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基于笔者对何多苓《雪雁》作品02的直接观感,重点分析作品中“四横一竖”等构成要素,进而探讨各种构成要素间对立统一的关系,最终把该画放回整个《雪雁》系列作品中进行讨论,更为丰富和全面地剖析《雪雁》作品02。
关键词:何多苓;《雪雁》作品02;构成;形式
初观何多苓《雪雁》作品02,第一眼便被该画牢牢吸引住。画面主要由一个背包男人的背影、一片有水的沼泽地、一群远行的大雁和远处水天一色的天空组成,最为引人注目的便是那个背影。男人背着一个很大的背包,背包很旧,感觉像是用了很久,似乎男人的随行物只有这一个背包。男人穿着看起来同样十分破旧的衣服,耷拉着脑袋,两只胳膊低垂着,双手无力地微张,整个肩膀向两边扩开,不知是背包的重量还是其他,使他的背影看起来那么沉重。
那个男人面对着一片横向延展的沼泽地,其间随意分布着大小不均的洼地。沼泽地与水相接的地方,水面有着沼泽边缘的倒影。在水面最为接近沼泽地处,画家轻描出几缕线性高光以反射天空的颜色。同样,整个水面倒映着天空的色彩,水天一色,与背景中的天空之色一道构成了画面中十分重要的色彩因子,使得由男人和沼泽地组成的重色得以调节。远处的天空中约有十五只大雁自左向右飞向画外。成群的大雁要飞离这个地方,按大雁迁徙的习性,想必该地即将由暖转冷,逐渐进入寒冷的冬季。
《雪雁》作品02的构成十分单纯,以水天一色的亮调子占据画面上部和下部两个横向区域,沼泽地里也间或分布着同一颜色,这构成了画面最主要的亮色。画面背景中远行的雁群,这介于亮色和重色之间的零星灰调子自左向右横向逐渐散开。画面中景中的沼泽地同样横向分布,自左向右呈三角区域。这四个横向要素已然构成画面的整体形式,一种宁静、平衡、和谐之感油然而生,但这一切被画面前景中的男人背影所打破。那个男人是竖向的,四肢是竖向的,躯干是竖向的,背包也是竖向的。他是画面的核心,也是画面唯一的竖向构成,更是整个画面最重要的构成要素。这“四横一竖”的构成便是该画最为重要的形式。在画家的描绘中,那个男人并没有出现在画面正中,而是在偏右的地方,正好位于画面右边的黄金分割点上,而男人背影和沼泽地两部分重色组成的十字交叉也同樣右移了。前景中放大的男人背影与沼泽地和水天形成的图式,同样也是一种彼此相安、宁静协调的构成,但这种宁静却被沼泽地上方、天空中飞翔的雁群所打破,为画面加入了难得的动感。雁群和男人与天空、沼泽地、水面一道构成整体,却又彼此打破着各自的和谐,但它们终究统一于画面的整体叙事之中。
该画以一种十分平均、柔和的色调展开叙事。画家在创作时用了大量的蓝紫色,使得整个画面明显带有冷调子倾向,与此同时,橙黄色的大量出现起到了平衡画面色彩的作用。补色的运用使得整幅画的视觉效果十分和谐。这是该画给人的整体感受,但如果仔细观察画面便可以轻易发现,男人背上的背包有着明显的亮部与暗部,男人的身体同样也因这种亮部与暗部的区分而有了扎实的体感。再将目光移向沼泽地,可以发现其同样也有这种特征。总的来说,上述的种种并不突兀,它们都统一于整体色调中,为画面的叙事服务。
该画的表现手法也是多种多样的。因画面中的天空与水面为同一色系,且其主要起衬托男人背影、沼泽地和雁群的作用,画家仅简单将其平涂出来,并没有明显的笔触活跃其间。因为天空在较远处,相较于近景的水面要灰一些,沼泽地上的雁群同样也因为是远景,画家仅对其进行简单的描绘便已足矣。画面中的沼泽地贯穿了中景和远景,远景部分画家将其表现得较为简略,但在中景部分的表现上却丝毫不敢怠慢。画家细致地表现沼泽地及生长其上的水草,在较接近前景的地方,画家将水草表现得根根分明。虽是一片重色,画家却用近乎高光的亮色表现出一根根挺立的水草。也许冬天即将来临,这些水草也即将枯萎,但它们依然坚定地挺立于水岸。画面的视觉中心集中在前景的男人背影上,不仅因为构图、色彩等的处理,更因画家倾注了最大精力对其进行表现。不论是衣服或背包的质感,亦或是男人身体的体感以及头部和手部的细节描绘,都可谓恰到好处,为观者展现了一个“有故事”的背影,似乎关于那个男人有说不清道不完的故事。整个画面的重色部分在视觉上给人以版画式的雕琢之感,这与画面中亮部的平涂法一道,充分体现了画家深厚的刻画功力和多样的表现技法。不同于画家早期的《春风已经苏醒》等作品的全幅既雕既琢之感,《雪雁》作品02给人以松弛有度的视觉观感,使观者更加融于画面的叙事之中,并有更深的感受。
《雪雁》作品02是《雪雁》系列连环画的第三幅画作,它与其余作品一道组成何多苓的这一代表作品。这组连环画的叙事脉络十分清晰,画家以油画的形式,完美展现了美国作家保罗·加利科(Paul Gallico)的短篇小说《雪雁》(The Snow Goose)中的一幕幕场景。小说讲述了一个发生在英格兰北部沿海的故事,关于画家菲利普·雷亚德尔(Philip Rhayader)与女孩弗丽萨(Fritha)以及一只雪雁的故事。这个故事始于《雪雁》作品02——菲利普的到来,最终却止于战争。回顾中国连环画的发展历史,沈其旺博士认为用油画方法创作的连环画主要出现在八十年代中后期至今,且其艺术效果非常好。他在博士论文中写到:“用油画形式表现的连环画叙事图像,画家在创作时特别注意对画面色彩、结构、布局、明暗等方面的经营,单幅作品多具有较高的艺术审美趣味”。《雪雁》系列作品正是这种现象的直观反映。整个系列的每件作品都可单独作为一幅极佳的油画来欣赏,都值得观者为之注目,《雪雁》作品02便更是如此。
何多苓的《雪雁》是八十年代中国连环画史上最具标志性的作品之一,该系列作品在画面表达和绘画与文学的融合方面都十分具有代表性。回归《雪雁》作品02,画家独创的“四横一竖”的构成形式、对色彩的表达以及独特表现手法的运用,为观者建构了一个构成要素间相互对立又彼此交融的视觉机制,所以在此种意义上,《雪雁》作品02已不只是一组连环画中的一幅作品,而是一件具有独立特征和价值的艺术品,形象且具体地展现了那个时代美术史发展的一个典型侧面。
【参考文献】
[1]沈其旺.中国连环画叙事研究[D].上海大学,2011.
作者简介:徐如意(1996~),女,四川大学艺术学院美术学专业本科生。
关键词:何多苓;《雪雁》作品02;构成;形式
初观何多苓《雪雁》作品02,第一眼便被该画牢牢吸引住。画面主要由一个背包男人的背影、一片有水的沼泽地、一群远行的大雁和远处水天一色的天空组成,最为引人注目的便是那个背影。男人背着一个很大的背包,背包很旧,感觉像是用了很久,似乎男人的随行物只有这一个背包。男人穿着看起来同样十分破旧的衣服,耷拉着脑袋,两只胳膊低垂着,双手无力地微张,整个肩膀向两边扩开,不知是背包的重量还是其他,使他的背影看起来那么沉重。
那个男人面对着一片横向延展的沼泽地,其间随意分布着大小不均的洼地。沼泽地与水相接的地方,水面有着沼泽边缘的倒影。在水面最为接近沼泽地处,画家轻描出几缕线性高光以反射天空的颜色。同样,整个水面倒映着天空的色彩,水天一色,与背景中的天空之色一道构成了画面中十分重要的色彩因子,使得由男人和沼泽地组成的重色得以调节。远处的天空中约有十五只大雁自左向右飞向画外。成群的大雁要飞离这个地方,按大雁迁徙的习性,想必该地即将由暖转冷,逐渐进入寒冷的冬季。
《雪雁》作品02的构成十分单纯,以水天一色的亮调子占据画面上部和下部两个横向区域,沼泽地里也间或分布着同一颜色,这构成了画面最主要的亮色。画面背景中远行的雁群,这介于亮色和重色之间的零星灰调子自左向右横向逐渐散开。画面中景中的沼泽地同样横向分布,自左向右呈三角区域。这四个横向要素已然构成画面的整体形式,一种宁静、平衡、和谐之感油然而生,但这一切被画面前景中的男人背影所打破。那个男人是竖向的,四肢是竖向的,躯干是竖向的,背包也是竖向的。他是画面的核心,也是画面唯一的竖向构成,更是整个画面最重要的构成要素。这“四横一竖”的构成便是该画最为重要的形式。在画家的描绘中,那个男人并没有出现在画面正中,而是在偏右的地方,正好位于画面右边的黄金分割点上,而男人背影和沼泽地两部分重色组成的十字交叉也同樣右移了。前景中放大的男人背影与沼泽地和水天形成的图式,同样也是一种彼此相安、宁静协调的构成,但这种宁静却被沼泽地上方、天空中飞翔的雁群所打破,为画面加入了难得的动感。雁群和男人与天空、沼泽地、水面一道构成整体,却又彼此打破着各自的和谐,但它们终究统一于画面的整体叙事之中。
该画以一种十分平均、柔和的色调展开叙事。画家在创作时用了大量的蓝紫色,使得整个画面明显带有冷调子倾向,与此同时,橙黄色的大量出现起到了平衡画面色彩的作用。补色的运用使得整幅画的视觉效果十分和谐。这是该画给人的整体感受,但如果仔细观察画面便可以轻易发现,男人背上的背包有着明显的亮部与暗部,男人的身体同样也因这种亮部与暗部的区分而有了扎实的体感。再将目光移向沼泽地,可以发现其同样也有这种特征。总的来说,上述的种种并不突兀,它们都统一于整体色调中,为画面的叙事服务。
该画的表现手法也是多种多样的。因画面中的天空与水面为同一色系,且其主要起衬托男人背影、沼泽地和雁群的作用,画家仅简单将其平涂出来,并没有明显的笔触活跃其间。因为天空在较远处,相较于近景的水面要灰一些,沼泽地上的雁群同样也因为是远景,画家仅对其进行简单的描绘便已足矣。画面中的沼泽地贯穿了中景和远景,远景部分画家将其表现得较为简略,但在中景部分的表现上却丝毫不敢怠慢。画家细致地表现沼泽地及生长其上的水草,在较接近前景的地方,画家将水草表现得根根分明。虽是一片重色,画家却用近乎高光的亮色表现出一根根挺立的水草。也许冬天即将来临,这些水草也即将枯萎,但它们依然坚定地挺立于水岸。画面的视觉中心集中在前景的男人背影上,不仅因为构图、色彩等的处理,更因画家倾注了最大精力对其进行表现。不论是衣服或背包的质感,亦或是男人身体的体感以及头部和手部的细节描绘,都可谓恰到好处,为观者展现了一个“有故事”的背影,似乎关于那个男人有说不清道不完的故事。整个画面的重色部分在视觉上给人以版画式的雕琢之感,这与画面中亮部的平涂法一道,充分体现了画家深厚的刻画功力和多样的表现技法。不同于画家早期的《春风已经苏醒》等作品的全幅既雕既琢之感,《雪雁》作品02给人以松弛有度的视觉观感,使观者更加融于画面的叙事之中,并有更深的感受。
《雪雁》作品02是《雪雁》系列连环画的第三幅画作,它与其余作品一道组成何多苓的这一代表作品。这组连环画的叙事脉络十分清晰,画家以油画的形式,完美展现了美国作家保罗·加利科(Paul Gallico)的短篇小说《雪雁》(The Snow Goose)中的一幕幕场景。小说讲述了一个发生在英格兰北部沿海的故事,关于画家菲利普·雷亚德尔(Philip Rhayader)与女孩弗丽萨(Fritha)以及一只雪雁的故事。这个故事始于《雪雁》作品02——菲利普的到来,最终却止于战争。回顾中国连环画的发展历史,沈其旺博士认为用油画方法创作的连环画主要出现在八十年代中后期至今,且其艺术效果非常好。他在博士论文中写到:“用油画形式表现的连环画叙事图像,画家在创作时特别注意对画面色彩、结构、布局、明暗等方面的经营,单幅作品多具有较高的艺术审美趣味”。《雪雁》系列作品正是这种现象的直观反映。整个系列的每件作品都可单独作为一幅极佳的油画来欣赏,都值得观者为之注目,《雪雁》作品02便更是如此。
何多苓的《雪雁》是八十年代中国连环画史上最具标志性的作品之一,该系列作品在画面表达和绘画与文学的融合方面都十分具有代表性。回归《雪雁》作品02,画家独创的“四横一竖”的构成形式、对色彩的表达以及独特表现手法的运用,为观者建构了一个构成要素间相互对立又彼此交融的视觉机制,所以在此种意义上,《雪雁》作品02已不只是一组连环画中的一幅作品,而是一件具有独立特征和价值的艺术品,形象且具体地展现了那个时代美术史发展的一个典型侧面。
【参考文献】
[1]沈其旺.中国连环画叙事研究[D].上海大学,2011.
作者简介:徐如意(1996~),女,四川大学艺术学院美术学专业本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