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狙击之王发起挑战

来源 :小哥白尼·军事科学画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y84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大口径狙击步枪的热潮中,M82A1、M107反器材狙击步枪虽已称王称霸,但作为提倡和发展“反器材武器”领头羊的巴雷特公司却没有停下脚步,军械师们早就有了开发一种更具威力的新型武器的想法。直到一种新弹药被发现后,XM109重型半自动狙击步枪这才华丽问世,它向曾经的狙击之王们发起了挑战。
  不走寻常路
  是什么样的弹药,促成了XM109的诞生?先卖个关子,说点枪界的常识。在越来越规范的轻武器制造守则中,枪械使用弹药的口径一般不会超过20毫米,一旦超过,就会被称为炮。而这种给予XM109生命的弹药竟然是一种口径高达25毫米的榴弹,真是让人匪夷所思。
  之所以选择这样的弹药,主要是因为,在现代战争中想要威胁到停机坪上的飞机、厚点的轻型装甲车等高价值的军事目标,或者执行远距离的狙击任务,12.7毫米口径弹药显得越来越力不从心。而在相同距离下,25毫米口径榴弹的飞行时间和飞行弹道与12.7毫米口径弹药基本相同,但在命中目标时,口径更大的弹药所具有的杀伤力明显大很多,具有更高的毁伤能力,穿透50毫米的装甲钢板都不成问题。
  巴雷特公司借用了步枪的枪身,将XM109设计成25毫米的大口径,突破了枪械口径上限,似乎叫“肩射炮”更适合这个狙击界的怪咖。
  改型出来的“新秀”
  其实XM109算不上是一支全新的枪械,它与M82A1、M107不仅外形相似,还有70%相同之处,只是在其基础上做了一些改动,造就了一代新秀。
  XM109全长约1166毫米,枪管长约447毫米,全枪采用模块化设计,枪身上有一种转换装置,只需更换个别部件,便能让它快速变身成M107。比M82A1更短小、紧凑,又能兼职当M107,对于巴雷特枪械的老用户来说,这家伙特别容易上手。
  当然,光好用还不够,对于半自动武器来说,枪机运动速度很关键。如果枪机运动速度太慢,射击时就会影响枪械的射程和精度;而速度太快,抽壳(射击后弹壳从枪膛退到抛弹口的动作)就会很突然,弹壳底部有被拉断的危险。为了防止这一点,XM109在转换装置中设置了两根附加枪管复位簧和两个液压缓冲器,将枪机运动速度降低到能够保证抽壳的平稳水平,保证了它的可靠性。
  除此之外,为了应对大口径榴弹产生的大后坐力,XM109在机匣上做了一个小改动,使其后坐系统能够和转换装置更好地配合,降低射击后枪托向后对人体的冲击力。枪管前安装的新型三室式枪口制退器,能在子弹飞出瞬间,分散爆炸产生的气体,对减小后坐力也有很大帮助。
  毛病不少 身份尴尬
  托25毫米口径榴弹的福,XMl09具有很大的威力和较远的射程,再加上新型瞄准镜提高了它的精准度,在作战中它给敌人带来的强有力的心理威慑力,其他口径的狙击步枪可做不到。不过,带头走进枪械口径的新领域,它的问题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
  作为反器材狙击步枪的接班人,XM109的新弹药让它有了更重的体重——全枪重约20.9千克,这对于“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狙击手来说可不是什么好事。虽然XM109已经尽力减小了后坐力,但美国军方仍然觉得其后坐力超标。而且在发射子弹时,它的声响和枪口烟雾都比较大,很容易被对方的狙击手抓个现行,那可都是要命的事儿。
  另外,对于使用榴弹的XM109而言,说它是狙击步枪似乎有点小瞧了,说它是炮似乎又有些夸大。在执行任务时,1000米左右射程上的有生目标和轻型装甲,其他反器材狙击步枪就可以轻松拿下;而对于那些更远距离的重型装甲而言,它的毁伤性又不如炮来得猛烈。这种“枪非枪炮非炮”的境地确实让XM109略显尴尬,不过,目前它还处于测试阶段,没有投入生产,以后究竟会给枪界带来怎样的冲击,让我们擦亮眼睛等着瞧吧!
  新型瞄准镜
  “巴雷特光学测距系统”(BORS)由巴雷特公司出品,是一种专门为远程狙击任务设计的新型一体化计算机自动瞄准系统。它能自行测算气压、气温和枪口的倾斜角度等数据,并在狙击手输入弹药型号后,准确计算射击点。使用XM109的射手只需根据显示屏上的指示扣动扳机,就能轻松命中2500米远的目标。
其他文献
火药的诞生让热兵器逐渐替代了战场上的冷兵器,其中燧火枪的出现,取代了长矛、刀剑等近距离攻击武器,成为单兵手中不可或缺的战斗利器。现代士兵使用的枪械各式各样,品种繁多,主要可以分为4大类:手枪、冲锋枪、步枪和机枪。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下手枪。
期刊
在茫茫大海上并没有明显的领海标识,许多商船和民船经常因为设备的原因不小心误入别国领海。更有许多别有企图的船只故意驶入别国领海进行非法活动。
期刊
“舰长,找到它了!”695舰上,突然响起了雷达通信兵的声音。  “好家伙,终于找到你了。传我命令,方向东南,全速前进!”盯着雷达屏幕,舰长果断下令。  看着雷达屏幕上微弱的光点,695舰舰长陷入了沉思中。
期刊
有我们习以为常的东西,在转变了视角去看的时候,会变得十分新鲜有趣。
期刊
【引言】  深蓝的海面上,井冈山级登陆舰缓缓前行,伴随着南海舰队司令的一声令下,井冈山舰坞舱尾门里突然冲出一个家伙。在它入海的瞬间,海面上腾起一股巨大的水雾,这个神秘的家伙随之开始乘风破浪,在浪尖上迅速前行。  它有个响当当的名号——“海上野马”,是我国最新研制的新型气垫船。这次是它首次亮相,快随我一起去瞧瞧这匹“野马”的真实模样吧!  “野马”的潜力  “海上野马”是一种采用气垫技术的登陆艇,它
期刊
大战北极“飞熊”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为了能提前获知准确的天气状况,德国军队专门派出一队士兵去北极建立气象侦测网。这队士兵刚刚踏上冰川,就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数百只会飞的“北极熊”扑扇着大翅膀,铺天盖地地向他们袭来!惊慌失措中,他们举起枪向着这些北极熊射击。经过了一个小时的激战,这群怪物终于被消灭掉。  看到“飞熊”纷纷倒地,德国士兵们这才走上前去一看究竟。神奇!刚才倒在地上的“飞熊”,怎么统
期刊
8000来的高空中,一架客机正穿过云层,平稳地向前驶去。从舷窗向外望去,蓝天透明而干净,似手一伸手,就能把窗外软绵绵像抱枕一样的云朵拉进机舱里。  为什么会把云朵想象成抱枕?这是因为,飞机客舱里的乘客实在太瞌睡了!这是一场长达十几个小时的空中旅行,人们畅游云海的新鲜劲头,早在飞机升空后的前几个小时就进去了。被塞在狭窄的座位里这么欠,腰酸背痛不说,还得忍受机舱内干燥的空气和发动机发出的轰隆隆的噪声,
期刊
小军迷可儿和泽元最近翻出了以前在中国航空博物馆拍的照片,有了一些新发现,让我们来看看,他们发现了什么——  这个“出口”很关键  可儿和泽元说的这个“出气口”,学名叫“尾喷口”,是负责将发动机排出的燃气快速喷出,从而产生推力的装置。要想知道尾喷口的作用,我们得先了解一下战斗机发动机是怎么工作的。  为了保证高速飞行,战斗机常使用涡轮喷气发动机或者涡轮风扇发动机,它们工作流程都是空气由进气口流向压缩
期刊
1947年,美国空军刚刚脱离陆军航空兵编制,成为一个独立军种,雄心万丈的他们打算研发一款新型中程喷气式轰炸机来为自己庆生。不过,当新型轰炸机的技术要求被公开时,不禁让所有人都大跌眼镜:空军想要的竟然是一架采用了只有战斗机上才有的三角翼布局的“奇葩”轰炸机;更荒唐的是,这还必须是一架超声速轰炸机,要比战斗机飞得更快!  “末代轰炸机”  无论多么颠覆常识的飞机,只要有人需要,就一定有人去造。擅长生产
期刊
海上机动之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