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博物馆的文化生产功能在城市文化空间演化进程中的作用研究

来源 :收藏与投资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haobaobeis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博物馆集聚了各种实物和非实物的文化遗产,是典型的城市文化空间,与城市软实力有着共生关系。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博物馆馆藏文物正快速向智慧化和数字化方向发展,智慧博物馆应运而生。本文通过走访和调研杭州市22家博物馆,并结合文献研究、对比分析、现场访谈等提出了智慧博物馆的文化生产功能在城市文化空间演化进程中的作用:创造出新的文化和知识,凸显智慧博物馆的文化生产功能;创造出新的体验和尝试路径,凸显智慧博物馆的浸润式体验功能;拓展新的教育内容和方式,深化智慧博物馆与学校教育的协同作用;拓展新的经济模式和效益,深化智慧博物馆对文创产业的带动作用。
  关键词:智慧博物馆;城市文化空间;文创产业
  一、博物馆的功能
  (一)城市文化的精神胎记
  城市是资源高度聚集的复杂系统。城市文化子系統是其中的重要部分。城市,不仅是市民工作、学习、娱乐和休闲的物理空间,更是一种文化空间。城市文化由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个层次互动共生,构成了一个有机联系的城市文化系统。在所有文化空间当中,博物馆有显著的代表性。博物馆是承载人类历史发展的各种物质和非物质遗产的空间,拥有最丰富、最优质的教育资源,对传承和传播文化具有天然功能。在城市化竞争日趋激烈的时代,国内很多城市千城一面,面目模糊。博物馆的作用日益凸显,其能帮助一个城市传递城市文化,树立城市形象。同时,博物馆作为公共文化空间,通过向大众开放,能让公众了解城市历史,塑造文化共同体的精神身份,对于构建城市标志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经过200多年的发展,世界上知名的城市都有与之相配套的著名博物馆,如伦敦的大英博物馆、巴黎的卢浮宫和蓬皮杜中心、美国的古根海姆、北京的故宫博物院等。一个伟大的国际城市必然有一个代表和体现这个城市文化和特色的博物馆。一个好的博物馆可以成为让市民为之骄傲的城市精神地标。同时博物馆的发展也会带来大量游客,激活与之相配套的酒店业、零售业、餐饮业。可以说,博物馆不但有重要的文化效应,还有极强的经济效应。
  (二)城市文化的重要传承
  博物馆集聚了各种实物和非实物的文化遗产,是典型的城市文化空间,极具文化战略象征意义,与城市软实力具有共生关系。我国正在加快都市化进程,越来越多功能性的竞争开始向精神文化方面转化。城市发展不但硬实力要领先,同时以软文化等为主的软实力也要领先,这样才能获得世界级城市的地位。成为具有独特精神文化空间的世界级城市,意味着具有巨大的影响力和良好的城市形象,这也是一个城市发展必不可少的软实力。具备了这些文化实力意味着在未来的城市竞争当中具有了不可比拟的优势。同时,城市化快速发展和后工业社会的来临,让我们进入了“消费社会”,与之相适应的生产方式也跟着转变。生产方式正从物质生产转向精神生产、文化生产、知识生产。精神生产是指符号文化的生产和消费,文化和知识的生产带来的是空间的差异化和人类感受和理解这一空间认知的差异化。文化不但是最重要的生产要素,也是城市空间重要的组织力量。博物馆不但传承了城市文化,甚至更直接、更早地影响着城市文化。如巴黎蓬皮杜艺术中心,直接挑战了人类建筑设计的传统观念,创造了新的法国文化地标。
  二、智慧博物馆的概念及特征
  传统上,我们将博物馆视为文化部门,现在,博物馆需要成为知识生产的重要生产部门,因此博物馆需要转变自身的职能,即从传统博物馆转为智慧博物馆。目前,随着移动互联网发展,包括博物馆馆藏文物(书籍、艺术作品等)正快速实现智慧化和数字化,比如谷歌图书和谷歌艺术等数字工程,通过和世界著名博物馆合作,将博物馆内的各种艺术品,通过数字化影像保存的方式放到网上,让全球网民免费共享,实现全球网民文化教育的民主化,极大地促进了人类学习和教育方式的变革。高精度的图片和影像资料以及VR、AR与全息影像技术的引入,将使人们对博物馆参观的体验发生革命性的变化。
  智慧博物馆是近年来在数字博物馆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概念。狭义地说,智慧博物馆是基于博物馆核心业务需求的智能化系统;广义地讲,智慧博物馆是基于一个或多个实体博物馆(博物馆群),甚至是在文物尺度、建筑尺度、遗址尺度、城市尺度和无限尺度等不同尺度范围内搭建的一个完整的博物馆智能生态系统。国内陈刚在2013年提出了智慧博物馆的概念,“智慧博物馆是以数字博物馆为基础,充分利用互联网、云计算技术,构建以全面透彻感知、宽带泛在的互联、智能融合的应用为特征的新型博物馆,即智慧博物馆=数字博物馆+物联网+云计算”。这就意味着,博物馆这类文化空间在未来将会发生剧烈的形态改变以及功能得到提升。博物馆将会从以文化传承和传播为主,向文化生产为主的功能演变。
  智慧博物馆注重“物、人、数据”三者之间双向多元的信息交互。博物馆中的人(包括现场观众和线上观众、博物馆工作者以及相关机构和管理部门)、物(包括藏品、各类设备设施、库房、展厅等)的信息可动态感知,并通过网络汇集,借助物联网和云计算技术,建立“物—人”“物—数据”“人—数据”之间的信息交互和远程控制,同时结合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从而实现对博物馆服务、保护和管理智能化的自适应控制和优化。以“人为中心”的信息传递模式,使藏品与藏品、藏品与展品、藏品/展品与保护、研究者/管理者与策展者、受众与展品等元素之间的联系真正达到智慧化融合。
  三、智慧博物馆的文化生产功能在城市文化空间演化进程中的作用
  (一)创造出新的文化和知识,凸显智慧博物馆的文化生产功能
  杭州正努力跻身国内一线城市,并有望成为世界级城市,每年吸引大量的外来人口来此生活居住。全球都已经知道阿里巴巴是这个城市的经济代表,但杭州还缺乏具有能够体现其精神标记的文化特征。如何帮助杭州从地方性的经济区域龙头城市升级为全球领先的、世界性的城市,博物馆的作用至关重要。尤其是随着外来移民的涌入,如何快速融入当地社会,构建共同精神身份,博物馆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杭州有100多座博物馆,按照性质划分,有国有博物馆、民间博物馆和政府与社会共同出资的博物馆;按照类型分,有专题型博物馆和综合型博物馆。专题型博物馆又分为艺术博物馆、历史博物馆、科学与技术类博物馆等。博物馆是随着城市化的深入发展逐渐演变起来的,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西方,博物馆仅以保存文物为目的,不向大众开放。虽经过发展,博物馆发生了很多改变,但人们仍将其视为一个主要传承和传播知识的文化空间,而不是生产知识的空间,仍将博物馆的文化空间视为静止的,而不是动态的文化空间。传统上我们认为博物馆是属于提供公共文化的服务部门。实际上,它更应该是一个文化生产的服务部门以及塑造城市差异性的文化空间,属于文化创意产业,笔者在此提出了一个新的概念—“文化空间的新陈代谢”,即文化空间不是静止的,而是动态演进的,文化空间与所处外在环境发生资源交换,文化空间的功能随着系统环境发生变化,文化空间新陈代谢的过程就是从自然地理向文化地理过渡的过程。如蓬皮杜艺术中心所在的位置原来是巴黎中心菜场。通过建设蓬皮杜艺术中心,直接改变了这个位置的文化空间功能。蓬皮杜的“透视结构”建筑理念直接影响了建筑学和设计学的学科发展。作为博物馆,蓬皮杜不但传承、传播知识和文化,而且其本身就创造了新的知识和文化,成为巴黎文化地理上的重要空间,改变了人们对原地理位置的文化感知。可以说,智慧博物馆本质不仅是对文化和知识的传承、传播,更是文化和知识的生产主体,而且随着城市的发展,其生产功能将会越来越重要,有助于重新塑造城市文化空间的特色。   (二)创造出新的体验和尝试,凸显智慧博物馆的浸润式体验功能
  智慧博物馆不应仅理解成数字化过程,不管是从“物—人”到“物—数字—人”的转变,还是参观方式的剧变,人们的参观方式将不再限于看和听,而是获得声、光、电、味、冷热、干湿等全面的体验,更涉及大数据对知识的整理和“人—物—接口”的全面开放。智慧博物馆的建设还涉及大量知识整理、分类、整合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工作量极大,必然要引入“知识众包”才能解决。可以想见,这一过程必然带来全社会新知识的生产参与,同时,为未来教育带来全新的学习体验。如:苏东坡纪念馆增设户外楼梯引导游人前往碑廊欣赏苏东坡各个时期各种书体的书法碑刻精品。在陈列上,突破一般人物纪念馆图片加文字的模式,引进全新的高科技手法,采用了水墨动画、动态灯箱、配乐诗朗诵等一系列动态陈列方式,给人耳目一新之感。杭州碑林博物馆在碑林的各处都设有介绍中国著名碑刻的电子触屏系统,系统地介绍了禹王碑、曹娥碑、赵懿简公神道碑、西门大夫庙记碑等12种著名碑刻,供游客自由选择。杭州自然博物馆面向全市青少年参观者开设“地球的诞生”“恐龙大灭绝”等剧场影像和“地球的磁场”“地幔对流”“恐龙的速度”等互动装置以及“达尔文剧场”“知识抢答剧场”等知识增益剧场。这些将引发人们对“人与自然如何和谐相处”的思考,揭示生命在一次次灭绝与爆发中顽强进化的过程,加深观众对地质与古生物的认识。南宋官窑博物馆在介绍陶瓷种类的展馆内设有互动的环节,让游客亲自动手拼凑陶瓷器皿,用这种立体拼图的方式将陶瓷的美通过触觉来传达。此外还有趣味答题区,生动有趣的动画形象、相关的剧情,激发了参观者参与的兴趣。
  (三)拓展新的教育内容和方式,深化智慧博物馆与学校教育的协同作用
  博物馆集聚了各种实物和非实物的文化遗产,是最丰富、最优质的教育资源,具有极大的外部性资源,对传承和传播文化具有天然功能。博物馆也往往是各个学校开展第二课堂教学的主要地点之一。以拱墅区工艺美术博物馆为例,一共有79家单位与其共建,涵盖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街道、公司等,有的作为志愿者服务基地,有的作为教学实践基地,有的作为产学研基地等。传统的实体博物馆由于技术、场地、展陈能力限制及个别出于对文物保护等因素,使得馆内能展示或能提供的文物信息量有限,部分博物馆甚至有大量的藏品没有机会展出。实体博物馆在时间、空间与展示形式上的内在局限性,制约了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和文化传播能力。智慧博物馆则能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传统实体博物馆的不足,而且这种全新的观赏和体验模式能够进一步增强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激发学习热情,增强学习效果,提升博物馆的教育能力,让博物馆直接成为开展学生知识、心理文化、价值观教育的直接途径,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
  (四)拓展新的经济模式和效益,深化智慧博物馆对文创产业的带动作用
  近几年,文创产业迅速崛起,智慧博物馆的知识生产对相关文化创意产业有很好的带动作用。城市文化空间的塑造,一般会结合历史建筑和大型文化设施,一方面是为了在文化设施周边形成缓冲空间,另一方面也是强化文化空间之间的关联性。在智慧博物馆附近创造集聚性文化场所,不仅能凸显文化节点,而且还可以串联一些文化碎片,修复城市文脉网络,并形成创意产业群,这对带动文创产业具有很大的作用。杭州作为江南文化的中心城市,有着传统诗画江南文化背景的各类杭州特色博物馆,如刀剪剑博物馆、扇博物馆、茶叶博物馆、杭帮菜博物馆,这类博物馆成为城市文化历史的记忆库,成为塑造市民“精神共同体”身份的黏合剂。如何通过这类博物馆衍生出更多相关的创意产品并形成一定的产业链,需要智慧博物馆运营者加以思考,并完成新的使命。
  基金项目
  本文为杭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基地(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城市文化创新传播研究中心)资助项目“智慧博物馆的文化生产功能在城市文化空间演化进程中的作用研究—以杭州市为例”(项目编号:2017JD57)的部分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
  潘玮丽,1980年4月生,女,浙江余姚人,浙大城市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城市文化、高等教育管理。
  参考文献
  [1](法)伊夫·格拉夫梅耶尔.城市社会学[M].徐伟民,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
  [2](美)戴安娜·克兰.文化生产:媒体与都市艺术[M].赵国新,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
  [3]柴彦威,刘志林.中国城市的时空间结构[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4]秦朗.城市复兴中城市文化空间的发展模式及设计[D].重庆:重庆大学,2016.
  [5]陈刚.智慧博物馆—数字博物馆发展新趋势[J].中国博物馆,2013,15(4):4-11.
  [6]李云.数字展示,新媒体时代中国博物馆发展的机遇—张大千博物馆数字展示应用的构想[J].美与時代:美术学刊,2014,10(1):66-67.
  [7]王婷.物联网技术在博物馆藏品管理中的应用分析—以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为例[J].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14,12(1):93-98.
  [8]张遇,王超.智慧博物馆,我的博物馆—基于移动应用的博物馆观众体验系统[J].中国博物馆,2012,12(1):48-53.
其他文献
摘要:石延年擅楷书、宋初有书名,其师承有“颜筋柳骨”之称的颜真卿、柳公权。《长城葆光题名》石刻作为其现存的最具代表性的书迹之一,在“颜筋柳骨”的基础上,成功进行“破体”,把楷书“行书化”,牵丝引带,飞白入神。结合石延年所处的时代背景和书坛风貌,石延年书法创新求变之实践,为宋代大字楷书风格嬗变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意义,为后世诸如“宋四家”之流于“唐法”之外另起高峰提供了先驱实践范例。  关键词:石延年石
期刊
摘要:杜尚在艺术界的不可多得性体现在他的存在影响了西方现代艺术的历史进程。一个人的艺术理念能直接影响和决定艺术的历史进程,这是极为罕见的。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艺术界也迎来了高潮,从此开始,杜尚的艺术理念在艺术界拥有了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想要了解西方现代艺术,马塞尔·杜尚是永远无法绕开的话题。他认为艺术本身并没有多么了不起的地方,他并不值得被人们如此这般地推崇,被人奉若神明。艺术应该成为非艺术,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旅游景点已经成为游客观光的主要去处之一,而传统的古建筑必然是游客出行的网红打卡地,由此带来的旅游发展和古建筑保护研究之间的矛盾已成为城市旅游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近年来,随着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对古建筑进行数字化建模,并借助虚拟现实技术进行立体化、交互式展示已得到了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本文以重庆磁器口古镇为载体进行项目设计,借助三维技术对建筑进行数字化复原,并通
期刊
摘要:本文以上海博物馆馆藏件之清代牙雕宝塔的修复为例,从文物背景信息调查整理、修复方案的制定与评估展开,继而详尽阐述了具体修复实操中的每一个步骤,并高度总结了文物保护及修复工作的目标、原则、重要性、技术路线与需攻克的难点。同时,本文涵盖了包括3D打印技术、爱牢达环氧树脂在内的新材料、新技术在文物修复中的使用,探讨了文化历史与现代科技的融合。  关键词:象牙雕刻;文物修复;文物保护;最小干预;材料可
期刊
摘要:现如今,全球经济发展的速度非常快,全球一体、人类命运共同体等理念的出现,使我国也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影响。与此同时,这些理念对当代城市建筑和乡村建筑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西方的建筑风格影响了国内的设计风格,出现了“建筑一体化”的局面,并且这些建筑没有特点,缺乏深厚的文化底蕴以及较强的识别性。砖瓦材料在中国建筑材料中起着很大的作用,砖瓦的施工工艺贯穿整个建筑史。  关键词:传统砖瓦材料;砖瓦工艺;当
期刊
摘要:民国时期的居民建筑属于古建筑的一种,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和美学价值。特别是民国建筑作为连接传统木建筑和现代化城市建筑的过渡载体,不仅体现了中西建筑风格的交融,也体现了我国历史的变迁。但是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包括民国居民建筑在内的很多古建筑都受到了较大的冲击,因此必须要进行一系列的保护。本文先探讨了民国居民建筑的历史演变和价值,并阐述了这些建筑在当今社会中的现状,结合其破坏情况,从建立
期刊
摘要:丝绸之路作为一条重要的商道对中西方政治经济的交流有着重要意义,不仅如此,它还促成了中西方各种文化和艺术的碰撞,孕育出带有鲜明特色的多元文化造型元素。丝绸之路上众多数量的博物馆及其丰富的馆藏资源为文创产品的设计和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优秀的历史文化可以让现代产品拥有故事性、地域性以及文化内涵。丝绸之路博物馆文创产品的诞生不仅能提供新的发展方向,同时对于丝绸之路文化的传播和传承也起着重要作用。 
期刊
摘要:琉球接贡使墓是平潭重要的对外交流遗址。琉球与中国外交往来始于1372年,琉球国王中山王察度派遣其弟泰期出使中国,建立了中琉朝贡关系。本文通过挖掘平潭琉球接贡使墓文物的价值,结合清代琉球接贡使团在平潭海域的漂没事件,阐释其蕴含的深层历史意义、现实意义,并探讨实现文物本体保护目标的新途径。  关键词:琉球接贡使墓;文化价值;文物保护  一、琉球接贡使墓简介  琉球接贡使墓(原琉球驸马墓)隶属平潭
期刊
摘要:磨合罗,又称作魔睺罗,自唐宋即有,是一种孩童模样的泥偶,古人也将其称作泥孩儿。在七夕当天,人们会将其置于供桌之上,据说有妇人宜男的美好寓意,而后也成了玩偶和装饰品。磨合罗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以及独特的艺术造型和审美属性,使它在相关学科有着极其重要的研究价值。本文主要对磨合罗的起源和发展进行探讨。  关键词:磨合罗;起源;发展;特点  一、起源  关于磨合罗的起源,多位学者持有不同意见。首先是胡适
期刊
摘要:清代景德镇制瓷业在督陶官的管理下,官窑繁盛,进而带动了民窑的发展。特别是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制瓷业,达到了中国瓷器生产的巅峰。本文以“督陶官”这一人物群体为中心,从美学的角度出发,以古籍文献与图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研究其美学背后所隐藏的陶瓷文化现象。  关键词:督陶官;清代;瓷器  一、督陶官制度  督陶官,即清朝奉命管理陶政的官员,其主要职责在于组织御窑厂根据烧造任务,有秩序地生产烧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