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交响诗

来源 :音乐爱好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xinliuy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九世纪中叶,在音乐艺术的园地里绽开了一朵奇葩,这就是被称为“诗的管弦乐”的交响诗。
  “交响诗”的名称为李斯特所创用,1854年他的《塔索》在魏玛演出时,第一次使用了这个名称。这是指一种单乐章的标题音乐,李斯特认为作曲家通过这种体裁,可以“在其中重现他心灵的印象和经历,以便和它们发生交往”。
  李斯特以后,理查·施特劳斯和西贝柳斯等人称他们的交响诗为“音诗”;有时因创作题材的不同又有“交响音画”“交响幻想曲”“交响传奇曲”“交响叙事曲”等别称。
  交响诗的产生
  交响诗盛行于十九世纪后半叶至二十世纪初。它的产生与十九世纪浪漫主义文艺的发展息息相关。在十九世纪,各种不同类型的文艺样式产生了“相互靠拢”的倾向,在音乐界,则萌发了与音乐以外的思想相联系的迫切愿望,例如,作曲家们力图用器乐曲来表现文学题材的内容,促使叙事曲一类体裁的作品大量产生。同时,在十九世纪集文学、音乐与表演为一体的歌剧这一综合艺术也得到蓬勃发展,尤其是经过一批歌剧大师之手,大大扩展了歌剧中管弦乐的表现力,出现了歌剧“交响化”的倾向。而在交响乐的领域,作曲家们似乎在向从来被视为是“音乐表现最高形式”的歌剧挑战,他们积极拓展题材范畴,加强与文学、诗歌、美术甚至哲学领域的沟通,这样就出现了交响乐“戏剧化”的倾向。交响诗正是歌剧和交响乐这两种思维形式相互渗透和结合的产物。但它与歌剧截然不同,交响诗是绝对排斥唱词的。而在形式上,促使交响诗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十九世纪下半叶,作曲家们在创作中产生了将多乐章形式综合起来的愿望,因而交响诗这一新颖的运用单乐章自由曲式的体裁就应运而生。
  交响诗的创始人李斯特
  李斯特共作有十三首交响诗,其中最著名的有:以拉马丁的诗为依据的《前奏曲》,根据歌德的同名戏剧而写的《塔索》,以古希腊神话为题材的《奥菲欧》和《普罗米修斯》,根据雨果的同名诗创作的《马捷帕》,从考尔巴赫的壁画得到灵感的《匈奴之战》,以席勒的同名诗为基础的《理想》,取材于莎士比亚同名悲剧的《哈姆雷特》。
  虽然李斯特的交响诗所依据的诗歌、戏剧、美术和神话故事都有具体的内容,但是他在写作交响诗时却总是在总体上避免对此进行具体的叙述或描写。在他的交响诗中很少有叙事所要求的细枝末节和率直表现,而是从诗意的角度体现原作的精神,人们称之为“诗意多于视觉”的“想象力”。而在他的追随者中,除了极个别的作曲家(如柴科夫斯基)以外,很少有人遵循他的这条“原则”。
  交响诗的极盛时期
  交响诗的新时期开始于1895年,这个崭新的发展阶段是与德国作曲家理查·施特劳斯的七部交响诗联系在一起的,标志着交响诗这一体裁的极盛时期。
  理查·施特劳斯在瓦格纳的侄女婿亚历山大·里特(1833—1896,写过六首李斯特气质的交响诗)的直接影响下开始致力于标题音乐,首先通过一部描写性的交响幻想曲《自意大利》(1886年)走向交响诗的体裁。他在交响诗领域的最初尝试是取材于莎士比亚同名悲剧的《麦克白》(1888年),以后又陆续写了《唐璜》(1888年)、《死与净化》(1889年)、《蒂尔的恶作剧》(1895年)、《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1896年)、《堂·吉诃德》(1898年)和《英雄的生涯》(1899年)。当他以大胆的探索精神和精湛的配器技术写了《死与净化》后,尽管开始的时候引起了专业作家和一大部分听众的猛烈批评,但最后还是获得了他们的欢迎,从此他在交响诗的领域里得心应手,自由驰骋。他拓宽了交响诗的题材范围,所写交响诗囊括了文学、传说、哲学和自传等方面。
  在十九世纪九十年代产生的交响诗,除理查·施特劳斯的以外,还有捷克的德沃夏克,他共作有五首交响诗,除了最后一首《英雄之歌》(1897年)以外,其余四首均取材于捷克诗人爱尔本(1811—1870)的叙事诗,并且均作于1896年。德沃夏克的交响诗意图详尽地表现叙事诗的情节和人物,但通过一个又一个优美动听的音乐主题,将叙事诗的内容组织在比较严密的结构中,却是难能可贵的,他的交响诗是这一体裁中杰出的篇章。法国作曲家迪卡斯虽然只作有一首交响诗《魔术师的门徒》(1897年),但是却以其明快、简洁、精致的独特风格而在交响诗园地里据有一席突出的地位;芬兰作曲家西贝柳斯毕生都在致力于交响诗的创作,他根据芬兰民间叙事诗《卡列瓦拉》的题材创作了一系列交响诗,从1892年的《席勒沃》、1906年的《波希奥拉的女儿》,到1926年的《塔皮奥拉》。他的交响诗总数约有十四首,其中最著名的是《芬兰颂》(1899年)和《卡列瓦拉四传奇》中的《图奥涅拉的天鹅》(1893年)。
  跨越十九和二十世纪的交响诗作曲家除了西贝柳斯外,主要还有:法国的德彪西和俄国的拉赫玛尼诺夫。德彪西作有三部交响诗:《牧神午后》(1894年)、《夜曲》(1899年)和《大海》(1905年)。德彪西取材于马拉美同名诗的《牧神午后》显然不是叙事性的,而是具有装饰的特点,它新颖的语言、暧昧的调性和精致的片段性的乐队风格,展示着一个音乐表情的新世界。拉赫玛尼诺夫也写过三部交响诗,即:《悬崖》(1893年)、《死亡岛》(1909年)和为独唱、合唱及乐队而写的《钟》(1913年)。他的《悬崖》显然受了柴科夫斯基的影响,而有感于彪克林名画的《死亡岛》则卓然独立,自出心裁。
  二十世纪,浪漫主义美学原则逐渐被抛弃,交响诗也因而逐渐衰落。
  交响诗从兴起、发展到衰退,前后历时不足一个世纪。虽然它在漫长的音乐历史长河中像一位来去匆匆的过客,但是它却为标题音乐的发展和单乐章自由曲式的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热心于交响诗的作曲家为我们留下的一批五光十色的作品,将永远在音乐史中占有一席无法取代的地位。
其他文献
法国歌剧在二十世纪前半期的录音完全取决于当时歌剧演出的状况,在古乐器没有复兴之前,巴洛克和古典时期的歌剧都不在考虑之列,虽然也并不是很少被演出,也录制过一些片段和咏叹调,但风格在今天来看是无论如何不能被接受的。精彩的录音版本中,所有剧目几乎都集中在浪漫主义时期,然而这其中还不包括柏辽兹,他的音乐实在太超前了,在那个时候几乎不能被人完全理解,像《特洛伊人》这样的歌剧直到1957年才首次毫无删节地上演
期刊
路易吉·凯鲁比尼(Luigi Cherubini)到底算不算一位“冷门”音乐家?老实说,我也不太清楚。  查一下Amazon网页,他们网上卖的凯鲁比尼作品的CD和DVD,至少有三百七十三张(套),包括一套七张、由EMI公司出版的《凯鲁比尼诞辰二百五十周年纪念版》。凯鲁比尼的主要作品都是歌剧和宗教音乐,他的歌剧作品,包括十一部歌剧、十部喜歌剧和其他各种形式的音乐剧、独幕剧等等,总数可达三十五部以上。
期刊
第一届李德伦全国指挥比赛于2012年6月18日至6月23日在美丽的青岛举行。这次比赛是对我国年轻一代指挥人才的一次检阅,来自国内各音乐院校以及在国外音乐院校中留学深造的十二名选手参加了比赛。  比赛的结果是第一名空缺,来自美国耶鲁大学音乐学院的焦阳获得第二名,来自美国辛辛那提大学的景焕获得第三名,来自德国汉斯·艾斯勒音乐学院的李昊冉进入决赛。  本届李德伦全国指挥比赛由文化部主办,文化部艺术司、山
期刊
埃莱娜·格里莫,法国女钢琴家——仅仅如此简单么?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格里莫是一位全方位的艺人,充满个人魅力和艺术激情,极具灵气和悟性,更拥有一颗高尚的心灵。作为一名古典音乐演奏家,她用自己的纯粹和精致诠释音乐,被法国《费加罗报》称为“当代最迷人的艺术家之一”。而作为一名生态保护者和人权活动家,她的天赋与口才又让她在文学界占有一席之地——她是畅销书《野变奏》和自传体小说《女钢琴师的心灵之旅》的作者。 
期刊
近日,我慕名观看了伊朗电影《纳德和西敏:一次别离》——此片获得柏林金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亚洲最佳电影等诸多大奖。观此片须有耐心。情节和故事说不上好看,从头至尾没有配乐相伴(直至片尾字幕出现才有音乐切入!),完全写实,但镜头语言非常奇特,绝对不动声色地客观记录,体现了编、导、演的特殊趣味和追求。  影片从头至尾是令人苦恼的争吵和纠葛。夫妻反目,令女儿不知所措。丈夫的父亲罹患老年痴呆,带来无穷无尽的
期刊
《世界名曲在线听系列》丛书由《世界著名组曲欣赏》《世界著名序曲欣赏》《世界著名交响曲欣赏》《世界著名交响诗欣赏》《世界著协奏曲欣赏》《世界著名圆舞曲欣赏》《世界著名通俗钢琴曲欣赏》《世界著名进行曲欣赏》八本组成,每册书在原作基础上增加了近二十幅精美图片,并配一张CD-ROM光盘,读者既可在CD机上聆赏一小时与书配套之曲目,亦可在电脑上免费在线聆听近三十小时的音响资源。  此套音乐爱好者丛书力求向普
期刊
间奏曲(1976年—1978年)  中国进入了新的时代。绝大多数“右派分子”得到平反,恢复原来的工作,朱建的“右派”帽子也被摘除了。高校恢复高考,贺绿汀院长出面,把朱建调回上海音乐学院。  第三乐章(1979年—2004年)  发奋工作—出书—现代音乐研究—各方面的工作  1979年3月,朱建回到了位于汾阳路的上海音乐学院。  朱建的行李存放在学校仓库中,不想突遭大火,令他十分惋惜的是,那部一直珍
期刊
我第一次听见古斯达夫·杰纳(Gustav Jenner,1865-1920)这位音乐家的名字,是在ABC FM古典音乐电台,那次播放的是他的《F大调钢琴四重奏》。我很喜欢,于是买来了CPO公司出的两张一套杰纳的室内乐作品。然后,就想进一步了解一下杰纳的生平和他的其他作品。  古斯达夫·杰纳是德国作曲家、指挥家和音乐学者,1865年12月3日出生在德国北部一个叫思尔特(Sylt)的岛上。他的祖先是苏
期刊
最近,得到了一张唱片,内容是关于一对父子的,这不由得使本人联想起其他文学艺术创作领域里一系列“父与子”题材的作品:有屠格涅夫创作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的著名长篇小说,有德国幽默大师埃奥·布劳恩风行于二十世纪、充满着人性睿智的漫画全集,有当代导演亚历山大·索科洛夫完成于二十一世纪的那部极具诗意且唯美的同名电影,当然还有我国著名的电影演员陈强、陈佩斯父子亲任主演的北影厂中国影片。这些作品无论其以何种艺术形
期刊
● -周士红, ○ -谢迪  ● 按年龄层次来划分,你应该属于相对年轻的乐迷,请你首先来聊一聊作为年轻人,你是如何喜欢上古典音乐的?  ○ 我的年龄属于八O后,四到七岁时曾在父母的安排下短暂学习过钢琴,但我想要特别澄清的是,仅就个人而言,我学习钢琴的痛苦经历和我日后喜欢古典音乐基本无关。我真正痴迷古典音乐是从十六岁开始,至今大概十六年左右,主观上属于一不留神,客观上算是顺理成章,因为我从十岁起就有
期刊