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色彩

来源 :老年博览·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1ji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曾经有人问过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黄瓜为什么叫黄瓜?答案很简单:因为绿黄瓜老了就会变黄。
  当然,没见过老黄瓜的人是永远想不通这个问题的。
  还有苦瓜。
  你吃过苦瓜吗?苦瓜起初也是绿油油的,很苦很苦,但一老,它就变了,不仅皮变得黄黄的,而且瓤也变得红红的、甜甜的。
  瓜能变,花就更能变了。
  听说过王莲吗?王莲是一种著名的观赏植物,它的花很大,暮开朝闭。傍晚,刚出水的蓓蕾绽开洁白的花朵,第二天清晨,花瓣又闭合起来。待到黄昏花儿再度怒放时,便由白色变成了淡红色;最后,又由淡红色渐渐变为深红色。
  春夏之交开花的金银花,人们大都知道它的药用价值,它开花的奇妙却少有人知。它的花朵初开时色白如银,过一两天之后却变得色黄如金了。在一藤之上,黄白花相映,非常有趣。
  最寻常的杏花,在含苞待放时是红色,开放后则渐渐变淡,最后几乎变成白色。
  还有牵牛花,早晨呈蓝色,到了下午就逐渐变成红色。色彩的变化,也是生命的变化。
  人的生命也是有色彩的。
  人们都希望色彩斑斓、光彩夺目,希望每天醒来都有不一样的人生色彩。但生命有它夺目的刹那,也有暗淡的时刻。就像世界飞人博尔特一樣,曾经冠军拿到手软,最终也会败给对手。但他即便输了,依然笑着。
  悠悠人生,路过的都是景。在一次次路过中,我们面对的无非输赢二字。如果无论输赢都能以微笑面对,那么路过的就都是好景色,生命就永远拥有美丽的色彩。
  (摘自《济宁日报》,元月荐)
其他文献
仔细盘点中国知名的互联网公司,你会发现使用动物形象或名称作为商标、吉祥物、产品名或公司名的比例高得异乎寻常。电子商务领域,在淘宝商城更名为天猫之后,各主流电商也立即推出了自己的动物形象,如京东的金属狗、苏宁的狮子、国美的老虎等等。  不只是动物名,植物名在中国的互联网公司中也极为常见。这些公司用的植物名往往是传统行业很少使用的,因为从传统上讲它们大都没有特殊的美好寓意,譬如豆瓣、小米、蘑菇街、豌豆
期刊
何绍基生于清嘉庆四年(1799年),卒于同治十二年(1873年),字子贞,号东洲居士,晚号猿叟,又作蝯叟。湖南道州人,故世人亦称其为“何道州”。何绍基是家中长子,能书能诗,早年在家接受家学,后入阮元门下,承乾嘉学派之遗风。他性嗜金石碑帖,是北碑的“狂热粉”,书名盛传于当时,出名比入仕早。他还热衷于旅游,喜欢在途中寻碑、访友、看收藏,经常作诗文抒发感想。  何绍基生性耿直,属于有话直说且不加修饰的类
期刊
舞文弄墨是古代文人墨客的共同爱好。他们在遣词造句之间,给世人留下许多供茶余饭后品评的趣诗。  减法诗。南朝民歌中有一首《懊依歌》,全诗20字,读起来居然是一道减法题:“江陵去扬州,三千三百里。已行一千三,所有二千在。”3300-1300=2000。一首诗,一道减法题,作者期盼与心上人相会的迫切之情跃然纸上。  方程诗。《笑笑录》中载,清代诗人徐子云曾写过一首诗,全诗居然是一个方程式:“巍巍古寺在山
期刊
白菜上碧绿的蝈蝈、莲蓬上嬉水的蜻蜓,还有巴掌大小的彩色青蛙,这些或写实或卡通的手编作品,都出自一人之手,他就是今年73岁的李玉根。  谈及手工制作,李玉根说:“我从小就喜欢做手工。上小学时看见街边有民间艺人用马莲草编小动物,我总是忍不住停下脚步看他是怎么做的,每天放学后也会迫不及待地跑过去看。就这样仔细观察,一点点‘偷师’,回到家再自己反复尝试,一来二去,我也学会了用纸条编动物。”  退休之后,李
期刊
2017年,一位女性的头像出现在英国新发行的10英镑纸钞上,这是该国历史上首位非皇室女性获此殊荣。尽管之前牛津大学的一个学院和加拿大的一座岛屿都是以她的名字命名的,太阳系的一颗小行星和月球上的一个陨石坑也被冠以她的名字,但知道她的人并不多。她的名字叫玛利亚·索末菲。  痴迷科学的富家女  1780年,玛利亚出生于苏格兰的一个小镇。她自小就对大自然着迷,喜欢收集贝壳和化石,观察鸟类和海洋生物,还常常
期刊
心理学家曾拿一部乏味的纪录片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  第一次,心理学家将这部纪录片作为一部卖座影片的“赠品”送给观众,也就是说,观众在看完那部卖座影片后,可以免费观看这部纪录片。也许是这部纪录片太乏味了,最后没有一位观众坚持看完。  第二次,心理学家将这部纪录片作为一部卖座影片的“搭售品”捆绑卖给观众。本来观众只需花费50美元就可以观看那部卖座影片,现在却必须支付55美元,其中5美元相当于其后上映
期刊
棒球是风靡美国和古巴的运动,有一种说法是“最精彩的棒球赛在美国,最优秀的棒球手在古巴”。冷战期间,美国中央情报局居然利用古巴人对棒球的狂热,发明了一种“棒球场侦察法”,并多次据此追踪古巴或苏联援古军队的动向。  苏联人暴露了  前中情局图片分析员布鲁吉奥尼回忆说,1970年,古巴开始在西恩富戈斯的恶魔岛修建海军设施,与此同时,一支由核潜艇和巡洋舰、驱逐舰组成的苏联舰队正向古巴进发。在这个敏感时刻,
期刊
现代小说家赵树理一生写过许多反映农村生活的著名作品,如《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等,被誉为“山药蛋派创始人”。他曾说:“我不想上文坛,不想做文坛的文学家,只想上‘文摊’,写些小本子,夹在卖唱的摊子里去赶庙会,三两个铜板可以买一本,这样一步一步地去夺取那些封建小唱本的阵地。做这样一个‘文摊’文学家,就是我的志愿。”正因为此,他也就有了许多别具一格的笔名。  赵树理最早使用的笔名是“野小”。1930
期刊
我国两宋时期战争频仍,间谍备受青睐,可以说是一个谍战频繁的时代。当时作为宋朝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的京城聚集了全国重要的政府机构,是最接近中枢首脑的地方,因而成为各地间谍的会聚之地。时人曾感慨:“天子脚下,哪里会没有外国间谍?”官员王存也曾表示过担忧,说:“辽人对我们朝中的事情了解得很详细啊!”  宋朝政府为此曾多次下诏,公开招募京城内外的能人抓捕间谍。抓到一名赏钱三十万,还能获得一定的功名;而知情
期刊
1931年秋,吴晗进入清华大学历史系读书。当时郑振铎是燕京大学文学系的教授,在清华大学兼课。吴晗多次听他的课,成为他的学生。  那时郑振铎名气已很大,却没什么架子,只要吴晗等青年学生做出一点成绩、有一点进步,便鼓励说:“好极了!好得不得了!”这句话成了郑振铎的口头禅,让吴晗倍感鼓舞。  1933年秋,郑振铎创办了《文学季刊》,编辑有巴金、冰心、朱自清等人。吴晗经常给《清华学报》《燕京学报》写文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