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贫困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日益凸显,做好贫困大学生就业中的思想政治工作成为了现阶段高校思政教育的重点和难点。本文在对贫困大学生就业中存在问题作出论述的基础上,就贫困大学生就业中的思想政治工作加强措施进行了探讨和分析。
关键词:贫困大学生就业;问题;思想政治教育;措施
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基地,承担着培育大学生的重任。很多大学生尤其是贫困大学生在迈入大学校园的第一步,就开始憧憬自己美好的未来,他们希望通过高校教育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职业价值,初入社会时也满载着信心和激情去实现自己的价值追求。然而他们在面临竞争日趋激烈的就业市场时,常常不能摆正自己的心态,思想政治问题频频出现,严重影响了贫困大学生的就业。因此,作者重点就贫困大学生就业中的思想政治工作进行了研究,以期形成他们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继而指引他们走向更广阔的人生道路。
一、贫困大学生就业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大学生就业制度的改革,贫困大学生面临着更加严峻的就业形势,在多重压力的作用下,贫困大学生就业中的思想政治问题日益凸显,主要表现为以下两点:
(一)就业观念陈旧
我国很多高校贫困生都来自穷困的山区或城镇下岗职工家庭,其受生活环境以及文化水平的影响,在看待就业问题上容易产生偏激的思想,对物质的追求过高,往往会导致他们被物质利益蒙蔽双眼,就业中忽视对自身实际情况的考虑,一心想着找到一份稳定、安逸、体面、高收入、高福利待遇的大型企业工作以尽快偿还清自己上学时所欠下的债务,期冀改善自己、家庭的生活现状,为自己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我们勿以打破贫困大学生对美好生活的这种憧憬和愿望,因为每个人都有追求自己幸福生活的权利,但是须知成功并不是一蹴而就、异想天开的,只有坚实地走好每一步,才有可能成功,这种忽视自身实际的行为必将导致贫困大学生深陷失败的泥潭,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也只能止步于想象阶段。当前我们正处于市场化经济时代,招聘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更趋向于实用型人才、发展型人才,以往那种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就业观念已然不能适应时代的需求和发展,因此,高校在对贫困大学生就业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要加强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转变他们传统、老旧的择业观、就业观,帮助他们认清社会实际情况,以促使他们更好地择业和就业。
(二)心理问题突出
与其他大学生相比,贫困大学生的物质条件较为窘迫,他们常常背负着沉重的思想压力,这极易导致他们内向性格的养成,他们不善言辞、不愿与教师或同学进行沟通交流。贫困大学生在面对物质条件较为优越、表达能力较强的应聘者时,他们中的大多数往往会在第一时间否认自己的能力和价值,极易产生自卑心理,否认自我,单纯地认为自己无论在哪方面都无法赢得竞争对手,最终导致就业失败。除此之外,部分贫困大学生面对就业中出现的一些社会不良现象时,常常会产生消极情绪甚至产生反社会心理,片面的将自己就业中遇到的问题归结为社会、命运的不公平待遇,严重时可能会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在这种病态心理的影响下,他们将自己就业失败的原因归结为父母没有为其创造良好的物质基础、没有为其提供良好的人脉关系。如上所述的这些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都是现实生活中真实存在的,是贫困大学生就业中突显较为严重的问题。因此,贫困大学生就业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要包含心理教育方面的内容。
二、加强贫困大学生就业中的思想政治工作措施
作者基于对当前贫困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认识,提出了以下几点加强贫困大学生就业中思想政治工作的措施,以供参考。
(一)加强就业指导
在就业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各高校应引起对大学生尤其是贫困大学生就业教育足够的重视,以帮助他们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职业价值以及社会价值。高校思政教师应注重对思想政治教育形势、市场就业形势、导向就业政策、准备就业素质等方面的研究,真正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就业教育的融会贯通,培育贫困大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择业观、就业观等意识观念,引导贫困大学生从自身和经济市场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详细而又合理、理性的职业规划,让他们始终服从社会的需要,解决他们就业中的惰性问题,形成他们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使之为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而努力奋斗。另外,高校教师在开展就业指导工作过程中,要注重发挥学生的教育主体地位,在遵循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原则的基础上,联合学生的需求实际,解决贫困大学生就业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对贫困大学生进行有针对性、连续性的就业指导,给予贫困大学生适度的就业补助,为贫困大学生提供必要的就业信息,以期促进他们的择业和就业。
(二)加强心理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实施项目可以帮助贫困大学生尽快适应社会,是促进贫困大学生顺利就业的必备条件之一。所谓的健康心理是指一种能激发人身潜能并促使人积极适应环境的心理状态。当贫困大学生在就业浪潮中面临重重压力时,难免会对某些社会不良现象产生想法,但是绝不能将其归咎为社会或命运的不公,从而产生病态心理。反过来,假若大学生不能用良好的心态去应对人生的压力,那么势必会影响自己未来的前途和命运。相对其他大学生而言,贫困大学生所面临的压力更大、更多,他们希望通过抗争改变自己的命运,对成功的渴望更加强烈,但是很多大学生在实际践行的过程中常常会因为失败而产生自卑、自暴自弃等不良心理。综上所述,必须要加强对贫困大学生的心理教育。高校可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针对大学生就业中可能出现的一些心理健康问题进行辅导,培养大学生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引导他们学会适当地释放压力,塑造他们健康成熟的精神品格。与此同时,高校还应该设立心理健康咨询服务点,鼓励大学生正确的面对自己的心理问题并主动寻求相关教师的帮助,安排专门的心理学教师开展咨询服务,帮助大学生解决生活中、就业中遇到的心理问题,重点突出高校对学生的人文关怀,促使大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
总之,开展贫困大学生就业中的思想政治工作是非常有必要的。各高校应对贫困大学生就业中的思想政治工作引起足够的重视,并在不断的实践中探索更多有效的教育方式,以期促进贫困大学生的顺利就业,为社会的稳定、和谐发展奠定基础。(作者单位:保定学院)
参考文献:
[1]高凡茜. 大学生就业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08(03)
[2]胡小军. 论大学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体价值与实现路径[J]. 创新与创业教育. 2010(02)
关键词:贫困大学生就业;问题;思想政治教育;措施
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基地,承担着培育大学生的重任。很多大学生尤其是贫困大学生在迈入大学校园的第一步,就开始憧憬自己美好的未来,他们希望通过高校教育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职业价值,初入社会时也满载着信心和激情去实现自己的价值追求。然而他们在面临竞争日趋激烈的就业市场时,常常不能摆正自己的心态,思想政治问题频频出现,严重影响了贫困大学生的就业。因此,作者重点就贫困大学生就业中的思想政治工作进行了研究,以期形成他们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继而指引他们走向更广阔的人生道路。
一、贫困大学生就业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大学生就业制度的改革,贫困大学生面临着更加严峻的就业形势,在多重压力的作用下,贫困大学生就业中的思想政治问题日益凸显,主要表现为以下两点:
(一)就业观念陈旧
我国很多高校贫困生都来自穷困的山区或城镇下岗职工家庭,其受生活环境以及文化水平的影响,在看待就业问题上容易产生偏激的思想,对物质的追求过高,往往会导致他们被物质利益蒙蔽双眼,就业中忽视对自身实际情况的考虑,一心想着找到一份稳定、安逸、体面、高收入、高福利待遇的大型企业工作以尽快偿还清自己上学时所欠下的债务,期冀改善自己、家庭的生活现状,为自己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我们勿以打破贫困大学生对美好生活的这种憧憬和愿望,因为每个人都有追求自己幸福生活的权利,但是须知成功并不是一蹴而就、异想天开的,只有坚实地走好每一步,才有可能成功,这种忽视自身实际的行为必将导致贫困大学生深陷失败的泥潭,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也只能止步于想象阶段。当前我们正处于市场化经济时代,招聘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更趋向于实用型人才、发展型人才,以往那种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就业观念已然不能适应时代的需求和发展,因此,高校在对贫困大学生就业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要加强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转变他们传统、老旧的择业观、就业观,帮助他们认清社会实际情况,以促使他们更好地择业和就业。
(二)心理问题突出
与其他大学生相比,贫困大学生的物质条件较为窘迫,他们常常背负着沉重的思想压力,这极易导致他们内向性格的养成,他们不善言辞、不愿与教师或同学进行沟通交流。贫困大学生在面对物质条件较为优越、表达能力较强的应聘者时,他们中的大多数往往会在第一时间否认自己的能力和价值,极易产生自卑心理,否认自我,单纯地认为自己无论在哪方面都无法赢得竞争对手,最终导致就业失败。除此之外,部分贫困大学生面对就业中出现的一些社会不良现象时,常常会产生消极情绪甚至产生反社会心理,片面的将自己就业中遇到的问题归结为社会、命运的不公平待遇,严重时可能会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在这种病态心理的影响下,他们将自己就业失败的原因归结为父母没有为其创造良好的物质基础、没有为其提供良好的人脉关系。如上所述的这些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都是现实生活中真实存在的,是贫困大学生就业中突显较为严重的问题。因此,贫困大学生就业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要包含心理教育方面的内容。
二、加强贫困大学生就业中的思想政治工作措施
作者基于对当前贫困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认识,提出了以下几点加强贫困大学生就业中思想政治工作的措施,以供参考。
(一)加强就业指导
在就业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各高校应引起对大学生尤其是贫困大学生就业教育足够的重视,以帮助他们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职业价值以及社会价值。高校思政教师应注重对思想政治教育形势、市场就业形势、导向就业政策、准备就业素质等方面的研究,真正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就业教育的融会贯通,培育贫困大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择业观、就业观等意识观念,引导贫困大学生从自身和经济市场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详细而又合理、理性的职业规划,让他们始终服从社会的需要,解决他们就业中的惰性问题,形成他们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使之为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而努力奋斗。另外,高校教师在开展就业指导工作过程中,要注重发挥学生的教育主体地位,在遵循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原则的基础上,联合学生的需求实际,解决贫困大学生就业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对贫困大学生进行有针对性、连续性的就业指导,给予贫困大学生适度的就业补助,为贫困大学生提供必要的就业信息,以期促进他们的择业和就业。
(二)加强心理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实施项目可以帮助贫困大学生尽快适应社会,是促进贫困大学生顺利就业的必备条件之一。所谓的健康心理是指一种能激发人身潜能并促使人积极适应环境的心理状态。当贫困大学生在就业浪潮中面临重重压力时,难免会对某些社会不良现象产生想法,但是绝不能将其归咎为社会或命运的不公,从而产生病态心理。反过来,假若大学生不能用良好的心态去应对人生的压力,那么势必会影响自己未来的前途和命运。相对其他大学生而言,贫困大学生所面临的压力更大、更多,他们希望通过抗争改变自己的命运,对成功的渴望更加强烈,但是很多大学生在实际践行的过程中常常会因为失败而产生自卑、自暴自弃等不良心理。综上所述,必须要加强对贫困大学生的心理教育。高校可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针对大学生就业中可能出现的一些心理健康问题进行辅导,培养大学生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引导他们学会适当地释放压力,塑造他们健康成熟的精神品格。与此同时,高校还应该设立心理健康咨询服务点,鼓励大学生正确的面对自己的心理问题并主动寻求相关教师的帮助,安排专门的心理学教师开展咨询服务,帮助大学生解决生活中、就业中遇到的心理问题,重点突出高校对学生的人文关怀,促使大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
总之,开展贫困大学生就业中的思想政治工作是非常有必要的。各高校应对贫困大学生就业中的思想政治工作引起足够的重视,并在不断的实践中探索更多有效的教育方式,以期促进贫困大学生的顺利就业,为社会的稳定、和谐发展奠定基础。(作者单位:保定学院)
参考文献:
[1]高凡茜. 大学生就业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08(03)
[2]胡小军. 论大学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体价值与实现路径[J]. 创新与创业教育. 20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