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民族文化建设,助推黔西南州新市民计划实施的路径分析

来源 :大众科学·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yle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黔西南州新市民中,少数民族人口占比高达66.7%,普遍存在文化程度低,生存技能单一等问题。同时,由于其处于相对封闭的状态,因此 民族文化保存相对比较好。在此背景下,如何解决新市民计划实施中存在的问题至关重要,加强民族文化建设,促进交往交流交融是助推新市民计划实施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民族文化;黔西南州;新市民;路径
  一、背景
  2015年底,国家开始实施新一轮易地扶贫搬迁,贵州省规划搬迁188万人,占全国搬迁总数的19%。黔西南州作为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任务最重的地区之一,实际搬迁人数达到33.85万人[5],占全州总人口的近10%。同时,易地扶贫搬迁是一项庞大的的社会重建系统工程,州委政府结合实情,探索出了“四方五共”、“七个搬出”的一套党委政府领导下的群众工作方法,在全省率先启动跨县(市、区)搬迁工作和出台了《新市民计划》、新市民“1+13”政策体系,统筹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工作。面对自然村人口文化素养低,规模庞大等现状,在搬迁中将把自然村作为主要方向,注重移民就业与发展,考虑交通布局,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安置。黔西南州作为少数民族地区,民族文化资源丰富且保存得好,从根本上加强民族文化建设,推动新市民转变思想观念、就业方式和行为习惯,确保新市民“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获得同等待遇,快速融入新环境,乐居新家园,共享生活至关重要[5]。加强民族文化建设,促进交往交流交融是助推新市民计划实施的重要举措。
  二、黔西南州新市民计划实施情况
  黔西南州属于黔滇桂石漠化特困区,是全国扶贫开发的主战场之一。 “十三五”期间,全州易地扶贫搬迁人口为33.85万人[5],其中汉族占33.3%,除此外,以少数民族为主要搬迁人口,占比高达66.7%[1],其中:2016年度搬迁69104人,2017年度搬迁113105人,2018年度搬迁156297人。针对居住在“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地区贫困人口的脱贫问题[2],州委州政府及时制定实施“1+13”政策体系即《新市民计划》+规划建设、产业发展、文化旅游、教育、就业创业、卫生健康、资源权益、政策措施、民政兜底、社会治理、政策宣传、社区党建和大数据服务保障,统筹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工作。[3]其中,关于民族文化建设,州委州政府坚持政策引导与实际因素,系统地规划,不断推进易地扶贫变迁与民族文化深度融合发展,建成了众多充满民族文化特色的新市民家园—安置区,形成了具有特色的民族文化产业。黔西南州处于相对封闭的状态,因此,文化资源极为富足,包括各民族的音乐、舞蹈、节日、风俗、、服饰、信仰、婚俗、礼俗、信仰、工艺、艺术等独具魅力。布依族铜鼓十二则、布依族八音坐唱、十二部古歌,布依族的高台狮灯舞、转场舞、苗族板凳舞、彝族海马舞,布依族的三月三、六月六,布依族的摩经等已列入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4]在安置区,黔西南州推进公共文化建设“十个一”工程,即在新市民居住區建设一个文体活动广场、一个民族文化纪念馆、组建一支以上文体活动队伍、培养一批非遗传承人群等取得显著成效。在传统节日、重要节假日、少数民族特色节日等节庆活动,文化队伍则进行文艺展演,目前,阿妹戚托小镇、布依茶源小镇等多次举行丰富多彩的文化演出。同时,也挖掘保护传承民间传统工艺,成立州级绣娘平台公司,在贞丰、册亨县等地大力开展纯手工“绣娘”培训,既加强了文化遗产保护,振兴传统文化工艺,也满足新市民对劳动技能的需求,实现就业,增加了新市民收入。
  三、新市民计划实施中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劳动力培训就业成效不明显
  易地扶贫搬迁群众都是从深山区、石山区、石漠化严重地区搬迁来的新市民,文化素养低,层次不齐,生存技能单一。因此州委州政府时刻关怀民生问题,开展了“绣娘培训”,“锦绣计划”培训等,以岗待培,以岗促培,先培训,后入岗。但培训就业还是存在困境,新市民对于就业培训及非物文化遗产传承人培训等内生学习动力不强,就业培训未深入内涵,抓住本质,真实有效,过程混杂,针对性不强,方式单一,培训为培训而培训。[4]资源整合不到位,没有形成合力,各部门联动的功能没有充分发挥出来,没有把岗位需求和群众需求有机统一起来,培训与转移就业联系不够紧密。针对培训就业发展局势,如何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培训就业出现的困境,深入加强民族文化建设应该是有效的方式和有力的途径。
  (二)安置区人气不旺原因
  由于受到就业形势影响,大部分青壮年新市民选择外出务工[4],长期较为稳定居住在安置区为一些老人与幼孩,老人由于已满法定劳动力年龄(男60周岁,女55周岁)无法上岗就业,新市民安置区已无法满足实现劳动价值的需求,返乡务农则成为了老人群体的选择之一。同时,其恋乡情感浓烈,思想转变困难,由此时常离安置区返回原驻地,导致安置区人气没落,出现人气不旺盛的景象。
  (三)民族文化建设存在问题
  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任务繁重,时间紧迫,民族文化建设还存在较多问题。对民族文化的内涵、民族文化的系统性还缺乏深入的理解和认识[4]。民族文化是一个系统性的,精神文化是核心,物质文化、生产生活习俗文化是表现。在搬迁文化的过程中,只关注到某一方面而缺乏系统性,民族文化建设的完整性不够,存在片面性的、简单性的搬迁,缺乏全面系统的搬出,更没有做到深度的文化建设。同时部分新市民社区还存在文化旅游配套的文化服务中心、乡愁馆等项目的相应馆舍、场地建设工作滞后及新市民参与群众性文化活动积极性不高和部分新市民居住区人气不旺,新市民经营创收难等问题。易地扶贫搬迁实施的新市民计划,本质上就是将农民直接转化为现代化新市民,农耕文化直接升级为现代市民文化,实现农业文明向后工业文明的过渡,这有非常大的跨度和很高的难度。
  (四)新市民“融入难”问题
  黔西南州搬迁少数民族人口比重高,新市民由于长期处于土地贫瘠、交通闭塞的深山区,教育设施落后导致总体文化水平不高,使得少数民族群众与外界的交流较少。部分少数民族群众听不懂汉语、不会说汉语,导致政府工作人员与少数民族群众的交流困难。来到了新的居住环境,脱离了原来故土的语言交流、生活习惯、行为习惯,风俗习惯等,短期内根本无法适应新的情形。同时黔西南州工业基础薄弱,发展动力不足,大多数青年群体仍选择跨省外出务工,留守的剩余未就业劳动力大多数身体素质及文化素养层次低、年龄偏大,生存技能单一的老人,可选择的岗位少,就业困难。新市民自信心不足,心中无望失落,受到传统、落后的思想的“农本”思想的影响,许多搬迁群众“恋土”情结严重,舍不得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不愿搬离故土,部分移民有回到原居住地的愿望。就业及乡愁成为阻碍新市民难以顺利地融入当地社会的问题所在。   四、加强民族文化建设,助推新市民计划实施
  (一)加强推进安置区建设
  “难搬出、难稳住、难发展、难融入”的四难问题,根本因文化而起[6] 。将民族文化融入安置区建设,是有效解决“四难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对于房屋建筑融入民俗文化理念,采用传统民居风格,以民族文化为主题,融入民族文化元素,体现民族民俗风情。同时,社区在每栋楼房可以以群众记忆深刻的村、组、景观名来命名,让群众消除对建筑的陌生感,在新家园留住乡情;在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以历史文化为主题,植入传统元素,展现民族历史,在历史文化熏陶下,鼓舞精神动力;对于道路建设可以风物、山地自然文化为主题,彰显宜居生态,使新市民在一个舒适环境中生活,建设绿色安置区。加强民族文化建设,推动文化与安置区深度融合,使安置区新市民在民族文化的养润下,住得安心,融入新家园,这对新市民计划的实施可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
  (二)稳步推进培训就业,稳住搬迁群众
  黔西南州受地理位置,历史因素等影响,相对封闭落后,同时也使得民族文化保存比较好。因此,在就业培训在中,可以依托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加大与民族文化企业联合开展培训,充分利用民族文化传承人在各个安置区开展“绣娘培训”,系统深入、针对性强地开展培训工作,确保培训取得实效,让搬迁群众掌握1门以上实用技术,先培训后组织上岗就业[4]。同时,按照“先培训后就业”思想理念,以民族传统工艺为支撑,利用妇女手工编织培训基地,结合布依妇女善于纺织、刺绣的特长,有效开展“锦绣计划”培训,在培训的基础上促成新市民返乡创业、就业。加大民族文化产业投入,建强扶贫车间,引进民族传统工艺,在“一包三保”政策保障下,引导搬迁群众走进民族文化企业工作,解决结构性就业问题。另一方面,用好用足黔西南州的自然生态资源、历史文化资源和民族文化资源,走文化旅游之路,将民族工艺品,民族服饰,民族食品等转变为旅游商品,打造品牌让民族文化走外界。充分利用民族文化资源,大力发展民族文化产业,以民族文化企业为依托,实现培训就业,增强新市民的自信鑫,认同感,安全感,从而主动顺利地融入当地社会。
  (三)人文乡愁“心情宽”建设
  建设乡愁活动平台,留住乡韵乡愁。加强“吹牛乡愁茶馆”和老年活动中心,茶馆和图书室建设,把搬迁户原来留下的生活用品,如铜鼓、石磨、碓臼、风簸、背篓、斗笠等集中起来建立陈列室,让搬迁群众在想家时去看一看、摸一摸,回味乡愁[4]。加强搬迁文艺队(铜鼓队、广场舞舞蹈队、山歌队等文娱队伍)建设,开展文艺演出活动,组织活动和比赛,让搬迁群众主动的参与到文化活动之中,形成和谐融洽相处的氛围,让新市民感受到 “乡风、乡俗、乡情、乡声、乡味”。积极推行贞丰“布依土布小镇”的“五心四赢”治理模式:将打造幸福乐园、留住老人心,组织搬迁文艺队、留住青年心、成立土布工匠方、留住妇女心、打造沉香文化创意园、留住孩子心、建设“美食一条街”、留住游客心、有效实现政府赢得民心、企业赢得利益、群众赢得实惠、社会赢得和谐的精神内涵转化推广到其他新市民安置区建设中。其中“五心”更要深入实践,以满足新市民的精神需求。加强文化服务中心,民族文化纪念馆(乡愁馆)、图书馆等建设,尤其是民族文化纪念馆,要不断深入挖掘民族本土文化并搬进馆中来,重点搬出布依族及苗族文化,让布依族,苗族新市民走进馆中感受本民族的文化气息,感受乡俗乡韵。通过丰富搬迁群众文化生活,促进社会交往和社会互动,增强社区归属感和身份认同感,注重扶志扶智,逐步消除精神贫困。
  (四)继承传统, 搬出文化
  重点挖掘搬出布衣族文化,继承传统。布依歌舞,来源于生产生活,蕴含着生产生活知识、历史知识和天文地理知识,是布依族人思乡情感及风格特色的生动体现,反映了布依族人对生活生产的热爱。将民族文化深入搬进安置区可丰富日常生活,起到凝聚作用,增强民族意识。同时,搬出民族节日,继承传统,蕴含着不尽相同蕴意的民族节日,其具有民族风俗,宗教文化,农耕文明及社会学研究等多方面的价值。可在民族节日 “三月三”、“六月六”、“重阳节”等重大节日时开办文艺演出活动,把社区能歌善舞、吹拉弹唱的人组织起来,组建搬迁文艺队、山歌队,让搬迁群众在新社区也能载歌载舞,不忘民族文化、传统文化,促进新市民进行思想情感交流。同时,坚持在全州每个新居住区规划建设1个具有搬出地建筑风格和民族特色、用于记录搬出地民族风俗、集中收藏搬出地文化特色器物的乡愁艺术馆、宗祠、感恩堂等民族文化纪念馆”。挖掘整理新居住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加大传承人培训力度,培养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和传统手工艺传承人,支持和培养新居住区文体活动骨干,开展文化活动,丰富社区生活,弘扬文化。
  五、结论
  加强民族文化建设,有利于推动新市民安置区与周边原有社区的渐变式融入,推动新市民与原住民的互动式交流,促进新市民思想观念、作息规律和行为习惯转变。民族文化建设的成败关系到新市民的社区和谐问题,关心到搬迁群众能否有尊严感,关系到能否促进新社区、甚至整个地区经济发展的速度与质量问题,加强民族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循序渐进全面加强民文化的建设,将其与精神文明建设有机融合在一起,注重继承与发展原有的物质文明,促进交往交流交融是助推新市民计划实施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黔西南州新市民计划(试行)》2017.12
  [2]《国家发改委关于全国“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规划》
  [3]《黔西南州新市民计划“1+13”的政策体系》2018.4
  [4]《黔西南州易地扶貧搬迁中民族文化建设情况调查》2018.6
  [5]《黔西南州实施“新市民计划”推动易地扶贫搬迁实现重大突破》 2019.12
  [6]《异地扶贫搬迁中的文化治理研究——以贵州省黔西南州为例》2019.6
其他文献
摘 要:通信技术在铁路运输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所以要推进铁路通信技术的发展,就给GSM-R提供了发展契机,方便LE 进行信息的交流沟通,是真正意义上的通信网络改造升级,对社会经济效益起了积极作用。本文针对现阶段铁路工程中的无线接入技术的应用进行分析,为未来铁路通信工程的发展打好基础。  关键词:铁路通信:保护机制;时隙;GSM-R  0引言  高速铁路采用GSM-R系统传送语音信息、平面调车等信
期刊
摘 要:学习文化知识对提高语言的组织和表达能力有一定的影响,而同时语言能力的提升在一定程度上也能提升英语的翻译能力,本文通过分析汉语语言文化输入的重要性,发现文化输入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探讨输入一定的汉语语言文化对英语翻译能力的影响,以期帮助学生在跨文化交际中实现有效的汉语文化输出,提高汉英互译能力。  关键词:汉语语言文化;文化输入;英语翻译能力  The influence of Chinese
期刊
摘 要:本文研究了电子信息工程所具备的一些特征,并对电子信息工程中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具体应用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同时也分析了计算机网络在电子信息工程运用中存在的一些安全性的问题,希望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分析,可以能更好的促进计算机技术在电子信息工程中的应用。  关键词:计算机;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应用;安全  电子信息工程是依托于计算机网络技术等现代技术对电子信息进行控制和处理的一项技术,主要针对的是对电子
期刊
摘 要:针对农村住宅建筑拆旧建新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例如有关法律法规不够完善、农村住宅建筑拆旧建新量逐渐增加等,进行综合性的分析,并简单介绍加强农村住宅建设拆旧建新的现实意义,例如,提高农村住宅建设拆旧建新效率、 减少土地资源浪费等,提出农村住宅建设拆旧建新途径,希望可以给相关工作人员提供良好的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农村住宅;拆旧建新  中图分类号:TU241.4 文献标识码:A  农村住宅建设拆
期刊
摘 要:传统民居是中华民族传统民间艺术的瑰宝,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也是当地民族文化、风俗习惯以及当地信仰等的集中体现,拥有着特殊的文化内涵,那么在今天如何吸收优秀的传统民居装饰文化,尽可能地继承传统的民族装饰并将其运用于现代的艺术实践当中使传统的民居装设文化展现出新的活力。  关键词:传统民居装饰;现代环境;设计;运用论述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于与民居的要求也随之提高,当前人
期刊
摘 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在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进程中,对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工作提出更高要求。作为担负执纪监督问责职责的纪检监察机构,要在当前形势下协助、监督党委落实好全面从严治党的历史使命,首先纪检监察干部必须“打铁自身硬”,“正人先正己”,严防“灯下黑”。本文针对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干部加强自我监督的内在需求进行分析,并提出加强自我监督的三点策略。  关键词: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干部;自我监督  党的十
期刊
引言  近年来,对创新产品的渴求,使缝纫画艺术出现在了我们的生活中。一些工艺师们别出心裁,运用多种缝纫手法进行艺术创作,呈现出许许多多有着丰富想象力并且形式新颖的艺术作品。  本文介绍了缝纫画的制作工艺,缝纫画对布料有着严格的要求,一些小小的细节可以使一幅画展现出不同的效果。而图案的选择与设计更是缝纫画的重中之重,通过对流行趋势与新时代审美的把握再结合专业的技术手段,处理出具有艺术价值的图案。然后
期刊
摘 要:甘肃省是我国的药材主要来源地,其药材种类繁多,药效奇特,可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为保护甘肃省道地药材的知识产权,本文通过对甘肃省道地药材进行大数据分析,发现其道地药材知识产权保护中地理标志保护和专利申请保护的不足之处,并提出相应的改善建议。  关键词:甘肃省;道地药材;知识产权;大数据  道地药材是经过我中华历代中医药师的长期研究总结得到的质地优良并且效力稳定的中药材。由于植物的生长与土质、
期刊
摘 要: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许多城镇都进行了房屋的翻新改造工程,并且需要许多安置房来解决被拆除房屋居民的定居问题。因此,确保安置房建设的质量是一个需要引起所有人注意的问题。本文分析了我国安置房质量安全中存在的问题,并详细阐述了安置房建设项目质量控制的重点。  关键词:安置房;工程质量;关键点  1、安置房建设工程质量控制主要问题  1.1施工现场管理不规范  在发展过程中,建筑公
期刊
摘 要:我国有56个民族,藏族是少数民族之一,藏族民歌是藏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外是藏族文化的代表之一,而藏族民歌经过多年传承,也在不断发生变化,本文主要对文化视域下藏族民歌的传承与嬗变进行研究,并结合玉树民歌实际情况,以便为民族艺术传承提供帮助。  关键词:文化视域;藏族民歌;玉树;传承与嬗变  引言  音乐的力量是非常伟大的,我国很多地方很多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歌,而藏族同胞大多都能歌善舞,民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