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海珍从景德镇来到上海,这位国家一级美术师、江西省高级工艺美术师,此行是与她的先生章业大联手举办一场为期一周的《传承文化,青花之美——瓷画品鉴会》。出乎她所料的是,除了大型的艺术瓷瓶以外,由她手制的一款看似普通的青花盖碗,也受到了不少人的喜爱。
“即便海珍已经回景德镇有些日子了,还是有不少人慕名前来。一方面想看到展出的大器,另一方面,是想买到她手制的那款青花盖碗。”刚落座喝茶,中国茶道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刘秋萍女士就向我感概,“可惜此款青花盖碗只制作了百余件,早已被先识者带回家中了,你看我留着自用的也没有几件。希望海珍回去能再制作一些。”
缘何钟情此款小器
“对于我们从事瓷艺创作的人来说,一般都把功夫花在大器物上,没想到盖碗这款小器,竟然到了受人追捧的程度。”“75后”英海珍在《传承文化,青花之美》展出现场这么对我说。
在展出现场,我见到英海珍和她的先生章业大创作的一些大器之作,大多仍是一些传统青花瓷器的造型,画工则日臻成熟。画面题材,诸如布袋和尚、童子对弈云云,都是传统中国人物画题材中比较讨喜的一类。总之,在日常的收藏、拍卖市场,此类大器物能给创作者带来稳定与丰润的收益。如果从赚钱养家的角度来看,只需成日价复制此类题材,章业大和英海珍必然能过上轻松又温馨的生活。
然而,作为一名青花艺术家,只在重复中度日显然是对不起青花这一艺术门类的。在中国陶瓷色釉的命名上,青花无疑是完全与众不同的一个门类。可以说,在它问世之初,就是个世界型协同合作的产品,就如同今日里波音飞机的配件在全球生产,也如同苹果手机在全球售卖。我甚至觉得,青花是地球人首个全球化合作的典范。
从中东运来的苏麻离青,自泉州进入中国,辗转来到江西,与景德镇的陶土相结合,经高温历炼,终成大器者亦是少之又少——许多残次品或者青花艺人不满意的作品,会被直接砸了毁弃。
可以说,青花是人类数百年来超越国界、种族和文化的一种迷恋,它于静谧中挟裹着诗意的存在,随着岁月的沉淀,美得越发让人沉醉——从美国大都会博物馆,到丹麦哥本哈根博物馆,到大英博物馆,都有青花极品展示。而作为青花瓷器的故乡,中国的各大博物馆中也有一些佳作。
然而,如何让青花传承,乃至继续发扬光大。我觉得不学古人是不行的,但仅仅在复制古人上下功夫,也是没有出路的。师古而不泥古,才为正道。
有一篇关于英海珍作品的评论,写到她的仕女图作品——“仕女是英海珍笔下常见的人物形象,女人爱美,比起男士往往有过之而无不及。她笔下的仕女,多丰腴婀娜,娉婷多姿,眉眼之间透出一份淡定从容之态。细看之下,这些人物神态里,与英海珍分明有着几分类似的风骨。杏花醉雨遇江南,这份诗情画意传达的情境,让人不自觉地放下俗世烦忧,思绪随着画中人物翩跹起舞,这何尝不是一次心灵的快意歇息。”
仕女也好,童子也罢,这些画面,因了青花独特的美学意义,呈现了生活感悟到意象提炼的孕育,形成内容感观。“每次创作,都是第一次鲜活生命体验到二次再体验加工提炼的过程。创作者主宰着生活中的意象,作品在展示中,完成从作者意象到观者意象的精神传达,这也是观者对作品进行二次精神创作的过程。当中国传统文化符号疏疏密密地出现,像一个个跳动的音符,或轻或重地洒落在被快节奏工作和生活包围的人群中,是否也会唤醒麻木许久的心灵?”在观看了英海珍作品以后,评论人士邵玲玉如此解读。
提及缘何喜爱创作婴嬉图作品,英海珍说:“我看到当下社会儿童被拐事件的新闻,在没有家长的看护的情况下,孩子是否能安全地嬉戏,已经成为当下社会的痛点,作为一个母亲,我有着同样的担忧,我试图通过笔下的婴戏图呼吁社会共同为儿童营造一个安全健康的成长环境。”童子的一笑一闹都注入了来自一位母亲的深情。然而,无论从器型,还是从绘画手法上来说,起码这些仕女类作品,和童子对弈、布袋和尚等一样,尚未形成英海珍艺术上的突破。
那么,英海珍的突破在哪里呢?在观览了《传承文化,青花之美》展出后,我却被一角几只看似寻常的青花盖碗所吸引。“对于海珍来说,这些小器原本不是她创作的主流,毕竟大器能卖出高价,小器再贵也卖不出高价,却与大器一样要费心烧制。”刘秋萍说。
那么,英海珍缘何钟情此款小器呢?原来,这些小盖碗给英海珍的艺术创作带来了改变。换言之,很有可能,我觉得这些小盖碗最终能形成英海珍的艺术符号,就像齐白石画虾、张大千畫马,乃至莫奈的睡莲、安迪·沃霍尔的伟人像云云。也许,这也就是英海珍自己缘何也钟情于这些小器的缘故。尽管是小器,但很可能在艺术上有大突破。
小盖碗的大名堂
为何说此款盖碗将给英海珍带来艺术上的大突破呢?展现在我面前的这个青花盖碗,看似普普通通,就是原本许多人家用来饮茶的日常器具之模样。然而,在茶文化专家刘秋萍看来,英海珍手制的这款三才碗,是那么的与众不同。在用过英海珍烧制的盖碗后,她亦不免慨叹:“如此集艺术性、鉴赏性、实用性于一体的小器、三才碗,如今实在太难得了。”
所谓三才碗,也就是盖碗——按照刘秋萍的解释,应为一式三件,上有盖,中置碗,下托船,是为“三才”。“三才”对应“天、地、人”,茶盖谓之“天”,茶船谓之“地”,中间的茶碗谓之“人”。宇宙天地之间,便纳于一副小小的盖碗之中,香茗与好器结合,是为“天时地利人和”之寓意,包含了先古之人“天盖之,地载之,人育之”的智慧。
刘秋萍透露,英海珍的这款盖碗,实则还是出于她的“督办”。原来,十多年前,刘秋萍到上海城隍庙淘物品,发现一个民国时期的盖碗。她请老板在盖碗里注入开水,突然发现了一个惊喜—— 手端盖碗竟然不烫! “我们茶人一直有句顺口溜—— ‘拿着盖碗,心在颤抖’。我也经常遇见表扬泡茶好的人时,有人会说—— 手都烫出了老茧,然而那款民国年间制造的盖碗,真的不烫手。于是我想到请人试制。”刘秋萍说道。
试制的结果是—— 找到七位制瓷高手,都没能仿造出来。直到刘秋萍找到了英海珍。
英海珍同样未能一蹴而就。但她很执着,直到做到第五个样品,才初步达到了刘秋萍的要求。而突破在于刘秋萍一次在潮州,在一个朋友处用一个仿元青花碗喝稀饭,感觉不烫手。她问明原委,告诉英海珍其中奥妙。
如今,英海珍所制盖碗,不仅有着大多数盖碗天、地、人三才碗的格局,且因为独特的造型,达到了不烫手的境界,成为了一款新的“老物件”。因为做工不菲,产量不高,而求之者众,成为了英海珍的某种小烦恼。“我是创作大器物的,原本不去做此类小器。在刘老师的指引下,竟然将小器做出了大名堂。”英海珍向我如此说道。
仔细把玩这款盖碗,实则是在民国时期的器型上有所继承和创新,下置荷形如意扣托盘,端庄大方。托盘底部较一般盏托略深,碗身放入即便倾斜也不易脱离,重心稳固,既免了烫手之苦又赏心悦目,于细微之处彰显细腻。如意盖圆若满月,圈足之处打磨细致,碗沿飘逸俊朗,宽边滑润。品茶之时,唇微启,茶盖微倾,叶不入口,茶香先沁鼻入心,茶汤缓缓而出,品茗雅趣盎然而生。
她制作的新盖碗白釉青花相配,碗身蓝白相映,白釉之处宛若璞玉,晶亮透彻。茶碗饰之以英海珍设计的青花婴戏图,画面活泼中透着喜庆,布局丰满,俨然一幅欢天喜地图。青花釉彩晶莹明快,色彩浓淡相转,赏心悦目。碗身曲线自然匀称,施釉匀净饱满,握之仿若绸滑之感,阳光下玲珑剔透,透光见影,令人爱不释手。
刘秋萍看到了盖碗后,评价它:“新盖碗精气神了得、盖浑圆饱满、座四平八稳、碗器形圆融。此碗突出了科学性、艺术性、实用性,鼎沸之水拿之不烫手是全国罕见少有。”
在西方,好的艺术作品,不光是作者内心情感爆发的产物,同时也承担着文化传播的重任,是社会的重要媒介。英海珍的婴嬉图其实已经有着社会关怀,而小小的三才碗,其实已不仅仅是囿于个人情感点的关注和表达,还有对社会关注的表达,特别是对茶人的关怀与表达。
英海珍把对青花的爱刻进了骨子里,这种爱,不仅局限于自身的享受与沉浸,她以弘扬陶瓷文化为己任,为让更多人了解青花、了解陶瓷而做出不懈努力。她与许多志同道合者结缘于青花,同时将对陶瓷的热爱转化为对社会的贡献,她热衷于社会公益事业。由此,也就不难理解为何只有她,能为刘秋萍制作出此款盖碗了。
鲁迅曾在《喝茶》一文中写道:“喝好茶,是要用蓋碗的,于是用盖碗。果然,泡了之后,色清而味甘,微香而小苦,确是好茶叶。”好茶配好器,是为此也。
小小盖碗有着大名堂!在在!
“即便海珍已经回景德镇有些日子了,还是有不少人慕名前来。一方面想看到展出的大器,另一方面,是想买到她手制的那款青花盖碗。”刚落座喝茶,中国茶道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刘秋萍女士就向我感概,“可惜此款青花盖碗只制作了百余件,早已被先识者带回家中了,你看我留着自用的也没有几件。希望海珍回去能再制作一些。”
缘何钟情此款小器
“对于我们从事瓷艺创作的人来说,一般都把功夫花在大器物上,没想到盖碗这款小器,竟然到了受人追捧的程度。”“75后”英海珍在《传承文化,青花之美》展出现场这么对我说。
在展出现场,我见到英海珍和她的先生章业大创作的一些大器之作,大多仍是一些传统青花瓷器的造型,画工则日臻成熟。画面题材,诸如布袋和尚、童子对弈云云,都是传统中国人物画题材中比较讨喜的一类。总之,在日常的收藏、拍卖市场,此类大器物能给创作者带来稳定与丰润的收益。如果从赚钱养家的角度来看,只需成日价复制此类题材,章业大和英海珍必然能过上轻松又温馨的生活。
然而,作为一名青花艺术家,只在重复中度日显然是对不起青花这一艺术门类的。在中国陶瓷色釉的命名上,青花无疑是完全与众不同的一个门类。可以说,在它问世之初,就是个世界型协同合作的产品,就如同今日里波音飞机的配件在全球生产,也如同苹果手机在全球售卖。我甚至觉得,青花是地球人首个全球化合作的典范。
从中东运来的苏麻离青,自泉州进入中国,辗转来到江西,与景德镇的陶土相结合,经高温历炼,终成大器者亦是少之又少——许多残次品或者青花艺人不满意的作品,会被直接砸了毁弃。
可以说,青花是人类数百年来超越国界、种族和文化的一种迷恋,它于静谧中挟裹着诗意的存在,随着岁月的沉淀,美得越发让人沉醉——从美国大都会博物馆,到丹麦哥本哈根博物馆,到大英博物馆,都有青花极品展示。而作为青花瓷器的故乡,中国的各大博物馆中也有一些佳作。
然而,如何让青花传承,乃至继续发扬光大。我觉得不学古人是不行的,但仅仅在复制古人上下功夫,也是没有出路的。师古而不泥古,才为正道。
有一篇关于英海珍作品的评论,写到她的仕女图作品——“仕女是英海珍笔下常见的人物形象,女人爱美,比起男士往往有过之而无不及。她笔下的仕女,多丰腴婀娜,娉婷多姿,眉眼之间透出一份淡定从容之态。细看之下,这些人物神态里,与英海珍分明有着几分类似的风骨。杏花醉雨遇江南,这份诗情画意传达的情境,让人不自觉地放下俗世烦忧,思绪随着画中人物翩跹起舞,这何尝不是一次心灵的快意歇息。”
仕女也好,童子也罢,这些画面,因了青花独特的美学意义,呈现了生活感悟到意象提炼的孕育,形成内容感观。“每次创作,都是第一次鲜活生命体验到二次再体验加工提炼的过程。创作者主宰着生活中的意象,作品在展示中,完成从作者意象到观者意象的精神传达,这也是观者对作品进行二次精神创作的过程。当中国传统文化符号疏疏密密地出现,像一个个跳动的音符,或轻或重地洒落在被快节奏工作和生活包围的人群中,是否也会唤醒麻木许久的心灵?”在观看了英海珍作品以后,评论人士邵玲玉如此解读。
提及缘何喜爱创作婴嬉图作品,英海珍说:“我看到当下社会儿童被拐事件的新闻,在没有家长的看护的情况下,孩子是否能安全地嬉戏,已经成为当下社会的痛点,作为一个母亲,我有着同样的担忧,我试图通过笔下的婴戏图呼吁社会共同为儿童营造一个安全健康的成长环境。”童子的一笑一闹都注入了来自一位母亲的深情。然而,无论从器型,还是从绘画手法上来说,起码这些仕女类作品,和童子对弈、布袋和尚等一样,尚未形成英海珍艺术上的突破。
那么,英海珍的突破在哪里呢?在观览了《传承文化,青花之美》展出后,我却被一角几只看似寻常的青花盖碗所吸引。“对于海珍来说,这些小器原本不是她创作的主流,毕竟大器能卖出高价,小器再贵也卖不出高价,却与大器一样要费心烧制。”刘秋萍说。
那么,英海珍缘何钟情此款小器呢?原来,这些小盖碗给英海珍的艺术创作带来了改变。换言之,很有可能,我觉得这些小盖碗最终能形成英海珍的艺术符号,就像齐白石画虾、张大千畫马,乃至莫奈的睡莲、安迪·沃霍尔的伟人像云云。也许,这也就是英海珍自己缘何也钟情于这些小器的缘故。尽管是小器,但很可能在艺术上有大突破。
小盖碗的大名堂
为何说此款盖碗将给英海珍带来艺术上的大突破呢?展现在我面前的这个青花盖碗,看似普普通通,就是原本许多人家用来饮茶的日常器具之模样。然而,在茶文化专家刘秋萍看来,英海珍手制的这款三才碗,是那么的与众不同。在用过英海珍烧制的盖碗后,她亦不免慨叹:“如此集艺术性、鉴赏性、实用性于一体的小器、三才碗,如今实在太难得了。”
所谓三才碗,也就是盖碗——按照刘秋萍的解释,应为一式三件,上有盖,中置碗,下托船,是为“三才”。“三才”对应“天、地、人”,茶盖谓之“天”,茶船谓之“地”,中间的茶碗谓之“人”。宇宙天地之间,便纳于一副小小的盖碗之中,香茗与好器结合,是为“天时地利人和”之寓意,包含了先古之人“天盖之,地载之,人育之”的智慧。
刘秋萍透露,英海珍的这款盖碗,实则还是出于她的“督办”。原来,十多年前,刘秋萍到上海城隍庙淘物品,发现一个民国时期的盖碗。她请老板在盖碗里注入开水,突然发现了一个惊喜—— 手端盖碗竟然不烫! “我们茶人一直有句顺口溜—— ‘拿着盖碗,心在颤抖’。我也经常遇见表扬泡茶好的人时,有人会说—— 手都烫出了老茧,然而那款民国年间制造的盖碗,真的不烫手。于是我想到请人试制。”刘秋萍说道。
试制的结果是—— 找到七位制瓷高手,都没能仿造出来。直到刘秋萍找到了英海珍。
英海珍同样未能一蹴而就。但她很执着,直到做到第五个样品,才初步达到了刘秋萍的要求。而突破在于刘秋萍一次在潮州,在一个朋友处用一个仿元青花碗喝稀饭,感觉不烫手。她问明原委,告诉英海珍其中奥妙。
如今,英海珍所制盖碗,不仅有着大多数盖碗天、地、人三才碗的格局,且因为独特的造型,达到了不烫手的境界,成为了一款新的“老物件”。因为做工不菲,产量不高,而求之者众,成为了英海珍的某种小烦恼。“我是创作大器物的,原本不去做此类小器。在刘老师的指引下,竟然将小器做出了大名堂。”英海珍向我如此说道。
仔细把玩这款盖碗,实则是在民国时期的器型上有所继承和创新,下置荷形如意扣托盘,端庄大方。托盘底部较一般盏托略深,碗身放入即便倾斜也不易脱离,重心稳固,既免了烫手之苦又赏心悦目,于细微之处彰显细腻。如意盖圆若满月,圈足之处打磨细致,碗沿飘逸俊朗,宽边滑润。品茶之时,唇微启,茶盖微倾,叶不入口,茶香先沁鼻入心,茶汤缓缓而出,品茗雅趣盎然而生。
她制作的新盖碗白釉青花相配,碗身蓝白相映,白釉之处宛若璞玉,晶亮透彻。茶碗饰之以英海珍设计的青花婴戏图,画面活泼中透着喜庆,布局丰满,俨然一幅欢天喜地图。青花釉彩晶莹明快,色彩浓淡相转,赏心悦目。碗身曲线自然匀称,施釉匀净饱满,握之仿若绸滑之感,阳光下玲珑剔透,透光见影,令人爱不释手。
刘秋萍看到了盖碗后,评价它:“新盖碗精气神了得、盖浑圆饱满、座四平八稳、碗器形圆融。此碗突出了科学性、艺术性、实用性,鼎沸之水拿之不烫手是全国罕见少有。”
在西方,好的艺术作品,不光是作者内心情感爆发的产物,同时也承担着文化传播的重任,是社会的重要媒介。英海珍的婴嬉图其实已经有着社会关怀,而小小的三才碗,其实已不仅仅是囿于个人情感点的关注和表达,还有对社会关注的表达,特别是对茶人的关怀与表达。
英海珍把对青花的爱刻进了骨子里,这种爱,不仅局限于自身的享受与沉浸,她以弘扬陶瓷文化为己任,为让更多人了解青花、了解陶瓷而做出不懈努力。她与许多志同道合者结缘于青花,同时将对陶瓷的热爱转化为对社会的贡献,她热衷于社会公益事业。由此,也就不难理解为何只有她,能为刘秋萍制作出此款盖碗了。
鲁迅曾在《喝茶》一文中写道:“喝好茶,是要用蓋碗的,于是用盖碗。果然,泡了之后,色清而味甘,微香而小苦,确是好茶叶。”好茶配好器,是为此也。
小小盖碗有着大名堂!在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