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击乐创新游戏化模式在幼儿素质培养中的应用

来源 :家教世界·现代幼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jdpws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依据我国当前总的教育方针与培养目标,幼儿园的幼儿教育工作要充分结合幼儿的心理发展特征和需求,对其展开德、智、体、美、劳全面融合的素质化教育,让幼儿的身心综合健康地发展,在此过程中,学习打击乐能够很好地实现这个总目标,并且可以发挥其特有的教学作用。在对幼儿进行打击乐教学时,幼师可利用游戏化模式展开,寓教于乐,使得幼儿在游戏过程中了解学习乐器,感受音乐,提升乐感。此外,幼儿园还要创新教学方法,培育幼儿的创造性。
  【关键词】打击乐游戏化模式幼儿素质教育策略
  德国著名的音乐教育家一卡尔·奥尔夫曾说:“因为演奏打击乐器时主要依靠的是人体大肌肉的动作,所以,它在音准以及音色上的要求要比其他乐器更高,并且打击乐乐器的演奏方式很容易吸引幼儿以及被幼儿掌握。除此之外,因为打击乐的最大特点就是产生‘声响’,‘声响’更易刺激幼儿的听觉,激发幼儿对打击乐的学习兴趣,帮助幼儿降低因为音准以及音色等因素可能造成的失落感,提高幼儿对于打击乐声音的了解和学习欲望。”从此教育意义上来看,利用打击乐进行游戏化模式教学对于幼儿音乐启蒙教育起到有效的促进作用。
  一、打击乐对于幼儿素养培育的作用
  (一)打击乐可以激发幼儿的创造潜能
  通过相关研究发现,许多幼儿都有着很强的音乐天赋,所以,进行音乐教育的重要目的就是对幼儿潜在的音乐创造能力进行开发,让幼儿能够体会到音乐艺术带给他们独特的美妙。从幼儿角度来说,简单、轻松的打击乐不但能够增强其对音乐与乐器的好奇心,而且能够很好地愉悦幼儿的心灵,让幼儿得到心理上的幸福感和满足感。尤其是那些集体打击樂游戏,幼儿们在参加的过程中,不仅能够感受音乐,提升进行打击乐游戏的动手能力,而且可以使得幼儿们在集体游戏当中,增进感情和交流,促使其身心全面健康发展。
  例如,非常著名的“中原大鼓”,当中有一种是。开场锣鼓”,不但十分考究手法,而且非常注重手法和脚法的搭配。配合上开场的喇叭,不但能够培育幼儿打击乐的方法能力,而且可以有效地激发幼儿的右脑功能,锻炼幼儿的大脑、肢体反应能力和协调能力。由此,幼儿就能够在相对宽阔的环境氛围中,进行主动思索,发挥其自身的创造能力。
  (二)打击乐可以提升幼儿的审美能力
  在对幼儿们进行综合素养教育的过程中,打击乐可作为幼儿美育的组成部分之一,其不但可以和幼儿德智体美劳各方面教育教学进行结合,还能够用其自身独有的方式手段有效地带动幼儿其他方面教育的发展。进行打击乐游戏,利用音乐欣赏、音乐节奏等等游戏内容,采用各种表现方法和形式,从多个层面和角度,给予幼儿美育,进而起到培育和提升幼儿审美意识、审美能力以及审美情趣的作用正面影响幼儿思想情操。进行打击乐游戏教学一般运用合奏教学模式,由此能够培育幼儿的节奏感、音色感以及同伴间的协作能力,使得幼儿听到和感受到多种打击乐乐器共同演奏时多个声部带来的整体音乐成果,并且可以通过辨别打击乐的音色,由此发展幼儿的音乐试听能力,促使幼儿在准确完成自己演奏声部的任务过程中,也会倾听同伴的演奏,掌握辨别乐器的强、弱拍,以及掌握打击时的快慢节奏。
  二、充分利用游戏模式进行创新教育
  与其它幼儿教育模式相对比,“游戏教育模式”更加贴合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进行音乐游戏教育时,不能够仅仅将其运用到音乐教学活动中,而是要将其充分贯穿到幼儿教育的整个过程当中,用“游戏化”的模式在快乐的氛围中和潜移默化中培育幼儿健康、阳光、积极的个性,在音乐的唱跳敲打玩耍中感受和欣赏音乐。打击乐演奏活动是幼儿非常喜欢和非常熟悉的音乐活动类型之一,“乒乒乓乓”的演奏方式,恰好满足了幼儿音乐教育中的游戏模式特征。幼儿们喜爱用小鼓、三角铁等乐器跟随音乐的节奏打击出优美的声音,由此体验打击乐演奏带来的快乐。经过敲打器乐,不但可以使得幼儿强化对各类乐器的认识,而且可以促使幼儿形成对音乐的基础认知。
  例如,幼师可以把乐器比作幼儿的好朋友,让幼儿和乐器做朋友,设计《乐器是我们的好朋友》的游戏。经过展示各种各样的乐器,并且用生动的讲述方式将乐器的演奏方法以及作用讲出来,或者采用动画、卡片的方式将其展现出来,以便幼儿们进行识别。幼师还可利用各类打击乐模仿各种动物的声音,由此缩短幼儿和乐器之间的距离,使得幼儿们能够更充分的认识乐器和掌握乐器的演奏方法,同时提升幼儿的音乐素养。
  三、利用有效的引导,促使幼儿主动探索和学习
  在进行打击乐教学游戏中,幼师要充分引导幼儿自主地进行思考和探索,促进幼儿形成主动、积极、愿意学习的思想意识。例如,幼师在进行乐器演奏示范的时候,可以对各种乐器展开对比,促使幼儿自己摸索演奏动作的要领,将被动接受学习转变成主动探索学习。如《木瓜恰恰恰》是一首非常有趣、好玩的印尼歌曲,其展现的是人们一同坐在水果摊子周围,进行水果叫卖和夸赞的景象,它是三段体(ABA)形式的歌曲。此时,幼师可以先请幼儿们一同欣赏一下这首歌。之后再进行引导询问“《木瓜恰恰恰》是几拍的歌曲?大家听完有什么感觉?”然后再展开分段欣赏,引导幼儿们了解这首歌曲ABA的结构形式。利用引导启发的方法,使得幼儿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欣赏与认知乐曲,并选择自己喜欢的打击乐乐器进行演奏,从中感受音乐艺术带来的美妙和乐趣。
  综上所述,好动是每个孩子的天性,以“节奏”为主要元素的打击乐拥有着丰富的活力,利用“动”的形式,来对好动的孩子们进行音乐教育,能够更有效地提升幼儿对音乐的创造力和感知力。利用游戏化的打击乐教学模式对幼儿们进行音乐教育,让其在玩游戏的过程中学习乐器和欣赏音乐,由此更好地促进幼儿综合素质的培养。
其他文献
摘要:我国很多地区有具备发生导线舞动的条件,并已发生过多次舞动事故,对输电线路的安全运行造成巨大的危害。本文主要介绍了我国发生的输电线路舞动事故,总结了导线舞动原因与舞动机理,并介绍了一些在治理导线舞动方面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导线舞动;输电线路;防舞  中图分类号:TM726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2104(2011)12-0000--02  Abstract: In many a
期刊
摘要:此文叙述了利用武汉沙湖地区管网普查GIS数据建立水动力建模的方法,并利用模型对区域管网优化进行应用探索。首先,简述了沙湖水动力模型的建立过程,然后在假设管网最大运行能力下的前提下,找出管网系统的过载管段,并提出改造方案,对改造方案进行模拟、分析。  Abstract: The article is exploration of creation hydrodynamic models on
期刊
课题名称:一日活动中培养幼儿规则意识的实践研究  课题编号:HJG19073  【摘要】新入园小班是幼儿生活规则教育的启蒙期,本研究基于小班幼儿身心特点及社会环境,力图通过创造文明清朗的教育环境,使幼儿在实践中感受规则无处不在,通过使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等,使其养成良好的生活常规,让孩子一生受益。  【关键词】小班幼儿幼儿规则意识幼儿生活常规  幼儿期是规则意识培养的关键期。《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信息技术的发展与运用是当今世界经济改革的趋势,也越来越深地影响着我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子白板已经被普遍运用到学前教育领域中来.与传统的多
期刊
幼儿的情绪影响他们各方面的成长,其中幼儿的消极思维不利于他们身心健康、伙伴关系、家庭关系等多方面.因此选择合适的游戏方式帮助幼儿调节消极思维,非常重要.
“互联网+”的普及丰富了我们的教育模式,家长开始习惯使用幼儿园微信订阅号.微信订阅号是家长获取教育知识的重要媒介,幼儿园利用微信订阅号向家长传递教育思想、科学的育儿
摘 要:以双层球面网壳为研究对象,通过ansys的APDL语言对双层球面网壳的跨度,矢高,径向份数,环向圈数,双层厚度进行参数化编程,实现对双层球面网壳的参数化建模及静力分析。以施威德勒双层球面网壳为例,对其某一跨度,矢跨比,径向份数,环向圈数,双层厚度进行参数化建模及静力分析。  Abstract: Taking double-layer spherical shell for example,
期刊
摘要:本文从扣件式钢管支架的主要材料、设计、构造及搭设和拆除要求出发,分析扣件式支架的不安全因素,提出今后的使用对策,为今后扣件式钢管支架施工提供参考。  Abstract: By analysizing the unsafe factors of fastener on the sides of main materials, design, configuration, installatio
期刊
俗话说:“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幼儿期是培养孩子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期.幼儿园阶段的幼儿,家园怎样合作才能更好地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呢?rn一、案例背景rn小杰是
期刊
案例背景:rn幼儿园保育工作管理是园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幼儿园里,保育员是与幼儿接触较多的一个群体,是实施保育工作的主要人员,保育员的素质直接影响保育工作的开展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