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整个社会都是真实正直的时候,一个伪善虚假的事物是被人唾弃和厌恶的;然当整个环境都是乌云密布的时候,即使有一片白云,也会被“黑云压城”吞噬。风清气正的气氛减弱,虚情假意、互相吹捧恭维的骤增,说真话成为一种“另类的存在”。悲哀哉?!自不待言。
课程结束后,笔者总结为三个字:“真”、“善”、“美”,下面来逐一进行论述:
首先,艺术要“真”,真即真实。在阅读完《解读《黄河》背后的中俄关系》1后,深切地感受到了解、挖掘作品背后的故事,深刻把握作品内涵是非常关键但易为人们所忽视的现象。这首由沈心工作曲、杨度作词的《黄河》,至今有几人真正读懂了里面的深意?自问世并未被真正地深度解读。我们大家都没有多想,只是表层地根据个人感官上判斷,寻求愉悦与享受,并未真正理解作品后的精神上的升华和满足。
在这个艺术真实性的问题上,笔者想起课堂上李岩研究员谈及歌曲《贝加尔湖畔》背后的故事时给我的启发。歌手李健在参加《我是歌手》中演唱一首《贝加尔湖畔》,歌词如下:在我的怀里,在你的眼里,那里春风沉醉,那里绿草如茵……多想某一天 往日又重现。我们流连忘返,在贝加尔湖畔……就在某一天,你忽然出现,你清澈又神秘,在贝加尔湖畔。你清澈又神秘,像贝加尔湖畔。浸淫在优美的歌声中的各类听众(各类人群),又有几人知道“贝加尔湖”曾是我国的领土,正是在甲午海战时被沙俄强行夺去,所以,在聆听、陶醉在优美旋律和李健空灵歌喉的背后,有想过这不单纯是一首描述贝加尔湖景色的抒情歌曲,还是对领土失守,一去难以复归的无奈和伤感,流露的企望与怀念在“自家”的贝加尔湖畔流连忘返的场景。感情含蓄深沉又感觉内部张力十足,表面上看似描写美好景色,其实是生发出的浓厚爱国情怀,内涵深刻,意味深长。然笔者看到了太多综艺节目、演唱会等不同形式的听众对艺术的审美浮于表面,发出的感慨:哇,太好听了!他(她)唱的音真高!长得真帅(漂亮)!穿的好时尚!音乐的形式很新颖,改编的特别有意思,拍摄下各种煽情流泪痛哭的镜头……
多数听众更多的是从个人感官的“第一感觉”审美判断,有谁会关注音乐背后的真正深意呢?有人会说:“音乐的功能是娱乐,只要我开心,其它的与我无关”。确实,音乐有娱乐的功能,但除此之外,音乐还有教育、审美、批评等诸多功能,娱乐仅仅是诸多功能中的一个,而不是音乐的全部。试想:假如音乐只有娱乐的功能,社会将是什么样子?结果不堪设想。社会发展速度太快了,带来了人的急功近利,人心浮躁等现象。大众的音乐审美观令人堪忧!
艺术讲究“善”。善义好的。好的艺术是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统一,缺一不可。认真阅读了李岩研究员的《有心抑或无心——评郎朗“美国白宫演奏事件”》1一文,带给笔者诸多反思。古来就有“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文人志士的爱国情怀,一个人生活在特定的历史时代,都不应该缺少基本的爱国情怀和对历史基本史实的无知。
社会上和生活中,我周边充斥着这样的看法:“学艺术的就是吹、拉、弹、打,叽叽喳喳,文化水平不高的人才去搞这些”,起初,我只是呵呵一笑,不以为然,虽然在我看来就是偏见,但是一幕幕都在正式这一偏见的“合理性”。看了很多特别年幼的琴童弹琴时,不知所弹作品表达的内容刻意的模仿某些钢琴家的摇头晃脑,肢体动作夸张、浮夸,小孩子弹奏的作品及表现的动作远超越了自身年龄的界限,动作的“成熟”与该有的心理年龄严重不匹配,过于老成,带给笔者的感受不是欣喜,恰是无限忧虑。我对他们是否真正理解了所弹作品的内容,持怀疑态度。
龙应台曾在香港大学的一次毕业典礼上说:“没有人文,大学就会变成一个技术培训班。”反观自身,中国的专业音乐院校存不存在这样的问题呢?用事实说话:培养出来的学生人文综合素质普遍偏低,演、唱、奏不知所演、唱、奏曲目背后的人文内涵的现象,较为普遍。我认识一个大学学艺术的同学,我无意间问他,你知道《四书五经》中“五经”有哪些吗?他想了一会竟然回答《山海经》……真是令我大吃一惊啊!我觉得这可能是极个别现象,我又有意地问了十几个人,竟然四书五经回答全部正确的没有三人,让我感到传统文化的严重缺失,学校教育的种种弊病,社会整体素质的严峻挑战。这可都是所谓的“高材生”啊!但他们的专业技能都是不错的。这也反证了中国音乐教育的仅重“技术表象”,忽视“人文实质”的现状。真正的艺术应该是形式和内容的完美结合。无论何时我们都不要成为缺乏民族历史担当而仅玩弄雕虫小技的“艺匠”。
艺术追求“美”。美在真实,美在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统一,美在审美能力的全面提升,成为“完全之人”。“美育”一词,最早是由王国维于 1903 年时率先提出的:“教育之宗旨何在?在使人为完全之人物而已。何谓完全之人物?谓人之能力无不发达且调和是也。人之能力分为内外二者:一曰身体之能力,一曰精神之能力。发达其身体而萎缩其精神,或发达其精神而罢敝其身体,皆非所谓完全者也。”1完全人格的建构是需要内外兼修的平衡协调发展,与“真、善、美”相对应。在我国掀起美育波澜的是蔡元培,他提出“以美育代宗教”说,且身体力行,奔走呼号,著书立说。
审美教育是件不易的事,从王国维提出“美育”到今天为止,笔者认为审美教育的成效与力度还不显著,美育教育要在全社会拓展开来,全面提升全民族的综合素质才是美育的目的。不是把既成艺术降低到民众的水平,而是把民众抬高到艺术的境地。”
我们应该把眼光放的更远大一些,艺术素质的培养,是多层次的,要着眼长远,“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特别是让我们的下一代,多接触各类型的优秀中外艺术作品,多听、多看、多实践,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人的丰富的情感的一部分,是从艺术作品中培育出来的。它的影响,深入浅出,潜移默化,又沁人肺腑。更重要的是,“当艺术的力量击中了人的灵魂深处的时候,又会起着巨大的,深长的,惊人的魅力影响着人的灵魂。1
优秀的音乐作品要有揭露社会的假、恶、丑,弘扬真、善、美的是内在意蕴。不要流于表面肤浅的读解,要勇于深度挖掘事物的本质是对每个人提出的更高期许。愿再一次聆听《黄河》《贝加尔湖畔》时不单纯沉浸在它的旋律与歌词表层;不在盲目,只在形体上夸张的“摇头晃脑”……拨开云雾,直冲碧霄,向事物的本质逼近,触及且守护艺术的真谛!
参考文献
[1]李岩:解读《黄河》背后的中俄关系,《中国音乐学》,2010年第2期。
[2]李岩:《有心抑或无心——评郎朗“美国白宫演奏事件”》,《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14年第2期,。
[3]王国维:《论教育之宗旨》,《教育世界》, 1903(第 56 号) 转俞玉滋等编.:中国近现代美育论文选,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课程结束后,笔者总结为三个字:“真”、“善”、“美”,下面来逐一进行论述:
首先,艺术要“真”,真即真实。在阅读完《解读《黄河》背后的中俄关系》1后,深切地感受到了解、挖掘作品背后的故事,深刻把握作品内涵是非常关键但易为人们所忽视的现象。这首由沈心工作曲、杨度作词的《黄河》,至今有几人真正读懂了里面的深意?自问世并未被真正地深度解读。我们大家都没有多想,只是表层地根据个人感官上判斷,寻求愉悦与享受,并未真正理解作品后的精神上的升华和满足。
在这个艺术真实性的问题上,笔者想起课堂上李岩研究员谈及歌曲《贝加尔湖畔》背后的故事时给我的启发。歌手李健在参加《我是歌手》中演唱一首《贝加尔湖畔》,歌词如下:在我的怀里,在你的眼里,那里春风沉醉,那里绿草如茵……多想某一天 往日又重现。我们流连忘返,在贝加尔湖畔……就在某一天,你忽然出现,你清澈又神秘,在贝加尔湖畔。你清澈又神秘,像贝加尔湖畔。浸淫在优美的歌声中的各类听众(各类人群),又有几人知道“贝加尔湖”曾是我国的领土,正是在甲午海战时被沙俄强行夺去,所以,在聆听、陶醉在优美旋律和李健空灵歌喉的背后,有想过这不单纯是一首描述贝加尔湖景色的抒情歌曲,还是对领土失守,一去难以复归的无奈和伤感,流露的企望与怀念在“自家”的贝加尔湖畔流连忘返的场景。感情含蓄深沉又感觉内部张力十足,表面上看似描写美好景色,其实是生发出的浓厚爱国情怀,内涵深刻,意味深长。然笔者看到了太多综艺节目、演唱会等不同形式的听众对艺术的审美浮于表面,发出的感慨:哇,太好听了!他(她)唱的音真高!长得真帅(漂亮)!穿的好时尚!音乐的形式很新颖,改编的特别有意思,拍摄下各种煽情流泪痛哭的镜头……
多数听众更多的是从个人感官的“第一感觉”审美判断,有谁会关注音乐背后的真正深意呢?有人会说:“音乐的功能是娱乐,只要我开心,其它的与我无关”。确实,音乐有娱乐的功能,但除此之外,音乐还有教育、审美、批评等诸多功能,娱乐仅仅是诸多功能中的一个,而不是音乐的全部。试想:假如音乐只有娱乐的功能,社会将是什么样子?结果不堪设想。社会发展速度太快了,带来了人的急功近利,人心浮躁等现象。大众的音乐审美观令人堪忧!
艺术讲究“善”。善义好的。好的艺术是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统一,缺一不可。认真阅读了李岩研究员的《有心抑或无心——评郎朗“美国白宫演奏事件”》1一文,带给笔者诸多反思。古来就有“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文人志士的爱国情怀,一个人生活在特定的历史时代,都不应该缺少基本的爱国情怀和对历史基本史实的无知。
社会上和生活中,我周边充斥着这样的看法:“学艺术的就是吹、拉、弹、打,叽叽喳喳,文化水平不高的人才去搞这些”,起初,我只是呵呵一笑,不以为然,虽然在我看来就是偏见,但是一幕幕都在正式这一偏见的“合理性”。看了很多特别年幼的琴童弹琴时,不知所弹作品表达的内容刻意的模仿某些钢琴家的摇头晃脑,肢体动作夸张、浮夸,小孩子弹奏的作品及表现的动作远超越了自身年龄的界限,动作的“成熟”与该有的心理年龄严重不匹配,过于老成,带给笔者的感受不是欣喜,恰是无限忧虑。我对他们是否真正理解了所弹作品的内容,持怀疑态度。
龙应台曾在香港大学的一次毕业典礼上说:“没有人文,大学就会变成一个技术培训班。”反观自身,中国的专业音乐院校存不存在这样的问题呢?用事实说话:培养出来的学生人文综合素质普遍偏低,演、唱、奏不知所演、唱、奏曲目背后的人文内涵的现象,较为普遍。我认识一个大学学艺术的同学,我无意间问他,你知道《四书五经》中“五经”有哪些吗?他想了一会竟然回答《山海经》……真是令我大吃一惊啊!我觉得这可能是极个别现象,我又有意地问了十几个人,竟然四书五经回答全部正确的没有三人,让我感到传统文化的严重缺失,学校教育的种种弊病,社会整体素质的严峻挑战。这可都是所谓的“高材生”啊!但他们的专业技能都是不错的。这也反证了中国音乐教育的仅重“技术表象”,忽视“人文实质”的现状。真正的艺术应该是形式和内容的完美结合。无论何时我们都不要成为缺乏民族历史担当而仅玩弄雕虫小技的“艺匠”。
艺术追求“美”。美在真实,美在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统一,美在审美能力的全面提升,成为“完全之人”。“美育”一词,最早是由王国维于 1903 年时率先提出的:“教育之宗旨何在?在使人为完全之人物而已。何谓完全之人物?谓人之能力无不发达且调和是也。人之能力分为内外二者:一曰身体之能力,一曰精神之能力。发达其身体而萎缩其精神,或发达其精神而罢敝其身体,皆非所谓完全者也。”1完全人格的建构是需要内外兼修的平衡协调发展,与“真、善、美”相对应。在我国掀起美育波澜的是蔡元培,他提出“以美育代宗教”说,且身体力行,奔走呼号,著书立说。
审美教育是件不易的事,从王国维提出“美育”到今天为止,笔者认为审美教育的成效与力度还不显著,美育教育要在全社会拓展开来,全面提升全民族的综合素质才是美育的目的。不是把既成艺术降低到民众的水平,而是把民众抬高到艺术的境地。”
我们应该把眼光放的更远大一些,艺术素质的培养,是多层次的,要着眼长远,“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特别是让我们的下一代,多接触各类型的优秀中外艺术作品,多听、多看、多实践,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人的丰富的情感的一部分,是从艺术作品中培育出来的。它的影响,深入浅出,潜移默化,又沁人肺腑。更重要的是,“当艺术的力量击中了人的灵魂深处的时候,又会起着巨大的,深长的,惊人的魅力影响着人的灵魂。1
优秀的音乐作品要有揭露社会的假、恶、丑,弘扬真、善、美的是内在意蕴。不要流于表面肤浅的读解,要勇于深度挖掘事物的本质是对每个人提出的更高期许。愿再一次聆听《黄河》《贝加尔湖畔》时不单纯沉浸在它的旋律与歌词表层;不在盲目,只在形体上夸张的“摇头晃脑”……拨开云雾,直冲碧霄,向事物的本质逼近,触及且守护艺术的真谛!
参考文献
[1]李岩:解读《黄河》背后的中俄关系,《中国音乐学》,2010年第2期。
[2]李岩:《有心抑或无心——评郎朗“美国白宫演奏事件”》,《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14年第2期,。
[3]王国维:《论教育之宗旨》,《教育世界》, 1903(第 56 号) 转俞玉滋等编.:中国近现代美育论文选,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