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的缺憾与缺憾的完美

来源 :作家·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li_mine12_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赵云、关羽都是中国人广泛喜爱的历史人物,但关羽在人们心目中的影响要远超赵云。这与《三国演义》这部历史小说对他们二人的性格塑造有着密切的联系。本文通过《三国演义》中对二将的性格塑造的分析,阐明作品中二人性格的同异及性格塑造的得失和由此带给后世的影响。
  关键词:《三国演义》 赵云 关羽 缺憾 完美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三国演义》塑造的许多历史人物栩栩如生,给后世留下了深远的影响。作品中关羽、赵云同样智勇双全、忠义兼备,深为读者喜爱。但就后世影响来讲,关羽却要远超赵云。究其原因,自然与累世形成的关圣崇拜,以致将其与孔子一起尊为“文武二圣”有直接关系。但我们也不能忽视,这也与《三国演义》对人物的不同性格塑造有着密切的关系。
  
  一
  
  关羽第1回出场,到第77回被孙吴所杀;赵云第7回出场,到第97回病逝。二人都为蜀国的建立做出了重要贡献,同居五虎上将之列。他们在性格上有许多相似之处。
  1 神勇忠义
  最能体现赵云神勇忠义的要数“单骑救主”和“截江夺斗”了。第41回,刘备携民渡江,逃往江陵途中,赵云负责保护刘备家人,张飞断后。到当阳长坂时,被曹军追上,刘备军民被冲散。赵云往来拼杀,不见刘备,又失了老小,自觉有负刘备所托,于是杀入乱军中救出甘夫人和糜竺,并护送至长坂坡交与张飞。接着又杀回乱军中寻找糜夫人与幼主,最后怀揣阿斗杀出重围,救出幼主。这一场冲杀,赵云“砍倒大旗两面,夺槊三条;前后枪刺剑砍,杀死曹营名将五十余员”。赵云正是以其舍生忘死的行为诠释了其忠义,显示了其神勇。毛宗岗于此评道:“我谓关公尽事兄之节,子龙竭救主之总,天也,亦人也!”
  我们再来看第61回,孙权骗孙夫人及阿斗回江东,以便着手夺取荆州。赵云听说后,沿江追了十余里,最后驾着渔船拼命追赶东吴的大船并冒着箭雨,孤身跳上大船,夺回阿斗,再次保全了刘备唯一的“这一点骨血”。毛宗岗对此感叹道:“英雄一声,出色惊人之事,不可多得,得其一,便可传为美谈。今偏不只一番,却有两番,则子龙截江救阿斗是也。”
  第25-27回,关羽土山约三事后,曹操为得关羽真心,待其甚厚。曹操见关羽所穿的战袍已经旧了,就为他用异锦作了一件战袍,送给关羽。关羽收下后,把它穿在里面,外面仍然穿着旧的战袍。曹操问关羽为何如此俭朴,关羽说:“某非俭也。旧袍乃刘皇叔所赐,某穿之如见兄面,不敢以丞相之新赐而忘兄长之旧赐,故穿于上。”又曹操见关羽的马很瘦,于是把吕布的赤兔马送给关羽,关羽下拜收下。曹操不高兴地问:“吾累送美女金帛,公未尝下拜;今吾赐马,乃喜而再拜;何贱人而贵物耶?”关羽回答说:“吾知此马日行千里,今幸得之,若知兄长下落,可一日而见面矣。”毛宗岗不禁感叹:“关公受袍则纳之,受马则拜之,一举一动,处处不忘兄长,何其恩义之笃?”
  之后,关羽为曹操斩颜良、文丑。随后得知刘备在袁绍那里,于是数次向曹操拜辞,曹操避而不见。无奈之下,关羽挂印封金,同甘、糜二嫂踏上了千里寻兄的征途。途中过五关斩六将,最后终于兄弟重逢。其间程昱曾建议曹操追杀关羽,但曹操并未采纳。是何原因?毛宗岗看的很清楚:“此非曹之仁,有以容纳关羽,乃关公之义,有以折服曹操耳。”
  2 智勇双全
  赵云临阵从不慌乱、谨慎稳重、有勇有谋,令人折服。第71回,黄忠去劫曹军粮草,不想被曹军围住。赵云带领三千军兵离营去救黄忠,临行前,赵云让部将张翼坚守营寨,多设弓弩。赵云杀入重围,救出黄忠。赵云回营,曹操亲率大军随后追来。张翼建议赵云“闭上寨门,上敌楼防护”,赵云镇定自若,不让关上寨门,自己“匹马单枪,立于寨门之外”。张颌、徐晃率兵追到,见此情景,不敢向前。曹操催促众军向前夺营,“众军听令,大喊一声,杀奔营前,见赵云全然不动,曹操翻身就回。赵云把枪一招,壕中弓弩齐发。时天色昏黑,正不知蜀兵多少”,赵云大获全胜。毛宗岗非常欣赏赵云的智慧:“子龙以一身当数十万猝至之众,若闭寨而守则必死,即弃寨而走亦必死,乃不弃寨亦不闭寨,而偃旗息鼓,立马在外,以疑兵胜之,非独胆包身,直是智包身耳。”
  第95回,街亭失守后,诸葛亮命令各路蜀军退回汉中。伏兵于箕谷的赵云和邓芝受命回军,赵云对邓芝说:“魏军知吾兵退,必然来追。吾先引一军伏于其后,公却引兵打吾旗号,徐徐而退,吾一步步自有护送也。”曹兵追来,见是赵云旗号,慌忙退军。不想赵云从背后杀出,曹军大败而归。赵云所率军兵,不折一人一骑安全退回汉中。连诸葛亮都不禁称赞赵云:“真将军也。”毛宗岗对赵云评价极高:“观孔明焚香弹琴,以不退为退;子龙设伏斩将,又能以退为进。蜀中有如此之相,如此之将,而卒不能克服中原。呜呼!此天不祚汉耳,岂战之罪哉?”
  关羽熟读《春秋》,是深知用兵之道的儒将。第73回,关羽北上攻樊城时,满宠就曾两次提醒守樊城的曹仁,“吾素知云长勇而有谋,未可轻敌。不如坚守,乃为上策”,“云长虎将,足智多谋,不可轻敌,只宜坚守”。得到敌人如此的尊重和称赞,实在难能可贵。
  第74回,关羽围樊城,曹操命于禁、庞德大起七军,去解樊城之围。于禁刚愎自用,不听部下劝告,将大军屯于山谷之中。当时秋雨连绵,关羽命士兵堰住襄江各处水口,于秋雨大作之夜,放水冲淹曹军,生擒于禁、庞德。关羽此计深得诸葛亮真传,毛宗岗将其与诸葛亮的白河之水相提并论:“盖孔明以水济火,而关公则纯用水,纯用水而水之功更大于前矣。”
  3 光明磊落
  第52回,赵云计取桂阳之后,孔明问赵云为何拒绝娶赵范之嫂为妻,赵云回答说:“赵范即与某结为兄弟,今若娶其嫂,惹人唾骂,一也;其妇再嫁,使失大节,二也;赵范初降,其心难测,三也。”毛宗岗对于赵云的这一做法十分推崇:“刘备娶刘焉之妇,而赵云不娶赵范之嫂,是赵云过于刘备焉。”
  第25回,关羽投降之后,曹操班师回许昌。“关公收拾车仗,请二嫂上车,亲自护车而行。于路安歇馆驿,曹欲乱君臣之礼,使关公于二嫂共处一室。关公乃秉烛立于户外,自夜达旦,毫无倦色。”连奸雄曹操都对关羽非常敬服。
  
  二
  
  下面我们再来看一看赵云、关羽二人的不同之处。
  赵云表现得更宽厚爱民、睿智远谋、顾全大局。第65回,益州既定之后,刘备欲将成都有名田宅分赐给百官。这时赵云进谏:“益州人民屡遭兵火,田宅皆空;今当归还百姓,令安居复业,民心方服,不宜夺之为私赏也。”刘备对“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道理再明白不过了,但志得意满之时,也难免有所忽略,赵云的进谏,可谓冷静及时。毛宗岗对自此颇多好语:“玄德当奔走流离之时,而不忍弃百姓,而一得西川,乃以民田赏功,是不可无子龙之谏也。”
  第81回,关羽被东吴所杀之后,刘备痛不欲生,准备举兵伐吴。赵云看到这样作有悖于“联吴抗曹”的策略和“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根本宗旨,于是苦谏:“汉贼之仇,公也;兄弟之仇,私也。愿以天下重。”目光深远,颇具谋士之才。只可惜刘备不听赵云,以致彝陵大败,白帝托孤。
  与赵云相比,关羽更洒脱坚毅,但有时却骄矜刚愎,爱意气用事。
  第75回,关羽攻打樊城时,被曹仁用毒箭射中右臂,毒已入骨,右臂青肿,不能运动。神医华佗为关羽治病,让关羽把右臂绑在标柱的大环上,以免刮骨时疼痛难忍。关羽笑而不用。“佗用刀刮骨,悉悉有声。帐上帐下见者皆掩面失色。公饮酒食肉,谈笑弈棋,全无痛苦之色。”真是铮铮铁骨,于超常剧痛之下仍洒脱自如。
  第73回,刘备进位汉中王之后,封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为五虎上将。当关羽听说自己与老将黄忠同列五虎上将时,生气地说:“黄忠何等人,敢与吾同列?大丈夫终不与老卒为伍!”幸亏费 一再劝解,关羽才接受印绶。关羽的骄矜之态溢于言表。
  还是第73回,刘备进位汉中王之后,曹操派满宠到江东游说孙权起兵攻荆州,孙权犹豫未决,派诸葛瑾以为儿子求婚的名义去荆州探听虚实,以决定是联魏还是联蜀,“若云长肯许,即与云长计议共破曹操;若云长不肯,然后助曹取荆州。”关羽听诸葛瑾说为孙权儿子求婚,勃然大怒说:“吾虎女安肯嫁犬子乎!”毛宗岗评:“然则公之拒婚,诚不为过;但犬子一语,太觉不堪耳。”
  第75-77回,为麻痹关羽,吕蒙装病,孙权拜名不见经传的陆逊为将。关羽听说,不以为然。关羽于是撤荆州大半兵马赴樊城听调。吕蒙趁此机会率兵乔装成白衣商人神不知鬼不觉地袭取了荆州。随后公安的傅士仁、南郡的糜芳因害怕关羽的惩罚,相继献城投降。与此同时曹操派徐晃南下樊城夹击关羽,关羽大败,走投无路的情况下,败走麦城,最后被孙权所杀。荆州是刘备北伐中的前进基地,但由于关羽逞匹夫之勇,刚愎自矜,小视孙吴,从而痛失荆州,使得完美的隆中路线半途而废,自己也身首异处。为了弥补这一缺憾,作者缀上了玉泉山显圣,追杀吕蒙等情节,这为关圣崇拜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第50回,赤壁之战,关羽被派看守华容道,果不出诸葛亮所料,曹操率领数十骑残兵从华容道经过。此时要捉拿曹操,可谓易如反掌。但关羽目睹曹操凄惨的状况,又想起往日在曹操处所受的“许多恩义,与后来五关斩将之事”,竟不忍下手,眼睁睁地放走了当时刘备和联军最大的敌人。从他在曹操及其随从通过华容道之后,突然“大喝一声”中,读者能够体会到关羽内心激烈的矛盾冲突。忠义不能两全,最后他还是以“拼将一死以酬知己”的行为选择了充满了争议与缺憾的义。
  
  三
  
  通过以上的对比分析,我们发现《三国演义》中的赵云是一个智勇双全、忠义兼备、谨慎稳重、磊落明礼、宽厚爱民、深谋远虑、顾全大局的完美的人物形象。与赵云相比,关羽是一个有着明显的优点(如智勇双全、忠义兼备、磊落明礼等)和缺点(骄矜刚愎、意气用事等)的人物形象。那么这样一个完美的赵云为何在读者中的影响却不如一个有着明显缺憾的关羽呢?从艺术的角度讲,这说明关羽这个人物的性格塑造更为成功,以至对读者产生了更为强烈的震撼力。
  关羽是一个优点、缺点具有鲜明反差的人物形象。鲁迅在谈到《三国演义》的人物塑造时说:“至于写人,亦颇有失,以至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唯于关羽,特多好语,义勇之概时时如见矣。”夏曾佑在《小说原理》中指出:“试观《三国演义》,竭力写一关羽,乃适成一骄矜灭裂之人。”鲁迅和夏曾佑对于关羽这个人物的看法可谓迥然不同,其实恰恰说明了关羽这一人物性格多样,有血有肉。关羽除了忠、义、智、勇这些为传统道德认可的性格之外,还具有许多与之相对、相矛盾的鲜明性格,以勇武和骄矜、刚烈与悲戚、威武雄壮和刚愎自用等表象和内在的对立矛盾,构成了关羽鲜明的个性化特征。正是有了性格的矛盾运动,我们才见到了一个立体化的关羽。同时由于性格的丰富性和复杂性,造成了许多激烈的矛盾冲突,为关羽这个人物蒙上了深厚的悲剧色彩,从而给读者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造成了深远的历史影响,从而也达到了艺术上的成功。
  《三国演义》在塑造一个性格完美的赵云的同时,却留下了艺术上的缺憾;在塑造一个性格有缺憾的关羽的同时,却在艺术上臻于完美。然而正是《三国演义》的艺术塑造,使得关羽、赵云的历史影响却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由此可见一部伟大作品的巨大社会影响力。
  
  参考文献:
  [1] 杨义:《中国古典小说史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
  [2] 朱一玄、刘毓忱:《三国演义资料汇编》,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年。
  [3] 李希凡:《论中国古典小说的艺术形象》,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年。
  [4] 张大可:《三国史研究》,华文出版社,2003年。
  [5]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
  [6] 辜美高、黄霖:《明代小说面面观》,学林出版社,2002年。
  
  作者简介:
  冯建辉,男,1967—,河北唐山人,本科,副教授,研究方向:中国历史和编辑学,工作单位:唐山职业技术学院。
  熊岚,男,1973—,河北唐山人,硕士,图书馆馆员,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和图书馆学,工作单位:唐山职业技术学院。
其他文献
摘要 索尔·贝娄是当代美国作家中最负盛名的一位,他以“对当代文化富于人性的理解和精妙的分析”荣膺1976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贝娄的作品,比较深刻地反映了当代西方世界存在的危机,特别是知识分子的精神危机,对个人在社会中的命运表示深切的关注。面对非理性的世界,他们并不放弃对自由的追求,通过自我嘲讽等方式承担责任。《赫索格》作为最具有“贝娄式风格”的作品,被视为体现“存在主义哲学”的典范。  关键词:赫索
期刊
摘要 古希腊神话中酒神的传说已被传诵2000多年,19世纪的哲学家尼采首次提出了酒神精神的哲学理论,他认为人们通过原欲、本能、激情的宣泄和狂欢来获取旺盛的生命力从而战胜人生的悲剧性,在“醉镜”中获得重生。20世纪20年代美国文坛巨匠海明威在小说《永别了,武器》中多处巧妙运用“酒”的意象,展现了美国“迷惘的一代”的精神风貌。本文试从酒神精神的哲学角度对该文学作品中的“酒”意象进行解读,诠释了“酒”意
期刊
摘要 《百年孤独》是一部魔幻现实主义巨著,同时也是马尔克斯在拉美文化被边缘化的情况下,追寻“文化认同”的创作。马尔克斯在《百年孤独》中有两种对待外来殖民文化侵入的处理方式,但无论是哪一种都无法摆脱文化殖民下的“文化身份”迷失的危机。马尔克斯用“混质的民族文化”对占主导地位的殖民文化进行“改写”,从无形中消解“文化身份”迷失的危机,摆脱拉美文化被边缘化。  关键词:《百年孤独》 身份危机 文化殖民 
期刊
摘要 浪漫主义是西方文学发展史上一个有着明确风格和创作群体的流派,李白作为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诗人,因其豪放自由的诗风,也被冠以了浪漫主义诗人的桂冠。过去对于李白的浪漫主义特征的讨论往往集中在其手法的夸张、想象的瑰丽,但是如果我们以更加广阔的视野比较阅读两种异域文化中孕育的具体诗篇时,会发现李白在表现自然,抒发情感等方面,尤其与西方浪漫主义有着艺术上的息息相通。  关键词:李白 西方浪漫主义 自然
期刊
摘要 美国华裔女性文学文本中的男性,大多是缺席、失声、沉默的“被阉割”或者只能从事洗衣、烹饪等“女性化”职业的“刻板形象”,这种 “男性隐退”的现象是主流文化压抑下的产物。  关键词:女性文学 男性隐退 主流文化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一 引言    美国华裔作家的作品,长期以来不是被学者们轻视,便是被其忽略,难以进入主流文化。如今这种状况早已消失。美国多元族裔文学研究
期刊
摘要 开高健是日本战后文学的代表作家之一,其文学思想是同二战及战后的日本社会现状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其处女作《恐慌》所包含的思想既有对战争的反思,又有对传统价值体系的否定和超越。它体现了经历过战争的知识分子对人生的思考和对自由向往的思想。  关键词:开高健 《恐慌》 象征 战争 反思 人生 自由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一    开高健是日本战后文学代表作家之一,他出生于二
期刊
摘要 庄子尊“道”,尚“自然”。“齐物”、“逍遥”、“自然”等思想中表现出的生态智慧,为面临生态危机和生存困境的人类的自救,为我们建设生态式的和谐社会提供着丰富的思想资源。  关键词:庄子 齐物 逍遥 自然 生态智慧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20世纪以来,生态学者指出:  “人只是生物队伍的一员的事实,已由对历史的生态学认识所证实。很多历史事件,至今只从人类活动的角度去认
期刊
摘要 川端康成特殊的家世和成长历程始终沉淀在他的灵魂深处,蔓延于他的创作生涯中。川端康成的童年和少年都是在缺少母性和女性气息的氛围中度过的,而最初给予他心灵滋养和情感慰藉的女性就是“千代”,青年时代的川端曾与四个叫“千代”的少女有过不同程度的感情经历,这些经历成为他一生不断闪流的记忆。这种“千代情结”贯穿于他的文学创作之中。本文试从川端康成的掌上小说来探索“千代”的影子,进而挖掘他的“千代情结”。
期刊
摘要 谢灵运是山水诗派的创始人,谢眺是继谢灵运后的又一位山水诗人,此二人简称“二谢”。“二谢”诗歌受其家族命运的影响,形成不同的风格。本文将从写景裁度方式、意象的选择及构筑技巧、情志表达上对二者加以比较。  关键词:谢灵运 谢眺 山水诗 比较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谢灵运和谢眺分别是南朝刘宋时期和南齐时期写作山水的名家。他们都善于在诗歌中描绘秀丽宜人的自然景物,从而寄托
期刊
摘要 伍子胥复仇是中国古代众多的复仇故事中情节最为波澜壮阔的复仇故事之一。就目前可见到的材料看,记录其事的典籍有很多,而且基本上都对其矢志复仇之事进行歌咏或演绎,使得这一故事历久弥新,长盛不衰。其中,《伍子胥变文》在情节上对唐前史籍特别是《吴越春秋》多有因袭,但在复仇行为等细节上,它又大胆虚构,突破了伍子胥故事在以往流传中所形成的注重史实的模式。这些变化是民间浓厚的复仇意识在文学上的反映,使《伍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