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红霞诗作中的空间与精神

来源 :西部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ljhrbscc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江红霞独具一格的诗歌存在空间与物我精神的关系思辨,她带着原初记忆探寻人与现代文明、生存空间的关系,《背对大海》中“面朝大海”的隐形观者揭示着遗忘与反思精神的深向度批判。诗人通过对日常细微事物的描写、“河”与“海”意象的呈现,消弭被封闭的界限,以诗的力量将精神无形化存放于建构的空间,实现心灵与外部世界的统一回归。
  关键词:江红霞;空间;精神
  中图分类号:I207.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CN61-1487-(2018)01-0034-03
  2005年青岛诗人江红霞开始诗歌创作,2013年她的作品入围红高粱诗歌奖,2014年入围华文青年诗人奖,2016年入围首届春泥诗歌奖。坚持创作十余年的她虽不多产,但江红霞的诗歌透视这个被“浓缩”的社会,关涉生活体验、生命现象、生存见解,具有独树一帜的精神。里尔克曾在《第八哀歌》中提到,“以一切眼睛,受造之物看见/敞开。仅仅我们的眼睛仿佛/掉转过来,作为陷阱全然置于/它们周围,围着它们自由的出口”[1]883,诗人认为“只有灵魂到处游走才能看清一点自己躯体的自私和虚荣,才能发现包在泥土或躺在垃圾桶里的爱与真诚”。江红霞的诗歌中存在一个经历“面朝大海”“背对大海”之后的“面朝大海者”,自然、城市、边缘地带则承载了江红霞的精神方向,她用自己敏感的诗心深刻地思索空间与精神,表现着现代化的文明吞噬以及人们在空间焦虑中的伤痕,以诗歌之力扩大空间领域聆听深处的存在。
  一、游荡者—空间的转向
  沙朗. 佐京曾提出“谁的文化?谁的城市?”她认为文化是控制城市的一种方式,索杰则认为从根本上看人类是空间性的存在者,并与空间产生关系,万楼同形的城市不断压缩人类生存空间,诗人在地点、环境、家园的转换中模糊空间的边界性存在,而养育精神的原点故乡始于对自然的回忆与追寻。“我的童年始于青岛城郊的一个普通乡村。一条大路,一湾河水,几棵老槐树一直清晰地烙在我的心上”,平静的语调陈述着惊心动魄的侵犯,“那么多懒洋洋的梦从空中坠下/瞬间失明的除了我,还有/带泪的青山,低头的飞燕”,诗人笔下表达着带有记忆的生命创伤的情感,“杂草丛生的青春渐趋荒芜/如这片土地流失的承诺/有人面无表情地走过,有人捧起/尘土,有人举刀对准伤痕/我依然把沙漠看成/草原,你说这是自欺欺人”,这里的自然是带着“伤痕”的沉默者,诗人“自欺欺人”地认为“沙漠”还是“草原”,其实是诗人对自然被破坏的痛惜与拒绝承认。
  城市化进程给自然带来创伤,漂泊是城市冲击与压迫下的出走。“河床渐渐升高,草绿一点点/抬头,像苏醒的蝼蚁/从雾霾出走的城市正在学习忏悔/悲伤的风,沿着楼前经过”,江红霞坦率真诚地叙述跳出诗歌形式和技巧的限制,对城市与自然的悲痛体验,使她在诗歌中传达出对自然真实的生态批判。《最近的天气》[2]这首诗写生活环境的变化使人无所适从,在被城市驯化的地方,自然的雪在现代建筑中失去方向。在这里,江红霞赋予雪以生命的情感,雪与工业化、机械化下被异化的城市一同离开,直到失去知觉如一棵行道树般无处可逃,“用雨夹雪的姿势渗入广场?/即使在笼子里我也不做困兽”,诗人最后的吶喊是对被异化的城市的对抗宣言,如同一个勇敢的战士直接刺向敌人的胸口。
  “边缘是反抗的空间。走进这个空间,让我们在那里聚首。走进这个房间,我们把你作为解放者来迎接。”[3]江红霞是从乡村到城市的过渡者,敏感的诗心使她渴望拥有属于自己的“瓦尔登湖”,对自然的反思唤醒遥远的童年,她只能在城郊处、午休时间的海这些地方想象寻找逝去的痕迹安慰心灵。“下午的阳光从一群羊身上走过/然后是我,我和羊/都是一条河的过客/石桥上,北风吹走我多余的行头/只剩骨架,用来直立行走”,她将自己放在了短暂的可以安放灵魂的城郊下午,写出了如同一只羊的生活空间和生存状态。诗人“把自己像扔干草一样扔进芦苇荡”,走向边缘地带是一种无意识的唤醒,柯乐律治在说明诗意的想象时提到“无疑的,只因它以奇异的升华,使躯体变成精神,像火使所燃之物燃烧,像我们把食物化为我们的天性。”可以说,江红霞通过诗作将精神穿透现实的穹顶接近真实。
  二、“背对大海”—精神的阐释
  江红霞建构着独特的空间,以诗歌的方式折射现代人的精神生活状态,对现代人的畸形生活进行露骨的剖析,在被密封的空间寻找解决精神危机的方式。诗人的情感成为精神的一个基点,《镜与灯》一书曾用“面纱”阐释诗歌与情感的关系,“它常常不是去掩饰作者的隐秘情感,而是把这些情感一概公布于众;那层面纱似乎被突然揭去,于是灵魂中一切喜怒哀乐,一切突发的冲动,一切仓促的情感迸发和反常心绪,便都展露无遗了。”[4]《背对大海》中有一个在场的“背对者”,也有一个不在场的“面朝者”,诗歌在诗人的情感中获得生命。
  《背对大海》像镜中的反映,空间的转换中诗人在不同地点出现,在被客体包围的主体中探测到自己,背对大海是带着现实和人性的烙印最原初的印象。诗人背对大海时“把心窝装满盐”,这是诗人对现代文明的暂时“逃避”,诗人面临着精神困顿却依然坚定地呐喊,对自己生命的确信是对像一个机器一样运转的鄙夷,“我和它及它衍生的金银/永远保持敌人的距离”,诗行中流露着拒绝伪装、隐瞒的坚定执着。聂鲁达在《疑问集》的第39首诗中表达着相似的情感,“你不明白苹果树开花/只为了死于苹果之中吗?/你的每一次哭泣不是都被/笑声和遗忘的瓶罐包围吗?”[5]聂鲁达的疑问和江红霞诗歌中的“背对大海”都是在矛盾的现实中构建自己幻想的可能存在。
  “人生是短促的,而真理的影响是深远的,余下的人生中,我想多和世界谈谈真理——而诗歌,是一个靠近真理的地方。”18岁时的一场车祸将苦难和幸运一同带给江红霞,暂停的记忆缺失中她把时间留给思考,在“面朝大海”与“背对大海”中,思索着生命的本真,如在听到丧钟发出的哀叹后,“在安息日露出微笑”。她的思考正如卡尔维诺在《看不见的城市》结尾处借助马克.波罗之口做出回答,“在地狱里寻找非地狱的人和物,学会辨别他们,使他们持续下去,赋予他们空间。”[6]卡尔维诺的后现代叙事在对人对物的观照中反思,而江红霞的创作也正如卡尔维诺笔下的帕洛马尔的眼睛一样观察冥思,在忘我的注视中解构沉重。“一个体温偏高的灵魂走街串巷”,她路过习以为常的生活产生矛盾复杂心理,在“只是走走”中寻找真相。   三、消弭界限的“面朝大海者”
  卡尔维诺在遗稿《给下一轮太平盛世的备忘录》[7]里主张描写生命的沉重必须以轻盈的姿态来承担,他认为只有智慧的活泼灵动才能躲避这种判决。江红霞的诗歌中涉及小饭馆、男人、女人、厨房、花朵、珍珠耳环、天气、咖啡店、办公室、啤酒瓶等日常生活场景,她以一种低姿态的崇高关怀着“路边的风景”,从而将沉重消弭。在《他们都睡了》一诗中,在“男人”和“孩子”已经熟睡、“一壶水”、灶台的早餐这些日常生活的布景之下,那个“握住一束月光”的女人用“刀具”剖析着自己成为“人”的存在而不是“女人”,“她”再次回到房间时,被赋予了“出走”或“回归”的缄默主题,诗歌的末尾发出“这是一个女人而已——”的声音,陈亮则认为轻描淡写一句,却因其内里的隐忍、克制,起到了平中见奇崛、撼人心魄的力量,扩大了这首诗的艺术张力。《最近的天气》不过是我们经历的天气变化,“雾霾缠绕,像一场没有结果的/恋爱。戴着口罩吃饭,接吻,睡觉/大街上看不到一个真实的面容”,诗人将日常拾取的话语融入我们正常的生活,反思中对峙人类的罪过。
  华兹华斯曾把诗歌喻为“情感的流溢”, 他曾经写下过这样的心灵感知状态,“一条小溪/它与另一条小溪汇流在一起;一阵/与灵魂之流相依相伴的微风……”隐喻的幻想使自然带有生命的情感,诗人超越空间消弭界限从而获得更为恒久的栖居空间,流淌出一条“河”延伸至“海”建构起突破空间的存在。从童年记忆开始,“深秋的镜子里有一条河/被城市嫌弃的精瘦的河” 一直流淌,“屋里流淌着一条河/一条诗国的河,旋律/来自雪山的孤独”,“冬夜的隐痛”是精神与黑暗的对峙,流动的意象“河”使找到精神出口成为可能,“屋”瞬间被“敞开”,“隐痛”在河上的“泛舟”将被束缚的沉默打破,诗人的灵魂从自我的河流出汇聚至海,“如果你也坐在海边的咖啡店/透过玻璃窗,欣赏午休时间的海/你会和我一样爱上这片沙滩……她的脸上,盛满了太阳的光辉”,“大海能治愈更深的伤口/更狠的羞愧,更傻的/自负和自卑”,海的力量与无限消解了诗人忧伤的声音成为慰藉灵魂的居所,“河”是在诗人对记忆的呼唤时出现的承载精神与空间存在,而海则是静止的蕴藏着无限可能的神圣而原始的存在,诗人在有限寻找中呈现精神与空间存在的平衡。
  辛波斯卡曾在诺贝尔文学奖演讲词中提到,“诗人总有关起门来,脱下斗篷、廉价饰品以及其他诗的装备,去面对——安静又耐心地守候他们的自我——那白晰依旧的纸张的时候,因为到头来这才是真正重要的。”[8]诗人反思着现代文明,在空间、精神二者之间进行探索,江红霞的诗歌在“面朝大海”“背对大海”之后选择“面朝大海”,可以看到诗人智性选择中的追寻和坚守。正如诗人所说,在权力和资本绑架信仰的当下社会,浅表层次的哭和笑比比皆是,真正插入生活根部的独立思考却寥寥可数。思与诗的天然接轨让诗歌通过生存境遇的敞开、生命的强化、美感的呈现,一步步通向精神自由之路,完成对生命、生存的终极追问。
  参考文獻:
  [1](奥)赖纳.马利亚.里尔克著.陈宁译.《里尔克诗全集》第3卷第八哀歌.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
  [2]江红霞.晋冀鲁豫诗展[J].山东文学,2013(12).
  [3](美)索杰著.陆扬等译.第三空间:去往洛杉矶和其他真实和想象地方的旅程[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4](美)M.H.艾布拉姆斯著.郦稚牛、张照进、童庆生译.镜与灯 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
  [5])(智利)巴勃罗. 聂鲁达著.陈黎、张芬龄译.疑问集[M].海口:南海出版公司,2015.
  [6](意)卡尔维诺著. 张宓译.看不见的城市[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6.
  [7](意)依塔罗.卡尔维诺.吴潜诚校译.给下一轮太平盛世的备忘录[M].台北:时报文化出版企业股份有限公司,1996.
  [8](波)维斯拉瓦.辛波斯卡著.陈黎、张芬龄译.万物静默如谜[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12.
  作者简介:霰忠欣,女,山东淄博人,作者单位为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责任编辑:朱希良)
其他文献
摘要:图像是信息交流不可或缺的手段,人们日常生活60%至70%的信息是通過图像获得的。具象化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有效方式,也是党的理论传播的优良传统,网络传播的互动化、微型化和分众化趋势加速了理论传播的具象化。宣讲家网站认真研究理论传播具象化的方法,将抽象难懂的理论用视频、音频、图片、动漫、数字等多种表现形式形象、生动地呈现给网友,改变了理论传播的单一形态,丰富了网络理论传播的内容和形式。  
期刊
摘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融通的可能性。马克思主义是实现融通的理论基础,中国传统文化是实现融通的历史基础,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融通的实践基础。二者的融通体现在本体论、辩证法、认识论、历史观、社会理想等哲学场域。应发挥融通主体的积极作用,明确融通的主题,将诸多融通方式优化组合,推进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通取得实际成效。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传统文化;融通;哲学  中图分类号:
期刊
摘要: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短视频已经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信息传递的主流方式之一。本文在商榷短视频和手机电视概念的基础上,探析短视频迅速发展的原因,分析短视频应用的异军突起对于手机电视产业的发展产生影响,探讨短视频未来发展的方向和潜力,认为其发展进路在于不断丰富短视频的内容,在新闻报道中应用短视频加强对短视频内容的监管等。  关键词:短视频;手机电视;发展;影响  中图分类号:G206
期刊
摘要:针对国人对青海省黄河南蒙古族民族身份的质疑,基于建国后历次人口普查的结果分析发现,只有1964年的人口普查可以作为判断此地民族人口比例的基准。据此计算出目前法定身份上的青海省黄河南蒙古族中30%为藏族身份转变而来。这种现象反映出民族身份受政治导向、利益追求、文化认同等因素影响。同时可见,关于青海省黄河南蒙古族“藏化”的论断是不准确的,其实在当今,很多人在进行着“蒙古化”。  关键词:青海省黄
期刊
摘要:微信、微博、QQ等社群媒体已经成为人们日常信息和情感交流不可缺少的工具。它们不仅弥补了现实人际传播网的局限,通过信息技术的延伸和桥接,放大、织密了人际传播信息网,而且在一些重大突发事件传播中,发挥了传统人际传播无法实现的应急动员作用。通过对微信用户以及其他网络与新媒体用户使用与舆论表达习惯调查发现,微信等社群媒体是人们使用时长最长、使用频率最高的媒介,是人们获取和发布信息的主渠道。在重大突发
期刊
摘要:基于对1987和2016年中国公民政治心理状态调查的比较分析,发现中国公民在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权认同的取向上呈现出稳固高位和小幅上升的趋势,这种态势和变化趋势与改革开放30年间中国经济社会所发生的深刻变化具有高度的吻合性。进一步比较调查数据会发现,中国公民的政权认知取向内在蕴含着治理观念的转变,即由“人治”到“法制”再到“法治”的转变。这一转变表明,法治这一人类政治文明的重要成果,作为治
期刊
摘要:本文回顾了作者与林玉凤教授在10年间交往,特别是参加《中国近代报业的起点——澳门新闻出版史(1557—1840)》新书出版座谈会的有关情况。认为做学问的准则与做人的原则完全可以使用同一把标尺,一名学者人格的高低也完全可以体现在他对待科学的态度与其作品质量的好坏。《澳门新闻出版史》对于我国新闻史研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通过作品反观做学问的人,让我们发现了林玉凤教授数十年如一日的孜孜不倦与精益求精
期刊
摘要:贾平凹的文学创作有着自觉的生态意识。其散文代表作《商州初录》在对自然环境进行审美观照的过程中,将作家内心对于故乡山水的热爱升华为一种理想生命境界的表达,以清新、细致的笔触还原了一个充满灵性、诗性和人性的乡土社会。在作家回归“生命乡土”和建构“精神家园”的过程中,包含了其对自然及社会问题的历史反思,也表现出其投身当代文化价值创造的真实努力。  关键词:生态意识;贾平凹;《商州初录》;文化价值 
期刊
摘要:盈利模或者说商业模式是关系新媒体生死存亡的关键因素,电商化是新媒体转型的一个重要方向。本文以微信为例,通过对微信“电商之困”的分析,认为新媒体转型电商的关键是建立完整的产品逻辑和商业模式,培养创新精神,将更多的精力转到移动端,从而为用户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  关键词:新媒体转型;微信;商业模式;新型电商  中图分类号:G2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CN61-1487-(2018)04
期刊
摘要:传统媒体时代单向的组织性的、运动式的文保宣传已不能适应文物保护工作的新需求。本文通过对《我在故宫修文物》和《国家宝藏》两部纪录片热播原因的分析,探讨创新文物保护宣传模式,即:专业的文物部门联合专业的媒介组织,注意文物保护宣传的专业性和趣味性;重视运用新媒体技术、手段、形态等,让文物保护宣传走向全社会公众;要选择合适的报道角度,内容上注意采用民生化视角。只有使文物保护宣传社会化、文物保护意识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