赏音乐”的能力。只要精心制定教学过程,通过我们简明、生动、富有启发性的讲解提示,倡导“以音乐为本,从音响出发,以听赏为主”的教学理念,将听者从原本对音乐无意识的“听”进入对音乐内涵的感觉和理解,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音乐的欣赏者。
  一、运用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有兴趣地进行欣赏
  在音乐欣赏课上,我通常运用多媒体课件、实物展示和实物演奏等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因为我觉得这些更直观一些。例如在进行六年级的音乐欣赏课马头琴独奏《万马奔腾》的教学活动中,我通过让学生认识接触实物马头琴,了解马头琴那凄美的故事,引起学生欣赏马头琴名曲的兴趣;接着,我运用课件来帮助学生理解作品,利用赛马的动画感受热烈欢腾的情景。音画结合,既激起了学生欣赏这首音乐的兴趣,更加深了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深度。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每个乐段所表现的不同音乐形象,我动用课件让学生进行比较,通过学生自主讨论,给了学生更多的艺术想像和生活联想。最后,我让学生进行分组创编,充分展示自己对乐曲的理解,使欣赏活动达到了一个高潮。
  二、充分利用丰富的想象力,激起学生的共鸣
  同样的音乐往往可以让不同的学生产生不同的联想。“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富于想象的思维特点,用音乐打开学生想象的闸门,培养他们的发散思维能力,对音乐教育工作者来说是一个崭新的课题,又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捷径。在音乐欣赏课教学过程中,我告诉同学们,由于每个人的经历不同,文化素质不同,所处生活环境不同,对音乐的理解也会不尽相同。而一首优秀的乐曲带给人们的想象也应该不是单一的,应该是多姿多彩的。在欣赏乐曲时,我要求每一个学生都要敞开心扉,用自己的心,独立地去感受音乐带来的震撼,进而唤起无尽的遐想。音乐播完以后,我要求同学们各抒己见,发挥创造力给乐曲起名字,并同时说明自己为什么要起这个名字。例如:在欣赏《海滨音诗》这首乐曲时,和同学们共同感受第一乐段,悠扬的旋律不停地奔涌着,就像一支感悟之歌,留下了无限遐想。我让学生为它取名,有个学生为乐曲取名为“回忆”,有的取名为“遐想”、“沉思”、“倾诉”……学生解释说,当他听到这首乐曲时,就好像自己长出了一双翅膀,在大海上空自由地飞翔,所以就想为它取名为“遐想”。这个名字虽然不全面,但他是用心去听去想,很富于想象力,敢于创新,敢于发表与别人不同的意见,这是难能可贵的,这也正是新世纪人才应具备的素质。因此,在我的音乐课上,每段旋律的感受都有无数个答案,都是学生想象力的火花。
  三、运用肢体语言让学生大胆表现音乐
  表现是实践性很强的音乐学习领域,是学习音乐的基础性内容,是培养学生音乐表现能力和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随音乐做身体律动,听到音乐即手舞足蹈,似乎是人类不分年龄的自然反应。音乐欣赏教学应运用人们的这种天性,让听者“闻乐起舞”。瑞士音乐教育家达尔克罗兹认为:在音乐上,凡声音的强弱、速度的快慢、节奏的长短、声音的高低等各种变化的动感,均可以身体的动作予以表现,特别是节奏。有节奏,就有律动。我们对音乐的身体反应是直觉的、自然的、即兴的。如果在课上学生以身体作为“乐器”,随着音乐自由地运动,通过走、跳、跑,自行创造表现与他们所听到的音乐相应的动作,那他对乐曲就会有一个全新的认识。每个人对自己所听到的音乐都有不同的理解和做出相应的动作,这就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学生的创造性和想象力。(下转第54页)
  (上接第51页)例如欣赏《万马奔腾》时,我让学生用手拍击腿来表现马蹄声,他们虽然表现得不那么生动,却让他们有了一种参与其中的感觉,仿佛这段音乐是为他们而奏。那马鞭声、铃铛声呢?学生想出了弹舌、拍手、拍腿、双脚重重跳等多种表现方法,模仿得惟妙惟肖。这就充分调动了大家感受音乐的能动性,勇于大胆地表现音乐。
  四、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能力,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成就感
  音乐课中的评价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基本环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它体现了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情感反应、参与态度和程度。这就要求教师在上课时要随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得“优”的机会,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例如:在欣赏乐曲《万马奔腾》时,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因材施教,给每一个学生创造得“优”的机会。对于表现出色的学生,教师会问一些较难的问题:“乐曲的主题旋律是什么?旋律重复出现,速度有何变化?”对于平时不喜欢回答问题的同学,教师就会问一些比较简单的问题:“请同学们注意倾听乐曲的速度变化,听到后用手势表示,如渐慢时伸出一个手指、渐快时伸出两个手指。”……一旦发现学生能够正确表达乐曲的意思,教师立刻送给学生一个激励性的动作或肯定性的语言。采用这样的教学方法,既使学生系统地掌握了所学知识,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了自主学习的动力。
  假如音乐是清泉,就让它流得更欢;假如音乐是熔炉,就让它烧得更旺。让音乐成为学生人生中最大的快乐,教师就要努力让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在自身基础上获得创新性的发展。一堂成功的音乐欣赏课往往会给人们一种神奇的、不可思议的感觉。它能给学生创造一种幻觉,那就是感受音乐似乎并不费力,在轻松愉快的玩乐中,在积极主动的参与中,在积极热烈的讨论中,在师生之间的欢笑中,都能够产生美妙的感觉。现在我们大声地说:欣赏音乐,我可以,你可以,我们都可以,就让音乐欣赏成为我们绽放魅力的舞台吧。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从“整体感知,深入挖掘,培养问题意识”、“激发联想,创造性阅读,培养创新能力”、“感同身受,自我阅读,提高理解能力”的角度出发,探讨了以阅读为基础的高中语文教学,通过阅读教育,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以此来提升语文教学水平。  关键词:高中语文 语文素养 教学水平  正如英国著名文学家高尔斯华绥所说:“读书是治疗我们高度机械化时代所固有的标准化和简单化的良药。读书能扩大我们对别人的生活
期刊
古人云:学问、学问,边学边问。清代学者陈宪章也说:“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的确,有问题,大胆质疑,是思维的开始,是创造的基础。在大力推进自主创新教育的今天,课堂教学中学生提问题,大胆质疑已成为激活语文课堂的重要策略。那么在语文教学中我是如何引导学生善于提问题的呢?  一、营造宽松自由的课堂气氛,开启学生思维。  (1)和谐的课堂气氛,是学生自主学习
期刊
美术教学的完成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教师对学生美术作业的评价来体现的,评价的目的应有利于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有利于教师对自身教学活动的反思,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为学生的自主发展与人格完善创造条件,评价的过程应该是师生共同享受美术的过程。然而,在美术作业评价中还存在许多问题,阻碍了评价作用的充分发挥,其问题亟待解决。作为一名一线的美术教师,我站在学科的立场,对学生美术作业的评价问题及策
期刊
素质教育的提出,在中学语文领域中激起了一片浪花。但这种浪花除了表层的变幻和喧哗之外,在教学实践中很少有实质性的推进。“素质教育贯彻在口头上,应试教育落实在行动上”的双轨现象使素质教育成为舆论中的热点、实际中的盲点。我们与其说一些不着边际的空话、大话或言不及义的套话,还不如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中做起认真的探索,充分认识语文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并把素质教育落实到每一堂语文教学课中,真正做一个从应
期刊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教育最重要的使命,而且要从小学生抓起。所谓创新精神,是指在解决问题与学习过程中,推动主体经过变化、组合、探索,得出新成果、获取新知识与新能力的受主体个性特征(如动机、态度、情感、兴趣等)制约的一种特定心理状态。如何使学生的创新潜能得以最深广的发掘呢?据我所知,应做到如下几点:  一、创设良好的环境  富有创新精神的人往往有着强烈的好奇心,而环境对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有重要的影响。我
期刊
当前我国的教育体制正在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教育的重心也由教师的教开始转向学生的学。但初三学生面临升学压力,课业负担重,那我们就需要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指导学生学会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针对这种情况,不少一线的教师提出要精讲精练,通过选择典型习题帮助学生理解知识,通过精心设计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在减轻学生负担的同时又能提高学生成绩。但是学生们又是怎样对待这些习题的呢?我曾做过一个实验,将学
期刊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对老师来说,最难的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习作能力;对学生来说,最难的也是习作。而小学习作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小学生反馈其掌握知识状况最明显的标志,学生的习作能力也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语文学习,因此,如何培养学生的习作能力成了许多老师探讨的话题。本人多年来主要从事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发现不少学生害怕习作,不管是平时习作练习还是检测时的习作题,久久不能下笔,或者就
期刊
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新就是一个国家的立国之本。作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是要以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调控者的多重身份,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机会,使每个学生的创造潜能、个性品质得到全面展现,让课堂教学真正成为学生主动求知的过程,成为进行创造性思维的过程。这样,学生的创新学习能力才能逐步地得到提高。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培养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就是要培养学生推
期刊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生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界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只有通过自己的切身体验和合作、对话等方式,学生才能真正完成知识意义的建构。新课标中大力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作为一种学习方式被明确提了出来,旨在改变传统学习过程中学生单纯被动接受的现象。我觉得,最简单地说,自主就是自己主动去做该做的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并不是说学生就可以在家闭门造车,而是老师在教学过
期刊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规定的小学数学《新课标》明确提出:“小学数学要求学生的计算能力达到答案准确、计算迅速、方式灵活和运用合理的基本要求。”在教学要求中也强调:“使学生能够正确地进行整数、小数、分数四则计算,对于其中一些基本的计算,要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并逐步做到计算方法合理灵活。”可见,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是十分重要的。  为此,在教学中我进行了一些尝试,做到了以下几点,也从中感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