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活动课探究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mart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高中历史活动课是新课改的一个亮点,如何更好地实践至关重要。作者比较了通行较广的三个版本,分析了各自的特点,旨在帮助教师更好地集众家之长,在教材不变的情况下更灵活、充分地开展活动课,实现学生三维目标的提升。
  关键词: 高中历史活动课 “一标多本” 分类比较
  
  新课标实施后,高中历史推行“一标多本”,目前已经出版了几套全日制普通高中教育阶段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其中包括“人教版”,由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历史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编著,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岳麓版”,由曹大为、赵世瑜任总主编,岳麓书社出版发行;“人民版”,朱汉国主编,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大象版”,王亚民主编,大象出版社出版发行。江苏地区使用“人民版”和“人教版”两个版本。虽然教材的大体内容一致,但在细节的处理上还是有很多不同之处。在《普通高中历史中学课程标准》中,每个专题后都给了明确的教学活动建议,但各版本教材在执行过程中仍有很大的自主空间。因为现通行的版本中“大象版”使用范围相对较小,所以我挑选使用范围相对较广的“人教版”、“人民版”、“岳麓版”三个版本的教材,对必修部分的历史活动课进行栏目名称、课时数、内容结构、课题的比较分析。
  历史活动课的栏目名称是最先呈现在师生面前,直观反映活动内容的版块。鉴于它地位的特殊,该版块的设计追求的是简明扼要,同时对学生有一定的吸引力。综合这些因素,在“人教版”、“人民版”、“岳麓版”这三种教材中,就栏目名称这一项进行比较。从简明扼要这点出发:三个版本教材做得都很不错,都做到了用简练的语言呈现活动名称。从吸引学生这点来看:“人教版”的栏目名称数量最少,相应地给学生的选择面也就最小,这会影响学生对于历史活动课的心理预期;“人民版”的栏目名称数量是三个版本中最多的,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选择面,同时也给教师提供了很大的发挥空间。但在实际教学中,“人民版”要完成的教学内容和拥有的教学时间与其他两个版本是一致的,因而实际情况要完成如此多样的栏目,对学生和教师都是一种挑战;“岳麓版”的栏目名称数量较为适中,也呈现了若干种不同的活动形式,兼顾了教学形式的多样性和实际教学的可操作性。我认为在栏目名称设计方面,“岳麓版”有较明显的优势。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中的内容标准对必修1—必修3都提出了教学活动建议,其中针对必修1内容提出了8条,必修2提出了10条,必修3提出了6条。这些教学活动建议的内容需要在教材编写中得到体现,一般通过两种途径:一是设置教学课文后的探究活动问题;二是设置活动课。在“人教版”、“人民版”、“岳麓版”这三种教材中,历史活动课课时数最多的是“人民版”,最少的为“人教版”,“岳麓版”的数量居中,但不能仅凭这点就得出“人教版”教学活动少的结论,由于我未对三个版本中的课文后探究活动问题数量进行调查,此问题就不再展开。在历史活动课栏目的分布问题上,“人教版”和“岳麓版”采用的是穿插在教学课文中,“人民版”是附在教材最后。从教材的使用和历史活动课地位的体现这些角度看,“人教版”和“岳麓版”的这种编排方式更为合理,既能与教学课文进行很好的呼应,又能体现活动课与教学课同等的地位。相比之下,尽管“人民版”安排的课时数最多,但孤立于教材主体之外的历史活动课会给学生造成一种非正式的错觉,也不利于活动课与教学内容的结合。
  历史活动课的内容结构最主要的功能是向师生提供活动课程序的指导,给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提供帮助,让学生在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也能形成自己严谨的研究结构,既充分发挥主体性、积极性与参与性,又培养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更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因此,即使历史活动课有很强的自主性,内容结构也是必不可少的一环。在三个版本中,“人教版”、“人民版”的内容结构呈现较为完整,虽然整体风格偏保守、难度不大、创新性不强,但更有利于高中生的使用。“岳麓版”的内容结构有更大的发挥空间,但考虑到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性,要照顾整体的可行性,相对抽象,会给部分学生的参与造成困难。
  与老教材相比,三个版本的教材都增加了活动课文的比重。新教材在经过几番修订之后,历史活动课无论从数量上还是内容上都有明显调整。在“人教版”新课程的第一个版本中,必修教材中活动课的安排为:必修1第三单元活动课《从1913年的一份问卷测试谈起——历史问卷分析研讨会》侧重培养学生历史地分析、研究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的能力,在探究活动过程中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等,第四单元活动课《多民族凝聚的中华民族——尝试自编教材》尝试自编教材,学生在自编历史教材的过程中提升了自身识别历史的能力、批判思维的能力和研究历史的能力等;必修2第八单元《关于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讨论》;必修3第八单元《走近历史文化名人——与历史文化名人对话》。这些内容都在修订版中被取消,新的修订版留下的活动课都是难度适中、易于实践又能达到课标要求的课题。在这个问题上,三个版本的差别就如同它们不同的教材编写风格:“人教版”有传统优势,紧扣课程标准,继承原有教材的传统,结构实用简便,叙述平和通俗,由此给学生带来了老套古板新鲜度不够的感觉。虽然难度不大,但不易吸引学生;“人民版”叙述生动、精彩,能引起学生阅读的兴趣,适应性广,形式活泼,重视“以史为鉴”功能,在内容编排上时代感强,注重情感、态度养成。但教学目标难度要适当下降,内容需要精简,目标的落实还要与实际情况相结合;“岳麓版”注重以“人”为本,帮助学生“形成一种敏锐的历史洞察力,增长智慧,提高修养,深刻认识社会,形成积极向上、乐观进取的人生态度”。并创意大胆活泼,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情况,确定不同类型的活动形式,以样题进行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活动评议的示范,重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但要营造和谐氛围,以情境激发探究的兴趣,以对话调动探究的欲望。总体上“岳麓版”创新力度大,思维性、开放性、活动性强,旨在激发学生学习历史兴趣,问题是教材难度过大,对教师和学生都是很大的挑战。①
  综述所述:“人教版”、“人民版”、“岳麓版”实验教材的活动课文都能注意与相关教学课文联系,是教学课文学习内容的进一步延伸。活动课中所提示的活动的内容和方式丰富多彩,密切联系时代的热点问题,并注意到高中历史学习的特点,侧重内容的拓展更趋于理性,更注重内容本身,与初中的活动课有所区别。在体验历史的过程中,同时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开发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活动课时的增加和活动内容的发展,有利于学生发展合作交往的意识和精神,并获得探究历史过程与方法的体验。②
  
  注释:
  ①吕准能.新变革新教材新感觉——四套高中历史新课标教材管窥.新课程,2007,(7).
  ②姚锦祥.不同版本高中历史实验教科书的结构体系与表述方法.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5,(5).
  
  参考文献:
  [1]王薇编.活动课程理论与实践探索.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2]朱汉国著.历史课标(实验)解读.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
  [3]中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中学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4]魏国栋,吕达著.活动课程论.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其他文献
会议
随着二十一世纪信息时代的来临,教育已转向信息化和网络化,这就要求现代教育的教学过程必须改变。传统教育基本上是由教师、学生、教科书三要素构成的简单模式,我们应充分利用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通信技术构建一种既可以进行个别化学习,又可以进行协作学习、小组学习和群体学习的新型教学模式。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机整合,在我们边远贫困山区,对改变信息技术设备的闲置现象,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拓宽师生知识视野,改变
摘 要: 问题是思维的起点,是创造发明的先导。具有问题意识是一个人有所创造的前提和基础,有问题就意味着对现实和现状的不满和怀疑,就意味着有自己的思考和见解,我们应开启学生“问题意识”的大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关键词: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 问题意识 思维活力    “问题意识”指的是学生面临需要解决的问题时所应有的一种清醒、自觉并伴之以强烈的困惑、疑虑和想要去探究的心理状态。正是这种内心的渴求
在政治课堂教学中,充分有效地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具有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课堂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等优势。多媒体课件作为多媒体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学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中以其鲜明的教学特点,丰富的教学内容,形象生动的教学情景,使学生闻其声、观其形、临其境,改变“一册课本,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张嘴巴”的单一的教学方法,构建起新型的教学模式,不仅拓宽教与学的时空,缩短教师与学生的距离,而且有利于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和信息技术素养是信息技术教育的重点工作,而初中生信息技术的水平、知识、能力是参差不齐。在城区就读小学的学生具有一定的信息技术知识,部分家
但近几年来社会上反映新型解吸除氧器的使用不尽人意,存在不少问题,很多除氧器无法政党运行,使该新型解作氧器及技术的应用和推广受到很大影响,为此,研究人员进行了一些调查和了解
教育家蒙台梭利说:“教育就是激发生命,充实生命,协助孩子们用自己的力量生存下去,并帮助他们发展这种精神。”  教育是使人从狭隘走向广阔、从愚昧走向文明、从幼稚走向成熟的过程。教育是神圣的,因为它是培育人的精神世界的事业。我们的教育目的是弘扬学生的个性还是压抑学生的精神;我们的教育过程使学生感受到的是愉悦还是痛苦;我们的教育结果是为学生营造生命的绿洲还是制造心灵的荒漠?这便是衡量教育成功与失败的准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