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建立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原则之上的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以全面深刻的历史眼光对科学技术发展所带来的社会价值和功能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是唯物史观在科学技术层面上的横向延伸。习近平对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的继承创新,在理论层面诠释了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科学技术在新时代社会生产力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实现了人类对于传统科学技术的认识飞跃;在实践层面开创了新时代我国科技革命和创新发展二者相互融合的新境界;在发展层面对科学技术发展在我国乃至整个世界的重要作用作了新的阐释。
【基金项目】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的总体逻辑研究”(项目编号:20ZDA016),上海师范大学研究生培育项目“人工智能在新时代高校思政课中的应用与发展研究”(项目编号:209-AC9103-20-368005099)的阶段性成果。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建立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原则之上的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以全面深刻的历史眼光对科学技术发展所带来的社会价值和功能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是唯物史观在科学技术层面上的横向延伸。习近平对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的继承创新,在理论层面诠释了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科学技术在新时代社会生产力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实现了人类对于传统科学技术的认识飞跃;在实践层面开创了新时代我国科技革命和创新发展二者相互融合的新境界;在发展层面对科学技术发展在我国乃至整个世界的重要作用作了新的阐释。
其他文献
文章从城市发展的动力机制出发,构建城市发展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将熵值法与聚类分析法相结合,对2018年沿黄地区上中下游城市发展质量及城市体系等级结构进行评价和探讨,并在此基础上运用威尔逊模型测算沿黄地区具有辐射能力城市的辐射范围。结果表明:沿黄地区城市发展质量和辐射能力具有显著的东强西弱特点,区域发展严重失衡;上游地区具有辐射能力的城市数量少且分散,以点状分布在各个省区,辐射范围相互之间没有交集,无法进行区域联动,发展后劲不足;中游地区资源禀赋过于集中,区域发展不协调问题突出,城市等级出现断层,中心城市的辐
摘 要:基于行为公共管理学理论构建“网红官员—公民体验”双轮模型,模型输出端为网红官员的行为类型与动机,模型反馈端为公民对网红官员的形象认知与行为反馈。网红官员与公民的良好互动增强了双轮模型的运转动力。鉴于网红官员现象存在着形式主义、市场监管风险和舆论风险等问题,本文提出相关规避建议,特别是在地方市场主体壮大后,网红官员应多聚焦于新媒体问政,进一步走好网上群众路线。 关 键 词:行为公共管理
物业管理承载了居民的居住服务,也是城市管理和基层治理的延伸,既是居民由“住有所居”向“住有宜居”方向迈进的重要保障,也是国家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点。经过近40年的发展,我国物业管理行业规模不断壮大,企业数量、从业人员、管理面积均呈现爆发式增长态势。但随着政策法规、行业监管、居住业态、市场环境等不断变化,物业管理行业在转型升级和发展中始终面临着多种困难和挑战。通过梳理行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新形势,文章在信用体系建设、长效机制建立、人才队伍发展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希望为新形势下物业管理行业发展提供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为解决全球治理问题、构建美好世界而贡献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理念引领和积极实践。在理论层面,通过人类命运共同体筑梦世界,链接“中国梦”与“世界梦”,以人类共善为价值诉求,以全球共同体利益为导向,搭建起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理念;在现实层面,人类命运共同体借助“一带一路”倡议,由理念走向实践,由周边和区域推至全球,从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五维统合布局谋篇,最终为全球走向美好未来提供有益路径。
如何正确认识当今深刻变化着的世界及其时代主题,是当代马克思主义研究面临的一个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科学判断时代主题的发展趋势、准确把握时代主题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制定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总路线及其战略策略的指导原则和根本依据,同时也有利于中国共产党更好地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而奋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仅要认清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更要树立全局与长远观念,正确认识和准确把握不同历史时期人类所面临的时代主题。
在流动老年人口中,从乡村进城帮助子女养育孙辈的“农村老漂”是一个规模庞大的社会群体。智能社交工具是“农村老漂”融入城市社会的纽带之一,然而“数字鸿沟”却对“农村老漂”融入城市形成了障碍。政府、企业、家庭等社会主体要提供相应支持,帮助“农村老漂”通过学会使用优质智能社交工具跨越“数字鸿沟”,获得现代城市生活便利与美好生活福祉,同时要消除智能社交工具使用的负面影响,助力“农村老漂”城市身份认同和城市融入。
摘 要:近年来,我国学界围绕国家治理效能的思想演进、理论内涵、转化界域、实现方式和目标引领等问题展开了深入探讨,形成的一系列学术成果清晰地阐释了提升国家治理效能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为国家治理理论注入了活力。但既有成果也存在理论继承与发展不足、方法运用与革新滞后、研究深度与广度不够等薄弱环节。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下,国家治理效能研究应继续强化理论基础,重点关注核心议题,不断拓展研究视域
摘 要:科研经费是支持科研活动的物质基础,目的是保证科研活动的正常开展,因此科研经费的科学使用是“科研自由”的必要内容。当前我国科研经费的使用和管理仍存在法律评价不足、科研人员权利义务不对等的制度性缺陷。国家应以法治方式治理“科研自由”,明確“科研自由”是霍菲尔德权利理论中可诉的请求权。同时,将财务人员的考核与科研经费的使用情况挂钩,建立差别化的科研经费激励制度和绩效管理制度,科研经费的使用和
摘 要:面对严峻复杂的形势,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把握世界大势和发展规律,科学分析我国发展面临机遇和挑战的新变化,作出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战略决策。这其中,党的各级领导干部提升应对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是关键一环,因此,在新发展格局下,领导干部应具备应对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政治能力、风险预测能力、调查研究能力、科学决策能力、统筹协调能力、应急处突
马克思于1844年发表在《德法年鉴》上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论犹太人问题》两篇文章是马克思思想发展进程中极为重要的文献,是学界研究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绕不开的学术话题。学界对此产生的理论焦点在于文献是否是马克思“从唯心主义”转向“唯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转到“共产主义”的标志性著作,争论较为激烈的主流观点是“一次转变论”“两次转变论”和“‘始终如一’的总目标与其在不同阶段所要完成的不同的历史任务”的观点,各观点难分伯仲。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历史定位、马克思的宗教思想、无产阶级和人的解放学说以及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