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三乐

来源 :杂文月刊(选刊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n_Chen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活在这个世上,每人对苦乐都有不同的标准,所举列出来的乐事也不会一样,有一位不显眼的古人,列举了人生三乐,看来稀松平常,却给我颇大的震撼,他是明代的陈益祥,他在《潜颖录》里说:“但得居常无事,饱暖,读古人书,即人间三岛。”
  这三件乐事,便是人间三个仙岛!想想他真是天下第一等聪明人、便宜人。能够无事悠闲,闲来可以读读古人的书,闲来可以与好友聊天,闲来可以东逛西游,一切生活情趣都是以悠闲为出发点,而他无事悠闲,还能饱暖,不打不拼,心清无虑,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都无虞匮乏,滿足于己,无求于人,仙人也不过如此乐吧?
  早先就有人说,人生有三愿:愿识尽世间好人,读尽世间好书,看尽世间好山水。这三件乐事当然快意称心,但要识尽世间好人,就得求好人也愿意与你结交;要读尽世间好书,就得求珍本秘本善本,别人肯借给你读才行;要想看尽世间好山水,就得求资金足、身体好、余暇多才行。况且自己不是英杰之士,如何能友遍天下之士?自己没有颖悟的资质,如何读得通人间罕见的奇书?自己缺乏那份灵与逸,又如何赏得尽世间的名山胜景?所以这三个愿望很难满足于己,更难无求于人。
  据说孔子见荣启期活得十分快乐,问他快乐的缘故,他也说了人生三乐:“万物中人最贵,我是人,一乐;男尊女卑,而我是男人,二乐;有人夭折而我已将九十三岁,三乐。”
  他的三乐,完全是乐“天命”。为人、为男人、为九十岁的男人,这三乐,都决定自天,而不决定于自己。天赋给他什么,他就安分随缘,悦情适性,不贪慕什么奇书逸史,不计较什么饱暖丰啬,心澹泊得一点艳想都不生了。


  记得年轻的时候,我们都向往着孟子的三乐,他说:“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随着年岁的增加,与人世沧桑的经历,发现要父母俱存太难了,总是“子欲养而亲不待”,想教育天下的英才也不容易,别人肯聘你去一流学府任教吗?只有不愧不怍的自宁之乐,自己还勉强掌握得住。
  仔细想想,本心的“不愧不怍”,才是一切快乐的基础,因为只有坦荡荡的人,到处皆是乐地;而长戚戚的人,触目皆成愁场,境遇的顺逆愁乐,全在人心的喜嗔明闇之中,陈益祥、荣启期,乃至孟子,无事之乐,恬适之乐,天伦之乐,所有的人生乐事,又愧又怍的人是必然享受不到的。
  刘振荐自《爱庐小品·生活》一書 林玉君/图
其他文献
2017年2月11日,在第23届卡萨布兰卡国际书展上,我国著名作家刘震云被授予“国家文化最高荣誉奖”,以表彰他的作品在摩洛哥和阿拉伯世界产生的巨大影响。授奖单位是摩洛哥文化部,这是中国作家首次获此殊荣。  或许有许多人会轻忽这个由非洲国家设立的奖项,或许有许多人只知道著名老电影《卡萨布兰卡》而不知道“卡萨布兰卡国际书展”,或许有许多人并没有读过刘震云的作品,但无论如何,我觉得刘震云这次获奖是很有价
期刊
恐怕没有人喜欢坏情绪,但科学家们已证明,坏情绪也有大用处。恐惧,让我们远离危险;焦虑,让我们未雨绸缪……各种坏情绪增加了我们的生存概率,这叫“生于忧患”。但是,好情绪除了让我们“感觉很好”之外,还有其他“实际用途”吗?不会只是为了让自己“死于安乐”吧。  当然不是!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的心理学教授芭芭拉弗雷德里克森发现,积极的情绪除了让你更幸福之外,还能让你的生命变得更丰富,也更宽广。她将
期刊
世界上什么最可爱?有人说:大自然最可爱。大自然里,高山流水,平畴绿野,乃至蓝天白云、晨晖夕照、鸟叫虫鸣、花草树木等,都让人赏心悦目,也让人师法学习。  大自然里有什么值得吾人学习的呢,兹以水为例,略述如下:  一、向滴水学习。滴水虽微,可以穿石;滴水虽小,可以汇聚成洋。不可以小看一滴水,“杨枝一滴真甘露,洒得山河大地春”,一滴水可以滋养树木成长,可以让花朵开放。日本有位禅师以“滴水”為名,因为他在
期刊
周有光1906年生,2017年卒。1月13日他过112岁生日,14日安然長逝,是喜丧啊。按习俗,喜丧以红色送终,亲友戴喜字花,当然这些都免了——但对于喜丧,人们是并不感到多么悲痛的。人终有此一天,喜丧,乃是福分。周老百岁过后常说:“上帝把我忘了。”这回上帝想起他来了,叫他上天享福,不是喜事吗?  周老是一个非常独特的寿者。为什么?  独特一,是因其长寿。百年为“期”,故百岁为“期颐之年”。“山中常
期刊
清初文人兼刻书家张潮在其《幽梦影》中说:“有工夫读书谓之福,有力量济人谓之福,有学问著述谓之福。”此前我關注的是读书与著述,很少顾及“有力量济人”的福气。近年行走各地古民居,发现很多门楣上刻着“为善最乐”,方才意识到此民间智慧之深入人心。  在我的家乡广东潮汕,这点表现得尤其突出。因人多地少,先辈早年漂洋过海,外出谋生,已然是常态。于是,所谓潮汕人,本地1000万,国内1000万,海外1000万。
期刊
一次华盛顿问秘书:“我不太明白,英国很多阶层的男士都可以叫绅士。那么什么是绅士呢?”秘书说:“绅士就是手拿文明棍,头戴大礼帽,身着笔挺的西装,足登亮皮鞋的人。”“可英国官员可以叫绅士,律师可以叫绅士,医生也可以叫绅士。”“哦,绅士就是彬彬有禮,待人谦和,谈吐高雅,知识渊博,见多识广,自身修养的人。”华盛顿又说:“可英国甚至无业的人也可以叫绅士,为什么各行各业,这么多的人都可以叫绅士?”秘书又解释说
期刊
都说曾经的贫穷和苦难是人生的巨大财富,少年时的贫穷能激发人的斗志,经过苦难的锻炼可以使人变得坚强、成熟。然而事情并不都是如此,苦难也使有些人变得颓废、麻木,甚至个别人会产生病态的异化。  人们介绍某些贪官的履历时,大多首先来上一句:家庭出身贫寒。这有悖于常理,既然出身贫寒,应该是稍有点儿钱就会获得满足感,怎么倒会成了贪官?然而事实就是这样,一些贪官出身贫穷。我认识一个煤炭行业的贪官,他告诉我,当年
期刊
晏子是春秋后期重要的政治家、思想家和外交家。有一年冬天,身为齐国丞相的晏子外出公务,那个冬天特别地冷,刺骨的寒风锥子般直往人的衣服里面鉆,坐在马车上的晏子紧了紧身上的皮袄,把头缩进暖融融的皮毛里,随着马车的颠簸打起盹来。马车经过一条小河的时候,晏子被一阵嘈杂声吵醒,不明就里的晏子掀开车上的帘子,下车想看个究竟。原来是一群老百姓光着脚丫子,正在涉水过河,冰冷的河水冻得一群人直咋呼。晏子心中不忍,叫过
期刊
我对历史有一种特殊的爱好,因为在从事儿童文学创作以前,我是一位历史文化的爱好者,可以一整天坐在一片废墟当中,想象着当年在这残垣断瓦上发生的一切。伴随着这样的想象,我对当年一些当事人进行了随意的采访,就是这些并不刻意的采访,却成为后来我从事儿童文学创作的宝贵财富。  我觉得历史题材的儿童文学作品,情节可以虚构,但是历史细节和生活细节必须真实。所以我对这个历史细节和生活细节的深究,就到了一种痴迷的地步
期刊
近年来,我竟写了三篇长长的游记,这是先前没有想到的。我讨厌游记,闲来读书翻杂志,凡题目是某人去了某地、某国,便跳过不读。为什么呢,我说不出。木心几次讲起古人的游记写得好。我曾问他徐霞客的游記写得好不好,他露出一脸嫉妒又佩服的神情说:“喔哟,很会写呢!”  我想,我可能是写不过古人,更写不过木心先生。  木心先生上文学课时常说:“今后诸位走访列国,必要熟读该国的人物与史迹,有备而去,才是幸福地出游。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